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系统

摘要

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气在社会中使用普遍,其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察觉。本设计基于
STM89C52单片机,利用其他小部分模块电路,通过硬件焊接和软件编译,将他们与单片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
的燃气报警系统。其中主要利用了MQ-7一氧化碳传感器来检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并用A/D数模转换器将模拟值
转化为数字值,应用了液晶显示器来实时显示大气中的浓度数值和预设的报警值。其他模块分别进行不同的功能,
如SIM800L模块进行手机短信提醒,电磁继电器模块进行开关等,这些模块共同作用最终实现当前气体浓度值显示,
超过报警值通过蜂鸣器报警同时启动继电器工作模拟换气,通过GSM通信模块给手机发送短信提醒等功能。本设计主
要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再通过单片机控制相应的灯光声音报警,驱动继电器控制风扇转动和手机短信提醒。通过液
晶显示当前的一氧化碳浓度值,通过单独按键设定报警值。
关键词:燃气报警器,MQ-7一氧化碳传感器,GSM通信模块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时代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节约能源和保证环境安全已经深入人心。[1]现
在,燃气已经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了,而且在许多工业生产和煤炭开采中,都需要用到天然气,尽管天然气在经
济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燃气和天然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燃料,一些可燃气体无色无味,很难被发现,在使用时,
一氧化碳泄露会导致中毒。
  本项目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设计系统的总体框图,然后
对框图进行分析,选出适合本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芯片,最后对系统进行调试来实现对环境中燃气浓度检测的作用。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目的是随时间变化而同时检测空气中CO的浓度,要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就必须拥有燃气浓度信号
采集电路,数模转换电路,数据分析电路和异常状况报警电路。单片机以电路简单,价格便宜,可靠性好等特点,
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对于煤气天然气浓度的检测及其防范的要求。为此,我们选择了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
过A/D变换,将CO浓度模拟信号转化为显示数字信号,并与预警值进行对比,发现气体浓度高于预警值时,会产生声
响警报;如果不报警则是正常状态。该系统采用微机、烟感、报警电路等技术,使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高稳定性
和良好的工作性能,可以对低浓度的烟气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对其进行预警。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国煤矿第一次采用了煤气探头进行一氧化碳浓度的测定。煤气管道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于
1919年研制出首条一氧化碳气体探测管线。最初对一种气体进行质量检验,已发展成为几百种气体,这些气体能被
定性和定量地探测和分析;目前,天然气检测管线在安全检测、工艺分析、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检测、矿山、化
工、冶金、地质,等领域中都有重大的应用。在医院、化学场所、半导体制作、发电站的场所也有很大应用。目
前,气体探测管线在气体快速探测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七五”“六五”时期,我国对西德的产品进行了引进和
跟踪,福建、大连化学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也在积极开展研究。就国内产品的性能而言,因为具体的工艺手法还很不
成熟,制造材料也被国外限制,导致自主研发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性能不好,灵敏度不高,产品容易损坏,可使用的
时间也很短,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一段差距,虽然在中国惠州、济南等地也有一些自主研发的产品和原材
料生产基地,但是其大部分主要的器件和原材料仍需花费高昂的价格从国外购买。这种条件还会出现连锁的其他问
题,因为工艺和材料被卡脖子。目前,我国某些长期使用的检测仪器仍然是从国外引进的。目前,我国在野外应用
的一氧化碳检测仪数量很少,尤其是在矿井中,更是如此。由于井下一氧化碳气体的探测装置稀少,使得其在新的
环境中开展安全工作十分困难。同时,对矿井封闭环境、家庭煤气管理等方面也缺乏一氧化碳探测器。所以,迫切
需要开发适用于煤矿探测和室内一氧化碳的设备。
  目前,在国外,煤气报警系统的发展非常成熟。日本公司开发的警报系统已有50多年了。日本作为近代科技发
展快速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先开始研发报警器的国家,领先于世界的有气体探测器的研究和报警器的性能方面的提
升。日本对于安全问题十分重视,这导致了日本对燃气报警器的研究非常重视,使燃气报警器在日本居家,勘探,
工业制造等中广为应用,这导致了很好的效果日本的燃气泄露中毒和爆炸,矿井深处的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率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例如 FIGARO、理研等厂家研究、生产的产品采用的都是最先进的气敏传感器,以其反
应灵敏,可靠性强,方便快捷,而享誉全球。
1964年,英国华威大学的佩尔绍等人灵机一动,巧妙的设想通过利用动物的生理嗅觉系统来制造气体传感器,此想
法一经成功实现,导致气体传感器在当时飞速发展,广泛用于气体泄漏、环境监测等领域。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
