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 发起人选择一本书,邀请大家共读
共读,是指多个人同时读一本书,可以先决定读那本书再邀请大家共读,也可以等凑齐几个人后再选书。 - 所有成员在共读会开始前,将书读完
发起人定好举办共读会的时间和地点。 - 在共读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读过的内容
参加之前可以先写一些内容的梗概或者将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
共读可以防止半途而废
我想再说一遍,自学并不是一件孤独的事。自学者,是指那些自己为自己设计学习环境的人。共读不仅可以集众人之智,帮助我们读懂那些艰深的书,还能够构建一个知识共同体(学习环境)。这个共同体在我们读完书后也会继续存在下去。
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关系这种纽带,人才能成为人。即人是社会性的。
事实上能够坚持自学成功的人并不多,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曾经每天花费好几个小时在学校中学习。在学校里的时候,周围的伙伴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共读是一种集体行为。在共读的过程中,大家会同时去读同一本书。有了这样一个集体,我们就很难在中途放弃。首先,除了我们以外,还会有其他的成员一起参加共读会,这一点非常重要。看到别人还在继续读书,我们就算想要放弃,也会咬牙继
续。在读一些厚重难懂的书时,人们很容易会在中途放弃,而群体压力
(也可以说是同侪压力、集体主义)则会让我们坚持下去。 再者,当我们遇到自己读不懂的内容时(这也是自学失败的最大原因),共读也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有的时候我们查阅了一堆资料,也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即使是有负
责指导的人带领大家轮读,也依然得不出合理的解释。这种情况很可能
是原文本身就有歧义。
如果是教科书的话,可能是编写时出现了错误,如果是原典的话,可能学者们早已围绕该问题争论了多年。遇到这种情形,看到“不懂的人不止我一个”,也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莫大的安慰。Lonesome No More!(我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将读不懂的地方坦诚地告诉别人,也能够帮助我们坚持下去。一个
人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很容易归咎于“自己脑子笨”或“自己太无知了”。而与其他人一起讨论后,我们就会发现读不懂的并不止自己一个人,从自我批判的旋涡中走出来,重拾学习动机。
最后,大家一起讨论还能够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人类是一种社
会性动物,对社交场合上讨论的内容会更加敏感。因此,无论是参与讨
论的当事人,还是在场的其他听众,都会对讨论过的内容印象更加深
刻。
报名参加一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