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空调系统设计

摘 要

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提升了人们生活的整体品质,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嵌入式技术与传感器检测技术为家居系统提供重要
的技术保障。
  本次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空调系统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核心,结合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家居环境中温湿度数据的检测,并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系统会根据按键设定的温度控制变频空调进行温度的调整,并通过LED指示当前空调运行的状态,同时加入了加湿模块,如果湿度太低会启动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以增加人体舒适感,并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当前的状态信息, 本次设计还通过制作仿真来检验系统设计的功能。从仿真调试结果来看,整体设计能够有效进行家居环境温湿度的检测、控制工作,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功耗较低,能够保证系统应用的安全性,相关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温湿度;空调;液晶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科学的进步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智能化、便捷化的家用设备逐渐被大众接受,相关产品已被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智能生活中的发展重点,智能家居设计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重要的物质与技术基础[1]。智能家居以家庭为单位,利用科学化的技术手段使得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设备不断得到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在智能家居产业及其相关项目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智能家居的应用能够为人们生活构建智能化的家具设备,可利用智能化等手段来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能够实现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3]。智能家居也是在物联网大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物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相关应用系统进行设计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市场
推广价值[4]。
  空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家用电器之一,能够智能化调节人们日常家居环境。在绿色低碳生活的倡导下,空调的工作性能发生改变,变频节能的空调成为大部分家庭的首要选择,降低空调耗能,满足智能化的家具应用需求[5]。目前,在智能家居体系设计过程中,针对变频空调的实际应用研究受到研发人员的关注。单片机技术随着计算机功能的完善而日渐成熟,在系统技术革新过程中,单片机型号不断增多,拓宽了其应用范围,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片机技术也彰显了一定的应用优势[6]。由于单片机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模块化的形式适用于多种场合。单片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7]。单片机技术系统控制力强,集
成多种功能,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单片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功耗较低,对实际工作电压以及电流需求较低,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8]。单片机技术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过程中,效率高,可靠性强,处理功能优越,并且能够长时间内进行处理操作,整体运转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9]。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于变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去,能够提高空调应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满足绿色环保发展的设计理念。
1.2 研究的现状
  在国外,针对智能家居的设计研究开始较早,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于1984年在美国设计成功,由此智能家居的设计理念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被迅速推广,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等地被广泛应用[10]。在国外智能家居产品专注于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11]。研发人员不仅追求家居产品在功能应用过程中的自动化,同时追求人们日常居住的舒适性。目前在美国,有关智能家具产品应用较为普及,一般按照家具耗材、卫浴产品、功能性等产品类别进行划分。美国苹果公司在2014年推出智能家居设计产品HomeKit,产品设置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实用家居设备,用户可以利用电子智能设备实现对家居产品的控制工作[12]。谷歌公司在2016年推出Google Home,可以实现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提高产品应用的智能化与人性化[13]。