集中在有毒和易燃性气体上,在恶劣环境下,如何改善感测器的灵敏度和工作性能,减少工作时间,减少成本和如
何进行智能化检测一氧化碳浓度。
  近年来,一氧化碳传感器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O-7、CO-82型
电化学CO传感器,由日本理机公司开发;LD-145型电化学CO传感器,美国 Interscan;MiniCO型电化学CO传感器是
中美合资企业MSA开发的。目前一氧化碳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通用化、网络化、内嵌
联网。同时,对系统的长期运行稳定性、易维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半导体技术和 MEMS技术的不断发展,使
得红外气体分析仪可以实现微型化、便携化。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主要是基于单片机通过对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对超浓度预警值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进行继电器等控制反
应,来实现燃气报警器的作用。下面总体讲述系统应实现的具体功能,技术原理及系统组成。
2.1系统的功能要求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实现以下几项功能:
(1)随着时间变化而同时显示空气中的CO浓度值,并且显示其报警数值,并可按下按钮设置报警数值;
(2)在标准范国,CO的浓度在预警值以下时,LED绿灯亮;
(3)当CO浓度超过所设定报警值时,LED红灯闪烁,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4)报警的同时起动继电器,继电器带动风机旋转,模拟通风;
(5)GSM通讯模块将短消息通知发送到移动电话。
2.2 系统的技术要求
  经过对系统设计的功能及原理初步了解后,我们可以了解设计所需的技术要求。本系统采用STM89C52单片机进
行设计,单片机系统价格便宜且所需其他电阻传感器等零部件价格低廉,使得成本很少,满足工厂大量生产和各类生活场景的需求。作为一种可实用的商品来说,为提高对市场的冲击力,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必须符合一些可用
性。这个商品应符合价格便宜、操作方便、体积小方便携带和安装、功耗低、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等技术要求。
具体的优点如下:
  (1)体积小:此报警系统设计所需材料少,从而减少了体积,使得报警器携带方便,易于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从
而使维修和更换方便;
(2)功耗低:此系统耗能较小并不需要高电压和高电流驱动,仅由5v电压驱动即可。
(3)准确度高:采用的MQ-7传感器对CO及其敏感,不会受到空气中,氧气、水蒸气、甲烷等气体影响。
2.3 系统的组成及方案设计
  本设计基于单片机由蜂鸣器报警电路、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控制程序和编解码程序等
组成。
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下:
图2.1单片机系统组成图
第三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3.1主控电路
  主控电路由STC89C52单片机控制组成。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
Flash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
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2]
STC89C52主要功能如表3.1所示。
表3.1 STC89C52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特性
兼容MCS51指令系统 8K可反复擦写Flash ROM
32个双向I/O口 256x8bit内部RAM
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 时钟频率0-24MHz
2个串行中断 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2个外部中断源 共6个中断源
2个读写中断口线 3级加密位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引脚具体介绍如下:
表3.2引脚具体介绍
主电源引
脚(2根)
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
GND(Pin20):接地线
外接晶振
引脚(2根)
XTAL1(Pin19):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
XTAL2(Pin20):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控制引脚
(4根)
RST/VPP(Pin9):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Pin30):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PSEN(Pin29):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信号
  
EA/VPP(Pin31):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接低电平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如果接高电平则从
内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
可编程输
入/输出引 STC89C52单片机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位P0、P1、P2、P3口,每个口有8位(8根引脚),共32
6
脚(32根) 根。
 PO 口(Pin39~Pin32):8位双向I/O口线,名称为P0.0~P0.7 P1口(Pin1~Pin8):8位准双向I/O口
线,名称为P1.0~P1.7 P2口(Pin21~Pin2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2.0~P2.7 P3口
(Pin10~Pin17):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3.0~P3.7。
   
如图3.1为芯片引脚图,其详细标明了40个引脚及他们的名称。    
  
     
