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CPU性能参数介绍

一般买电脑前,怎么看CPU性能,我们打开搜索某一款电脑,关于这个电脑cpu的介绍如下

看CPU的性能信息,看这里,我的电脑-->属性

看CPU的个数,可以在我的电脑-->右键-->管理-->设备管理器-->处理器

1、主频和睿频

CPU主频

CPU主频,也称为时钟速率,是衡量CPU执行指令速度的指标,表示CPU每秒钟能够进行的周期性操作次数。高主频意味着CPU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更多的操作,从而提高计算处理速度。赫兹(Hz)是基本频率单位,代表每秒钟周期的数量。千兆赫(GHz),1GHz = 1,000,000,000Hz,是现代CPU主频常用的单位。

主频的提高直接关联到计算能力的增强,使得处理复杂任务和多任务操作更为高效。主频越高,CPU在运行时消耗的电力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大,这要求更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以保持系统稳定。

对于多核心CPU,其理论最大处理能力可以近似为核心数量乘以单核心主频再乘以一个系数(约0.8),以考虑多核并行处理时的效率损失。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多核呢?通过增加核心数量,CPU可以同时处理更多任务或更复杂的计算任务,提高了多任务处理和并行计算的能力。多核心设计使得单个核心可以在较低频率下运行,有助于控制功耗和热量产生,同时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CPU型号与特性

Intel 酷睿i7系列为例给大家讲讲:

  • 标准型号: 适用于一般台式机,平衡了性能和功耗。
  • 超频型号(K系列): 允许用户通过调整主板参数手动提升主频,适合追求极限性能的用户。比如我们刚才看CPU参数,主频为2.30GHz,表示推荐使用的主频大小,带K的话,可以通过控制主板的一些参数,让CPU的主频增大,比如可以让他工作到2.40、2.50GHz等,甚至更高,带K的也是卖的最贵的。
  • 不带核显型号(F系列): 不集成显卡,成本更低,适合配备独立显卡的系统。建议大家买带核显的,更好一些,大家可以自行查一下核显和独显的区别。Intel系列是不带F的都带核显,AMD系列是带有字母G的表示带核显,没有字母G的都不带核显。
  • 笔记本专用型号(H、U系列): 主频设置较低以适应笔记本的散热限制,主打低功耗和延长电池续航。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感知差不多。当我们把电脑的CPU性能跑满的时候,比如玩大型游戏的时候,CPU主频高就顺畅一些,CPU主频低就可能会感受到卡顿,有时候可能会看到打开的软件比较多的时候,鼠标开始转圈圈,再点击屏幕变白,再点击可能死机、蓝屏,这也是受到CPU主频的参数的影响。
  • 带锐炬核显型号(G系列): 带G的以前是没有的,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多用于笔记本。表示带有Intel的锐炬核显,比普通的核显好一个档次。G7是现在比较高的核显版本,还有G1、G4等低版本的。
  • 通过主频性能来排行:带K的 > 标准版 > 带F的 > 用于笔记本的,买电脑要看各种参数,找到最合适的,不是性能最好就最适合你。

最高睿频与超频

最高睿频:早期的CPU是支持超频的,玩家可以自己调整主板上的电压设置,来升压,控制超频,如果超频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电压升多了,CPU会直接烧毁,那就报废了。所以以前玩超频的人都是一点点的提高,担心超多了,后来官方说,你们别自己超了,我帮你们超,当我们CPU过载时,官方自动帮我们超频,CPU最高超频到5GHz,这就是睿频

怎么看自己的主机有超频

打开任务管理器,可以看到我的CPU的某个核心已经超频了。说明我的支持超频


2、核心数量

核心数,表示CPU内置的处理器个数

核心数:核心越多,性能越强

看任务管理器-->性能,内核这个数字就是核心数量

那核心数有什么用呢?

多核心其实是根据多任务来的,我们的电脑或者手机都是可以同时打开很多个程序的(qq、微信、游戏、音乐等等),打开的程序运行起来进入到了内存,就是行进当中的程序,称之为进程,每个进程都需要CPU进行一些计算处理,那么这些进程都称之为CPU的任务,运行多个进程可以说是多个任务。核心数越多,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

运行起来的进程或者说任务在哪里看呢?打开任务管理器,如下

多任务:电脑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到底你的电脑可以同时开启多少个任务,看电脑配置,配置越好,能够同时运行的就越多。

单任务:电脑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个程序,比如很早之前的Dos系统,一开机就是如下的黑窗口

启动某个程序,需要输入程序的路径或者程序的名称,如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个软件的小窗口,表示我们现在的电脑支持多任务,有窗口的概念,以前没有窗口的概念,运行起来这个软件之后,软件的窗口会占满整个屏幕, 只能使用这个软件,退出这个软件之后又回到了dos界面,也就是同一时间只能用一个软件,这种就是单任务系统。

其实多任务这个性质,我们可以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来看:

宏观:看上去,打开的所有的程序都在同时运行着

微观:其实一个CPU在处理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切换执行,CPU运行处理速度很快,让你感觉所有任务都在同时运行。用4核CPU来说,如果运行着8个任务,其实只有4个任务在同时运行,8个任务其实可以理解为,每两个任务在一个CPU核心上切换执行。核心数量一般都是偶数,这是设计的原因,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CPU,上下或者所有摆放核心,都是对称的,所以不存在奇数的数值

