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重金属乐

显然 我该手写下Black Sabbath 。重金属乐从这里开始。

说下Jack The Stripper / Fairies Wear Boots 吧。

电吉他的吟唱开场,强有力的打击开始爆发,随之一转的召唤,紧跟并是随意的摇摆姿态,主唱开始了旅行!

Baidu google资料也开始了:

这支来自伯明翰的乐队是由贝司手GEEZER BUTLER,吉他手TONY IOMMI,鼓手BILL WARD,歌手OSBOURNE OZZY组成。1969年乐队把原名“Earth”改成了“BLACK SABBATH”他们以使用纯正音色,极度简化的音乐和魔术般的联想著称。1970年推出了第一张同名专辑《BLACK SABBATH》。他们的第二张专辑《PARANOID》中的同名专辑也取得了一次瞬间的轰动。乐队的演出结合了核战争与死亡的主题,还显示了毒品,青年反叛的厄运和毁灭与队的感染力是建立在于青年观众一对一的确定的基础上。但几乎没有电台乐于给他们播放唱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MASTERS OF REALITY》和《SABBATH BLOODY SABBATH》他们的巡演也几乎场场爆满。在八十年代BLACK SABBATH的人员一直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只有IOMMO一人一直留在乐队中。到了九十年代BLACK SABBATH已渐渐的被人遗忘,但他们早期的唱片仍能给新一代的乐队和听众带来灵感。

今日的重金属是北欧的天下。 

重金属可以说是70年代以来摇滚乐最大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最正统的摇滚乐。,分支极其复杂、细化,推荐一本杂志,重型音乐,是了解重金属的不错的资料。 

官方网站: 
http://www.painkillermag.com/ 

重金属乐分类
Black Metal 黑色金属

以邪恶、异教崇拜以及撒旦思想为其主要诉求,通常在歌词含有反基督、反宗教的倾向即被归为黑金属,除了传统重金属固定乐器之外,经;崾褂闷渌 制魅绺智佟⑿√崆伲 蚋杈绲呐 咭簦 诟枨 杏 斐鲆还晒钜煊窒湃说目植榔 铡!昂诮鹗簟币岳醋员迸返闹亟鹗敉盘遄罹叽 硇浴?br>
代表性乐队:Emperor, Mayhem, Enslaved, Dark Funeral

Death Metal 死亡金属

乐风以“鞭击金属”或“碾核”为其背景演化而成。电吉他快速的反复,几无旋律的和弦,速击狂踩的双大鼓,主唱咬牙不清的低吟狂吼,歌词以死亡仇恨为主题,充满了尸体、内脏、肢解、分尸、奸尸、恋尸癖、食尸、虐待等变态字眼。“死亡金属”以来自佛罗里达州的重金属乐队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乐队:Death, Carcass, Cannibal Corpse, Suffocation

Doom Metal 毁灭金属

节奏和速度都很慢,非常得慢。较不激烈也不大具有攻击性,但仍是相当拥有重量感的音乐。通常具有非常干净的音乐和歌声,但有时也有粗暴野蛮的声音出现。

代表性乐队:Solitude Aeturnus, Cathedral, Candlemass

Gla Metal 华丽金属

通常指一个重金属乐队的舞台表演方式或外在形象以夸张的浓妆艳抹或俊俏的外型来吸引乐迷,这类的乐队大多是偶像团体。“华丽金属”的乐风不会太重,歌词也无太深入之含义,属于较流行的重金属音乐,是主流金属的分支。

代表性乐团:Kiss, Poison, Warrant, Twisted Sister, Motley Crue

Goth Metal 哥特金属
哥特金属被阴暗,不断喧吵的哥特摇滚的冰冷气氛和重金属侵略所包围,发现了在戏剧意识和用宗教,惊骇来装饰的抒情诗般的吸引力两种风格中存在着的中间立场。像前朋克般居先的哥特金属,暧昧的仿古,金属乐队般如Rainbow, Dio和Judas Priest般已被被形容为哥特的次要的嗓音,如果没有更多的特征,那么除了真正的哥特金属总是被哥特摇滚直接影响之外,缥缈的合成器效果和幽灵般的感觉同样和吉他重复段一样重要。因此哥特金属常常保留请求听众站在天平的两端。哥特金属最先在80年代中期前段浮现,以洛杉矶为中心,所以也常被叫做“死亡金属”,这个以Christian Death为首的发生地。很多哥特金属乐队自从在美国和欧洲跳跃起来之后,便通过tongue-in-cheek Type 0 Negative在90年代更广的另类金属听众中爆发了。在后10年期间,哥特金属同样被认为在黑色金属乐队寻找新的使他们的嗓音更低沉的道路上起了很重要的影响。