图3.1芯片引脚图
  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构成,而单片机系统由微型处理器为主体,其他部分包括电源模块,时钟电路和复位电
路等组成,这些模块和电路必须存在,以保证单片机最小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而最小化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它
可以通过扩展内存、 A/D等方式实现更多的功能。
  STC89C52是一个具有只读存储器/EPROM的单片机,它所组成的最小系统结构简单、可靠。采用STC89C52单片机
组成最小应用系统,只需将单片机与时钟、重置回路连接起来,其组成结构见图2-3,但受集成性的制约,该系统仅
能作为小型控制装置使用。
图3.3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框图
(1) 时钟电路
  STC89C52单片机的时钟信号一般分为两种:内部时钟模式和外部时钟模式。时钟电路是一个振荡器,它为微处
理器提供了节拍,而微处理器的各项工作都要按此节拍来完成。所以如果没有时钟电路,单片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时钟电路并不会对任何事物进行任何的控制,只要你使用一个程序,使其与时钟同步。51单片机芯片采用XTAL1和
XTAL2作为高增益逆变器,它的振荡和时钟电路构成单片机的时钟方式。
  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这个放大器可以都使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而且单片机片振
荡器可以被此配置。一个机械周期总共由6个状态周期,其中状态周期又由2个振荡周期构成,所以一个机器循环共
有12个振荡循环,XTAL2不接入的情况为采用外部源驱动器件。假设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2MHZ,一个
振荡周期应为1/12us,一个机器周期应为1us。
  晶体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从XTAL2终端输入,经二分频产生P1和P2,供单片机使用。该时钟信号的周期是该振荡周
期的两倍,该P1信号在每个状态的第一个一半期间是该P2信号。中央处理器应采用P1和P2作为基本接口,以保证CPU
的工作效率在各部分都很高。
图3.4 STC89C52内部时钟电路
(2) 复位电路
  如果STC89C52单片机 RST印脚被高电平刺激并且连续2个机械周期都是如此,则将在 MCU内进行复位重置(如果
引脚依旧被高电平处理,则循环重置)。
  STC89C52的复位电路有自动上电复位和人工操作复位按钮。人工操作按钮使用很方便,只需按下按钮即可进行
复位,直接回到开机初始状态,这种人工手动复位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第一种为电平法,“电平”就是指在电路
中,两点或者是多个点在一样的阻抗下,它们之间电量的相对比值。利用高低电平来体现按键是否按下。另一种为
脉冲法,此方法利用电的一次次脉冲信号来判断是否按下按键。在这里,通过将 RST 末端连接到电源 Vcc来完成电
平重置。
  除人工操作外,其内部的自动复位更为方便,在此电路中利用外部重置回路进行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其反应速
度非常快,能在电压发生变化的几毫秒内做出反应,实现自动上电复位。

(3) STC89C52 中断技术概述
   单片机的中断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断的意思为,当机器正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异
常或特殊请求时,就停止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入必要的处理,并在处理完毕后,立即返回断点继续执行。所以单片
机中断技术实际上就是承担着单片机的监管作用,一旦单片机发生异常或者收到了不符合要求规定的指令时,能够
快速作出反应,及时对错误请求作出处理,防止单片机死机或者受到其他损害,当一个中断请求源发出一个中断请
求时,如果请求被中央处理器确认执行,则将会暂停当前的操作及活动,把当前操作切换到个中断服务处理器,来
处理这个中断请求。中断服务处理器在处理完这个中断请求后,会返回到中断之前的断点状态,然后继续执行相应
的操作
  中断系统对于单片机来说意义非凡,缺少了中断系统就像人缺少了心脏一样,在现在的一些操作系统中,一般
都使用中断来作为心跳,在心跳到来的时候会做一些任务的切换。中断不仅仅是对处理器内部和外部一些事情的中
断,更重要的是通过软件的思想来合理的利用中断,才能编出优秀的程序来。中断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单
片机的运算速度避免了很多出错误的状况,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3.2一氧化碳检测电路设置
3.2.1MQ-7传感器
  MQ-7型气敏传感器主要的制造材料为二氧化一锡,二氧化锡具有催化作用是良好的气体探测的的高级表面活性
材料,因为这种材料在大气中具有非常小的导电性,所以也被广泛应用到气体传感器的制作当中,被称为气-电转换
器。科学家经过多次实验,最终通过高低温循环检测技术,发现二氧化锡的电导率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只需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连接,就能将电导变化转换为与气体浓度想对应的输出信号。
  MQ-7型气体传感器具有很高的一氧化碳敏感性,它能探测到各种一氧化碳气体,是一种低成本的传感器,适用
于各种场合。由于其灵敏度高、寿命长、成本低、结构简单,可以在家用煤气泄漏报警器、工业用一氧化碳报警
器、手提气体报警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产品型号 MQ-7
产品类型 半导体气敏元件
标准封装 塑封
检测气体 一氧化碳
检测浓度 10-1000ppmCO
标准
电路
条件
回路电压 Vc ≤10V DC
加热电压 V
5.0V±0.2V ACorDC(高)
  1.5V±0.1V ACorDC(低)
加热时间 TL 60±1S(高)90±1S(低)
负载电阻 RL 可调
标准
测试
条件
下元
件特

加热电阻 RH 31Ω±3Ω(室温)
加热功耗 PH ≤350mW
敏感体表
  面电阻 R 2KΩ-20KΩ(in100ppmCO)
灵敏度 S Rs(in air)/Rs(100ppmCO)≥5
浓度斜率 α ≤0.6(R300ppm/R100ppm CO)
标准
测试
  条件
温度、湿度 20℃±2℃;65%±5%RH
标准测试电路 Vc:5.0V±0.1V; VH(高):
