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系列5:双容器部署Django+Uwsgi+Nginx

构建两个容器,一个容器放Django + Uwsgi,另一个容器放Nginx

用户通过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80端口(http协议默认端口)时,请求由于宿主机和容器1间存在80:80端口映射关系会被转发到Nginx所在的容器1。

Nginx接收到请求后会判断请求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静态文件请求自己处理,动态请求则转发到Django+Uwsgi所在的容器2处理,容器2的开放端口为8000。 

 

STATIC_ROOT 文件夹 是用来将所有STATICFILES_DIRS中所有文件夹中的文件,以及各app中static中的文件都复制过来, 把这些文件放到一起是为了部署的时候更方便

容器中的文件系统是独立的, 一旦容器被删除, 则文件系统也会被删除. 要想实现数据的持久化(所谓Docker的数据持久化即数据不随着Container的结束而结束),需要将数据从宿主机挂载到容器中,防止数据丢失。

我们的项目在容器中的路径是/var/www/html/mysite3,用户产生的数据也存储在这个容器内。 通过-v参数可进行目录挂载。两者必须为绝对路径。如果没有指定宿主机的目录,则容器会在/var/lib/docker/volumes/随机配置一个目录。 

本例中我们使用了socket通信与uwsgi服务器通信,所以要使用uwsgi_pass转发请求,而不是使用proxy_pass转发请求。

Docker 容器启动时,默认会把容器内部第一个进程,也就是pid=1的程序,作为docker容器是否正在运行的依据,如果 docker 容器pid=1的进程挂了,那么docker容器便会直接退出。 原因 nginx默认是以后台模式启动的,Docker未执行自定义的CMD之前,nginx的pid是1,执行到CMD之后,nginx就在后台运行,bash或sh脚本的pid变成了1。所以一旦执行完自定义CMD,nginx容器也就退出了。为了保持nginx的容器不退出,应该关闭nginx后台运行。

本例中我们只使用到了两个容器,所以可以手动去创建容器并运行。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我们往往需要定义数量庞大的 docker 容器,并且容器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依赖联系,手动的记录和配置这些复杂的容器关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定义容器集群编排和部署的工具,这就是Docker Compose.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