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2)结构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介绍如何将对象和类组装成较大的结构, 并同时保持结构的灵活和高效。

image-20200906102952600

结构型模式:

  • 适配器模式:用来把一个接口转化成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在一起工作。比如说:java.util.Arrays#asList();
  • 装饰器模式:动态的给一个对象附加额外的功能,这也是子类的一种替代方式。可以看到,在创建一个类型的时候,同时也传入同一类型的对象。比如说: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nputStream);
  •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用一个简单的对象来代替一个复杂的或者创建耗时的对象。比如说:java.lang.reflect.Proxy
  • 外观模式:给一组组件,接口,抽象,或者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比如说:java.lang.Class;
  • 桥接模式:将抽象和实现进行了解耦,这样使得抽象和实现可以独立地变化。比如说 jdbc 的实现,java.sql.Driver
  •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状层次结构,使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具有一致的访问性。简单地说,即某个类型的方法同时也接受自身类型作为参数。比如说:java.util.Map#putAll(Map);
  • 享元模式:运用共享技术(如缓存)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比如说:java.lang.Integer#valueOf(int)

适配器模式

意图

将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使类可以协同工作,否则由于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实现。

image-20200906103142507

问题

假如你正在开发一款股票市场监测程序, 它会从不同来源下载 XML 格式的股票数据, 然后向用户呈现出美观的图表。

在开发过程中, 你决定在程序中整合一个第三方智能分析函数库。 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分析函数库只兼容 JSON 格式的数据。

image-20200906103219988

你无法 “直接” 使用分析函数库, 因为它所需的输入数据格式与你的程序不兼容。

你可以修改程序库来支持 XML。 但是, 这可能需要修改部分依赖该程序库的现有代码。 甚至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你可能根本没有程序库的源代码, 从而无法对其进行修改。

解决方案

你可以创建一个适配器。 这是一个特殊的对象, 能够转换对象接口, 使其能与其他对象进行交互。

适配器模式通过封装对象将复杂的转换过程隐藏于幕后。 被封装的对象甚至察觉不到适配器的存在。 例如, 你可以使用一个将所有数据转换为英制单位 (如英尺和英里) 的适配器封装运行于米和千米单位制中的对象。

适配器不仅可以转换不同格式的数据, 其还有助于采用不同接口的对象之间的合作。 它的运作方式如下:

1、适配器实现与其中一个现有对象兼容的接口。

2、现有对象可以使用该接口安全地调用适配器方法。

3、适配器方法被调用后将以另一个对象兼容的格式和顺序将请求传递给该对象。

有时你甚至可以创建一个双向适配器来实现双向转换调用。

image-20200906103312114

让我们回到股票市场程序。 为了解决数据格式不兼容的问题, 你可以为分析函数库中的每个类创建将 XML 转换为 JSON 格式的适配器, 然后让客户端仅通过这些适配器来与函数库进行交流。 当某个适配器被调用时, 它会将传入的 XML 数据转换为 JSON 结构, 并将其传递给被封装分析对象的相应方法。

真实世界类比

image-20200906103341203

出国旅行前后的旅行箱。

如果你是第一次从美国到欧洲旅行, 那么在给笔记本充电时可能会大吃一惊。 不同国家的电源插头和插座标准不同。 美国插头和德国插座不匹配。 同时提供美国标准插座和欧洲标准插头的电源适配器可以解决你的难题。

模式结构

对象适配器

实现时使用了构成原则: 适配器实现了其中一个对象的接口, 并对另一个对象进行封装。 所有流行的编程语言都可以实现适配器。

image-20200906103621017

客户端 (Client) 是包含当前程序业务逻辑的类。

客户端接口 (Client Interface) 描述了其他类与客户端代码合作时必须遵循的协议。

服务 (Service) 中有一些功能类 (通常来自第三方或遗留系统)。 客户端与其接口不兼容, 因此无法直接调用其功能。

适配器 (Adapter) 是一个可以同时与客户端和服务交互的类: 它在实现客户端接口的同时封装了服务对象。 适配器接受客户端通过适配器接口发起的调用, 并将其转换为适用于被封装服务对象的调用。

客户端代码只需通过接口与适配器交互即可, 无需与具体的适配器类耦合。 因此, 你可以向程序中添加新类型的适配器而无需修改已有代码。 这在服务类的接口被更改或替换时很有用: 你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就可以创建新的适配器类。

通用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AdapterPatt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Interface oldObject = new NewInterfaceAdapter(new OldInterfaceImpl());
		NewInterface newObject = new NewInterfaceImpl();
		oldObject.newExecute();
		newObject.newExecute();
	}
	
	/**
	 * 定义一个适配器类
	 */
	public static class NewInterfaceAdapter implements NewInterface {
		
		private OldInterface oldObject;

		public NewInterfaceAdapter(OldInterface oldObject) {
			this.oldObject = oldObject;
		}
		
		public void newExecute() {
			oldObject.oldExecute();
		}
		
	}
	

	/**
	 * 老版本接口
	 */
	public static interface OldInterface {
		void oldExecute();
	}
	
	/**
	 * 老版本接口的实现类
	 */
	public static class Old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OldInterface {
		public void old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老版本接口实现的功能逻辑");  
		}
	}
	
	/**
	 * 新版本接口
	 */
	public static interface NewInterface {
		void newExecute();
	}
	
	/**
	 * 新版本接口的实现类
	 */
	public static class New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NewInterface {

		public void new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新版本接口实现的功能逻辑");  
		}
		
	}
	
}

让方钉适配圆孔

使用示例: 适配器模式在 Java 代码中很常见。 基于一些遗留代码的系统常常会使用该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 适配器让遗留代码与现代的类得以相互合作。

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适配器如何让不兼容的对象相互合作。

圆孔

/**
 * RoundHoles are compatible with RoundPegs.
 */
public class RoundHo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public RoundHo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public double getRadius() {
        return radius;
    }

    public boolean fits(RoundPeg peg) {
        boolean result;
        result = (this.getRadius() >= peg.getRadius());
        return result;
    }
}

圆钉

/**
 * RoundPegs are compatible with RoundHoles.
 */
public class RoundPeg {
    private double radius;

    public RoundPeg() {}

    public RoundPeg(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public double getRadius() {
        return radius;
    }
}

方钉

/**
 * SquarePegs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RoundHoles (they were implemented by
 * previous development team). But we have to integrate them into our program.
 */
public class SquarePeg {
    private double width;

    public SquarePeg(double width) {
        this.width = width;
    }

    public double getWidth() {
        return width;
    }

    public double getSquare() {
        double result;
        result = Math.pow(this.width, 2);
        return result;
    }
}

方钉到圆孔的适配器

/**
 * Adapter allows fitting square pegs into round holes.
 */
public class SquarePegAdapter extends RoundPeg {
    private SquarePeg peg;

    public SquarePegAdapter(SquarePeg peg) {
        this.peg = peg;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adius() {
        double result;
        // Calculate a minimum circle radius, which can fit this peg.
        result = (Math.sqrt(Math.pow((peg.getWidth() / 2), 2) * 2));
        return result;
    }
}

客户端代码

/**
 * Somewhere in client code...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Round fits round, no surprise.
        RoundHole hole = new RoundHole(5);
        RoundPeg rpeg = new RoundPeg(5);
        if (hole.fits(rpeg)) {
            System.out.println("Round peg r5 fits round hole r5.");
        }

        SquarePeg smallSqPeg = new SquarePeg(2);
        SquarePeg largeSqPeg = new SquarePeg(20);
        // hole.fits(smallSqPeg); // Won't compile.

        // Adapter solves the problem.
        SquarePegAdapter smallSqPegAdapter = new SquarePegAdapter(smallSqPeg);
        SquarePegAdapter largeSqPegAdapter = new SquarePegAdapter(largeSqPeg);
        if (hole.fits(smallSqPegAdapter)) {
            System.out.println("Square peg w2 fits round hole r5.");
        }
        if (!hole.fits(largeSqPegAdapter)) {
            System.out.println("Square peg w20 does not fit into round hole r5.");
        }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1、当你希望使用某个类, 但是其接口与其他代码不兼容时, 可以使用适配器类。

适配器模式允许你创建一个中间层类, 其可作为代码与遗留类、 第三方类或提供怪异接口的类之间的转换器。

2、如果您需要服用这样一些类, 他们处于同一个继承体系, 并且他们又有了额外的一些共同的方法, 但是这些共同的方法不是所有在这一继承体系中的子类所具有的共性。

你可以扩展每个子类, 将缺少的功能添加到新的子类中。 但是, 你必须在所有新子类中重复添加这些代码, 这样会使得代码有坏味道。

将缺失功能添加到一个适配器类中是一种优雅得多的解决方案。 然后你可以将缺少功能的对象封装在适配器中, 从而动态地获取所需功能。 如要这一点正常运作, 目标类必须要有通用接口, 适配器的成员变量应当遵循该通用接口。 这种方式同装饰模式非常相似。

JDK 中的适配器设计模式示例

  • java.util.Arrays#asList()
  • java.util.Collections#list()
  • java.util.Collections#enumeration()
  •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返回 Reader 对象)
  •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 (返回 Writer 对象)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桥接模式通常会于开发前期进行设计, 使你能够将程序的各个部分独立开来以便开发。 另一方面, 适配器模式通常在已有程序中使用, 让相互不兼容的类能很好地合作。