代表性乐团:Evanescence, Tristania, Theathe of Tragedy

Goth Rock 哥特摇滚

时常误解它的审美学和混淆这个术语,哥特是80年代前中期主要存在的前朋克一个分支。它以形成于地下摇滚的最黑暗和阴沉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应受此荣誉,尽管今天它的荣誉更多的来自于乐队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音质上,哥特采取了阴冷的合成器效果,加工了前朋克的吉他声音使它们建造一种不祥之兆,悲伤的感觉,通常是很壮观的音响背景。在早期,它的歌词常常是自省和激烈的针对个人的,但是它诗歌般的敏感性很快导致品位转变到浪漫文学,病态,宗教思想和超自然神秘主义上。哥特通常不是严格意义上受欢迎的风格,被给予了一种华丽诗意的倾向,无情悲哀的挽歌和无止境的戏剧化。然而,它产生了投入的,仍旧兴旺的亚文化,使它的美学概念在最初音乐全盛期过了很久后一直存在着。哥特的教父是英国前朋克乐手Joy Division, 他的阴冷,偏僻,强迫性的自省音乐和歌词为哥特最初的结构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所有的意向和目的来说,真正赋予哥特生命的是”Bela Lugosis Dead”,来自1979年Bauhaus的首张专辑。像the Cure 和Siouxsie & the Banshees这样阴冷的前朋克乐队已经在同一时期具备了完美的哥特风格,并且他们的重型音乐,恐吓的装容和黑色的服装成为了歌迷崇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哥特的声望在某一片被青少年疏离的敏感区(最初是在英国,那儿是大部分哥特乐队起源的地方,其次是美国)蔓延开来时,它的意识风尚变得越来越古怪,并且最初的音色稍微有些发展了。The Cure,Siouxsie & the Banshees和the Mission UK和成了更多流行和另类的成分在他们的音乐中,当the Sisters of Mercy, Fields of the Nephilim和美国的乐队Christian Death使用沉重的,不时受金属感化的手法。在80年代末,最初的哥特运动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这种音乐变异成了新的形式并继续影响很多黑暗金属流派。在90年代期间,哥特音乐开始通过工业音乐来cross-pollinate,产生同时吸引两边的混合物,同暗潮流派(他们也同样将80s合成器与梦幻流行合在一起)一样。90年代后半期,还可以看见哥特的影响力突然出现在重金属中;一个新的改革黑暗金属乐队的种类模仿了很多哥特的音色和风格,当一些另类金属乐队也从沿袭了哥特的视觉效果(包括Marilyn Manson, 他们不顾很多关于不属于哥特风格的反面评论)。

Grindcore 碾核

类似“朋克”但极具重量的音乐,主唱低鸣深沉的狂吼咆哮、电吉他超麻辣的音色再加上极快速的反复节拍及密集鼓点,构成一种几无旋律的重金属乐风,乐曲的长度都很短,从两秒钟到三分钟不等。“碾核”为一种极为冷僻的重金属乐风,大多数“死亡金属”乐队都采用此一乐风。

代表性乐队:Napalm Death

Grunge Metal 垃圾(颓废)
另类摇滚的同义词。起源于西雅图的类金属(metal-like)另类摇滚,基本上Grunge属于另类摇滚而不应归类到重金属之下。

代表性乐队:Nirvana(Kurt), Pearl Jam, Mudhoney, Alice In Chains

Hardcore 硬核

源自于“朋克”,歌词直言不讳粗鄙不堪,音乐如同噪音一般。

Hard Rock 重摇滚
比重金属乐“轻”一点的音乐。

代表性乐队:Foreigner, Blue Oyster Cult, Heart, Cinderella

Heavy Metal 重金属

“重金属”必须具备狂吼咆哮或高亢激昂的嗓音、电吉他大量失真的音色、再以密集快速的鼓点和低沉有力的贝司填满整个听觉的背景空间,而构成一种含有高爆发力,快速度,重量感及破坏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摇滚乐。通常泛指传统的主流派重金属或无法分类到其他重金属流派里的重金属乐。

代表性乐队:AC/DC, Accept, Judas Priest, Iron Maiden, W.A.S.P.

