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养殖场温湿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环境温湿度的检测在养殖场、粮仓存储及呼吸睡眠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养殖生产方面。我国是畜牧
养殖大国,实现养殖现代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目前,大多数养殖场
还是通过老式的温湿度计监测环境状况,由工人不停地循环查看和调整外界环境来维持理想状态。这种方式不仅浪
费劳动力,而且人工调整的外围环境波动较大,会对生活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养殖产业要不断规模化,在推进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养殖场的建设以及内部温湿度、空气、光照和气体
的测量和控制成了关键因素。随着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养殖场的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鉴
于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对养殖场规模化的重要性,本设计结合实际需要采用单片机设计温湿度检测报警系统,对养
殖场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并当温度和湿度超出预定值时进行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养殖检测技术在现代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养殖环境温湿度检测报警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
几点重要意义:
  首先,养殖检测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操作失误,养殖者对于禽畜等的生长状况,
实现灵活管理,实时监测控制。采用实时检测技术的养殖数据表明,畜牧养殖能够减少差不多一半的人工成本和减
少饲料的使用量,实时检测技术与禽畜养殖流程的融合能实现精准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其次,温湿度检测报警系统的应用为家禽等动物的健康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检测控制系统能够对养殖场的环境
数据进行实时检测,方便统一管理。
  以温湿度传感器等元件作为测量元件,对养殖场内的环境变量的数据进行测量,将养殖场内实际情况和标准参
数进行比较并发布预警信息利用控制算法进行控制,根据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的设备进行工作,迅速做出反应,减少
不必要的损失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目前,我国智能化养殖技术的理论已经相当完善,但是控制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学者对于养殖
场的环境参数以及环境控制措施等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学者王杰提出建设“环境安全型”鸡场,从空气质量、通风、
温度以及有害气体四个方面提出全封闭鸡舍的环境控制措施,我国学者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利用多种单片机对系统进
行分析。姚松丽等学者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室内环境监测报警系统;陈辉金等学者提出了以STM32单片机为核
心的养殖场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张伟等学者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中心,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规模化
畜禽养殖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学者于群等以MSP430微处理器为重点对禽舍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任玲等学者以物
联网和MCGS软件为基础对畜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并研究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监测控制系;
田耘等学者研究了基于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中去测量哺乳仔猪舍温度且研究了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的最后的结果做了大量的测试。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家学者也采用各种先进理论进行解决禽畜养殖存在的问题,如Zigbee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信息融合,神经网络以及PID控制器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行融合创新探索出新型环境监测控制系