  • 适配器可以对已有对象的接口进行修改, 装饰模式则能在不改变对象接口的前提下强化对象功能。 此外, 装饰还支持递归组合, 适配器则无法实现。

  • 适配器能为被封装对象提供不同的接口, 代理模式能为对象提供相同的接口, 装饰则能为对象提供加强的接口。

  • 外观模式为现有对象定义了一个新接口, 适配器则会试图运用已有的接口。 适配器通常只封装一个对象, 外观通常会作用于整个对象子系统上。

  • 桥接、 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包括适配器) 模式的接口非常相似。 实际上, 它们都基于组合模式——即将工作委派给其他对象, 不过也各自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模式并不只是以特定方式组织代码的配方, 你还可以使用它们来和其他开发者讨论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桥接模式

意图

可将一个大类或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类拆分为抽象和实现两个独立的层次结构, 从而能在开发时分别使用。

image-20200906104952544

问题

抽象? 实现?听上去挺吓人? 让我们慢慢来, 先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有一个几何形状 Shape 类, 从它能扩展出两个子类: 圆形 Circle 和方形 Square 。 你希望对这样的类层次结构进行扩展以使其包含颜色, 所以你打算创建名为红色 Red 和蓝色 Blue 的形状子类。 但是, 由于你已有两个子类, 所以总共需要创建四个类才能覆盖所有组合, 例如蓝色圆形 Blue­Circle 和 红色方形Red­Square 。

image-20200906110211527

在层次结构中新增形状和颜色将导致代码复杂程度指数增长。 例如添加三角形状, 你需要新增两个子类, 也就是每种颜色一个; 此后新增一种新颜色需要新增三个子类, 即每种形状一个。 如此以往, 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解决方案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试图在两个独立的维度——形状与颜色——上扩展形状类。 这在处理类继承时是很常见的问题。

桥接模式通过将继承改为组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来说, 就是抽取其中一个维度并使之成为独立的类层次, 这样就可以在初始类中引用这个新层次的对象, 从而使得一个类不必拥有所有的状态和行为。

image-20200906110236894

将一个类层次转化为多个相关的类层次, 避免单个类层次的失控。

根据该方法, 我们可以将颜色相关的代码抽取到拥有 红色和 蓝色两个子类的颜色类中, 然后在 形状类中添加一个指向某一颜色对象的引用成员变量。 现在, 形状类可以将所有与颜色相关的工作委派给连入的颜色对象。 这样的引用就成为了 形状和 颜色之间的桥梁。 此后, 新增颜色将不再需要修改形状的类层次, 反之亦然。

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

设计模式四人组的著作 在桥接定义中提出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两个术语。 我觉得这些术语过于学术了, 反而让模式看上去比实际情况更加复杂。 在介绍过形状和颜色的简单例子后, 我们来看看四人组著作中让人望而生畏的词语的含义。

抽象部分 (也被称为接口) 是一些实体的高阶控制层。 该层自身不完成任何具体的工作, 它需要将工作委派给实现部分层 (也被称为平台)。

注意, 这里提到的内容与编程语言中的接口或抽象类无关。 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在实际的程序中, 抽象部分是图形用户界面 (GUI), 而实现部分则是底层操作系统代码 (API), GUI 层调用 API 层来对用户的各种操作做出响应。

一般来说, 你可以在两个独立方向上扩展这种应用:

  • 开发多个不同的 GUI (例如面向普通用户和管理员进行分别配置)
  • 支持多个不同的 API (例如, 能够在 Windows、 Linux 和 macOS 上运行该程序)。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 程序可能会是一团乱麻, 其中包含数百种条件语句, 连接着代码各处不同种类的 GUI 和各种 API。

image-20200906110351571

在庞杂的代码中, 即使是很小的改动都非常难以完成, 因为你必须要在整体上对代码有充分的理解。 而在较小且定义明确的模块中, 进行修改则要容易得多。

你可以将特定接口-平台的组合代码抽取到独立的类中, 以在混乱中建立一些秩序。 但是, 你很快会发现这种类的数量很多。 类层次将以指数形式增长, 因为每次添加一个新的 GUI 或支持一种新的 API 都需要创建更多的类。

让我们试着用桥接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该模式建议将类拆分为两个类层次结构:

  • 抽象部分: 程序的 GUI 层。
  • 实现部分: 操作系统的 API。

image-20200906110430944

抽象对象控制程序的外观, 并将真实工作委派给连入的实现对象。 不同的实现只要遵循相同的接口就可以互换, 使同一 GUI 可在 Windows 和 Linux 下运行。

最后的结果是: 你无需改动与 API 相关的类就可以修改 GUI 类。 此外如果想支持一个新的操作系统, 只需在实现部分层次中创建一个子类即可。

模式结构

image-20200906110500351

抽象部分 (Abstraction) 提供高层控制逻辑, 依赖于完成底层实际工作的实现对象。

实现部分 (Implementation) 为所有具体实现声明通用接口。 抽象部分仅能通过在这里声明的方法与实现对象交互。

抽象部分可以列出和实现部分一样的方法, 但是抽象部分通常声明一些复杂行为, 这些行为依赖于多种由实现部分声明的原语操作。

具体实现 (Concrete Implementations) 中包括特定于平台的代码。

精确抽象 (Refined Abstraction) 提供控制逻辑的变体。 与其父类一样, 它们通过通用实现接口与不同的实现进行交互。

通常情况下, 客户端(Client) 仅关心如何与抽象部分合作。 但是, 客户端需要将抽象对象与一个实现对象连接起来。

通用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Bridge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new ConcreteImplementor();
      Abstraction abstraction = new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abstraction.execute();
   }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or {
      void execute();
   }
   
   public stat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 implements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功能逻辑");
      }
   }
   
   public stat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Implementor implementor;
      
      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this.implementor = implemen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execute();
      
   }
   
   public stat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extends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super(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implementor.execute();
      }
      
   }
   
}

设备和远程控制之间的桥接

使用示例: 桥接模式在处理跨平台应用、 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服务器或与多个特定种类 (例如云平台和社交网络等) 的 API 供应商协作时会特别有用。

本例展示了远程控制器及其所控制的设备的类之间的分离。

远程控制器是抽象部分, 设备则是其实现部分。 由于有通用的接口, 同一远程控制器可与不同的设备合作, 反过来也一样。

桥接模式允许在不改动另一层次代码的前提下修改已有类, 甚至创建新类。

所有设备的通用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evice {
    boolean isEnabled();

    void enable();

    void disable();

    int getVolume();

    void setVolume(int percent);

    int getChannel();

    void setChannel(int channel);

    void printStatus();
}

收音机

public class Radio implements Device {
    private boolean on = false;
    private int volume = 30;
    private int channel = 1;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Enabled() {
        return 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enable() {
        on =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able() {
        on =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Volume() {
        return volu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Volume(int volume) {
        if (volume > 100) {
            this.volume = 100;
        } else if (volume < 0) {
            this.volume = 0;
        } else {
            this.volume = volume;
        }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Channel() {
        return chann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Channel(int channel) {
        this.channel = chann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Status()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I'm radio.");
        System.out.println("| I'm " + (on ? "enabled" : "disabled"));
        System.out.println("| Current volume is " + volume + "%");
        System.out.println("| Current channel is " + channel);
        System.out.println("------------------------------------\n");
    }
}

电视机

public class Tv implements Device {
    private boolean on = false;
    private int volume = 30;
    private int channel = 1;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Enabled() {
        return 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enable() {
        on =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able() {
        on =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Volume() {
        return volu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Volume(int volume) {
        if (volume > 100) {
            this.volume = 100;
        } else if (volume < 0) {
            this.volume = 0;
        } else {
            this.volume = volume;
        }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Channel() {
        return chann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Channel(int channel) {
        this.channel = chann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Status()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I'm TV set.");
        System.out.println("| I'm " + (on ? "enabled" : "disabled"));
        System.out.println("| Current volume is " + volume + "%");
        System.out.println("| Current channel is " + channel);
        System.out.println("------------------------------------\n");
    }
}

所有远程控制器的通用接口

public interface Remote {
    void power();

    void volumeDown();

    void volumeUp();

    void channelDown();

    void channelUp();
}

基础远程控制器

public class BasicRemote implements Remote {
    protected Device device;

    public BasicRemote() {}

    public BasicRemote(Device device) {
        this.device = de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wer() {
        System.out.println("Remote: power toggle");
        if (device.isEnabled()) {
            device.disable();
        } else {
            device.enabl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volumeDown() {
        System.out.println("Remote: volume down");
        device.setVolume(device.getVolume() - 10);
    }

    @Override
    public void volumeUp() {
        System.out.println("Remote: volume up");
        device.setVolume(device.getVolume() + 10);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Down() {
        System.out.println("Remote: channel down");
        device.setChannel(device.getChannel() - 1);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Up() {
        System.out.println("Remote: channel up");
        device.setChannel(device.getChannel() + 1);
    }
}

高级远程控制器

public class AdvancedRemote extends BasicRemote {

    public AdvancedRemote(Device device) {
        super.device = device;
    }

    public void mute() {
        System.out.println("Remote: mute");
        device.setVolume(0);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Device(new Tv());
        testDevice(new Radio());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Device(Device device) {
        System.out.println("Tests with basic remote.");
        BasicRemote basicRemote = new BasicRemote(device);
        basicRemote.power();
        device.printStatus();

        System.out.println("Tests with advanced remote.");
        AdvancedRemote advancedRemote = new AdvancedRemote(device);
        advancedRemote.power();
        advancedRemote.mute();
        device.printStatus();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1、如果你想要拆分或重组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庞杂类 (例如能与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交互的类), 可以使用桥接模式。

类的代码行数越多, 弄清其运作方式就越困难, 对其进行修改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一个功能上的变化可能需要在整个类范围内进行修改, 而且常常会产生错误, 甚至还会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桥接模式可以将庞杂类拆分为几个类层次结构。 此后, 你可以修改任意一个类层次结构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类层次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代码的维护工作, 并将修改已有代码的风险降到最低。