  在我国国内,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有关智能家居产品的研究时间较短,随着物联网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家居市场上各类产品不断涌现[14]。近年来,传统家居制造企业改变其产品设计理念,将智能家居应用到产品的设计研发中去,使得智能家居系统在应用功能上得到全面提升,这也促进了我国智能家居系统总体发展环境动力的增强[15]。目前,国内智能家居生产企业主要是从物联网与智能硬件平台两个层面展开系统化的设计工作,例如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都有自身家居产品的设计,传统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例如美的、海尔等,分贝推出M-Smart与海尔U-home,来加快企业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在智慧城市发展中,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
社会环境,同时政府的有效支持使得智能家居市场份额逐渐上升,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物联网相关产业的重要发展领
域[16]。
1.3 本文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变频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本次设计共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详细叙述,实际划分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系统的绪论部分,主要是针对课题写作背景及意义进行详细分析,对课题的主要内容以及章节进行安排。第二章为系统方案设计,对整个变频空调系统的整体架构,关键器件选型进行分析。第三章为系统设计的硬件电路部分,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电子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本章从单片机最小系统开始介绍,同时对系统内部的各个应用子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加温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进行逐一的功能分析。
第四章是系统设计的软件设计部分,将会对系统内部各个模块的运行流程做介绍,阐述模块运行的程序步骤。
第五章是进行系统设计功能调试。对软件的调试步骤,仿真的调试过程进行分析,第六章作为系统设计的总结与展望部分,对整体设计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设计经验,同时指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可在未来设计中进行改进或者完善的部分。

第2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本次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空调系统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核心,结合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家居环境中温湿度数据的检测,并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系统会根据按键设定的温度控制变频空调进行温度的调整,并通过LED指示当前空调运行的状态,同时加入了加湿模块,如果湿度太低会启动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以增加人体舒适感,并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当前的状态信息,整个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1 系统结构框图
  在进行本次变频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选用了Altium Designer软件来绘制整个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在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为了整个设计页面更加合理,美观,采用了模块化的绘制方式,将各个模块分别绘制,然后通过网络标号将各个功能模块与单片机控制器的引脚进行电气连接,实现系统的电路绘制。而在软件设计方面,则是利用C语言在Keil平台上完成程序的编写,目前随着控制器性能的强大提升,C语言凭借其优秀的可读性基本已经替代了汇编,而Keil平台也是主流的开发平台,因此选择这种方式来完成各个软件模块的程序编写。
2.2 主控制器方案选择
  方案一:选用STC89C52作为系统主控制器的方案选型,STC89C52单片机设计时间长,设计成本较低,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支持的传感器类型较少,控制器运行速度缓慢,影响实际应用的控制运行。
  方案二:选用STM32作为系统主控制器的方案选型,STM32单片机被常用于嵌入式的系统研发中。自身具有零好的读写能力,外设接口数量较多,设有多个定时器。实际应用中,由于STM32缺少库文件的支持,因此需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库文件的编写,在处理多路信号的过程中存在难度。
  方案三:选用Arudino Mega 2560作为系统主控制器的方案选型。作为Arudino系列的一款应用单片机,Arudino Mega 2560的外设IO接口数量较多,系统处理能力强。作为开源硬件,系统编译环境友好,对于实际应用中的传感器链接都设有对应的库文件,便于用户在系统程序编写过程中进行直接调取。
  通过对以上三种形式的单片机类型进行区分,考虑到此次变频空调系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要求较低,考虑到系统成本,方案一中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制器的方案选择更加合适。
2.3 温湿度检测方案选择
