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下可通过history命令查看用户所有的历史操作记录,但默认情况下,history命令只能查看用户历史操作记录,并不能区分用户以及操作时间,不便于审计分析。
当然,一些不好的操作习惯也可能通过命令历史泄露敏感信息。
命令历史记录中加时间
通过设置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让历史记录中带上命令执行时间。
这个配置可以写在/etc/profile中,当然如果要对指定用户做配置,这个配置可以写在/home/\$USER/.bash_profile中。
unset i
unset -f pathmunge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要使配置立即生效请执行source /etc/profile,再查看history记录,可以看到记录中带上了命令执行时间。
1012 2021-03-22 13:59:10 vim /etc/profile
1013 2021-03-22 13:59:18 source /etc/profile
1014 2021-03-22 13:59:22 history
如果想要实现更细化的记录,比如登陆过系统的用户、IP地址、操作命令以及操作时间一一对应,可以通过在/etc/profile里面加入以下代码实现。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who -u 2>/dev/null | awk '{print $NF}'|sed 's/[()]//g'` `whoami` "
修改/etc/profile并加载后,history记录如下,时间、IP、用户及执行的命令都一一对应
1042 2021-03-22 14:20:39 124.193.98.180 root vim /etc/profile
1043 2021-03-22 14:20:52 124.193.98.180 root source /etc/profile
1044 2021-03-22 14:20:53 124.193.98.180 root history
通过以上配置,我们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的审计工作了,但了解系统的朋友应该很容易看出来,这种方法只是设置了环境变量,攻击者unset掉这个环境变量,或者直接删除命令历史,对于安全应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灾难。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修改bash源码,让history记录通过syslog发送到远程logserver中,大大增加了攻击者对history记录完整性破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