2、如果你希望在几个独立维度上扩展一个类, 可使用该模式。

桥接建议将每个维度抽取为独立的类层次。 初始类将相关工作委派给属于对应类层次的对象, 无需自己完成所有工作。

3、如果你需要在运行时切换不同实现方法, 可使用桥接模式。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实现这一点, 桥接模式可替换抽象部分中的实现对象, 具体操作就和给成员变量赋新值一样简单。这也是很多人混淆桥接模式和策略模式的主要原因。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桥接模式通常会于开发前期进行设计, 使你能够将程序的各个部分独立开来以便开发。 另一方面, 适配器模式通常在已有程序中使用, 让相互不兼容的类能很好地合作。

  • 桥接、 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包括适配器) 模式的接口非常相似。 实际上, 它们都基于组合模式——即将工作委派给其他对象, 不过也各自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模式并不只是以特定方式组织代码的配方, 你还可以使用它们来和其他开发者讨论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 你可以将抽象工厂模式和桥接搭配使用。 如果由桥接定义的抽象只能与特定实现合作, 这一模式搭配就非常有用。 在这种情况下, 抽象工厂可以对这些关系进行封装, 并且对客户端代码隐藏其复杂性。

  • 你可以结合使用生成器模式和桥接模式: 主管类负责抽象工作, 各种不同的生成器负责实现工作。

组合模式

意图

你可以使用它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结构, 并且能像使用独立对象一样使用它们。

image-20200906111511414

问题

如果应用的核心模型能用树状结构表示, 在应用中使用组合模式才有价值。

例如, 你有两类对象: 产品和盒子 。 一个盒子中可以包含多个产品或者几个较小的盒子 。 这些小盒子中同样可以包含一些产品或更小的盒子,以此类推。

假设你希望在这些类的基础上开发一个定购系统。 订单中可以包含无包装的简单产品, 也可以包含装满产品的盒子……以及其他盒子。 此时你会如何计算每张订单的总价格呢?

image-20200906111621019

订单中可能包括各种产品, 这些产品放置在盒子中, 然后又被放入一层又一层更大的盒子中。 整个结构看上去像是一棵倒过来的树。

你可以尝试直接计算: 打开所有盒子, 找到每件产品, 然后计算总价。 这在真实世界中或许可行, 但在程序中, 你并不能简单地使用循环语句来完成该工作。 你必须事先知道所有产品和盒子的类别, 所有盒子的嵌套层数以及其他繁杂的细节信息。 因此, 直接计算极不方便, 甚至完全不可行。

解决方案

组合模式建议使用一个通用接口来与产品和盒子进行交互, 并且在该接口中声明一个计算总价的方法。

那么方法该如何设计呢? 对于一个产品, 该方法直接返回其价格; 对于一个盒子, 该方法遍历盒子中的所有项目, 询问每个项目的价格, 然后返回该盒子的总价格。 如果其中某个项目是小一号的盒子, 那么当前盒子也会遍历其中的所有项目, 以此类推, 直到计算出所有内部组成部分的价格。 你甚至可以在盒子的最终价格中增加额外费用, 作为该盒子的包装费用。

image-20200906111752174

组合模式以递归方式处理对象树中的所有项目

该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你无需了解构成树状结构的对象的具体类。 你也无需了解对象是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盒子。 你只需调用通用接口以相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即可。 当你调用该方法后, 对象会将请求沿着树结构传递下去。

真实世界类比

image-20200906111849571

部队结构的例子。

大部分国家的军队都采用层次结构管理。 每支部队包括几个师, 师由旅构成, 旅由团构成, 团可以继续划分为排。 最后, 每个排由一小队实实在在的士兵组成。 军事命令由最高层下达, 通过每个层级传递, 直到每位士兵都知道自己应该服从的命令。

模式结构

image-20200906112310735

组件 (Component) 接口描述了树中简单项目和复杂项目所共有的操作。

叶节点 (Leaf) 是树的基本结构, 它不包含子项目。

一般情况下, 叶节点最终会完成大部分的实际工作, 因为它们无法将工作指派给其他部分。

容器 (Container)——又名 “组合 (Composite)”——是包含叶节点或其他容器等子项目的单位。 容器不知道其子项目所属的具体类, 它只通过通用的组件接口与其子项目交互。

容器接收到请求后会将工作分配给自己的子项目, 处理中间结果, 然后将最终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 (Client) 通过组件接口与所有项目交互。 因此, 客户端能以相同方式与树状结构中的简单或复杂项目交互。

通用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Composite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partment leafDept1 = new Department("叶子部门1"); 
      Department leafDept2 = new Department("叶子部门2");
      Department leafDept3 = new Department("叶子部门3"); 
      
      Department subDept1 = new Department("子部门1");
      subDept1.getChildren().add(leafDept1);
      subDept1.getChildren().add(leafDept2);
      
      Department subDept2 = new Department("子部门2"); 
      subDept2.getChildren().add(leafDept3);
      
      Department parentDept = new Department("父部门");
      parentDept.getChildren().add(subDept1);
      parentDept.getChildren().add(subDept2);
      
      parentDept.remove();
   }
   
   public static class Departm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List<Department> children = new ArrayList<Department>();
      
      public Department(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List<Department> getChildren() {
         return children;
      }
      public void setChildren(List<Department> children) {
         this.children = children;
      }
      
      public void remove() {
         if(children.size() > 0) {
            for(Department child : children) {
               child.remove();
            }
         }
         System.out.println("删除部门【" + name + "】");  
      }
      
   }
   
}

简单和复合图形

使用实例: 组合模式在 Java 代码中很常见,常用于表示与图形打交道的用户界面组件或代码的层次结构。

本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较为简单的形状来组成复杂图形, 以及如何统一处理简单和复杂图形。

通用形状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hape {
    int getX();
    int getY();
    int getWidth();
    int getHeight();
    void move(int x, int y);
    boolean isInsideBounds(int x, int y);
    void select();
    void unSelect();
    boolean isSelected();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提供基本功能的抽象形状

abstract class BaseShape implements Shape {
    public int x;
    public int y;
    public Color color;
    private boolean selected = false;

    BaseShape(int x, int y, Color color) {
        this.x = x;
        this.y = y;
        this.color = color;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Width() {
        return 0;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0;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InsideBounds(int x, int y) {
        return x > getX() && x < (getX() + getWidth()) &&
                y > getY() && y < (getY() + getHeigh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lect() {
        selected =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nSelect() {
        selected = fals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Selected() {
        return selected;
    }

    void enableSelectionStyle(Graphics graphics) {
        graphics.setColor(Color.LIGHT_GRAY);

        Graphics2D g2 = (Graphics2D) graphics;
        float dash1[] = {2.0f};
        g2.setStroke(new BasicStroke(1.0f,
                BasicStroke.CAP_BUTT,
                BasicStroke.JOIN_MITER,
                2.0f, dash1, 0.0f));
    }

    void disableSelectionStyle(Graphics graphics) {
        graphics.setColor(color);
        Graphics2D g2 = (Graphics2D) graphics;
        g2.setStroke(new BasicStrok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if (isSelected()) {
            enableSelectionStyle(graphics);
        }
        else {
            disableSelectionStyle(graphics);
        }

        // ...
    }
}

public class Dot extends BaseShape {
    private final int DOT_SIZE = 3;

    public Dot(int x, int y, Color color) {
        super(x, y, color);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Width() {
        return DOT_SIZ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DOT_SIZ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super.paint(graphics);
        graphics.fillRect(x - 1, y - 1, getWidth(), getHeight());
    }
}

圆形

public class Circle extends BaseShape {
    public int radius;

    public Circle(int x, int y, int radius, Color color) {
        super(x, y, color);
        this.radius = radius;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Width() {
        return radius * 2;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radius * 2;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super.paint(graphics);
        graphics.drawOval(x, y, getWidth() - 1, getHeight() - 1);
    }
}

三角形

public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BaseShape {
    public int width;
    public int height;

    public Rectangle(int x, int y, int width, int height, Color color) {
        super(x, y, color);
        this.width = width;
        this.height = heigh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Width() {
        return width;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height;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super.paint(graphics);
        graphics.drawRect(x, y, getWidth() - 1, getHeight() - 1);
    }
}

由其他形状对象组成的复合形状

public class CompoundShape extends BaseShape {
    protected List<Shape> children = new ArrayList<>();

    public CompoundShape(Shape... components) {
        super(0, 0, Color.BLACK);
        add(components);
    }

    public void add(Shape component) {
        children.add(component);
    }

    public void add(Shape... components) {
        children.addAll(Arrays.asList(components));
    }

    public void remove(Shape child) {
        children.remove(child);
    }

    public void remove(Shape... components) {
        children.removeAll(Arrays.asList(components));
    }

    public void clear() {
        children.clear();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X() {
        if (children.size() == 0) {
            return 0;
        }
        int x = children.get(0).getX();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if (child.getX() < x) {
                x = child.getX();
            }
        }
        return x;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Y() {
        if (children.size() == 0) {
            return 0;
        }
        int y = children.get(0).getY();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if (child.getY() < y) {
                y = child.getY();
            }
        }
        return y;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Width() {
        int maxWidth = 0;
        int x = getX();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int childsRelativeX = child.getX() - x;
            int childWidth = childsRelativeX + child.getWidth();
            if (childWidth > maxWidth) {
                maxWidth = childWidth;
            }
        }
        return maxWidth;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Height() {
        int maxHeight = 0;
        int y = getY();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int childsRelativeY = child.getY() - y;
            int childHeight = childsRelativeY + child.getHeight();
            if (childHeight > maxHeight) {
                maxHeight = childHeight;
            }
        }
        return maxHeight;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int x, int y) {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child.move(x, y);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InsideBounds(int x, int y) {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if (child.isInsideBounds(x, y))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nSelect() {
        super.unSelect();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child.unSelect();
        }
    }

    public boolean selectChildAt(int x, int y) {
        for (Shape child : children) {
            if (child.isInsideBounds(x, y)) {
                child.select();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if (isSelected()) {
            enableSelectionStyle(graphics);
            graphics.drawRect(getX() - 1, getY() - 1, getWidth() + 1, getHeight() + 1);
            disableSelectionStyle(graphics);
        }

        for (refactoring_guru.composite.example.shapes.Shape child : children) {
            child.paint(graphics);
        }
    }
}