Industrial Metal 工业金属
采用大量冰冷的电脑采样音效,穿插以机械或金属器具的撞击声代替传统打击乐器,加上电子式的节拍,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重金属乐,但仍保留重金属的大量失真效果。

代表性乐队:Fear Factory, Ministry, Nine Inch Nails

Neo-Classical Metal 新古典金属
受古典音乐极深,在重金属乐中加入大量古典音乐元素。

代表性乐队:Angra

Pop Metal 流行金属

在重金属摇滚中加入流行音乐之元素,可说是重金属摇滚和流行音乐妥协结合的折中产品,是极易为主流市场之音乐消费者所接受的重金属摇滚乐。

代表性乐队:Def Leppard, Mr Big, White Lion


Power Metal 强力金属

拥有类似“速度金属”的速度和“鞭击金属”的重量压迫感,但旋律性不及“速度金属”,爆发力也不及“鞭击金属”。

代表性乐队:Pantera, Armored Saint, Wild Dogs

Progressive Metal 前卫金属

风格有别于传统重金属,在歌曲中采用大量复杂华丽的编曲,或在歌词中传达出某些前进思想供听者一个想象思考的空间。

代表性乐队:Queensryche, Fate Warning, Dream Theater


Punk 朋克

歌词中传达某些叛逆思想及对生活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等的不满情绪,而音乐缺乏协调性无特定风格,是一种相当嘈杂的音乐,通常一群能将乐器弄出声音来的人就可以组一个朋克乐队。

代表性乐队:Clash, Sex Pistols


Speed Metal 速度金属

速度为其标榜的主要特色。经常会和“鞭击金属”产生混淆,通常“速度金属”的音乐较具旋律性,主唱歌词咬字较清楚,吉他间奏富旋律性且快速而流畅;而“鞭击金属”则较缺乏旋律性,完全一速度、重量、压迫感和破坏力并重。通常“鞭击金属”乐队和“速度金属”乐队的乐手们都拥有纯熟高超的乐器演奏技巧。

代表性乐队:Helloween, Gamma Ray, Riot, Rage


Thrash Metal 鞭击金属

速度也极快,具有相当快速的反复节拍(riff),电吉他粗麻的音色刷出剽悍的和弦,极具破坏力及压迫感的速踩双大鼓,主唱粗暴狂吼式的唱腔配合电吉他快速的节奏急速地唱出几无旋律的曲调。“鞭击金属”以来自旧金山湾区的重金属乐队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乐队:Metallica, Megadeth, Slayer, Anthrax, Death Angel, Testament, Exodus, Destruction, Kreator, Coroner, Overkill

60年代的英国不仅仅只有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和The Doors。在当时,The Kinks和The Who这样的硬摇滚风格的乐队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领域,而The Who更是已经创作出堪称硬摇滚经典的My Generation这样杰出的作品。然而,或许我们的文字从1964年一支叫做The Yardbirds的乐队开始会更方便,因为正是这支短命的乐队为硬摇滚音乐界先后贡献了三位吉他大师:Eric Clapton、Jeff Beck和Jimmy Page。尽管他们之中只有Jimmy Page后来走上了重金属路线,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Eric Clapton的乐队Cream,还是Jeff Beck,以及Pete Townshend(The Who)等其他电吉他音乐家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传统的布鲁斯音乐变得更加响亮,节奏更加强劲,并且使电吉他——这种当时尚属新生事物的乐器成为了表现硬摇滚音乐最重要的乐器之一,而电吉他失真效果的广泛使用正是重金属的基本特征之一。

如果说到对电吉他演奏贡献最大的人,还要算伟大的Jimi Hendrix。这位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吉他天才却是在英国一鸣惊人的——他在1967年的经典作品Hey Joe和Purple Haze中所表现出的对电吉他高超的驾驭能力无疑令无数吉他手顶礼膜拜。虽然他在摇滚乐坛如流星般只闪亮了短暂的三年,但他对电吉他演奏技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则是难以估量的——重金属音乐中的很多技巧都是由Jimi首创的,因此很多重金属吉他手都把Jimi Hendrix视作自己的偶像。
然而,Jimi Hendrix以及他的Jimi Hendrix Experience乐队并不是重金属乐队,因为Jimi的音乐更多注重的是吉他演奏技巧的表现,而且他的演奏风格不可避免的带有布鲁斯音乐的痕迹。实际上,60年代的硬摇滚音乐无非也就是强化了节奏、放大音量并且大量使用电声乐器的布鲁斯,这和后来的重金属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在我看来,重金属最本质的特点是利用强失真效果电吉他riff营造出一种气势宏大的威严的效果,而Blues则更偏重表达一种幽怨的气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整个60年代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重金属音乐,直至1970年伟大的Black Sabbath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同名专辑,才标志着重金属音乐的真正诞生。
在60年代的众多硬摇滚乐队中,有三支乐队值得特别关注——Led Zeppelin、Deep Purple和Earth。Led Zeppelin自不必说,有不少评论甚至就认为60年代的Led Zeppelin已经开创了重金属。确实,当时Led Zeppelin的音乐已经具备了重金属音乐的很多特征,比如强失真、高分贝音量、注重吉他表现等等,但总还是带有不少布鲁斯的痕迹。(实际上,我觉得Led Zeppelin一直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重金属乐队,但这一点丝毫不妨碍它成为一支伟大的摇滚乐队。)Jimmy Page在Led Zeppelin音乐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他特有的失真音质以及精力充沛的演奏构成了Zeppelin音乐最主要的特征之一。Deep Purple的Richie Blackmore同样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手,与Jimmy Page不同,他是以快速伶俐的指法见长,而他对古典音乐的涉猎也使得Deep Purple在进入70年代以后成为了一支前卫金属乐队。至于Earth,正是Black Sabbath的前身。如果没有Black Sabbath,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今天的重金属。
此外,其他一些乐队也值得注意——Golden Earring、Vanilla Fudge、Iron Butterfly、Steppenwolf(这支乐队最早使用了Heavy Metal这个词,不过是用来形容飞速疾驰的摩托车的声音)、Grand Funk Railroad、Free、Humble Pie、Uriah Heep等,这些基本都是在60年代后期成立的硬摇滚乐队在进入70年代后有很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尽管当时正处在席卷全国的嬉皮浪潮中,硬摇滚的势力远没有其在英国那样大的规模,但象Blue Cheer、Iron Butterfly、Mountain、Blue Cheer这样的乐队也已经有了一些名气,也出现了一些经典作品如Mountain在69年底的作品Mississippi Queen、Iron Butterfly在68年发行的长达17分钟的单曲In A Gadda Davide等等,Blue Cheer在68年发行的专辑Vincebus Eruptum也同样是一张很出色的专辑。但不管怎样,与当时英国的硬摇滚界相比,美国的硬摇滚尚未形成大气候。