5.0V±0.1V;VH(低): 1.5V±0.1V
预热时间 不少于48小时
表3.2传感器性能指标
  MQ-7型气体传感器主要检测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检测,它的性能很好,极其灵敏,而且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
性,湿度,温度,阳光强照等干扰对它的影响很小。
MQ-7气体传感器的特征如下:
  (1)使用由烧结半导体制成的具有稳定阻值(也就是装置在纯净空气中的阻抗)电阻的敏感性烧结体,以确保长
时间运行的稳定性。
(2)一种功率只有0.7 W的单独电源供电。
(3)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对被测气体的信噪比。
  器件的灵敏度:S=Ro/Rx为10~30。常见为QM系列的S值仅8左右。Rx为器件在丁烷浓度为0.2%时的阻抗。[3]
器件的主要参数如下:
表3.3器件主要参数
  
响应时间 Tr≤10s
恢复时间 Tn≤60s
加热电压 V﹢=5+0.2V
加热功率 约0.7W
抗干扰能力 丁烷浓度在0.2%时在湿度小于85%RH,在-10℃~+40℃温度下不会引起误报
工作环境 温度-10℃~+50℃ 湿度≤85%RH
  图3.7为一个传感器的基本测试电路,此电路由两个供应电压作为电源电压,一个为试验电压VC,一个是加热电
压VH。电压VC的作用是用于测试串联在传感器上的负载电阻的电压。加热电压VH主要用加热环境温度,使得传感器
能在最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
  该传感器的极性较小,需要用 DC供电。在保证传感器电气性能的条件下,VH和VC可以共享相同的供电线路。为
了充分发挥传感器的效能,必须选用合适的 RL。
  下图为组件的外形构造,底座由耐热酚醛树脂压制,管脚为镀镍铜线,上部由两层密纹不锈钢网板压制,具有
很好的抗爆性。采用小型的AL2O3陶瓷管,SnO2灵敏层,测量感应元的部分件由电极和加热装置组成。
描述出了MQ-7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灵敏
根据曲线表可以列出部分Rs/R0与ppm的对应值,如下:
表3.4 部分Rs/R0与ppm的对应值
Rs/R0 1.6 1 0.6 0.46 0.39 0.28 0.21
ppm 50 100 200 300 400 600 1000
Rs/R0与ppm的计算公式,如下:
(1)
  传感器的表面电阻Rs,是通过与其串联的负载电阻RL上的有效电压信号VRL输出而获得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2)
ppm:为一氧化碳的浓度
VRL:电压输出值
Rs:器件在不同气体,不同浓度下的电阻值
R0:器件在洁净空气中的电阻值
  传感器的表面电阻为RS,是通过与其串联的负载电阻RL上的有效电压信号VRL输出而获得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3)
3.2.2 ADC0809介绍
  ADC0809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制造的8路8比特逐步逼近 A/D ADC。从下图可以看出,ADC0809包括8路模拟开
关,地址锁存解码器, A/D转换器,三相输出锁存器。多路切换可选择8个模拟信道,实现8个量分时的模拟信号,
公共的 A/D变换。三状态的输出锁器,将 A/D变换完成后的数字量进行锁存,在0 E端处于高电位时,将被转换后的
数据从三态输出锁存器中取出。如图3.10为ADC0809内部逻辑图。
EOCSTIN0
D0IN1
D2D1IN3IN2
D4D5D3IN5IN4
D7D6IN6
A
VREF(-)OEVREF(+)CB
ALE
3.3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1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LCD1602A 是一种工业字符型液晶,能够同时显示16x02 即32个字符。(16列2行)。液晶显示器在生活中及其
常见,普通的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都是液晶显示器。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仪器仪表的显示装置。其
主要功能为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显示到屏幕上,使得人们能清晰直观的看到所要表达的内容。
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晶液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以下几个优点:
  在接收到信号后, LCD的每个点都会保持相同的颜色和亮度,持续地发出光芒,而阴极射线管则需要不断地更
新。这样,LCD图像就会更加清晰,不会出现闪烁现象。
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相对其他产品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较低,其损耗主要在其内部驱动上要,因而更加省电。
  LCD1602 LCD模组的文字产生内存,已储存160种不同的点阵符号,包括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
符号,以及日文假名,每个符号的编码都是固定的,例如英文“A”的大写字母为01000001 B (41 H),在显示时,
由模块在41 H的地址上显示点阵符号
  LCD模组是一种缓慢的显示器,因此,在执行每个指令前,请确保该组件的忙碌状态为 Low状态,则表明它没有
忙碌,否则该命令就会失效。当要显示一个字符时,首先要键入一个显示的字符,也就是说,它可以告诉该模块在
什么地方显示这个字符。
1602 内部显示地址如图3.12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2 1602内部显示地址
  比如,第2行第1个字的地址为40 H,如果直接写40 H,则会不会使游标位于第2行的第1位?这是不可能的,因
为在写显示地址时,最高层D7需要一直保持在高电平1,因此实际写入的数据应当是0100000B (40 H)+10000000 B
(80 H)=11000000 B (C0H)。在初始化 LCD模块时,首先设定其显示方式,在 LCD模组中,文字时标会自动向右移
动,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在输入命令之前,请先确定 LCD组件是否在工作。1602液晶组件内的文字产生存储器
(CGROM)已储存160种不同的点阵符号,如下所示:阿拉伯数字,英文大小写,常用符号,以及日文假名,每个符
号的编码都是固定的,例如“A”的大写英文编码为01000001 B (41 H),在显示时,由模块在41 H的地址上显示点
阵符号,我们可以看见“A”。