形状编辑器

public class ImageEditor {
    private EditorCanvas canvas;
    private CompoundShape allShapes = new CompoundShape();

    public ImageEditor() {
        canvas = new EditorCanvas();
    }

    public void loadShapes(Shape... shapes) {
        allShapes.clear();
        allShapes.add(shapes);
        canvas.refresh();
    }

    private class EditorCanvas extends Canvas {
        JFrame fram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ADDING = 10;

        EditorCanvas() {
            createFrame();
            refresh();
            addMouseListener(new Mouse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usePressed(MouseEvent e) {
                    allShapes.unSelect();
                    allShapes.selectChildAt(e.getX(), e.getY());
                    e.getComponent().repaint();
                }
            });
        }

        void createFrame() {
            frame = new JFrame();
            frame.setDefaultCloseOperation(WindowConstants.EXIT_ON_CLOSE);
            frame.setLocationRelativeTo(null);

            JPanel contentPanel = new JPanel();
            Border padding = BorderFactory.createEmptyBorder(PADDING, PADDING, PADDING, PADDING);
            contentPanel.setBorder(padding);
            frame.setContentPane(contentPanel);

            frame.add(this);
            frame.setVisible(true);
            frame.getContentPane().setBackground(Color.LIGHT_GRAY);
        }

        public int getWidth() {
            return allShapes.getX() + allShapes.getWidth() + PADDING;
        }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allShapes.getY() + allShapes.getHeight() + PADDING;
        }

        void refresh() {
            this.setSize(getWidth(), getHeight());
            frame.pack();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allShapes.paint(graphics);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ageEditor editor = new ImageEditor();

        editor.loadShapes(
                new Circle(10, 10, 10, Color.BLUE),

                new CompoundShape(
                    new Circle(110, 110, 50, Color.RED),
                    new Dot(160, 160, Color.RED)
                ),

                new CompoundShape(
                        new Rectangle(250, 250, 100, 100, Color.GREEN),
                        new Dot(240, 240, Color.GREEN),
                        new Dot(240, 360, Color.GREEN),
                        new Dot(360, 360, Color.GREEN),
                        new Dot(360, 240, Color.GREEN)
                )
        );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1、如果你需要实现树状对象结构, 可以使用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为你提供了两种共享公共接口的基本元素类型: 简单叶节点和复杂容器。 容器中可以包含叶节点和其他容器。 这使得你可以构建树状嵌套递归对象结构。

2、如果你希望客户端代码以相同方式处理简单和复杂元素, 可以使用该模式。

组合模式中定义的所有元素共用同一个接口。 在这一接口的帮助下, 客户端不必在意其所使用的对象的具体类。

JDK 中的组合模式示例

  • java.awt.Container#add(Component)

  • javax.faces.component.UIComponent#getChildren()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桥接模式、 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包括适配器模式) 模式的接口非常相似。 实际上, 它们都基于组合模式——即将工作委派给其他对象, 不过也各自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模式并不只是以特定方式组织代码的配方, 你还可以使用它们来和其他开发者讨论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 你可以在创建复杂组合树时使用生成器模式, 因为这可使其构造步骤以递归的方式运行。

  • 责任链模式通常和组合模式结合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 叶组件接收到请求后, 可以将请求沿包含全体父组件的链一直传递至对象树的底部。

  • 你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遍历组合树。

  • 你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对整个组合树执行操作。

  • 你可以使用享元模式实现组合树的共享叶节点以节省内存。

  • 组合和装饰模式的结构图很相似, 因为两者都依赖递归组合来组织无限数量的对象。

    • 装饰类似于组合, 但其只有一个子组件。 此外还有一个明显不同: 装饰为被封装对象添加了额外的职责, 组合仅对其子节点的结果进行了 “求和”。

    • 但是, 模式也可以相互合作: 你可以使用装饰来扩展组合树中特定对象的行为。

  • 大量使用组合和装饰的设计通常可从对于原型模式的使用中获益。 你可以通过该模式来复制复杂结构, 而非从零开始重新构造。

装饰器模式

意图

动态地将附加职责附加到对象。装饰器为子类提供了灵活的替代方案,以扩展功能。

image-20200906113834844

问题

假设你正在开发一个提供通知功能的库, 其他程序可使用它向用户发送关于重要事件的通知。

库的最初版本基于 通知器 Notifier类, 其中只有很少的几个成员变量, 一个构造函数和一个 send 发送方法。 该方法可以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消息参数, 并将该消息发送给一系列的邮箱, 邮箱列表则是通过构造函数传递给通知器的。 作为客户端的第三方程序仅会创建和配置通知器对象一次, 然后在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对其进行调用。

image-20200906114213752

程序可以使用通知器类向预定义的邮箱发送重要事件通知。

此后某个时刻, 你会发现库的用户希望使用除邮件通知之外的功能。 许多用户会希望接收关于紧急事件的手机短信, 还有些用户希望在微信上接收消息, 而公司用户则希望在 QQ 上接收消息。

image-20200906114249474

每种通知类型都将作为通知器的一个子类得以实现。

这有什么难的呢? 首先扩展 通知器类, 然后在新的子类中加入额外的通知方法。 现在客户端要对所需通知形式的对应类进行初始化, 然后使用该类发送后续所有的通知消息。

但是很快有人会问: “为什么不同时使用多种通知形式呢? 如果房子着火了, 你大概会想在所有渠道中都收到相同的消息吧。”

你可以尝试创建一个特殊子类来将多种通知方法组合在一起以解决该问题。 但这种方式会使得代码量迅速膨胀, 不仅仅是程序库代码, 客户端代码也会如此。

image-20200906114331320

子类组合数量爆炸。

你必须找到其他方法来规划通知类的结构, 否则它们的数量会在不经意之间打破吉尼斯纪录。

解决方案

当你需要更改一个对象的行为时, 第一个跳入脑海的想法就是扩展它所属的类。 但是, 你不能忽视继承可能引发的几个严重问题。

  • 继承是静态的。 你无法在运行时更改已有对象的行为, 只能使用由不同子类创建的对象来替代当前的整个对象。
  • 子类只能有一个父类。 大部分编程语言不允许一个类同时继承多个类的行为。

其中一种方法是用聚合或组合, 而不是继承。 两者的工作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一个对象包含指向另一个对象的引用, 并将部分工作委派给引用对象; 继承中的对象则继承了父类的行为, 它们自己能够完成这些工作。

你可以使用这个新方法来轻松替换各种连接的 “小帮手” 对象, 从而能在运行时改变容器的行为。 一个对象可以使用多个类的行为, 包含多个指向其他对象的引用, 并将各种工作委派给引用对象。

聚合 (或组合) 组合是许多设计模式背后的关键原则 (包括装饰在内)。 记住这一点后, 让我们继续关于模式的讨论。

image-20200906114427007

继承与聚合的对比

封装器是装饰模式的别称, 这个称谓明确地表达了该模式的主要思想。 “封装器” 是一个能与其他 “目标” 对象连接的对象。 封装器包含与目标对象相同的一系列方法, 它会将所有接收到的请求委派给目标对象。 但是, 封装器可以在将请求委派给目标前后对其进行处理, 所以可能会改变最终结果。

那么什么时候一个简单的封装器可以被称为是真正的装饰呢? 正如之前提到的, 封装器实现了与其封装对象相同的接口。 因此从客户端的角度来看, 这些对象是完全一样的。 封装器中的引用成员变量可以是遵循相同接口的任意对象。 这使得你可以将一个对象放入多个封装器中, 并在对象中添加所有这些封装器的组合行为。

比如在消息通知示例中, 我们可以将简单邮件通知行为放在基类通知器中, 但将所有其他通知方法放入装饰中。

image-20200906114516603

将各种通知方法放入装饰。

客户端代码必须将基础通知器放入一系列自己所需的装饰中。 因此最后的对象将形成一个栈结构。

image-20200906114541947

程序可以配置由通知装饰构成的复杂栈。

实际与客户端进行交互的对象将是最后一个进入栈中的装饰对象。 由于所有的装饰都实现了与通知基类相同的接口, 客户端的其他代码并不在意自己到底是与 “纯粹” 的通知器对象, 还是与装饰后的通知器对象进行交互。

我们可以使用相同方法来完成其他行为 (例如设置消息格式或者创建接收人列表)。 只要所有装饰都遵循相同的接口, 客户端就可以使用任意自定义的装饰来装饰对象。

真实世界类比

image-20200906114623991

穿上多件衣服将获得组合性的效果。

穿衣服是使用装饰的一个例子。 觉得冷时, 你可以穿一件毛衣。 如果穿毛衣还觉得冷, 你可以再套上一件夹克。 如果遇到下雨, 你还可以再穿一件雨衣。 所有这些衣物都 “扩展” 了你的基本行为, 但它们并不是你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再需要某件衣物, 可以方便地随时脱掉。

