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特质理论Whole Trait Theory

全特质理论

摘要
特质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对不同情境的不同反应,作者在特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全特质理论(Whole Trait Theory)。全特质理论的改进主要基于以下五点:1、可用人格状态的密度分布作为特质的描述;2、需要解释大五人格特质的深层原因(为什么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3、大五人格特质包括两个部分:原因部分及描述部分;4、全特质理论认为特质的解释部分由社会-认知机制组成;5、作者认为社会-认知机制导致了大五人格状态,但社会-认知的具体元素仍有待识别。

“致情境主义流派:我承认特质理论太过简单,但是我们也在试图解决矛盾: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人倾向不同(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水平不同)。”

——奥尔波特,1968,p.47

“我们并不想为‘特质’这个词的用法而争吵,也准备好接受新的观点:存在某些共同因子,可以使个体在某个或某组测试中发生变化。我们认为这种共同因子并不是独立于情境的(即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是情境间相似程度的函数(如果个体再次遇到与之前类似的情境,则个体会重复之前的行为)。”

——Hartshorne & May,1928,p.385

1 引言

以上两句引言都很耐人寻味。奥尔波特的那句话是在其职业生涯末期所说的,当时米歇尔(Mischel’s,1968)提出了Personalityand Assessment,对特质流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奥尔波特用到的是“承认”(concede)这一词,表明奥尔波特对情境流派的肯定,也表明奥尔波特也认为特质论需要对跨情境中的不同行为给出解释。

Harshorne & May的引言是对其研究——儿童道德行为跨情境一致性研究的总结。与奥尔波特不同的是,Hartshorne & May认为特质包括对情境的反应机制。

虽然上面两位作者各执一词,但表达的思想是类似的:人格心理学家们需要修改特质模型,使其包括对情境的不同感知和反应机制。现在距离Hartshorne & May的话已经过去了90年了,距离奥尔波特说的话已经过去了50年了,相信这一领域已经可以向着改进方向前进了。全特质理论则绘制了这一改进的蓝图,全特质理论提出:社会-认知机制是特质的解释成分,大五是特质的描述部分。

2 哪种理论更好:社会-认知论还是特质论?

长久以来对特质论的争议一直存在,社会-认知论及特质论描述了这一争议的两个方面:社会认知论认为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非常低,并认为情境理解(情境理解是一个词,指个体如何感知情境)的社会-认知机制是了解个体人格的最好的方式。特质论方法认为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非常高,并认为特质是理解个体人格最好的方式。

这两种理论各有优势。社会认知理论起源于:特质的显现(即由特质导致的行为)表现出不一致性。比如,有的个体有时表现出高尽责性,有时又表现出低尽责性。既然行为的一致性如此之低,那么用特质来描述个体就不准确,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应该用社会-认知单元来描述个体差异。比如:个体对情境的编码方式、期望、计划、目标等都不一样。社会-认知单元是行为的起因,而社会-认知单元对情境的变化很敏感,所以行为也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特质论的优势是描述个体人格,而且大五模型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两种理论虽各有优势,但也各有缺陷:特质论虽然可以很好地描述个体人格,但缺少原因(如解释某一情境中为什么某一特质会表现出来)。长久以来,一直不知道特质是如何形成的,特质之间是如何运行的,以及特质如何导致不同行为的?特质,尤其是大五人格模型(艾森克的PEN人格模型中有两个维度有生理基础),缺少解释。简而言之,特质理论只描述了what,很少有理论尝试解释why或者how,而提供了解释的理论大多只描述了生理基础,并没有解释特质如何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许多研究表明特定特质和特定行为相关,但是并没有解释特质如何转变成行为的。社会认知理论的缺点是:不能明确描述个体人格。无论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个方面,社会-认知理论都认为是社会-认知机制(如编码方式、期望、规划、目标)之间的不同造成的。这样的理论只适合用做解释。

3 全特质理论

作者发现特质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缺点可以互补,并提出全特质理论。全特质理论集成了特质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优点。全特质理论主要有五点:

1对特质的描述最好是用状态密度分布。状态密度分布描述的是特定特质某一水平(如高、中、低)出现的频率。状态密度分布方法使得大五模型的描述更加完整,可以更好地描述个体的状态分布范围、及频率高低。状态密度分布的描述重点已经不再是特质标签了,而是人们的动作轨迹或者说是特质显现的轨迹。