  LC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其材料的物理性质,用电压来控制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使其有电时,使图像得以显示。
LCD的工作原理是在两块可以传导的玻璃上放置一块液晶屏幕,这样两块屏幕就会产生电磁场,让液晶分子产生电磁效应,从而影响到光源的投影和屏蔽,当电源上的控制按键会出现亮度和亮度,这样屏幕就会呈现出图像的效果,
如果我们将彩色过滤器安装在屏幕上,那么画面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
3.4 声光报警提示电路
3.4.1 灯光提示电路
  LED英文字的简称,其主要意思是: LED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换成可见光的固体半导体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成
光;该技术使白炽灯的钨丝和节能灯三基色粉体的发光机理发生了变化,并通过电场来实现。经分析, LED具有长
寿命、高光效、低辐射、低能耗等特性。LED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光源,它具有耗能低,使用方便,价
格便宜,光源不刺眼,可循环再利用等特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好的绿色光源之一。到目前为止, LED行业已经
在风景、普通照明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灯具生产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的灯具出口
国。近年来,由于对 LED发光材料的研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的氮化物晶体、萤光剂等新材料的研制
与应用,使得各种色彩的 LED都有了重大突破,其发光效率提升了1000多倍,色度也达到了可见光的全部色彩,尤
其是超亮白色 LED的问世,使得 LED的应用范围达到了高效照明光源的水平。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是一块半导体芯片,其一端与底座相连,一头为负电极,而另一头则与电源的正电极相连,
从而将整块芯片包裹在环氧树脂中。半导体芯片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内部空穴为主的P类半导体,另一部分主
要以电子为主被称为N类,但是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P-N结。当电流通过金属丝施加到晶圆上,就
会有一个电子被推动到 P区域,在那里,电子与空穴结合,再以光子的方式释放出能量, LED的发光原理就是这
样。而光的波长,即光线的色彩,取决于PN结所用的物质。在普通的灯光下,人们对白色光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白
光 LED于一九九八年成功研发。该发光二极管由氮化镓晶片与 YAG组合而成。GaN晶片蓝光,经高温烧结制备的含有
Ce3+的 YAG荧光粉在受到蓝光的刺激后,会发出550 nm的黄光。蓝光发光二极管衬底置于一个碗状的发光二极管照
明器上,由一层由 YAG混合而成的树脂薄膜所覆盖,厚度为200~500 nm。LED衬底的蓝色光被荧光粉所吸收,而蓝色
的光和荧光粉的黄色光相结合,就形成了白色。目前,对 InGaN/YAG白光 LED,采用改变其化学成分,调整其厚
度,可得到不同颜色的白光,其色温范围为3500~10000 K。该方法利用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白色光线,结构简单;
由于成本低廉,技术成熟度高,所以应用最为广泛。LED的特性:
①采用低温光源,低眩光,不会放射,不会造成任何危害。LED工作电压较低,采用 DC驱动,功耗极小(每根灯管
0.03~0.06 W),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00%,在同等光照条件下,可节省80%以上的电能。在环保方面更是有很大的优
势,它发射的光线不刺眼,而且材料还能循环利用,并且发出的光没有辐射,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对眼睛的保护
作用很大,其材料分解后无毒,不会污染土壤和河流,
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光源。
  ②使用寿命: LED采用固态冷光源,采用环氧树脂密封,抗撞击能力很强,不会轻易损坏,无发光易烧、光衰
等缺陷,寿命可达到60,000-100,000小时,比普通光源的寿命高出10倍。发光二极管工作稳定,适用于-30~+50℃。
  ③多转换:利用红、绿、蓝三个基色的基本原理,利用电脑技术,将三种颜色的256级调成256级,并进行任意
的混合,从而形成不同的光色组合。发光二极管的光色变幻多样,能达到色彩多样的动态变化和不同的画面。
  ④高新技术: LED光源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图像处理、嵌入式控制等技术相结合的低压微电子产品。
常规 LED发光二极管采用0.25毫米×0.25纳米,发光二极管通常是1.0毫米×1.0毫米。LED晶片采用台式结构,倒金
字塔结构和倒置晶片的结构,可以提高发光效率,使其发光更加明亮。LED封装设计的创新,如高导电性金属块基
板、倒装芯片、裸圆型铜板浇注方式等。
  本设计利用不同颜色的LED指示不同的烟雾浓度报警。本灯光提示电路运用两个LED灯管分别显示为绿色和红
色,绿色表示一氧化碳浓度正常,红色表示一氧化碳超标,当绿灯常亮时表示工作正常,当红灯闪烁时同时蜂鸣器
报警表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电路中的两个电阻为分流电阻,因为两个LED灯的驱动电流不一样,比如此绿色LED灯
的驱动电流较大,红色LED灯的驱动电流较小,选择串联的电阻组织也有很大差别。当其中一个电阻阻值很小时,另
一个电阻相对于其来说应该很大,使得通过小阻值的大电流可以驱动绿色LED灯进行发亮,大阻值电阻通过的电流小
可以驱动红色LED灯。
3.4.2 声音报警电路
  蜂鸣器是一种以直流电压为动力的集成电子报警器,广泛用于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
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设备。蜂鸣器的种类有两种,即压电蜂鸣器和电磁蜂鸣器。在电路中,蜂鸣器
的符号是“H”和“HA”(以前的标准是“FM”,“LB”,“JD”,等等)。1.压电蜂鸣器是一种压电蜂鸣器,它包
括:多谐振器,压电蜂鸣器,阻抗匹配器,共鸣箱,外壳等。有些压电型蜂鸣器的外壳上也安装了 LED。
  多个共振腔包括一个晶体管或者一个集成电路。在接通电源(1.5~15 V)后,多谐振器开始振荡,并以1.5~2.