模式结构

image-20200906114708275

部件 (Component) 声明封装器和被封装对象的公用接口。

具体部件 (Concrete Component) 类是被封装对象所属的类。 它定义了基础行为, 但装饰类可以改变这些行为。

基础装饰 (Base Decorator) 类拥有一个指向被封装对象的引用成员变量。 该变量的类型应当被声明为通用部件接口, 这样它就可以引用具体的部件和装饰。 装饰基类会将所有操作委派给被封装的对象。

具体装饰类 (Concrete Decorators) 定义了可动态添加到部件的额外行为。 具体装饰类会重写装饰基类的方法, 并在调用父类方法之前或之后进行额外的行为。

客户端 (Client) 可以使用多层装饰来封装部件, 只要它能使用通用接口与所有对象互动即可。

通用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Decorator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onent component = new ConcreteComponent();
      Component decorator = new Decorator(component);
      decorator.execute();
   }
   
   public interface Component {
      
      void execute();
      
   }
   
   public static class ConcreteComponent implements Component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基础功能");
      }
      
   }
   
   public static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Component {

      private 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Decorator(Component component) {
         this.component = component;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在执行基础功能之前,执行部分功能增强"); 
         component.execute();
         System.out.println("在执行基础功能之后,执行部分功能增强");  
      }
      
   }
   
}

编码和压缩装饰

使用示例: 装饰在 Java 代码中可谓是标准配置, 尤其是在与流式加载相关的代码中。

本例展示了如何在不更改对象代码的情况下调整其行为。

最初的业务逻辑类仅能读取和写入纯文本的数据。 此后, 我们创建了几个小的封装器类, 以便在执行标准操作后添加新的行为。

第一个封装器负责加密和解密数据, 而第二个则负责压缩和解压数据。

你甚至可以让这些封装器嵌套封装以将它们组合起来。

定义了读取和写入操作的通用数据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ataSource {
    void writeData(String data);

    String readData();
}

简单数据读写器

public class FileDataSource implements DataSour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ileDataSourc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Data(String data) {
        File file = new File(name);
        try (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
            fos.write(data.getBytes(), 0, data.length());
        } catch (IO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ln(ex.getMess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adData() {
        char[] buffer = null;
        File file = new File(name);
        try (FileReader reader = new FileReader(file)) {
            buffer = new char[(int) file.length()];
            reader.read(buffer);
        } catch (IO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ln(ex.getMessage());
        }
        return new String(buffer);
    }
}

抽象基础装饰

public class DataSourceDecorator implements DataSource {
    private DataSource wrappee;

    DataSourceDecorator(DataSource source) {
        this.wrappee = sour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Data(String data) {
        wrappee.writeData(data);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adData() {
        return wrappee.readData();
    }
}

加密装饰

public class EncryptionDecorator extends DataSourceDecorator {

    public EncryptionDecorator(DataSource source) {
        super(sour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Data(String data) {
        super.writeData(encode(data));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adData() {
        return decode(super.readData());
    }

    private String encode(String data) {
        byte[] result = data.getBytes();
        for (int i = 0; i < result.length; i++) {
            result[i] += (byte) 1;
        }
        return Base64.getEncoder().encodeToString(result);
    }

    private String decode(String data) {
        byte[] result = Base64.getDecoder().decode(data);
        for (int i = 0; i < result.length; i++) {
            result[i] -= (byte) 1;
        }
        return new String(result);
    }
}

压缩装饰

public class CompressionDecorator extends DataSourceDecorator {
    private int compLevel = 6;

    public CompressionDecorator(DataSource source) {
        super(source);
    }

    public int getCompressionLevel() {
        return compLevel;
    }

    public void setCompressionLevel(int value) {
        compLevel = val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Data(String data) {
        super.writeData(compress(data));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adData() {
        return decompress(super.readData());
    }

    private String compress(String stringData) {
        byte[] data = stringData.getBytes();
        try {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ut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512);
            DeflaterOutputStream dos = new DeflaterOutputStream(bout, new Deflater(compLevel));
            dos.write(data);
            dos.close();
            bout.close();
            return Base64.getEncoder().encodeToString(bout.toByteArray());
        } catch (IOException ex) {
            return null;
        }
    }

    private String decompress(String stringData) {
        byte[] data = Base64.getDecoder().decode(stringData);
        try {
            InputStream in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data);
            InflaterInputStream iin = new InflaterInputStream(in);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ut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512);
            int b;
            while ((b = iin.read()) != -1) {
                bout.write(b);
            }
            in.close();
            iin.close();
            bout.close();
            return new String(bout.toByteArray());
        } catch (IOException ex) {
            return null;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alaryRecords = "Name,Salary\nJohn Smith,100000\nSteven Jobs,912000";
        DataSourceDecorator encoded = new CompressionDecorator(
                                         new EncryptionDecorator(
                                             new FileDataSource("out/OutputDemo.txt")));
        encoded.writeData(salaryRecords);
        DataSource plain = new FileDataSource("out/OutputDemo.txt");

        System.out.println("- Input ----------------");
        System.out.println(salaryRecords);
        System.out.println("- Encoded --------------");
        System.out.println(plain.readData());
        System.out.println("- Decoded --------------");
        System.out.println(encoded.readData());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1、如果你希望在无需修改代码的情况下即可使用对象, 且希望在运行时为对象新增额外的行为, 可以使用装饰模式。

装饰能将业务逻辑组织为层次结构, 你可为各层创建一个装饰, 在运行时将各种不同逻辑组合成对象。 由于这些对象都遵循通用接口, 客户端代码能以相同的方式使用这些对象。

2、如果用继承来扩展对象行为的方案难以实现或者根本不可行, 你可以使用该模式。

许多编程语言使用 final 最终关键字来限制对某个类的进一步扩展。 复用最终类已有行为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装饰模式: 用封装器对其进行封装。

JDK 中的装饰模式示例

  • java.io.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Reader 和 Writer 的所有代码都有以自身类型的对象作为参数的构造函数。

  • java.util.Collections; checked­XXX()、 synchronized­XXX() 和 unmodifiable­XXX() 方法。

  •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Wrapper 和 Http­Servlet­Response­Wrapper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适配器模式可以对已有对象的接口进行修改, 装饰模式则能在不改变对象接口的前提下强化对象功能。 此外, 装饰还支持递归组合, 适配器则无法实现。

  • 适配器能为被封装对象提供不同的接口, 代理模式能为对象提供相同的接口, 装饰则能为对象提供加强的接口。

  • 责任链模式和装饰模式的类结构非常相似。 两者都依赖递归组合将需要执行的操作传递给一系列对象。 但是, 两者有几点重要的不同之处。

    责任链的管理者可以相互独立地执行一切操作, 还可以随时停止传递请求。 另一方面, 各种装饰可以在遵循基本接口的情况下扩展对象的行为。 此外, 装饰无法中断请求的传递。

  • 组合模式和装饰的结构图很相似, 因为两者都依赖递归组合来组织无限数量的对象。

  • 装饰类似于组合, 但其只有一个子组件。 此外还有一个明显不同: 装饰为被封装对象添加了额外的职责, 组合仅对其子节点的结果进行了 “求和”。

    但是, 模式也可以相互合作: 你可以使用装饰来扩展组合树中特定对象的行为。

  • 大量使用组合和装饰的设计通常可从对于原型模式的使用中获益。 你可以通过该模式来复制复杂结构, 而非从零开始重新构造。

  • 装饰可让你更改对象的外表, 策略模式则让你能够改变其本质。

  • 装饰和代理有着相似的结构, 但是其意图却非常不同。 这两个模式的构建都基于组合原则, 也就是说一个对象应该将部分工作委派给另一个对象。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代理通常自行管理其服务对象的生命周期, 而装饰的生成则总是由客户端进行控制。

外观模式

意图

能为程序库、 框架或其他复杂类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

image-20200906115951141

问题

假设你必须在代码中使用某个复杂的库或框架中的众多对象。 正常情况下, 你需要负责所有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管理其依赖关系并按正确的顺序执行方法等。

最终, 程序中类的业务逻辑将与第三方类的实现细节紧密耦合, 使得理解和维护代码的工作很难进行。

解决方案

外观类为包含许多活动部件的复杂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 与直接调用子系统相比, 外观提供的功能可能比较有限, 但它却包含了客户端真正关心的功能。

如果你的程序需要与包含几十种功能的复杂库整合, 但只需使用其中非常少的功能, 那么使用外观模式会非常方便,

例如, 上传猫咪搞笑短视频到社交媒体网站的应用可能会用到专业的视频转换库, 但它只需使用一个包含 encode­(filename, format) 方法 (以文件名与文件格式为参数进行编码的方法) 的类即可。 在创建这个类并将其连接到视频转换库后, 你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外观。

真实世界类比

image-20200906120039550

电话购物。

当你通过电话给商店下达订单时, 接线员就是该商店的所有服务和部门的外观。 接线员为你提供了一个同购物系统、 支付网关和各种送货服务进行互动的简单语音接口。

模式结构

image-20200906120113675

外观 (Facade) 提供了一种访问特定子系统功能的便捷方式, 其了解如何重定向客户端请求, 知晓如何操作一切活动部件。

创建附加外观 (Additional Facade) 类可以避免多种不相关的功能污染单一外观, 使其变成又一个复杂结构。 客户端和其他外观都可使用附加外观。

复杂子系统 (Complex Subsystem) 由数十个不同对象构成。 如果要用这些对象完成有意义的工作, 你必须深入了解子系统的实现细节, 比如按照正确顺序初始化对象和为其提供正确格式的数据。

子系统类不会意识到外观的存在, 它们在系统内运作并且相互之间可直接进行交互。

客户端 (Client) 使用外观代替对子系统对象的直接调用。

通用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Facade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假设是子系统2
      SystemFacade facade = new SystemFacade();
      facade.exucute();
   }
   