统,方便养殖户对养殖场环境进行更精确的预测和控制。
2.国外研究
  自1970年以来,外国的温湿度调节系统及检测系统发展飞快,2005年,委内瑞拉学者Rolvid Ramirezl等人对养
殖场内的温湿度指数做了调研,主要评估养殖场内的动物环境变量和生产参数,计算出鸡生长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指
数(THI) , 2017年,学者Yan等人对畜禽生长环境的相对湿度进行分析,以文献综述的形式阐述了相对湿度对动物
健康和福利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引起人们对未来改善动物饲养条件的重视 ,很多国家在自动及智能和参数调节整
定方面都有很多杰出的成果。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都有先进技术。与国内产品相比,这些国家的产品具
有以下优势:(1)外国的检测传感器在测量时数据精确,稳定性强,且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反应速度和功能多样
化领先于我国;(2)整个系统在检测和管理上,都采用了硬软件相结合集成模块,并且能实现各项功能;(3)系
统能实时连接到网络上,采用连接总接技术(FCS),实现对检测环境的远程控制和测量。
3.国内外研究综述
  因为我国前期发展比较慢,温湿度控制测量检测技术相比于国外还处于落后水平,并且仅在1980年最近几年才
进行了研究。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开发和使用领先于我国的温湿度控制技术,所以我国的技术人员只能后发
起力,努力的学习国外的技术和研发自主国家技术。再往后的学习过程中,控制环境中的单个环境要素要素的温湿
度微机控制技术也被我国逐渐攻破。对于温湿度检测系统的应用,我国正向综合型应用的过程逐渐过渡。在单片机
技术上,我国经过努力,也研制出单回路可控多单元参数系统的单片机。对于集成检测控制系统,和国外一些发达
国家仍然有一段距离。温湿度的控制检测在我们国家当前发展并不快,在实际的运用生产中仍有许多问题和难题,
例如,控制系统稳定性差,硬软件系统无法共享网络,硬软件系统无法集成,设备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性化,可靠性的需求和对温湿度检测系统的创新设计有了更大
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在当下,由于旧时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养殖场的使用,且使用时费时费力,而
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的温湿度检测报警系统因为其系统可靠方便,运行速度快,且能对养殖场内的环境温湿度
进行实时检测,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的整体设计
  本次的系统设计是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测系统,选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对系统内部的各个模块
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调度以及发出执行指令,通过对温湿度监测电路,来控制整个系统,达到对于环境内温度以
及湿度信息监测的目的,并且当单片机获取到的温湿度传感器传来的数据检测到数据出现异常时,会对异常数据进
行一个逻辑判断来决定是否需要启动蜂鸣器报警电路。
  整个系统要想实现所述的所有功能,首先,获取温湿度数据信息是重要的,要选择适合本系统的温湿度传感
器,如果温湿度数据的读取不准确,就会影响到系统的其他功能模块的执行,所以选择一个精准的传感器是很有必
要的,同时也要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内部电路选择参数相对应的元器件,确保电路功能可以正常驱动。
系统的总体设计框图如下图所示。
3
4
图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框图
  本次设计的控制模块选择STM32单片机作为主要的控制芯片;选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养殖场场内的温
湿度;选用按键设置所需的温湿度;选用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养殖场内的温湿度;选用有源蜂鸣器和LED灯作为报
警系统。
2.2 系统工作原理
  对于本次的电路设计,最主要的环节是对环境的温湿度收集,然后通温湿度过传感器检测和显示屏显示数据,
主要的电路芯片使用STM32F103单片机。 STM单片机对于命令的执行非常快速,且对工作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为了
淘汰掉以前传统的单一式测量温湿度值的手段,在传感器模块方面选择DHT11传感器。它操作方便简单。经过它精确
的测量环境下的温度和湿度,连接设备电路,将所测得的数据上传到单片机上,由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之后,单片机将上传所得到的数据在传送到LCD1602屏幕上。数据成功在显示屏显示。使用控制模块辅助蜂鸣器
报警,让蜂鸣器事先连接好到电路上,在液晶显示屏中通过按键去设置好所需要的温湿度上下限值,假如温湿度超
过所设定的值,蜂鸣器就会报警响起,提醒工作人员当前环境下温湿度有异常,需要人员进行处理调整,及时采用