5 kHZ的频率输出,而阻抗匹配器则使压电蜂鸣片发出声音。
  压电蜂音片是用压电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将两个瓷片表面涂覆一层银色的电极,然后经过极化和老化,然后
用铜板或不锈钢板进行粘合。
电磁蜂鸣器是一种电磁蜂鸣器,它包括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和外壳。
当电源接通时,振动器会发出声音讯号,经过电磁线圈,产生一个磁场。电磁线圈与磁体间的振膜互相缠绕。
蜂鸣器驱动电路一般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个三极管、一个蜂鸣器、一个限流电阻。
  蜂鸣器为发声元件,在其两端施加直流电压(有源蜂鸣器)或者方波(无源蜂鸣器)就可以发声,其主要参数
是外形尺寸、发声方向、工作电压、工作频率、工作电流、驱动方式(直流/方波)等。这些都可以根据需要来选
择。本设计采用有源蜂鸣器。
  三极管Q1起开关作用,其基极的低电平使三极管饱和导通,使蜂鸣器发声;而基极高电平则使三极管关闭,蜂
鸣器停止发声。
此电路设计由9012型三级管,蜂鸣器和限流电阻电阻组成。
3.5 负载控制电路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5继电器控制负载电路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
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
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电路中继电器室通过PNP型三极管驱动,当阀值超过设定时,单片机会由高电平
跳变成低电平,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继电器起开关作用,可以驱动负载。
3.6 按键电路
  本设计使用按键接低电平的方式,在单片机启动时需要按下按钮,此时信号会变为低电平触发,使得单片机识
别按键已经按下。单片机的键盘有两类: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独立按键相对简单、更稳定;而矩阵键合律则是比
较复杂的,但是它对 I/O的需求比较小。按照设计要求,采用了一种单独的键合方法。通过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读
取端口的电平来判断是否按下了按钮。
  当程序开始时,输入/输出端被设置成高电平,如果没有键,则高电平被保护。如果有键,那么这种输入/输出
和接地的短路将使输入/输出端降到很低的位置。松开按键后,上拉式电阻器将输入/输出端保持在微处理器内部。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输入/输出端的级别,看是否有按键动作。在采用单片机对键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消除
抖动这一关键问题。抖动是指键盘在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自动颤抖,使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这种抖动一般为10至200
毫秒,这种急速短暂的抖动发生,作为人类是无法感受到的,可是处理器机器是及其灵敏的工具,对于它而言,则
是非常缓慢的。所谓的硬件去抖动,就是通过硬件电路设计来去除抖动,而利用软件去除抖动,本质上并不是为了
消除抖动,而是为了避免抖动,等到键盘稳定之后,才会进行处理。
  所以,这里我们选择了软件来消除抖动,也就是常用的延迟去抖动方法,人为的通过编程来延迟一会儿,给处
理器反应的时间,一般延时20毫秒左右,从而避免抖动,当延时结束后,输入/输出端口的数值被重新读出,此时的
数值在10到200 ms之间。如果读出的数字是0,表示按下了一个按键,然后调用相应的处理器。
3.7 SIM800L模块电路设计
  SIM800L模块可支持4频GSM/GPRS,工作的频段为:GSM850、EGSM900、DCS1800和PCS1900MHz。模块的尺寸只有
17.815.82.4 mm,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用户应用中的对空间尺的要求。模块和用户的物理接口为88Pin的LGA焊盘,提
供了模块的所有硬件接口。
其中供电部分的电压范围为3.4v到4.4v。省电部分SLEEP模式下的耗流为0.7毫安(BS-PA-MFRMS9)。
表3.7SIM800L模块的主要特性
  
频段
四频:GSM850、EGSM900、DCS1800、PCS1900,可以自动地搜寻四个频段。也可以通过AT
命令来设置频段。
符合GSM Phase2/2+
GSM类型
  
小型移动台
发射功率 Class4(2W):GSM850、EGSM900
Class1 (1W):DCS1800、PCS1900
GPRS连接特性
GPRS时隙缺省为等级12
GPRS时隙class1~12可选
GPRS移动台等级B
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40C~+85C
存储温度:-45C~+90C
GPRS数据特性
GPRS数据特性
GPRS数据下行传输:最大85.6kbps
GPRS数据上行传输:最大85.6kbps
编码格式:CS-1,CS-2,CS-3和CS-4
支持通常用 于PPP连接的PAP (密码验证协议)协议
内嵌TCP/IP协议
支持分组广播控制信道(PBCCH)
CSD传输速率:2.4,4.8,9.6,14.4kbps
支持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
  
电路交换(CSD) CSD传输速率:2.4,4.8,9.6,14.4kbps
支持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
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
(USSD) 支持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
短消息(SMS) MT,MO,CB,Text和PDU模式
短消息(SMS)存储设备:内置SIM卡
SIM卡接口 支持的SIM卡:1.8V,3V
天线接口 天线焊盘
如图3.14为SIM800L芯片实物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4 SIM800L芯片图