   /**
    * 子系统1的门面类
    */
   public static class SystemFacade {
      
      public void exucute() {
         // 子系统1,封装了自己的多个模块,ABC,基于自己多个模块的功能,对外统一暴露出去一个功能
         ModuleA moduleA = new ModuleA();
         ModuleB moduleB = new ModuleB();
         ModuleC moduleC = new ModuleC();
         
         moduleA.execute();
         moduleB.execute();
         moduleC.execute();
         System.out.println("新增的一段逻辑");
      }
      
   }
   
   public static class ModuleA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子系统1的模块A的功能");
      }
   }
   
   public static class ModuleB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子系统1的模块B的功能");
      }
   }
   
   public static class ModuleC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子系统1的模块C的功能");
      }
   }
   
}

复杂视频转换库的简单接口

使用示例: 使用 Java 开发的程序中经常会使用外观模式。 它在与复杂程序库和 API 协作时特别有用。

在本例中, 外观简化了复杂视频转换框架所进行的沟通工作。

外观提供了仅包含一个方法的类, 可用于处理对框架中所需类的配置与以正确格式获取结果的复杂工作。

复杂视频转换程序库

public class VideoFi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codecType;

    public VideoFil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codecType = name.substring(name.indexOf(".") + 1);
    }

    public String getCodecType() {
        return codecTyp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interface Codec {
}
public class MPEG4CompressionCodec implements Codec {
    public String type = "mp4";
}
public class OggCompressionCodec implements Codec {
    public String type = "ogg";
}
public class CodecFactory {
    public static Codec extract(VideoFile file) {
        String type = file.getCodecType();
        if (type.equals("mp4")) {
            System.out.println("CodecFactory: extracting mpeg audio...");
            return new MPEG4CompressionCodec();
        }
        else {
            System.out.println("CodecFactory: extracting ogg audio...");
            return new OggCompressionCodec();
        }
    }
}
public class BitrateReader {
    public static VideoFile read(VideoFile file, Codec codec) {
        System.out.println("BitrateReader: reading file...");
        return file;
    }

    public static VideoFile convert(VideoFile buffer, Codec codec) {
        System.out.println("BitrateReader: writing file...");
        return buffer;
    }
}
public class AudioMixer {
    public File fix(VideoFile result){
        System.out.println("AudioMixer: fixing audio...");
        return new File("tmp");
    }
}

外观提供了进行视频转换的简单接口

public class VideoConversionFacade {
    public File convertVideo(String fileName, String format) {
        System.out.println("VideoConversionFacade: conversion started.");
        VideoFile file = new VideoFile(fileName);
        Codec sourceCodec = CodecFactory.extract(file);
        Codec destinationCodec;
        if (format.equals("mp4")) {
            destinationCodec = new OggCompressionCodec();
        } else {
            destinationCodec = new MPEG4CompressionCodec();
        }
        VideoFile buffer = BitrateReader.read(file, sourceCodec);
        VideoFile intermediateResult = BitrateReader.convert(buffer, destinationCodec);
        File result = (new AudioMixer()).fix(intermediateResult);
        System.out.println("VideoConversionFacade: conversion completed.");
        return result;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ideoConversionFacade converter = new VideoConversionFacade();
        File mp4Video = converter.convertVideo("youtubevideo.ogg", "mp4");
        // ...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1、如果你需要一个指向复杂子系统的直接接口, 且该接口的功能有限, 则可以使用外观模式。

子系统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变得越来越复杂。 即便是应用了设计模式, 通常你也会创建更多的类。 尽管在多种情形中子系统可能是更灵活或易于复用的, 但其所需的配置和样板代码数量将会增长得更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外观将会提供指向子系统中最常用功能的快捷方式, 能够满足客户端的大部分需求。

2、如果需要将子系统组织为多层结构, 可以使用外观。

创建外观来定义子系统中各层次的入口。 你可以要求子系统仅使用外观来进行交互, 以减少子系统之间的耦合。

JDK 中的外观模式示例

  • javax.faces.context.FacesContext 在底层使用了 Life­Cycle、 View­Handler 和 Navigation­Handler 这几个类, 但绝大多数客户端不知道。

  • javax.faces.context.ExternalContext 在内部使用了 Servlet­Context、 Http­Session、 Http­Servle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和其他一些类。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外观模式为现有对象定义了一个新接口, 适配器模式则会试图运用已有的接口。 适配器通常只封装一个对象, 外观通常会作用于整个对象子系统上。

  • 当只需对客户端代码隐藏子系统创建对象的方式时, 你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来代替外观。

  • 享元模式展示了如何生成大量的小型对象, 外观则展示了如何用一个对象来代表整个子系统。

  • 外观和中介者模式的职责类似: 它们都尝试在大量紧密耦合的类中组织起合作。

    • 外观为子系统中的所有对象定义了一个简单接口, 但是它不提供任何新功能。 子系统本身不会意识到外观的存在。 子系统中的对象可以直接进行交流。
    • 中介者将系统中组件的沟通行为中心化。 各组件只知道中介者对象, 无法直接相互交流。
  • 外观类通常可以转换为单例模式类, 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外观对象就足够了。

  • 外观与代理模式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缓存了一个复杂实体并自行对其进行初始化。 代理与其服务对象遵循同一接口, 使得自己和服务对象可以互换, 在这一点上它与外观不同。

享元模式

意图

它摒弃了在每个对象中保存所有数据的方式, 通过共享多个对象所共有的相同状态, 让你能在有限的内存容量中载入更多对象。

image-20200906120714537

问题

假如你希望在长时间工作后放松一下, 所以开发了一款简单的游戏: 玩家们在地图上移动并相互射击。 你决定实现一个真实的粒子系统, 并将其作为游戏的特色。 大量的子弹、 导弹和爆炸弹片会在整个地图上穿行, 为玩家提供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

开发完成后, 你推送提交了最新版本的程序, 并在编译游戏后将其发送给了一个朋友进行测试。 尽管该游戏在你的电脑上完美运行, 但是你的朋友却无法长时间进行游戏: 游戏总是会在他的电脑上运行几分钟后崩溃。 在研究了几个小时的调试消息记录后, 你发现导致游戏崩溃的原因是内存容量不足。 朋友的设备性能远比不上你的电脑, 因此游戏运行在他的电脑上时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真正的问题与粒子系统有关。 每个粒子 (一颗子弹、 一枚导弹或一块弹片) 都由包含完整数据的独立对象来表示。 当玩家在游戏中鏖战进入高潮后的某一时刻, 游戏将无法在剩余内存中载入新建粒子, 于是程序就崩溃了。

image-20200906120747337

解决方案

仔细观察粒子 Particle 类, 你可能会注意到颜色 (color) 和精灵图 (sprite) 这两个成员变量所消耗的内存要比其他变量多得多。 更糟糕的是, 对于所有的粒子来说, 这两个成员变量所存储的数据几乎完全一样 (比如所有子弹的颜色和精灵图都一样)。

image-20200906120817750

每个粒子的另一些状态 (坐标、 移动矢量和速度) 则是不同的。 因为这些成员变量的数值会不断变化。 这些数据代表粒子在存续期间不断变化的情景, 但每个粒子的颜色和精灵图则会保持不变。

对象的常量数据通常被称为内在状态, 其位于对象中, 其他对象只能读取但不能修改其数值。 而对象的其他状态常常能被其他对象 “从外部” 改变, 因此被称为外在状态。

享元模式建议不在对象中存储外在状态, 而是将其传递给依赖于它的一个特殊方法。 程序只在对象中保存内在状态, 以方便在不同情景下重用。 这些对象的区别仅在于其内在状态 (与外在状态相比, 内在状态的变体要少很多), 因此你所需的对象数量会大大削减。

image-20200906120851713

让我们回到游戏中。 假如能从粒子类中抽出外在状态, 那么我们只需三个不同的对象 (子弹、 导弹和弹片) 就能表示游戏中的所有粒子。 你现在很可能已经猜到了, 我们将这样一个仅存储内在状态的对象称为享元。

外在状态存储

那么外在状态会被移动到什么地方呢? 总得有类来存储它们, 对不对? 在大部分情况中, 它们会被移动到容器对象中, 也就是我们应用享元模式前的聚合对象中。

在我们的例子中, 容器对象就是主要的游戏 Game 对象, 其会将所有粒子存储在名为粒子 particles 的成员变量中。 为了能将外在状态移动到这个类中, 你需要创建多个数组成员变量来存储每个粒子的坐标、 方向矢量和速度。 除此之外, 你还需要另一个数组来存储指向代表粒子的特定享元的引用。 这些数组必须保持同步, 这样你才能够使用同一索引来获取关于某个粒子的所有数据。

image-20200906120936784

更优雅的解决方案是创建独立的情景类来存储外在状态和对享元对象的引用。 在该方法中, 容器类只需包含一个数组。

稍等! 这样的话情景对象数量不是会和不采用该模式时的对象数量一样多吗? 的确如此, 但这些对象要比之前小很多。 消耗内存最多的成员变量已经被移动到很少的几个享元对象中了。 现在, 一个享元大对象会被上千个情境小对象复用, 因此无需再重复存储数千个大对象的数据。

享元与不可变性

由于享元对象可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 你必须确保其状态不能被修改。 享元类的状态只能由构造函数的参数进行一次性初始化, 它不能对其他对象公开其设置器或公有成员变量。

享元工厂

为了能更方便地访问各种享元, 你可以创建一个工厂方法来管理已有享元对象的缓存池。 工厂方法从客户端处接收目标享元对象的内在状态作为参数, 如果它能在缓存池中找到所需享元, 则将其返回给客户端; 如果没有找到, 它就会新建一个享元, 并将其添加到缓存池中。