合适的方法去调节温湿度使其保持在环境所需要的稳定值。
2.3 系统设计思路
  这次的电路设计分为四个部分,由温湿度收集模块,处理器模块,显示屏模块和蜂鸣报警模块组成。设计中控
制系统的为STM32F103单片机,DH11传感器接受单片机的控制执行命令去收集环境温湿度数据,然后单片机发出命令
控制显示屏显示温湿度值和控制蜂鸣器的报警。DHT11传感器内部装载了数模变换功能的温湿度传感器,所以当前环
境下的温湿度可以通过它来获取,获取后直接上传到单片机中。1602 LCD屏幕是针型的,它也可以通过上传直连的
方式连接单片机。因此,省去的焊接的过程,方便简洁。具体步骤是:依据原理示意图使单片机额与DHT11传感器和
LCD屏幕相连接,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中的温湿度值,经过内部数据处理,将数据分析后发送到LCD屏幕上,单片机
作为主控处理模块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使数据能在显示屏上显示,之后连接蜂鸣报警器,设置温度的上下限值。达到
超限报警。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方案选择
3.1.1 传感器选择方案
  本次的系统设计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其中最重要的输入数据就是要获取到准确的温湿度数据
信息,而且温湿度的检测在很多领域当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应用。目前在市场上很多温湿度检测相关的传感器都有
着比较成熟的方案,在这里就挑选出两种方案进行简单的对比选择:
-55℃125℃,-10℃85℃,误差范围为-\ + 0.5℃。
最高精度可以达到0.0625°C
20%90%RH,0℃50℃。温度测量精度为-\ + 2℃,
湿度测量精度为-\ + 5%RH
优缺点 精确度高,但实现起来很复杂 质量优良,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
  经过以上分析,选择DS18B20传感器准确性更高但是之后具体的操作有点复杂。而使用DHT11传感器无法实现高
精度的测量,但对于目前大多数环境测量的情况下,也足以满足设计要求了,而且使用DHT11操作简便,没有像DS18B20那样复杂,性价比高。所以在传感器的选择上,选择DHT11传感器
3.1.2 显示器选择方案
接口 可与CPU直接接口提供两种界面来连接微处理机:8-位并行
及串行两种连接方式。 可与CPU直接接口
功能 光标显示、画面移位、睡眠模式等 只有一些显示效果,如字符一个个显示、字符从
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显示等等,显示效果简单。
  经过以上分析:虽然两个显示器的编程程序相似,当然,12864液晶显示屏能显示的汉字图形与1602液晶显示屏
相比更具体形象。但是,本次设计中使用1602屏幕来显示所测量的值已经够了。而且价格相对来说更加便宜,对于
接口和功能来说,能实现简单的数值显示已经可以了,所以综上选择HJ1602A最佳。
3.1.3 单片机选择方案
以下是对其两个单片机的对比
51单片机连RTOS都很难能跑 采用的是uClinux,uC/OS。
  综上,结合STM32平台的设计理念,通过比较两个单片机的各种性能比以及空间储存器的大小,STM32单片机对
比与51单片机来说运行速度更快,引脚功能更丰富,优化更好,因为我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知识并综合考虑了微控制
器各部分的资源和可供学生使用的资源,在比较设计要求之后,选择使用STM32系列芯片完成。
  本设计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由STM32主控模块作为系统的主体,配合1602个字符的LCD模块,辅助加上DHT11传
感器模块和警报模块。主控制模块是该设计的核心模块,主要参考STM32F103芯片。它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并使用
其端口单独控制其他模块,通过主控信号,让其他模块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基本的功能。蜂鸣器通过报警模块
发出信号连接至单片机电路;通过检测时间和温度,并且从单片机内获取所给定的温湿度范围,超过其上下限时,
实现限位报警;检测当前环境中的温湿度主要是由传感器模块完成。由于DHT11的数字集成,所以可以直接通过单片机信号直接连接到微控制器。 LCD液晶显示模块连接到单片机,从而实现主控模块的数据处理
3.1.4 电源模块选择方案
  电源电路的选择也是比较重要的,正确的选择系统的供电电路,可以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长时间运行,故本次
系统设计的电源模块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方案一:
  使用锂电池对整个系统提供电能,锂电池近些年在电子领域发展迅速,这些年逐渐变成一种比较理想的电源储
能元件,锂电池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压为3.7V,系统需要提供输入电压为5V,所以要想使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的话,就需要在锂电池的输出端与系统电源的输入端中间增加一个升压电路,来达到提升电池输出电压的目的,这
增加了系统的硬件复杂度,但是这种方案可以提升系统的便携性,方便系统进行位置的移动。
方案二:
  直接使用USB进行供电,目前USB输出端口随处可见,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在我们常用的手机,充电器
以及电脑的端口中都存在USB接口,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这种接口一般状态下输出的电压为5V,而系统电源输入需要
提供的电压也为5V,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直接连接
  综合考虑本次系统硬件的供电部分,决定采用方案二所述的方式用USB进行供电,由于本系统对模块的移动性能
要求不是很高,所以采用锂电池供电的方案的必要性不强,而且锂电池还要增加一个升压电路,故本次设计考虑使
用方案二进行供电。
3.2 主控模块设计
3.2.1 STM32F103的芯片简介
  单片机内部由中央处理器、IO口和存储器这些重要的部分集成的电路组成,对于使用单片机去控制元件驱动,
只需要使用与之匹配的编译器编写程序即可[14]。本设计使用的是STM32F103芯片来作为主控制。
  使用引脚来连接单片机与电路,完成单片机与电路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系统功能。同时,调用引脚以显
示微控制器的外部特性。科学在不断进步,单片机的尺寸和外观越来越趋向于微小化和多功能化[15]。因此科学家
们提出了许多双功能或多功能的引脚。就当前情况而言,STM32单片机的封装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设计以40行双行
活包装形式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3.1所示。
图3-1 STM32单片机管脚图
7
STM32特点:
工作频率 (MHz) 48
16-bit 定时器 8
A/D 转换器 1x12-bit
D/A 转换器 1x12-bit
通信接口 1xSPI/I2S;1xSPI; 2xI2C;2xUSART;CEC
电压 (V) 2 to 3.6
  对于本次设计,选择的单片机是STM32F103C8T6单片机。选择此单片机的原因是STM32单片机在51单片机原有的
基础上,升级了很多功能,其运算能力和速度都比51系列的单片机快得多。
  STM32有着很强大的通信功能和控制功能。这一点是51单片机无法比拟的。因为51单片机只有1个串口进行通
信,而STM32单片机具有5个串口进行通信,所以对一些要求用串口进行通信的模块而且就不需要通过CD4052等双串
口模块来转换,所以这一点被市场上广泛的运用。STM32单片机因为本身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时钟模数来进行工作,
所以在功耗要求比较严格的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以下是STM32特点:
表3-4 STM32的特点
  
STM32C8T6系列的起振晶部分采用了RTC,低负载的方式,而没有像传统的比较廉价的圆柱晶振。
引脚个数为48个。
工作频率为72MHZ。
单片机具有3个普通定时器和1个高级定时器。
单片机具有2个2位/16通道的ADC模数转换。
使用了3.3V稳压芯片,可以保证最大输出300MA电流。
支持ST-LINK和JTAG调试下载。
存储资源为64kb byte FLASH和20byte Sram。
  1、电源指示灯LED(PWR通常为红色):如果电源指示灯亮亮说明单片机正常运行,如果较暗或者闪烁,表示此单
片机可能存在故障。
2、用户LED(PC13):这个功能的使用大大的方便了我们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功能测试,如单片机的运行状态等,方便
初学者进行更好的测试。
3、单片机上采用了跳帽的方式,我们可以对stm32进行3种编程方式。如用户的SARM、闪存和系统的存储器。
4、为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5、8M晶振:主要是用于设置单片机系统的频率为72MHZ。
6、32.768KHz晶振:可供内置RTC使用,避免了需要专门的时钟芯片进行定时器处理等。
3.2.2 总体电路原理图
  系统通过单片机的主程序模块分析DTH11传感器从环境中收集到的温湿度数据获得数据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处理
后上传到1602显示屏上,在通过连接报警蜂鸣器,完成信息的接受和发送,实现超限报警。如图3-4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4 总体电路原理图
3.3 DHT11传感器模块设计
3.3.1 DHT11传感器简介
  DHT11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复合型具有校准的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中有一个电阻式湿度测量元
件和一个NTC温度测量元件,使它拥有独特的温湿度数字模块采集技术,从而能保证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优化性和稳
定性[17]。传感器中两个测量元件可以直接和单片机进行数据相连,所以,传感器运行速度极快,且能做到无延时
传输数据,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
DHT11传感器实物图如下3-5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5 DHT11传感器实物图
(1)引脚介绍:
第一脚 (VCC):供电电压为3~5.5V作为电源引脚。
第二脚(DATA):串行数据,单总线。