  方案一:选用DHT11湿度传感器进行系统中的温湿度检测操作,DHT11湿度传感器作为常用的温湿度检测模块,DHT11湿度传感器检测精度较高,系统工作稳定,检测速率高,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同时传感器在软件编写过程中,库文件全面,可支持多种类型的单片机,适用范围广。
  方案二:选用AM2302湿度传感器进行系统温湿度的检测操作,AM2302湿度传感器常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环节中,适用于集成度高的产品设计中,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通过自身AD转换,输出对应的数字信号,交由系统控制器进行处理,整体转换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对比两种方案,在本次设计中,为了方便程序读写,为了简化系统设计,选用方案一中的DHT11湿度传感器进行系统检测。
2.4 显示系统方案选择
  方案一:选择LED数码管来作为本系统的显示器件,用来显示系统的检测参数。数码管是一种具有多个LED灯珠的显示器件,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人为的结构安排,来将其设计成8字型,然后通过控制可以实现数字0到9,字母A到F的显示,通过采用多个数码管可以显示较多的数据,这种显示方式对环境的要求较低,可以应用在高温,低温,高辐射等特殊环境,可靠性比较高,但是其显示信息单一,尤其是需要显示复杂信息时,通常需要很多数码管,因此设计不便,所以数码管比较适合用于信息显示简单的场合。
  方案二:采用型号为LCD1602的液晶来作本系统的显示器件,液晶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混合物质,它能够在液态和固体两者之间相互转换,通过给其通电可以调节它的显示对比度,使显示的信息更加丰富。LCD1602液晶显示器,其内部除了液晶本身外,厂家还集成了对应的控制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硬件接口等等,用户只需要通过相应的控制接口对其进行操作就可以实现信息的显示,其可以实现阿拉伯数字,英文字符,特殊符号等常用信息的显示,并且该型号的液晶已经在市场大规模生产,价格便宜。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液晶显示的信息数量更多,效果也更佳,只是成本较昂贵,而数码管显示成本虽低,但数码管显示的效果却较差,而且信息量不够丰富。因此,在此选择方案二。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在本次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在实际应用中,STC89C52芯片的工作效率高、系统功耗低。芯片可以兼容mcs-51指令,以此来提高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便捷化程度。STC89C52芯片有8位的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信息数据存储的模块。STC89C52单片机可以完成多项信息处理,为其实际应用中的产品设计提供可靠的解决手段。
3.1.1 单片机
  在系统主控制器电路设计中,将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核心,如图3.1所示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图,内容涉及了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三个模块。单片机执行指令的过程中需要晶振为其提供时钟频率,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 单片机引脚图
3.1.2 晶振电路
  晶振电路也就是时钟电路,其主要功能是为单片机系统的工作提供时钟的基准,确保系统程序的有效运行。整个系统的时钟基准都是由晶振电路来决定的。晶振的频率决定了系统赋值指令的运行周期。在本次设计中选择的是12MHZ晶振,它所产生的震荡波形会通过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管脚来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并以此来作为整个单片机系统的工作基准频率。由于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大约在1微秒,因此采用了通过增加两个电容的形式来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系统晶振电路图如图3.2所示。
图3.2 晶振电路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3 复位电路
  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中,复位电路是不可或缺的。单片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在启动的瞬间电源电压从零开始上升,在整个过程之中存在着不可控制性,因此会出现程序跑乱的状况,复位电路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复位来使得单片机的程序在上电后重新从头开始运行,以便整个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如图3.3所示为复位电路的电路图。在上电的过程中,在电容的作用下,复位引脚与GND的连接会变低。而当上电完成之后,电容处于充满电的状态,引脚对应变高,系统程序就会重新开始运行。本次设计还加入了手动复位按键,提高系统应用的便利性。当按键被按下时,复位引脚会变低,整个系统进行复位操作,按键松开后则开始系统程序的重新运行。
3.2 温湿度检测模块
  在本系统设计中,为了满足对环境中温湿度的检测要求,选择采用DHT11温湿度复合传感器来实现这一设计要求。DHT11湿度传感器由NTC测温元件以及电阻式感湿元件组成,传感器结合了湿度传感器技术以及数字模块采集技术,传感器的输出位数字信号,主要采用单线制的串行接口。DHT11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高性价比、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如图3.4为DHT11湿度传感器的电路图,其中VDD是电源端口,传感器的输入电压范围是3V-5V,GND是接地端口,DATA是串行数据的输出以及输入引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设备进行唤醒,同时根据时序要求来对输出数值进行读取操作。DHT11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主要是温湿度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整数以及小数数据。在传感器工作过程中,首先用户MCU会向主机传输开始测量的工作信号,由此传感器就会开始进入高速运转的模式,触发信号开始采集信息数据。而传感器则在接收到主机发送的工作开始信号之后才会主动进行温湿度的采集操作。当需要的温湿度数据采集完成之后,传感器便会进入到低速运转模式。