你可以选择在程序的不同地方放入该函数。 最简单的选择就是将其放置在享元容器中。 除此之外, 你还可以新建一个工厂类, 或者创建一个静态的工厂方法并将其放入实际的享元类中。

模式结构

image-20200906121023307

享元模式只是一种优化。 在应用该模式之前, 你要确定程序中存在与大量类似对象同时占用内存相关的内存消耗问题, 并且确保该问题无法使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享元 (Flyweight) 类包含原始对象中部分能在多个对象中共享的状态。 同一享元对象可在许多不同情景中使用。 享元中存储的状态被称为 “内在状态”。 传递给享元方法的状态被称为 “外在状态”。

情景 (Context) 类包含原始对象中各不相同的外在状态。 情景与享元对象组合在一起就能表示原始对象的全部状态。

通常情况下, 原始对象的行为会保留在享元类中。 因此调用享元方法必须提供部分外在状态作为参数。 但你也可将行为移动到情景类中, 然后将连入的享元作为单纯的数据对象。

客户端 (Client) 负责计算或存储享元的外在状态。 在客户端看来, 享元是一种可在运行时进行配置的模板对象, 具体的配置方式为向其方法中传入一些情景数据参数。

享元工厂 (Flyweight Factory) 会对已有享元的缓存池进行管理。 有了工厂后, 客户端就无需直接创建享元, 它们只需调用工厂并向其传递目标享元的一些内在状态即可。 工厂会根据参数在之前已创建的享元中进行查找, 如果找到满足条件的享元就将其返回; 如果没有找到就根据参数新建享元。

通用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Flyweight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lyweight flyweight1 = FlyweightFactory.get("对象1"); 
      flyweight1.execute();
      
      Flyweight flyweight2 = FlyweightFactory.get("对象1"); 
      flyweight2.execute();
      
      System.out.println(flyweight1 == flyweight2);
   }

   public interface Flyweight {
      void execute();
      String getName();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public static class ConcreteFlyweight implements Flyweight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ConcreteFlyweight(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执行功能逻辑");
      }
      
   }
   
   public static class FlyweightFactory {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 Flyweight> cachePool = new HashMap<>();
      
      public static Flyweight get(String name) {
         Flyweight flyweight = cachePool.get(name);
         if(flyweight == null) {
            flyweight = new ConcreteFlyweight(name);
            cachePool.put(name, flyweight);
         }
         return flyweight;
      }
      
   }
   
}

渲染一片森林

使用示例: 享元模式只有一个目的: 将内存消耗最小化。 如果你的程序没有遇到内存容量不足的问题, 则可以暂时忽略该模式。

本例中, 我们将渲染一片森林 (1,000,000 棵树)! 每棵树都由包含一些状态的对象来表示 (坐标和纹理等)。 尽管程序能够完成其主要工作, 但很显然它需要消耗大量内存。

原因很简单: 太多树对象包含重复数据 (名称、 纹理和颜色)。 因此我们可用享元模式来将这些数值存储在单独的享元对象中 ( Tree­Type 类)。 现在我们不再将相同数据存储在数千个 Tree 对象中, 而是使用一组特殊的数值来引用其中一个享元对象。

客户端代码不会知道任何事情, 因为重用享元对象的复杂机制隐藏在了享元工厂中。

包含每棵树的独特状态

public class Tree {
    private int x;
    private int y;
    private TreeType type;

    public Tree(int x, int y, TreeType type) {
        this.x = x;
        this.y = y;
        this.type = type;
    }

    public void draw(Graphics g) {
        type.draw(g, x, y);
    }
}

包含多棵树共享的状态

public class TreeTyp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Color color;
    private String otherTreeData;

    public TreeType(String name, Color color, String otherTreeData) {
        this.name = name;
        this.color = color;
        this.otherTreeData = otherTreeData;
    }

    public void draw(Graphics g, int x, int y) {
        g.setColor(Color.BLACK);
        g.fillRect(x - 1, y, 3, 5);
        g.setColor(color);
        g.fillOval(x - 5, y - 10, 10, 10);
    }
}

封装创建享元的复杂机制

public class TreeFactory {
    static Map<String, TreeType> treeTypes = new HashMap<>();

    public static TreeType getTreeType(String name, Color color, String otherTreeData) {
        TreeType result = treeTypes.get(name);
        if (result == null) {
            result = new TreeType(name, color, otherTreeData);
            treeTypes.put(name, result);
        }
        return result;
    }
}

我们绘制的森林

public class Forest extends JFrame {
    private List<Tree> tree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plantTree(int x, int y, String name, Color color, String otherTreeData) {
        TreeType type = TreeFactory.getTreeType(name, color, otherTreeData);
        Tree tree = new Tree(x, y, type);
        trees.add(tr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raphics) {
        for (Tree tree : trees) {
            tree.draw(graphics);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static int CANVAS_SIZE = 500;
    static int TREES_TO_DRAW = 1000000;
    static int TREE_TYPES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est forest = new Forest();
        for (int i = 0; i < Math.floor(TREES_TO_DRAW / TREE_TYPES); i++) {
            forest.plantTree(random(0, CANVAS_SIZE), random(0, CANVAS_SIZE),
                    "Summer Oak", Color.GREEN, "Oak texture stub");
            forest.plantTree(random(0, CANVAS_SIZE), random(0, CANVAS_SIZE),
                    "Autumn Oak", Color.ORANGE, "Autumn Oak texture stub");
        }
        forest.setSize(CANVAS_SIZE, CANVAS_SIZE);
        forest.setVisible(true);

        System.out.println(TREES_TO_DRAW + " trees drawn");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Memory usage:");
        System.out.println("Tree size (8 bytes) * " + TREES_TO_DRAW);
        System.out.println("+ TreeTypes size (~30 bytes) * " + TREE_TYPES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Total: " + ((TREES_TO_DRAW * 8 + TREE_TYPES * 30) / 1024 / 1024) +
                "MB (instead of " + ((TREES_TO_DRAW * 38) / 1024 / 1024) + "MB)");
    }

    private static int random(int min, int max) {
        return min + (int) (Math.random() * ((max - min) + 1));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仅在程序必须支持大量对象且没有足够的内存容量时使用享元模式。

应用该模式所获的收益大小取决于使用它的方式和情景。 它在下列情况中最有效:

  • 程序需要生成数量巨大的相似对象;
  • 这将耗尽目标设备的所有内存;
  • 对象中包含可抽取且能在多个对象间共享的重复状态。

JDK 中享元模式示例

  • java.lang.Integer#valueOf(int) (以及 Boolean、 Byte、 Character、 Short、 Long 和 Big­Decimal)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你可以使用享元模式实现组合模式树的共享叶节点以节省内存。

  • 享元展示了如何生成大量的小型对象, 外观模式则展示了如何用一个对象来代表整个子系统。

  • 如果你能将对象的所有共享状态简化为一个享元对象, 那么享元就和单例模式类似了。 但这两个模式有两个根本性的不同。

    • 只会有一个单例实体, 但是享元类可以有多个实体, 各实体的内在状态也可以不同。
    • 单例对象可以是可变的。 享元对象是不可变的。

代理模式

意图

让你能够提供对象的替代品或其占位符。 代理控制着对于原对象的访问, 并允许在将请求提交给对象前后进行一些处理。

image-20200906122128547

问题

为什么要控制对于某个对象的访问呢? 举个例子: 有这样一个消耗大量系统资源的巨型对象, 你只是偶尔需要使用它, 并非总是需要。

image-20200906163555700

数据库查询有可能会非常缓慢。

你可以实现延迟初始化: 在实际有需要时再创建该对象。 对象的所有客户端都要执行延迟初始代码。 不幸的是, 这很可能会带来很多重复代码。

在理想情况下, 我们希望将代码直接放入对象的类中, 但这并非总是能实现: 比如类可能是第三方封闭库的一部分。

解决方案

代理模式建议新建一个与原服务对象接口相同的代理类, 然后更新应用以将代理对象传递给所有原始对象客户端。 代理类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会创建实际的服务对象, 并将所有工作委派给它。

image-20200906163651007

代理将自己伪装成数据库对象, 可在客户端或实际数据库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处理延迟初始化和缓存查询结果的工作。

这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需要在类的主要业务逻辑前后执行一些工作, 你无需修改类就能完成这项工作。 由于代理实现的接口与原类相同, 因此你可将其传递给任何一个使用实际服务对象的客户端。

真实世界类比

image-20200906163722924

信用卡和现金在支付过程中的用处相同。

信用卡是银行账户的代理, 银行账户则是一大捆现金的代理。 它们都实现了同样的接口, 均可用于进行支付。 消费者会非常满意, 因为不必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商店老板同样会十分高兴, 因为交易收入能以电子化的方式进入商店的银行账户中, 无需担心存款时出现现金丢失或被抢劫的情况。

代理模式结构

image-20200906163759375

服务接口 (Service Interface) 声明了服务接口。 代理必须遵循该接口才能伪装成服务对象。

服务 (Service) 类提供了一些实用的业务逻辑。

代理 (Proxy) 类包含一个指向服务对象的引用成员变量。 代理完成其任务 (例如延迟初始化、 记录日志、 访问控制和缓存等) 后会将请求传递给服务对象。 通常情况下, 代理会对其服务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客户端 (Client) 能通过同一接口与服务或代理进行交互, 所以你可在一切需要服务对象的代码中使用代理。

通用代码实现

静态代理:

public class SimpleStaticProxyDemo {

    interface IService {
        void sayHello();
    }

    static class RealService implements I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static class TraceProxy implements IService {
        private IService realService;

        public TraceProxy(IService realService) {
            this.realService = real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entering sayHello");
            this.realService.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leaving sayHell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Service realService = new RealService();
        IService proxyService = new TraceProxy(realService);
        proxyService.sayHello();
    }
}