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介绍
  本文以KeiluVision5为基础,对该系统进行了编译。Keil是一家独立提供单片机开发工具的行业领导者。Keil
公司是由德国慕尼黑 KeilElektronik有限公司和位于美国德克萨斯的 Keil软件公司共同经营。凯尔公司生产和销
售各种开发工具,其中包含 ANSI C编译器,宏汇编器,调试器,连接器,库管理器,固件和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目
前已有100,000多位微处理器开发者正在采用该技术。自从1988年推出,KeilC51编译器就已经是业界的标准,并且
支持了500多个不同的8051。
  优点是 KeilC51产生的代码效率很高,而且大部分的代码都是简洁易懂的。在大型软件开发中,高级语言的优
点更加突出。相对于汇编,C在功能、结构、可读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易于学习和使用。在用
了汇编语言之后,用 C语言进行开发,体验更深。
关于软件的选用,keil有很多版本,本设计选用最新版本的keil5进行实验。以下是各个版本的介绍。
Keil μVision2
  KeilμVision2是美国 KeilSoftware公司推出的51系列 C语言的兼容性,它采用了与 C语言相近的语法,相对
于汇编语言来说, C语言简单易懂,工作效率和进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KeilC51 C编译器在保持编译效率、速度
快的前提下,为8051单片机的开发提供了 C语言环境。C51编译程序的性能在不断提高,使得您能够与 CPU以及其他
的衍生物更接近。C51已经完全整合进了一个由编译器、汇编、实时作业系统、专案管理、侦错工具组成的
μVision2整合开发环境。μVision2 IDE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单独和灵活的开发环境。
Keil μVision4
  KeilμVision4于2009年2月推出, KeilμVision4推出了一个灵活的视窗管理系统,允许开发者在多个显示器
上操作,并且可以在可视化的情况下对窗口的位置进行全面的控制。新的使用者介面能更好的使用萤幕空间,并能
更有效率地安排多个视窗,为应用程式的发展提供一个干净、高效的环境。新的发布将会提供更多的 ARM芯片和其
它新特性。
  ARM公司于2011年3月推出了最新的整合开发平台—— RealView MDK工具,它的编译器、调试工具与 ARM设备实
现了最好的匹配。
Keil μVision5
2013年10月,Keil正式发布了Keil μVision5 IDE。
  该设计采用 Proteus进行模拟。Proteus软件是由英国 Lab中心电子公司发行的 EDA软件。该系统不但具备其
他 EDA软件的模拟功能,而且可以对 MCU和周边设备进行模拟。这是较好的模拟微处理器和周边设备的工具。尽管
在我国刚刚开始推广,但是已经为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单片机开发和应用的科研人员所喜
爱。
  Proteus是英国知名的 EDA开发工具(EDA),它从布图、代码调试到 MCU与周边电路的协作模拟,再到 PCB的一
键转换,使其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它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一个集电路模拟软件、 PCB设计软件和虚拟仿真软件
于一体的设计平台。在编译上,该软件还支持各种编译器,如 IAR, Keil, MATLAB。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1 仿真实验图
4.2 主程序流程图
  本程序基于89c52单片机进行设计,首先进行单片机的初始化随后MQ-7二氧化碳传感器会感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浓度,利用ADC0809A/D模数转换器,将模拟值转化为数字值使得浓度能以具体数字显示到电子液晶屏幕上。随后判
断当前浓度范围,如果浓度超标则进行灯光闪烁等指示控制反之则进行另外的指令。
  随后单片机会判断按键是否按下,如果按下则修改相应参数相应数值,随后再次以新的设置数值来执行之前的
操作,最后结束操作,实现了燃气报警器系统的报警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2主程序流程图

第五章实物焊接结果

5.1焊接结果
  实物焊接应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在电路板单片机焊盘上均匀涂抹“焊锡膏”,注意焊锡膏不是松香。加热电烙
铁。这里建议使用3C或者4C马蹄形烙铁头,刀头也可以,不建议使用尖头烙铁。
   将单片机正确的摆放在焊盘上。由于焊锡膏具有粘性,单片机摆放好之后不会轻易掉下来,摆放过程可以使用
镊子等工作慢慢的将引脚对齐;
   摆放好单片机之后用手按住单片机,用电烙铁将单片机四个方面的引脚往焊盘上按压,每个方向只按几个管脚
就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单片机管脚和焊盘上都是有焊锡的,直接将管脚压上去也可以,但是稳定性会差一
些)观察引脚和焊盘是否对齐,如果没有对齐,重复上述步骤。
将单片机所有引脚都按压一遍,注意力度要均匀,避免在按压过程中管脚被压歪;
  在单片机所有的引脚上涂满焊锡,然后将电烙铁深深戳进松香里,拔出来之后在单片机的某一侧从上往下以后
拔焊锡,烙铁头上沾满焊锡之后将焊锡抹在湿润的海绵垫子上,然后再重复这一步骤,将所有引脚上多余的焊锡都
吸走。
如果有部分引脚上的焊锡实在是吸不走,那么可以添加焊锡,重复第五步骤。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 实物焊接图
5.2实物实验界面
  如图5.2为实物刚开机的显示界面,开机显示会等待一段时间进入初始界面,开机显示界面绿灯常量,液晶屏幕
显示英文单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 开机显示
  如图5.3为一氧化碳浓度正常时的界面,屏幕上边部分显示当前的一氧化碳实时浓度值,下边部分显示报警浓度