3、线程数量

线程数量,8核心,16线程。这是CPU的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技术就是在一颗CPU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颗CPU内核内的资源,这一技术可以把一个实体核心的处理器划分为两个裸机核心,从而便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处理两个线程,理论上要像两颗CPU一样在同一时间执行两个线程,而线程是什么呢?其实进入到CPU中进行计算处理的程序就叫做线程,那有同学可能会想到,刚才不是说叫做任务吗?任务不是对应着进程吗?怎么又来个线程。如图:

以前一个cpu核心只能处理一个线程,那么其他线程就需要等待,现在有了超线程技术,一个cpu核心可以同时处理两个线程了,cpu的运行效率提高了。

官方介绍,采用超线程技术,性能提升了40%,后面可能会越来越高。那怎么只提升了40%呢?不应该是100%,注意,只是逻辑单元变成了两个,其他的没有变化,一个CPU除了逻辑单元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组成部件,不能和真实的两个物理cpu核心一样,可以理解为假双核,但是性能确实是提升了。

有了超线程技术之后,我们描述CPU,就不是单纯的说,你的电脑是几个CPU了,而是几核几线程,比如8核16线程

有些CPU启用了超线程,有些没有,而且不是所有的CPU都支持超线程技术,有些早期的CPU确实不支持

4、三级缓存

性能越好的CPU,三级缓存越大,缓存的意思就是CPU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结果数据、后续需要参与计算的数据等等需要临时存放到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缓存。

三级缓存(包括L1一级缓存、L2二级缓存、L3三级缓存)都是集成在CPU内的缓存,它们的作用都是作为CPU与主内存之间的高速数据缓冲区,L1最靠近CPU核心;L2其次;L3再次。运行速度方面:L1最快、L2次快、L3最慢;容量大小方面:L1最小、L2较大、L3最大。CPU会先在最快的L1中寻找需要的数据,找不到再去找次快的L2,还找不到再去找L3,L3都没有那就只能去内存找了。

缓存和内存都是会在断电之后,数据消失。任务管理器-->性能可以看到缓存大小。

Intel的CPU核心的缓存是多核共享的,而AMD的缓存是单核独享的

比如Intel的三级缓存为32M,由于这个缓存是所有核心共享的,那么每个核心利用缓存的最大极限就是32M,而AMD为了超越Intel,出的缓存可能比Intel的大,比如64M,但是架构不同,比如上面的4核心的CPU,每个核心可利用缓存的最大极限只有8M,那么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当我们玩大型游戏或者做大型计算的时候,AMD的核心所占用的缓存很快就达到了极限,容易卡顿,而Intel的缓存虽然小,但是每个核心的缓存利用极限就相对比较大,那么实际上Intel的性能在缓存这个指标上更有优势,性能也越高,就不容易由于缓存不足而导致卡顿。后来AMD的制造工艺也调整了,共享缓存的形式,性能也跟着提升了

CPU整体性能到底哪个好,可以参考CPU性能天梯图:
http://tool.139sl.cn/tianti/cpu/index.htm

5、热设计功耗(TDP)

TDP的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直译是“散热设计功耗”。主要是提供给计算机系统厂商,散热片/风扇厂商,以及机箱厂商等等进行系统设计时使用的。热设计功耗的含义是当芯片达到最大负荷的时候〔单位为瓦(W)〕热量释放的指标,是电脑的冷却系统必须有能力驱散热量的最大限度,但不是芯片释放热量的功率。

如果我们的电脑只是用来做一些简单的办公工作,那么就可以选择功耗低的,因为待机时间长,一般笔记本都会选择功耗低一些的。如果想要兼顾性能和便携的话,你就选择CPU型号中带H字母的,属于标压U,比如Intel 酷睿i7 10750H,如果你想追求超长续航,性能要求不高,只要不是特别卡即可,那么就选择CPU型号中带U字母的,比如Intel 酷睿i710510U,低频U,功耗低。

由于CPU的核心电压与核心电流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这样CPU的实际功耗(其值:功率P=电流I×电压U)也会不断变化,因此TDP值并不等同于CPU的实际功耗,更没有算术关系。

举例来说,Pentium E2160 TDP为65W,而实际运行中的平均功耗仅19W

6、内存参数

支持的最大内存128GB,也就是说你的CPU能够支持的最大内存是这个值,即便是你的电脑上有多个内存插槽,内存最大不能超过128GB,超过了的部分也是用不了的。

以前可支持的内存其实相对很小,比如8G、16G、32G什么的,现在越来越大了,以前单根内存2-8G,现在单个内存可以达到32G这么大,如果有四个内存插槽,总内存就可以达到128G。

我整理了计算机基础部分合集笔记,大家可以免费查看内容。

一、冯诺依曼计算机
二、运算器和控制器区别说明
三、软硬件工作流程分析
四、CPU架构介绍和分类
五、CPU针脚
六、CPU性能参数介绍
七、内存(memory)
八、硬盘(disk)
九、显卡
十、主板
十一、计算机分类

  • 22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