3.3 空调控制模块
  由于本文需要实现对变频空调的控制,如果采用单片机直接去控制空调,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会很高,因此本文采用的思路是:单片机控制变频器,然后变频器控制空调,以此来实现变频空调的控制功能。
  所以,本模块的核心就是对变频器的控制,在此采用的是MCP41010数字电位器实现对变频器的控制,单片机通过IIC协议,去控制MCP41010使其输出不同的阻值,以此来输出不同的状态以控制空调的工作,其电路如图3.5所示,通过单片机的P35.P37管脚来进行控制。
图3.5 空调控制电路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加湿控制模块
  在变频空调系统设计中,当环境中湿度过低时,需要设置继电器模块来实现对加湿器自动加湿的控制。由于此次设计整体电路中引入的是交流电,所以在对电路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光耦器件来对电路中前级与后级进行隔离操作。由于继电器属于感性器件,因此在线圈断电的状况下会形成感应电动势,并会反作用于单片机的控制端口上。因此为了防止单片机端口受到破坏,同时系统内部主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所以在继电器模块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在继电器两端加水一个续流二极管,以此来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3.5 显示模块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LCD1602液晶模块,该液晶模块内部自带有液晶控制电路,因此单片机并不需要直接去控制液晶本身,只需要完成对液晶模块的控制就行。在显示效果上,其可以实现2行16列的数据显示,在数据中因为其集成了自带的库,因此主要是可以显示自带的阿拉伯数字,英文以及部分特殊字符。该LCD液晶模块对外接口一共有16个管脚,这16个管脚包括了显示数据通信管脚D0-D7,控制管脚RW,RW,EN,背光供电管脚A,K,电源供电管脚VCC,GND,对比度调节管脚VO。其电源供电主要采用的是3-5V进行供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对比度调节VO必须调节到
合适的位置,否则无法正常显示数据信息,所以通常会采用可调电阻分压的形式来进行该部分电路的设计,以便客户进行调节。所以在电路设计中,需要分别对各个引脚的电路进行连接,其电路如图所示。
3.6 按键电路
  在变频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设计人机交互的接口来方便用户通过调整环境温湿度检测数据的阈值范围进行设定。本次利用按键模块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按键电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进行类型上的区分,一般可以分为塑料和金属等两种类型。在按键状态效果的应用上可以分为单次触发、多状态按键、矩阵键盘等类型。此次设计选用的是单次触发按键的形式来进行电路设计工作。当系统中的按键被按下,系统两端就会导通连接,一旦松开按键就会达到联通断开的目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仅需要通过检测按键引脚位置高低电平的实际变化情况,就可以对按键是否按下作出合理判定。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平台
  在变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构建了系统化的设计模型。除了硬件电路的设计,还需要完成变频空调系统的软件模块的程序编写。在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由于采用单片机来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核心,所以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需要选应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开发平台来合理的进行软件设计工作。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平台种类较多,此次变频空调系统选用的是KEIL软件开发设计平台。KEIL软件内部包含有多种库文件,这为软件编写提供便利。使用者在软件编写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编写工作,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编译工作。只要将生成的文件下载至单片机上,就可以来实现单片机的正常运行。KEIL软件操纵便捷,同时支持在线调
试操作,在专门的调试工具的作用下,就可以对主控核心内部的数据进行检测,同时可以通过设置断电操作来进行程序的运行,提高程序调试的准确性。KEIL软件的实际界面图如图4.1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1 Keil界面
4.2 主程序设计
  当变频空调系统程序启动后首先完成初始化设置,然后通过按键完成对温度和湿度阈值的设定,接着通过DHT11传感器实现对湿度的检测,如果湿度太高则进行去湿,湿度太低则进行加湿,并通过液晶进行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2 主程序流程图的设计
4.3 湿度检测程序设计
  本次采用的湿度传感器是DHT11,该芯片只需要一根数据线和单片机连接,单片机通过单线通信的方式来获取温度和湿度。首先单片机发送DHT11复位指令,让DHT11重新工作,然后检测该芯片是否正常,如果DHT11准备就绪就读取2字节的温度数据和2字节的湿度数据,并将其送入到寄存器数据,其具体流程如图4.2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3 湿度检测流程图的设计
4.4 显示程序设计