总之,在60年代,在很多杰出的摇滚音乐家的探索和努力下,已经产生了重金属音乐的萌芽。现在,就差一位真正的开创者了。
关于重金属,一切的一切先要提到的是同一个名字——Black Sabbath。1970年,原名为Earth的Black Sabbath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Black Sabbath,从而点燃了重金属之火。尽管这张乐队的同名专辑中尚带有比较明显的布鲁斯痕迹,但里面Toni Iommi强大的失真riff、Ozzy Osbourne邪气的唱腔、Geezer Bulter富于挑衅意味的沉重的贝司、Bill Ward暴烈的鼓击以及乐队对黑暗、邪恶题材的涉猎无疑使得这张专辑有别于当时的硬摇滚音乐。随后从70到73短短的几年中,Black Sabbath又发行了几张伟大的专辑,它们是Paranoid(1970)、Master Of Reality(1971)、Vol.4(1972)和Sabbath Bloody Sabbath(1973)。在这些专辑中,包括了诸如N.I.B.、Black Sabbath、War Pigs、Paranoid、Iron Man、Electric Funeral、Children Of The Grave、Into The Void、Sabbath Bloody Sabbath这样的杰出作品,而Sabbath通过这些杰作展示给世人的是一种强大而富有魅力和震撼感的音乐,正是这种音乐后来被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Heavy Metal(重金属)。
同时期在英国能够和Black Sabbath平起平坐的重金属/硬摇滚乐队还包括伟大的Led Zeppelin和Deep Purple。Led Zeppelin成名在60年代,其在60年代末发行的两张专辑就已经被认为是硬摇滚音乐的经典作品了,而进入70年代后,Led Zeppelin又先后发行了Led Zeppelin III(1970)和Led Zeppelin IV(1971),其中诞生了如Kashmir、Stairway To Heaven、Black Dog这样的经典作品,从而使得乐队的声望达到了更高的高度。不过,或许是由于吉他手Jimmy Page在The Yardbirds所受熏陶的缘故,Led Zeppelin始终没能彻底摆脱白人“硬”布鲁斯风格而成为一支完全意义上的重金属乐队。Deep Purple成立于60年代末期,在进入70年代后乐队发行了专辑In Rock(1970)、Fire Ball(1971)和Machine Head(1972),73年又发行了堪称重金属经典现场专辑之一的Made In Japan。乐队的吉他手Richie Blackmore精湛的吉他技巧是Deep Purple的护身法宝,而他对古典音乐的偏爱以及乐队合成器的广泛使用也使得Deep Purple成为了最早的一支前卫金属(Progressive Metal)风格的乐队。乐队1972年的专辑Machine Head中包括了象Highway Star、Smoke On The Water这样的经典作品,因而被奉为重金属的经典专辑之一。
同样成立于60年代末的很多硬摇滚乐队在进入70年代后也开始转向重金属风格,这些乐队中的大部分在今天早已被绝大多数人所遗忘,然而它们对重金属音乐的发展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中的杰出代表包括同样走前卫金属路线的Uriah Heep、布鲁斯色彩的硬摇滚乐队Foghat和Bad Company、硬朗化的Status Quo、带有民谣韵味的Trapeze、Free和Nazareth等等,而更应该注意的是一支叫做Budgie的乐队,这支乐队在72年发行的专辑Squawk和73年的Never Turn Your Back On A Friend奠定了其在重金属界的地位,也为乐队后来成为NWOBHM(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英国新浪潮重金属)最早的代表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于这支乐队,留待以后详细介绍。
在我们把目光转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之前,最后要提到的是来自欧洲的Apirl Wine以及稍后出现的Scorpions,后者的吉他手Micheal Schenker后来加入了UFO乐队,然而73年以前的欧洲大陆缺乏重量级的重金属/硬摇滚乐队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进入70年代,美国的重金属/硬摇滚同样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Mountain在1970年发行的专辑Nantucket Sleighride延续了其上一张专辑Mountain Climbing的成功,随后是Alice Cooper在1971年发行了经典专辑Love It To Death,接下来出现了在70年代末和Black Sabbath联手进行著名的“Black And Blue”巡演的Blue Oyster Cult——其在1972年发行了首张专辑,同Black Sabbath一样,它也选择了乐队的名字作为专辑名。不过在当时,从音乐角度真正能和Black Sabbath相呼应的则是一支当时默默无闻的乐队Sir Lord Baltimore,他们70年的首张专辑Kingdom Come和71年的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Sir Lord Baltimore所散发出的强大魅力在将近30年以后仍然迷人。当然,不可不提的还有那个演唱会狂人Ted Nugent。实际上,从1967年Ted Nugent就已经和The Amboy Dukes乐队一起开始了他的巡演过程,进入70年代后,他的遍及全美的大规模巡演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70到73年每年的现场演出都超过了300场!这个不知疲倦的家伙可以说是把重金属的火种撒在了美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于是,重金属的熊熊大火点燃了。

