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分析:自从互联网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一直保持着非常快的演变速度,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商则更是发展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代表性行业。中国电商的发展不仅在初期有着非常高的增速,有着多样化的演进路线,而且在有了较扎实发展基础,并引领全球发展方向的阶段,也依然保持了不断演变、不断创新的进化路径。因此,对中国电商未来发展的预测判断,就需要在各种变化中找到一些不变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推理、演化。本文进行推理、演化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线上零售关系经济健康,国家将重视其持续稳定的发展。二、共同富裕将是长期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限制大企业扩张是主线。三、电商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提高交易效率。并根据这三点推导出本文的第四部分:中国电商平台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线上零售关系经济健康,国家将重视其持续稳定的发展
1.1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投资长期以来都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并在经济增长目标和需求的环境中,成为各级政府出台各项政策的基础。在近些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在2010年以后,除明显受到疫情因素影响的2020年之外,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且基本保持了在三大需求因素中对GDP增长最高的贡献率。并且,即使2020年在受到了疫情因素的明显影响下,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也立即在第二年迅速回升到前几年的平均水平之上,同时扩大了与投资对于GDP增长贡献率的差距。

图 1‑1 2000-2021年中国GDP增长分类贡献率情况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增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社会治理能力增长到一定水平之时,随之增长的还有民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意愿,以及全社会的商品、服务供给能力。而当整体市场的供需两侧都有明显的增长,不仅会推动消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经济有了全面成长的基础。因此,消费的增长,能带动的面较广,是经济社会较为深层次发展的结果,并且其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具有可持续性较强的特点。
虽然出口与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依然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环境快速变化、中国发展的外围空间被西方世界联手压缩和打压的当下,中国的出口以及资金、技术的引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因素,同时在国内还要时刻警惕经济局部过热导致的行业发展失衡和通胀风险,因此健康的消费内循环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消费带动的内循环经济不仅可以消化出口受阻所带来的产业停滞影响,减小经济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过分依赖,将外生增长转化为内生增长,还能在有实际需求的牵引下消除盲目的投资方向,降低投资的空耗,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所以,居民消费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并将长期维持在明显高于出口与投资的位置。
支持与扩大消费,也在近年来的各项政策中被广泛提及,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各层级、各方面的政策力度也在明显增加。如在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就提到“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见,消费不仅在长期上将对经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拉动作用,还会在短期内成为诸多经济发展举措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1.2 线上消费将是未来消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消费的贡献率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民众消费力的提升之中。而消费力的提升离不开民众收入的提高,而民众收入的提高则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数据中看出来:

图 1‑2 2010-2021年三组经济指标增长对比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大多数时间段都与GDP增速基本一致,从平均值上来看,2010年以后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要高于GDP增速。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在除受疫情明显影响的2020年以外,又都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这组数据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有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居民收入的增长之上,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又为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消费规模的扩大又会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这一良性的循环,可以看出鼓励消费、推动消费型社会的成形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图 1‑3 经济、收入、消费之间的关系
消费力的提升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惯性。在消费力普遍较低的时代,民众消费以刚需商品为主,并且基本全部以面对面交易的形式实现。而当消费力得到明显提升之后,刚需类的商品就不再足以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市场中就出现了越来越多非刚需类商品,这些商品在设计、功能等多方面满足了民众更高的要求,因此得到了普遍的青睐。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种商品的生产地又分散于各地,所以在供应链还不健全的时代,在任意一个地区汇集绝大部分畅销商品基本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网络空间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平台上汇聚不同产地的商品,以此打破了商品在空间上的交易阻隔。随着电商平台及相关配套体系的不断发展,线上零售所能供应的商品越来越多样化,交易的便捷性程度也越来越高,民众从线上消费所获得的相对综合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只要是有电商平台使用经历的人,其对线上消费的倾向性就越来越强,就会将越来越多的消费项目放到电商平台之上。这就使得线上消费在整体消费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图 1‑4 2015-2021年网上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
由于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2020年线上消费的渗透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在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2021年,线上消费的渗透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而是保持了与上一年相当的水平。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线上消费渗透率逐步提高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未来线上消费将是消费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3 零售类电商平台对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线上消费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无疑是政府、互联网企业、品牌商、生产商、终端用户等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互联网企业则是其中的关键。互联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对社交、交易、娱乐、信息等领域的在线化改造和融合。同时,社交平台又反向助推了基础互联网服务的普及,电商平台则成为推动线上消费渗透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力量。并且,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上半场,是以面向个人用户的业务为主导,零售类电商平台在电商整体行业发展过程中在市场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演变过程的推进,面向企业的电商平台似乎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互联网行业的这种转变体现在交易类平台上,却是零售类电商平台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一方面,由于零售类电商平台更为贴近终端用户,有更庞大的用户基础,他们对市场的变化把握的相对更为准确,并且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历来重视对基础研发的投入,有更深厚的技术力量,因此能更有效率地搭建起上游生产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进而能相对更容易推动上游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另一方面,从企业的经营模式上来看,零售类的电商平台需要更多的用户、更频繁的购买行为来实现收入的增长,而不仅仅是单笔大额的消费,因此有更大的动力去开拓新市场、发展新用户、维持用户的高活跃性,进而不断推动线上消费在各人群、各地区之中的渗透,并最终增强消费经济发展的效能。
零售类电商平台对消费经济除了上述直接的影响以外,还产生了一些间接的影响。自从互联网诞生以后,商业交易就开始划分为线上、线下两大类泾渭分明的业务,同时线上业务在不断蚕食线下业务所占的份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