  在此采用的液晶型号是LCD1602,其控制引脚包括了8位数据引脚D0-D7和3个指令引脚,编写程序时主要就是实现对这些引脚的控制,首先初始化整个液晶的当前状态,然后写入配置指令,再写入需要显示的数据,写完后再接着写入下一个信息,如此往复,直到把所有需要显示的信息全部写完,其具体流程如图4.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4 LCD显示程序流程图

第5章 系统调试及分析

5.1 硬件调试
  在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对于开发工具的熟练使用十分关键,它能够极大的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很多未知的问题和错误,例如程序的语法错误,标点符号写法错误等等,这些细微的错误通常能够通过编译器进行检查出来,以便及时修改,在此选择的是Keil平台进行代码程序编写,其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打开Keil软件在其工具栏中找到新建工程选项,进行工程的建立,在工程的建立工程中需要选择采用的单片机型号,选择编写程序的语言,在此选择的是C语言,然后进行C程序代码的编写,一般来说由于整个系统保护有多个功能,所以会按照顺序一个个功能模块进行编写,力争做到一个函数调用一个功能以便设计人员进行维护,以此来完成整个
程序的编写。
  通常来说,程序第一次在硬件中运行是无法一步到位实现全部功能的,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需要结合出现的问题来进一步调试,以把所有问题进行解决。通常来说会通过Debug工具来进入Keil环境的在线调试功能,其进入方式如图5.1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 DEBUG选项界面图
  在进入Debug功能后就可以开始控制程序的运行节点,实现单步运行,循环运行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对单片机内部的寄存器数据进行检测,如图5.2所示工具栏中单步运行等控制按键,左边的Regisier窗口显示了相关的寄存器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 选择调试界面图
  如图5.3所示是对变量监控watch窗口,该窗口可以输入需要监控的变量名就可以对监控的任意变量进行观察,通过运行程序就可以通过该窗口来观察变量值在程序过程中的变化,以此来验证程序功能。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3 watch窗口界面图
  当经过多轮的程序调试并实现所有的系统功能之后,就可以通过Keil软件来产生最终的HEX文件,将该文件下载到单片机就完成了软件的设计和调试。
5.2 仿真调试
  在完成本次变频空调系统课题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后,就要开始进入验证环境,一般来说,刚开始编制的程序是不太可能一次性成功的,总会因为各种因素,如逻辑冲突,语法错误等而需要多次修改程序,一般在完成编写后,通过平台的编译系统进行编译,并按照提示进行软件程序的修改,直到整个程序没有在KEIL软件上进行报错,然后通过串口下载器将编译生成的HEX文件下载到单片机中。本次设计中也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调试,并且使用了仿真平台Proteus进行仿真验证,如图5.4是新建仿真模型的界面。
图5.4 新建仿真文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完成新模型文件的建立后,需要通过Proteus的库文件去寻找想要的仿真模型,其界面如图5.5所示。
图5.5 寻找仿真模型
  在本次变频空调系统中,主要用到的仿真模型包括了AT89C52单片机,DHT11温湿度传感器,LCD液晶,继电器,按键等等,因此需要全部进行选择,然后搭建,最终搭建了如图5.6所示的仿真模型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6 仿真模型图
  在完成模型搭建后,就需要启动仿真进行测试,如图5.7所示是运行后的自动模式图,此时LCD液晶第一行显示温度阈值25,状态为AUTO,第二行显示当前温度45,湿度47%,并且LED灯指示当前工作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7 自动模式图
  如图5.8所示是切换到手动模式的效果图,LCD液晶显示HAND ,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来手动控制空调。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8 手动模式图
  经过多次调试验证,本次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空调系统设计满足了所有预设性能指标,不仅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而且价格也较为合理,有很好的工业开发和市场前景。

总结

本次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空调系统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核心,结合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家居环境中温湿度数据的检测,并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系统会根据按键设定的温度控制变频空调进行温度的调整,并通过LED指示当前空调运行的状态,同时加入了加湿模块,如果湿度太低会启动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以增加人体舒适感,并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当前的状态信息。整体系统电路设计简单,功能运行稳定,温湿度测量精度高通过按键可以根据用户自身需求设置合适的温湿度阈值,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整体设计满足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发展理念,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整体设计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为了提高家居环境检测的多样性,进一步检测系统的控制模式,提高产品的智能化,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