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ncode in UTF-8 without BOM

关于Encode in UTF-8 without BOM

定义

BOM(Byte Order Mark),字节顺序标记,出现在文本文件头部,Unicode编码标准中用于标识文件是采用哪种格式的编码。


介绍

UTF-8 不需要 BOM,尽管 Unicode 标准允许在 UTF-8 中使用 BOM。但不含 BOM 的 UTF-8 才是标准形式,在 UTF-8 文件中放置 BOM 主要是微软的习惯(顺便提一下:把带有 BOM 的小端序 UTF-16 称作「Unicode」而又不详细说明,这也是微软的习惯)。

「UTF-8」和「带 BOM 的 UTF-8」的区别就是有没有 BOM。即文件开头有没有 U+FEFF。

UTF-8 的网页代码不应使用 BOM,否则常常会出错。

这是一个小例子: [为什么这个网页代码 内的信息会被浏览器理解为在 内?][1]


为什么BOM不受欢迎

BOM不受欢迎主要是在UNIX环境下,因为很多UNIX程序不鸟BOM。主要问题出在UNIX那个所有脚本语言通行的首行#!标示,这东西依赖于shell解析,而很多shell出于兼容的考虑不检测BOM,所以加进BOM时shell会把它解释为某个普通字符输入导致破坏#!标示,这就麻烦了。其实很多现代脚本语言,比如Python,其解释器本身都是能处理BOM的,但是shell卡在这里,没办法,只能躺着也中枪。说起来这也不能怪shell,因为BOM本身违反了一个UNIX设计的常见原则,就是文档中存在的数据必须可见。BOM不能作为可见字符被文本编辑器编辑,就这一条很多UNIX开发者就不满意。

顺便说一句,即使脚本语言能处理BOM,随处使用BOM也不是推荐的办法。各个脚本语言对Unicode的处理都有自己的一套,Python的 # -- coding: utf-8 --,Perl的use utf8,都比BOM简单而且可靠。另一个好消息是,即使是必须在Windows和UNIX之间切换的朋友也不会悲催。幸亏在UNIX环境下我们还有VIM这种神器,即使遇到BOM挡道,我们也可以通过 set nobomb; set fileencoding=utf8; w 三条命令解决问题。

最后回头想想,似乎也真就只有Windows坚持用BOM了。

所以

Windows 该死的记事本有个臭名昭著的破毛病就是在 UTF-8 文件开头加 BOM,所以不要用记事本来编辑文件。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