JDK 动态代理:

public class SimpleJDKDynamicProxyDemo {

    interface IService {
        void sayHello();
    }

    static class RealService implements I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static class Simple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realObj;

        public SimpleInvocationHandler(Object realObj) {
            this.realObj = realObj;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entering " + method.getName());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realObj, args);
            System.out.println("leaving " + method.getName());
            return resul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Service realService = new RealService();
        IService proxyService = (IService) Proxy.newProxyInstance(IService.class.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 IService.class }, new SimpleInvocationHandler(realService));
        proxyService.sayHello();
    }
}

Cglib 动态代理:

public class SimpleCGLibDemo {
    static class RealService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static class SimpleInterceptor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bject,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MethodProxy proxy)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entering " + method.getName());
            Object result = proxy.invokeSuper(object, args);
            System.out.println("leaving " + method.getName());
            return result;
        }
    }

    private static <T> T getProxy(Class<T> cls) {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enhancer.setSuperclass(cls);
        enhancer.setCallback(new SimpleInterceptor());
        return (T) enhancer.cre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RealService proxyService = getProxy(RealService.class);
        proxyService.sayHello();
    }
}

缓存代理

使用示例: 尽管代理模式在绝大多数 Java 程序中并不常见, 但它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非常方便。 当你希望在无需修改客户代码的前提下于已有类的对象上增加额外行为时, 该模式是无可替代的。

在本例中, 代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延迟初始化, 并对低效的第三方 YouTube 集成程序库进行缓存。

程序库提供了视频下载类。 但是该类的效率非常低。 如果客户端程序多次请求同一视频, 程序库会反复下载该视频, 而不会将首次下载的文件缓存下来复用。

代理类实现和原下载器相同的接口, 并将所有工作委派给原下载器。 不过, 代理类会保存所有的文件下载记录, 如果程序多次请求同一文件, 它会返回缓存的文件。

当你需要在无法修改代码的类上新增一些额外行为时, 代理模式的价值无可估量。

视频文件

public class Video {
    public String id;
    public String title;
    public String data;

    Video(String id, String title) {
        this.id = id;
        this.title = title;
        this.data = "Random video.";
    }
}

远程服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hirdPartyYouTubeLib {
    HashMap<String, Video> popularVideos();

    Video getVideo(String videoId);
}

远程服务实现

public class ThirdPartyYouTubeClass implements ThirdPartyYouTubeLib {

    @Override
    public HashMap<String, Video> popularVideos() {
        connectToServer("http://www.youtube.com");
        return getRandomVideos();
    }

    @Override
    public Video getVideo(String videoId) {
        connectToServer("http://www.youtube.com/" + videoId);
        return getSomeVideo(videoId);
    }

    // -----------------------------------------------------------------------
    // Fake methods to simulate network activity. They as slow as a real life.

    private int random(int min, int max) {
        return min + (int) (Math.random() * ((max - min) + 1));
    }

    private void experienceNetworkLatency() {
        int randomLatency = random(5, 10);
        for (int i = 0; i < randomLatency; i++) {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
    }

    private void connectToServer(String server) {
        System.out.print("Connecting to " + server + "... ");
        experienceNetworkLatency();
        System.out.print("Connected!" + "\n");
    }

    private HashMap<String, Video> getRandomVideos() {
        System.out.print("Downloading populars... ");

        experienceNetworkLatency();
        HashMap<String, Video> hmap = new HashMap<String, Video>();
        hmap.put("catzzzzzzzzz", new Video("sadgahasgdas", "Catzzzz.avi"));
        hmap.put("mkafksangasj", new Video("mkafksangasj", "Dog play with ball.mp4"));
        hmap.put("dancesvideoo", new Video("asdfas3ffasd", "Dancing video.mpq"));
        hmap.put("dlsdk5jfslaf", new Video("dlsdk5jfslaf", "Barcelona vs RealM.mov"));
        hmap.put("3sdfgsd1j333", new Video("3sdfgsd1j333", "Programing lesson#1.avi"));

        System.out.print("Done!" + "\n");
        return hmap;
    }

    private Video getSomeVideo(String videoId) {
        System.out.print("Downloading video... ");

        experienceNetworkLatency();
        Video video = new Video(videoId, "Some video title");

        System.out.print("Done!" + "\n");
        return video;
    }

}

缓存代理

public class YouTubeCacheProxy implements ThirdPartyYouTubeLib {
    private ThirdPartyYouTubeLib youtubeService;
    private HashMap<String, Video> cachePopular = new HashMap<>();
    private HashMap<String, Video> cacheAll = new HashMap<>();

    public YouTubeCacheProxy() {
        this.youtubeService = new ThirdPartyYouTubeClass();
    }

    @Override
    public HashMap<String, Video> popularVideos() {
        if (cachePopular.isEmpty()) {
            cachePopular = youtubeService.popularVideo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Retrieved list from cache.");
        }
        return cachePopular;
    }

    @Override
    public Video getVideo(String videoId) {
        Video video = cacheAll.get(videoId);
        if (video == null) {
            video = youtubeService.getVideo(videoId);
            cacheAll.put(videoId, video);
        } else {
            System.out.println("Retrieved video '" + videoId + "' from cache.");
        }
        return video;
    }

    public void reset() {
        cachePopular.clear();
        cacheAll.clear();
    }
}

媒体下载应用

public class YouTubeDownloader {
    private ThirdPartyYouTubeLib api;

    public YouTubeDownloader(ThirdPartyYouTubeLib api) {
        this.api = api;
    }

    public void renderVideoPage(String videoId) {
        Video video = api.getVideo(videoId);
        System.out.println("\n-------------------------------");
        System.out.println("Video page (imagine fancy HTML)");
        System.out.println("ID: " + video.id);
        System.out.println("Title: " + video.title);
        System.out.println("Video: " + video.data);
        System.out.println("-------------------------------\n");
    }

    public void renderPopularVideos() {
        HashMap<String, Video> list = api.popularVideos();
        System.out.println("\n-------------------------------");
        System.out.println("Most popular videos on YouTube (imagine fancy HTML)");
        for (Video video : list.values()) {
            System.out.println("ID: " + video.id + " / Title: " + video.title);
        }
        System.out.println("-------------------------------\n");
    }
}

初始化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YouTubeDownloader naiveDownloader = new YouTubeDownloader(new ThirdPartyYouTubeClass());
        YouTubeDownloader smartDownloader = new YouTubeDownloader(new YouTubeCacheProxy());

        long naive = test(naiveDownloader);
        long smart = test(smartDownloader);
        System.out.print("Time saved by caching proxy: " + (naive - smart) + "ms");

    }

    private static long test(YouTubeDownloader downloader)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User behavior in our app:
        downloader.renderPopularVideos();
        downloader.renderVideoPage("catzzzzzzzzz");
        downloader.renderPopularVideos();
        downloader.renderVideoPage("dancesvideoo");
        // Users might visit the same page quite often.
        downloader.renderVideoPage("catzzzzzzzzz");
        downloader.renderVideoPage("someothervid");

        long estimate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System.out.print("Time elapsed: " + estimatedTime + "ms\n");
        return estimatedTime;
    }
}

模式的应用场景

1、延迟初始化 (虚拟代理)。 如果你有一个偶尔使用的重量级服务对象, 一直保持该对象运行会消耗系统资源时, 可使用代理模式。

你无需在程序启动时就创建该对象, 可将对象的初始化延迟到真正有需要的时候。

2、访问控制 (保护代理)。 如果你只希望特定客户端使用服务对象, 这里的对象可以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客户端则是各种已启动的程序 (包括恶意程序), 此时可使用代理模式。

代理可仅在客户端凭据满足要求时将请求传递给服务对象。

3、本地执行远程服务 (远程代理)。 适用于服务对象位于远程服务器上的情形。

在这种情形中, 代理通过网络传递客户端请求, 负责处理所有与网络相关的复杂细节。

4、记录日志请求 (日志记录代理)。 适用于当你需要保存对于服务对象的请求历史记录时。 代理可以在向服务传递请求前进行记录。

缓存请求结果 (缓存代理)。 适用于需要缓存客户请求结果并对缓存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时, 特别是当返回结果的体积非常大时。

  • 代理可对重复请求所需的相同结果进行缓存, 还可使用请求参数作为索引缓存的键值。

5、智能引用。 可在没有客户端使用某个重量级对象时立即销毁该对象。

代理会将所有获取了指向服务对象或其结果的客户端记录在案。 代理会时不时地遍历各个客户端, 检查它们是否仍在运行。 如果相应的客户端列表为空, 代理就会销毁该服务对象, 释放底层系统资源。

代理还可以记录客户端是否修改了服务对象。 其他客户端还可以复用未修改的对象。

JDK 中的代理设计模式示例

  • ava.lang.reflect.Proxy
  • java.rmi.*
  • javax.ejb.EJB
  • javax.inject.Inject
  • 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Context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适配器模式能为被封装对象提供不同的接口, 代理模式能为对象提供相同的接口, 装饰模式则能为对象提供加强的接口。

  • 外观模式与代理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缓存了一个复杂实体并自行对其进行初始化。 代理与其服务对象遵循同一接口, 使得自己和服务对象可以互换, 在这一点上它与外观不同。

  • 装饰和代理有着相似的结构, 但是其意图却非常不同。 这两个模式的构建都基于组合原则, 也就是说一个对象应该将部分工作委派给另一个对象。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代理通常自行管理其服务对象的生命周期, 而装饰的生成则总是由客户端进行控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