进入1974年,Led Zeppelin发行了长篇巨著Physical Graffitti,报刊撰稿人Nick Kent使用了“82分30秒的Heavy Metal”以形容这张专辑。从此,重金属音乐拥有了真正属于它的响亮的名字。尽管如此,在重金属音乐的发源地英国,重金属的发展状况却是多少有些令人尴尬——在70年代初叱咤重金属乐坛的三大乐队Black Sabbath、Led Zeppelin和Deep Purple在70年代中期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Black Sabbath似乎失去了往昔的灵感,他们在Sabbath Bloody Sabbath之后的几张专辑Sabatage(1975)、Technical Ecasty(1976)和Never Say Die(1977)都远远没有达到他们前五张专辑的水平,而乐队成员更是沉浸在药物的诱惑中不能自拔;Led Zeppelin在整整休息了一年后,75年发行的专辑Physical Graffitti虽然大获成功,但随后主唱Robert Plant就出了车祸,使得乐队不得不又多休息了半年。76年春天Led Zeppelin发行了专辑Presence,但乐迷对于这张专辑的冷淡态度令乐队大失所望,而Plant的霉运似乎也还在继续,在乐队开始77年巡演后仅仅两个月,他的儿子又因病夭折了,结果使得Led Zeppelin彻底中断巡演,一时间Led Zeppelin前景暗淡;最令人失望+惋惜的还是Deep Purple,由于Richie Blackmore独断专行的老大作风使得乐队在发行了专辑Stormbringer(1974)后便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后来Richie Blackmore自组Rainbow乐队以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并发行了Ritchie Blackmore's Rainbow(1975)、Rainbow Rising(1976)等专辑,而失去Blackmore的Deep Purple则很快为乐迷所遗忘。

在英国,走下坡路的重金属/硬摇滚乐队还不止这三支,Free的散伙、Trapeze由于贝司手/主唱Glenn Hughes离队加入Deep Purple而一蹶不振早已是7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而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Uriah Heep这支杰出的前卫金属乐队在经过72到75年的黄金时期后,也开始逐渐没落,主唱David Byron更是在1977年离队。

当然,英国的重金属界也不完全是一片凄凉,象Nazareth,这支来自苏格兰的杰出的重金属/硬摇滚乐队在70年代中期发行了几张非常精彩的专辑,如Loud 'n Proud(1974)、Hair Of The Dog(1975)、Close Enough For Rock N Roll(1976)等,它的成功一直延续到80年代。还有UFO,在原Scorpions(这支乐队留待下篇介绍)的吉他手Michael Schenker加入乐队后,先后发行了Phenomenon(1974)、Force It(1975)、Lights Out(1977)等叫好且叫座的出色专辑。