第三脚(N/A):空脚,请悬浮。
第四脚(GND):接地端,电源负极。
(2)接口说明 :
上拉电阻随电缆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视情况而定。
(3)电气特定:VDD=5V,T = 25℃
表3-5 DHT11的电气特性
  
参数 条件 Min typ max 单位
供电 DC 3 5 5.5 V
供电电流
测量 0.5 2.5 mA
平均 0.2 1 mA
待机 100 150 uA
采样周期 秒 1 次
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微控制器的P2.0端口上传采集接收到的数据,由于DHT11传感器它有可以直连的特点,能很容易的连接到单片
机,所以连接传感器的第二脚可以串联到P2.0端口。但因为这次设计的系统范围测量电路很小,所以必须得加上5K
电阻,即在传感器的第二脚端口和电源之间连接。单片机的VDD和GND端子上连接电源端口第一脚和第四脚,传感器
的第三只脚悬吊着。
传感器的原理图如下3-6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6 DHT11电路原理图
3.4 显示模块设计
3.4.1 显示屏简介
HJ1602A是工业字符LCD,可以同时显示16x02或32个字符。显示内容是数字,特殊符号和图形。
它在单片机中输出有以下特点:
  LCD屏幕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不同,LCD屏幕中的接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一直保持亮度颜色且不会有断
光现象,所以LCD屏幕的图像质量很好,而且不会闪烁。
液晶显示器是数字显示器,能很好的与单片机接口进行无缝连接,操作起来更加没有难度。
LCD显示屏与其他显示屏不同,它是通过控制屏幕上的电极液晶分子的移动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总的来说,LCD显示屏显示运行时只有内部电极和驱动IC需要耗能,相对其他的液晶显示器功耗来说,要小很多。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种点阵LCD,专门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
图3-10 1602液晶显示电路模块原理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报警模块模块设计
3.5.1 蜂鸣器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放响器,运用直流电压供电,经常运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的声音部分。一般来说,
蜂鸣器分为交流蜂鸣器或直流蜂鸣器,通常来说,直流蜂鸣器启动的条件是有一定的驱动直流电压,而交流蜂鸣器
启动的条件是要有一个脉冲才能响。
3.5.2 蜂鸣器工作原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1蜂鸣器工作原理图
  由图可知,蜂鸣器启动必须要由VCC端接受一定的驱动直流电压,因为蜂鸣器本身内部就有一个简单的震荡电
路,通过一定的电压驱动,使得蜂鸣器震荡发出响声。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是系统设计的总体,是由功能各不相同的子程序组成的。本系统的主程序的运行如下操作;系统初始
化,完成系统初始化操作后,传感器获取对应的温湿度数据,扫描循环键盘,检测按键设置是否按下,检测加减键
是否按下,然后修改相对应的变量,进行保存,LCD显示屏目刷新显示最新的温湿度调节温湿度上限值,若温度湿度
超过预设值则系统进行灯光报警,蜂鸣器打开,直到温湿度恢复正常值,若温湿度温度正常则进行下一次检测。系
统总程序设计流程图分析如下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1 系统总流程图
4.2 显示模块设计
  显示模块使用的是比较常用的lcd1602液晶显示屏幕,这个显示屏幕由三根控制线还有八根数据信号线组成。本
次的系统程序设计一共设计了两个界面,分别是温湿度检测界面,还有温湿度报警阈值设置界面。显示函数在运行时会检测这两个界面的标志位。通过检测到了标志位的状态来决定刷新哪个界面,刷新界面状态之后会根据不同的
设置数据或者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来刷新数据信息。LCD液晶1602显示软件流程图如图4-2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2 液晶显示模块流程图
4.3 按键扫描模块设计
  本次系统设计一共设计了四个功能性按键。分别是设置按键,加键,减键,保存按键。使用独立式按键在每一
次循环中进行一次按键扫描,并根据扫描到的按键状态来决定是否显示温湿度设置界面。如果检测到设置按键被按
下,将进入到设置界面,等待扫描其他的改变数值的按键,如果温湿度改变数值的按键则会改变相应的温湿度数值
信息,同时会更新温湿度的阈值。以下为按键扫描程序的流程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3 按键扫描模块流程图
4.4 传感器模块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温湿度模块,例如温湿度模块DH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因为国家的
科学技术在不断提高,温湿度传感器也越来越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如家用干洗洗衣机,智能空调,汽车内的温