值。当浓度值正常时绿灯常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3一氧化碳浓度正常界面
  如图5.4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界面,LED灯从绿色变成红色,并且蜂鸣器开始报警。GSM开始给预定的手机发送短
信提示,继电器带动风扇转动进行模拟换气。其中发送短信的电话号码可以进行设置。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4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界面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毕业论文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机会,通过这套完整的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报警系统的设计,我已经不
是一个只懂理论的人了,而是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应用到了实践中去,在参考文献、设计手册、设计规范、
计算机绘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对全局的控制、对局部的选择、对细节的精妙把握,让我的能力和
阅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意志、压力、忍耐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就是我们所有人期待的,也是我们毕业设计的目标。尽管毕业设计的材料很多,工作也很复杂,但是我的收
获也很大。在设计过程中,我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不同的系统的使用情况、不同的电路的选择、不同的焊接方法、
不同的软件程序。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老师们的沟通和交流让我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设计有了新的
理解,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
  尽管我的毕业设计没有太多的东西,但是我得到了很多。首先,我在设计整体的时候,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
到简化,一开始我想用汇编语言,但是随着我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最后决定使用C语言,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通
过通信模块 、液晶显示屏、声音报警、继电器负载模块、输出数据存储等方式来完成整个设计。与老师的交流让我
对设计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比如,一个新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技术上的问题,还要考
虑到经济上的问题。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
6.2 展望
  到2022年二月,我已经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迷茫,到后来的思维渐渐清晰,这是
一种很难用言语来描述的过程。经过数个月的努力,这份紧张而充实的毕业设计,总算是告一段落。回顾这几天的
经验和心情,我不禁感慨,这次的毕业设计,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东西。
  在2021年11月末,在选课系统中我选好了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系统。当任务书,开题报告
定下来的时候,我一开始很迷茫,只能不断摸索自己去知网下载一些论文进行查阅,面对多种多样的论文,当时的
我眼花缭乱,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下手。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沟通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看懂论
文,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克服了最初的种种困难,我最终了解了我目前的工作的方向和方式。在收集资料的
同时,我也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章,对他们的写作方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力求做到资料完整、准确、数
量多,这对我的论文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我会把这些信息整理好,发给我的导师。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我的
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月上旬,我把所有的材料都找好了,就开始写论文。在写作上有什么问题,我会第一时
间与指导教师沟通,并向他们进行咨询。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我解决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论文也慢慢
成型。4月底,毕业论文的文字方面已经基本完成。
  因为我的实力有限,在设计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缺陷,但这恰恰是激励我努力学习和创新的最大动力,只有在遇
到问题的时候,我才能找到问题,而不是后悔,而是激励我继续前进。我坚信,随着对一氧化碳的进一步研究,一
氧化碳的检测技术将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出现新的技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