Budgie是另一支值得特别关注的乐队。实际上,Budgie在1971年就发行了乐队的首张专辑。(有意思的是,乐队同样是选择了乐队的名字作为专辑名。)这张专辑和乐队随后的几张专辑Squawk(1972)、Never Turn Your Back on a Friend(1973)、In For The Kill(1974)中的音乐属于那种带有Blues特点但重型、含混的吉他riff贯穿其中的风格。而1975年优秀的鼓手Steve Williams加入乐队后,他的到来使得乐队的风格转变为非常直白的硬摇滚音乐并凭借1975年发行的专辑Bandolier乐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乐队随后发行的专辑If I Were Britannia, I'd Waive the Rules(1976)当时尽管由于里面的Funk色彩和过于轻柔而显得曲高和寡,但现在则成为了收藏家的宠儿。

另外一支不可不提到的乐队就是Judas Priest,尽管其首张专辑Rocka Rolla(1974)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尽如人意,但两年后乐队以他们富于创新精神的双吉他(K.K.Dowing和Glenn Tipton)五人阵容带着他们杰出的专辑The Sad Wings Of Destiny杀回重金属乐坛从而开始了他们20多年的音乐传奇。

如果我们的目光不仅仅限于重金属音乐的话,那么还有一支叫做Queen的乐队值得注意。这支乐队的首张专辑Queen(又是以乐队的名字作为专辑名)属于比较典型的硬摇滚/重金属风格,然而在随后的专辑Queen II、Sheer Heart Attack中则开始慢慢融入前卫摇滚、古典音乐及华丽摇滚风格,乐队的这种做法在他们75年的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这张专辑成为了摇滚乐历史上不朽的经典。后世的许多前卫金属乐队都承认从Queen的音乐中获益非浅。

在英格兰的近邻爱尔兰,由一位叫做Phil Lynott的黑人创建的Thin Lizzy则从另一个方面丰富了重金属/硬摇滚的音乐领域。Thin Lizzy同样采用了双主音吉他,但与Judas Priest不同的是,乐队灵魂人物Lynott更偏重于表现一种写实风格的诗歌色彩,他的演唱也融入了一些黑人灵歌的韵味。Thin Lizzy并不是一支重金属乐队,但它对重金属音乐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乐队75年的专辑Fighting和随后更加出色的专辑Jailbreak,还包括培养了如Gary Moore在内的一些吉他高手。75、76年正是Thin Lizzy的鼎盛时期。

然而,在这一时期我们还应关注的一个事实就是重金属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待下一章继续讨论。

我们不妨借这个机会来交流一下。能提供联接的的朋友可以帮忙帖出本部分相关乐队歌手的音频资料。我们不妨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重金属音乐的旅程吧!!!

同一时期(70年代中期),美国重金属乐的发展可谓欣欣向荣。Ted Nugent、Alice Cooper等重金属“前辈”宝刀未老,而象Blue Oyster Cult、UFO这样的乐队则开始步入它们的全盛时期——1974年,Blue Oyster Cult在经历了前两张专辑的失意后,发行了他们第一张进入Top 100的唱片Secret Treaties,在这张专辑中乐队确立了以科幻恐怖题材作为音乐的切入点并在以后的专辑Agents of Fortune(1976)和Spectres(1977)将之发扬光大。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两支新兴乐队的出现——Aerosmith和Kiss。Aerosmith可以说是流行金属的始祖,他们在歌曲中表现出的享乐倾向和对感官刺激的追求使其有别于其他重金属乐队,75年的Toys in the Attic和76年的Rocks无疑是流行金属乐最早的典范。Kiss一出道就以其炫人耳目的脸谱吸引了公众媒体的注意力,然而这支乐队并不是仅靠脸谱唬人的,其音乐确实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他们早期的几张专辑Kiss、Hotter Than Hell都是重金属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而75年的现场演唱会专辑Alive!更影响了后来无数的重金属战士们,这张专辑也被视作重金属最出色的Live专辑之一。在知名的美国重金属/硬摇滚乐队中,可能只有Mountain的境遇有些悲惨,他们在1972年草草地发行了现场专辑Mountain Live以后便告解散,74年虽然有一些复出的迹象,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乐队的吉他手Leslie West后来在West, Bruce and Laing乐队继续自己的硬摇滚事业,但他的影响力远不如前。