湿度自动调节系统等各式各样的设备,温湿度传感器也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认可。目前,最新一代的数字型温湿度
传感器已不像以前传统的传感器一样需要外部AD接口转化,现在的传感器都配备有标准的输出输入接口,便于人们
的使用,并且已经得到人们的大力推广和认可[18]。 而在当前的环境中,DHT11传感器对比与其他传统的传感器,
它的单线直连的特点使得它在各种系统中更加的易于控制且易于实现功能。
DHT11传感器模块的软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4-4 DHT11传感器模块程序流程

第5章 系统仿真与调试设计

5.1 Proteus简介
5.2 系统软件仿真
电源开启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 仿真电源启动图
设置温湿度加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 仿真设置温湿度加减
图5-3 仿真设置温度小于设置值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4 仿真设置温度大于设置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5 仿真设置湿度小于设置值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6 仿真设置湿度大于设置值
5.3 系统程序设计
  这次的系统程序设计是基于Keil C环境中开发的,Keil C软件功能强大,适用于各种类型单片机的程序编程,
在编程中还可以进行实时调试,利于设计人员的开发,尤其是针对C语言地的成语开发。本次设计,通过学习使用
Keil C软件,对我们所需的要求进行编程,在Keil C环境下开发程序。使用Keil C对所需的要求编好相应的程序
后,使用STC_ISP_V480软件将程序录刻到开发板上,以用来实现程序与单片机之间的程序系统的相连。
  在程序完成录刻后,如果想对其程序进行演示,只需要将单片机开发板用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上,在计算机中
设置其对应的IO接口,使用其下载功能对电源模块进行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启动电源,在等待数秒后,可以直接
在LCD显示屏中看到显示出来的当前环境中的温湿度值,并且可以通过程序设定的按钮设置其温湿度值的上下限,为
了方便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自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测试,如要测试其温度测量值及温度超限报警功能,先用日常
生活中传统的温度测试器对当前环境进行温度测试,然后对比其系统上的温度值,看是否有较大的偏差,然后设定
一个温度超限报警值,然后可以通过用其他物体遮挡住DHT11温度传感器,让温度超过调试的报警值,如果能达到设
定的值后蜂鸣器进行报警,则可以判断其功能正常,由此可以简单的实现温度检测超限报警功能,湿度控制的原理
与温度相同。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为了可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系统,本设计使用了以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系
统的核心部件,配合1602个字符的LCD模块,辅助加上DHT11传感器模块和蜂鸣器警报模块。最后使用Keil C软件进
行系统程序的编写,结果也基本满足该设计的最初要求。虽然系统最后还是有点瑕疵,例如传感器在测量环境的温
湿度值时对比一些精准的设备来说还不够准确,数值和实际的温湿度值有少许偏差,但是总的来说,对于日常的养
殖场,温室大棚等环境下还是可以反映出良好的测量水平,与预期结果相似。
  从刚开始选择这个课题到现在完成课题,前前后后经过了几个月的钻研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从刚开始的理
论学习再到后期的程序编程,实验测试等过程,经过这些理论学习和实践,都极大的提高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
实践能力,中途中学习了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对应的程序编写方法,让我对单片机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还有在设计时,对设计所需的各种硬件的要求,如传感器的选择,显示屏幕的选择等,学习到了如何从零开始设计
项目,分析系统设计时每个模块的作用及其功能,其中还要考虑到选择设备的经济性和相互的系统硬件耦合性等,
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它们,运用每个硬件的特征来实现在系统中服从主控模块的控制,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到最后,由于设计等级的限制,本次系统的设计也会有一些缺陷,如温湿度值上下限的控制,由于环境中的温
湿度几乎都是在时时刻刻的在变化,而传感器的测量在实际使用时会有少许延迟,对超限报警系统有少许影响,设
置其超限温湿度值时,传感器测量延迟后会引起报警器频繁报警,这最终会使得温湿度的极限设定带来一些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