同时期,重金属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英美两国了。1974年,德国的国宝级重金属乐队Scorpions发行的专辑Fly To The Rainbow标志着他们音乐生涯的开始,尽管乐队的吉他手Michael Schenker被UFO挖走,但乐队并不气馁,76年发行的专辑Virgin Killer使得乐队达到了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峰。(请注意,Scorpions的早期风格是纯正的硬朗风格的重金属,而不是日后的流行金属。)同样是在1974年,加拿大的一支叫RUSH的乐队开始为人所知。他们起初的两张专辑Rush(1974)和Fly By Night(1975)属于类似Led Zeppelin的硬摇滚风格,而从1975年的专辑Caress Of Steel开始变得前卫起来。1976年,RUSH发行了著名的概念专辑2112,在这张专辑中,乐队巧妙地把多种音乐元素融入到重金属的主构之中,从而形成了RUSH特有的前卫硬摇滚风格,也使得乐队成为了摇滚乐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USH在1977年发行的演唱会专辑All The World's A Stage以及专辑A Farewell To Kings则进一步巩固了乐队凭借2112所达到的地位。

在远离欧美的大洋洲,1975年左右也出现了重金属,这两张名为High Voltage和T.N.T.的专辑都是属于一个叫做AC/DC的年轻乐队的。这支蓝领风格的重金属乐队凭借着这两张专辑成为了当时澳洲最有影响力的重金属/硬摇滚团体。然而,乐队取得真正巨大的成功还是在他们1976年在英国登陆并发行专辑Dirty Deeds Done Dirt Cheap之后。(毕竟,他们的前两张专辑在地广人稀的澳洲仅仅有10万张左右的销量。)

关于这一时期的重金属音乐,实在已经距离我们太过久远了,有很多乐队在这一篇以及上篇里都没有提到,比如Foghat、April Wine、Blackfoot、Spinal Tap等,然而它们在当时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更多的是那些已经湮灭在时光中的默默无闻的乐队,也许它们的音乐同样出色,但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再领略到了。

1976年9月20日,以Sex Pistols为首的几支乐队举行了第一次公开场合下的演出,这也标志着朋克(Punk)音乐正是登上了摇滚乐的舞台。随后发生的事情则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这种被无数所谓正道人士深恶痛绝的音乐在一年之内横扫不列颠。到了1977年10月,Sex Pistols发行了专辑Nevermind the Bollocks, Here's the Sex Pistols,此时的朋克音乐正处在全盛时期。The Jam、Gen X、The Clash、The Damned......

正是由于朋克音乐在英国的风靡,重金属的发展势头被遏制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也有重金属乐队自身的原因——不少乐队的自我放纵和江郎才尽更给朋克乐队们攻击重金属复杂、冗长提供了事实依据,也让不少乐迷开始疏远了曾经钟爱过的重金属音乐。Black Sabbath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无论是乐队76年的Technical Ecasty还是77年的Never Say Die,都远远比不上他们几年前的作品。对药品的沉迷以及成名导致的懒散很快耗尽了乐队的才气,并最终导致主唱Ozzy Osbourne在1979年离队。另一个重金属巨头Led Zeppelin此时则忙于调养生息,爱子夭折的巨大打击使得Rober Plant无心音乐,乐队也因此处于与世隔绝状态。Thin Lizzy的衰落同样令人惊讶,尽管乐队的灵魂人物主唱Phil Lynott对朋克乐的兴起持支持态度,但朋克们并不领情,因为Thin Lizzy的音乐风格正属于典型的要被他们唾骂的那种。尽管Lynott想方设法改变风格以靠拢朋克音乐,但结果却使得乐队的铁杆乐迷也开始对乐队的变化感到失望。Richie Blackmore率领的Rainbow表现还不错,尽管乐队成员一再更换,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并最终靠78年的Long Live Rock 'n' Roll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另一支老资格的硬摇滚乐队Nazareth则比较明智地固守住老家苏格兰的阵地,他们77年的专辑Expert No Mercy和78年的专辑No Mean City在苏格兰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一时期重金属音乐真正的骨干力量并不是这些成名已久的老牌乐队们,而是两支新锐——Judas Priest和Motorhead。Judas Priest自1976年的专辑The Sad Wings Of Destiny之后,77年的Sin After Sin和78年的Stained Glass依旧强悍。另一支乐队Motorhead比Judas Priest出现得稍晚,他们77年发行了首张专辑Motorhead Chiswick,这张专辑带有一些Punk味,但并不意味着Motorhead是Punk乐队。相反的,乐队一直以其对重金属的绝对忠诚为人称道,而乐队的硬汉本色也让那些一贯敌视重金属的朋克乐队不敢向Motorhead说三道四。可以说,正是这两支乐队在朋克音乐席卷英伦的时候为重金属带来了些许生气,也为日后轰轰烈烈的英国新浪潮重金属狂潮打下了基础,而Judas Priest和Motorhead加上当时成名已久的Budgie后来也被看作是英国新浪潮重金属的原型(Proto type)乐队。(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把77年发行首张专辑的Quartz算上。)

同一时期的美国重金属乐坛相对比较平稳,这主要是因为朋克音乐在美国吃了闭门羹,基本没有得到认同,因此给了重金属比较宽松的发展空间。象70年代中期出现的Kiss和Aerosmith已经成为了重金属乐迷的新宠儿,而那些老英雄们象Ted Nugent、Blue Oyster Cult等也都延续着自己的成功,Ted Nugent在77年还发行了一张极其精彩的专辑Cat Scratch Fever。此外,还出现了硬式风格的成人摇滚乐队,Boston和Cheap Trick是其中的代表乐队,这类乐队比较讲究技术,而且没有太强的攻击性,因此能够吸引成年听众,而其音乐本身的风格又比较硬,也颇能讨重金属/硬摇滚乐迷的欢心,因此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在英美之外的地区唱主角的依然是AC/DC和Scorpions。AC/DC在发行了乐队的第四张专辑Let There Be Rock之后更换了贝司手并开始进军美国,他们在美国的巡演同样成功。Scorpions则借助76年的专辑Virgin Killer为乐队带来的成功乘胜追击,在77年又发行了专辑Taken By Force。

进入78年,一部名为Saturday Night Fever的电影风靡全美国,而片中主人公富于动感的舞姿更让无数青少年着迷,再加上象Bee Gees等一批乐队的推波助澜,使得全美卷入了Disco的热潮中。这次Disco浪潮来势迅猛,很多重金属乐队在它的冲击下显得手足无措。Kiss显然是其中最找不着北的一个乐队了,从专辑Love Gun开始就转向Disco风格,79年的专辑Dynasty则表明Kiss已经彻底沦为了一支平庸的流行乐队,而乐队的成员Peter Criss更因对乐队不满而离队,至于80年的Unmasked大概可以算作Kiss最差劲的专辑之一了。Aerosmith也好不了多少,乐队的几位成员犯了和Black Sabbath成名之后同样的错误——迷恋药物、纵情声色,这使得乐队在这一时期根本就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幸运的是,又出现了一支乐队——Van Halen,尽管其前两张专辑Van Halen(1978)和Van Halen II(1979)由于Disco浪潮的冲击并没有在商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吉他手Eddie Van Halen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主唱David Lee Roth豪迈的舞台表现无疑表明了乐队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乐队日后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还有一支女子乐队The Runaways也是值得关注的,这支乐队的风格其实并不是重金属,而是带有朋克色彩的硬摇滚,但乐队的成员Joan Jett和Lita Ford后来在80年代的重金属界都很活跃。The Runaways(1976)、Queens Of Noise(1977)、Mama Weer All Crazee Now(1978)这三张乐队的早期专辑还是有相当艺术价值的。除此之外,还要提到的是来自美国南方的ZZ Top和Blackfoot,尽管它们的音乐并不能算作是重金属,但在70年代末期的美国也好歹为硬摇滚开辟了一块阵地。

再来看英国的情况。朋克大潮来得迅猛但退去的也快:Sex Pistols在78年即宣告解散,步其后尘的是The Damned... 到了79年,朋克乐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以Joy Division、The Cure、Siouxie & Banshees等为代表的一批后朋克/新浪潮乐队。此时的英伦重金属界也重新热闹了起来。最耀眼的乐队是刚刚崛起的Judas Priest和Motorhead,它们在78、79两年发行的专辑都是重金属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包括Judas Priest的Stained Glass、Hell Bent For Leather和Unleashed In The East(最经典的重金属现场专辑之一),以及Motorhead的Overkill和Bomber。当然,如果已经提到了Judas Priest和Motorhead这两支英国新浪潮重金属的原型乐队,接下来必须提到的就是Diamond Head的那张白色专辑Lightning to the Nations(1979)。这同样是一张伟大的专辑,尽管当时一共只发行了2,000张,但足以使后人把乐队奉为英国新浪潮重金属乐队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关于英国新浪潮重金属,留待以后详细介绍。在这一时期,那些老牌的重金属乐队同样不甘寂寞,首先是Rainbow在78年发行了乐队商业成绩最好的专辑Long Live Rock 'n' Roll,UFO也在同年发行了专辑Obsession,有趣的是这两支乐队随后都发生了人员变动——UFO的吉他手Michael Schenker回到了Scorpions,而Rainbow的主唱Dio也离队发展。成员离队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几乎所有重金属乐迷痛心疾首——Black Sabbath的主唱Ozzy Osbourne由于终日沉迷于药品中不能自拔而被开除出队。尽管Black Sabbath又把Dio拉到队中以顶替Ozzy的位置,但Ozzy的离队无疑正式宣告了Sabbath时代的结束,此后的Black Sabbath再无惊世之作出现。Led Zeppelin在修整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也赶在79年结束之前发行了专辑In Through The Out Door,这张专辑在英美两地都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令Zeppelin的乐迷们欣喜不已。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