2需要为大五人格模型找到解释。全特质理论以大五人格模型为立足点,大五人格模型不能仅限于给出人格描述,还应给出内部机制。此外,既然个体差异会是稳定的,那么一定有原因。除了全特质理论外,许多研究者也对大五模型的解释感兴趣。

3给大五人格模型添加解释后,特质就具有两个部分:描述部分和解释部分,全特质包括这两部分。

4特质的解释部分由社会-认知机制组成。由于描述部分是由解释部分导致的,可用描述部分来推断解释部分,描述部分由状态分布的高度变化及稳定的平均值组成,社会-认知机制可以解释变化,及稳定的平均值。这里的社会-认知机制是指:与情感、动机相关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及对情境和事件的信息处理机制。大五人格模型给出了特质的描述,社会认知理论给出了特质的解释,大五人格模型是社会-认知理论的结果,社会-认知理论是大五人格模型的原因,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兼容。

5人格心理学的下一步是:识别生成大五人格状态的社会-认知机制。这一部分仍有许多工作未完成,许多知识有待发现。例如研究者可能发现社会-认知单元之间的交互作用能预测人格状态。也有学者开始研究情境、工作、文化、动机以及人际交互对大五人格状态的影响。

可以检验全特质理论,提出了两个检验:

1大五特质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社会-认知机制导致的行为,是否有相同的特点。

2社会-认知机制是否会导致大五人格特质的显现。

结果证实了全特质理论,下一节中回顾两个检验的结果。

4、特质描述

全特质的第一个检验是大五特质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社会-认知机制导致的行为,是否有相同的特点。这要求发现什么发现当某人具有某种程度的特质时,应该用什么来描述。比如当一个人具有中等水平的宜人性时,那么他的行为有多宜人?

4.1 用状态密度分布来描述

为了实行这一检验,需要寻找特质描述部分的形式。全特质理论认为特质的描述部分是人格状态的密度分布。图1显示的是全特质理论的图形表示,特质的描述部分是在图的底部,也就是人格状态密度分布图。

图1 全特质理论, 是指特质的描述部分, 是指特质的解释部分

4.1.1 人格状态

人格状态:短时间内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正如可以通过自我评估日常生活的表现得出特质一样,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估暂时的表现来获得状态。因此,状态可以直接和特质相等,而且提供了个体在当前时刻当前特质的程度。

4.1.2 状态密度分布

如果一个人某一特质的程度发生了改变,那么其状态密度分布也会发生变化。状态密度分布记录了个体某个特质各个水平的频率,每个人的状态密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形成各自独特的分布。状态密度分布的参数包括:

1size状态密度的范围;

2shape指与正态分布的对应程度。

不同个体的参数值不同,但每个个体的参数值都很稳定。[1] 这一点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验证:个体参数值的稳定性很高,一周一周的计算其相关系数为0.8左右。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是相当高的。

还有另一个证据表明,可以用状态密度分布作为特质的描述部分,那就是:人格问卷中特质的自评分数和分布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左右。也就是说大五问卷的得分,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个体人格状态密度分布的参数。

还有,状态的因素分析得出的结构和大五的人格结构非常像。如果多个个体形成一条链,然后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状态,那么就能得出大五人格结构。

因此,这些分布捕捉到了个体的特质显现的差异,个体大五特质的程度,特质差异。如果研究者想要解释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质,那么可以用人格状态密度分布来解释。

4.2 与社会-认知方法的兼容性

全特质理论用社会-认知方法完善了大五人格模型,特质的描述部分需要一个可以通过社会-认知机制合理产生的形式(社会-认知机制是特质描述部分的潜在动力,需要描述如何产生、以何种方式产生)。似乎很难实现,因为社会-认知机制使得特质描述动态变化。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行为中的情境变化、个体对情境理解的不一致,动机导致的行为的快速变化。而特质论强调稳定性,认为个体通常以相同的方式思考、感受、行动。

虽然特质论能容忍行为上的变化(即采用不同的行为表达相同的特质),但是并不能容忍社会-认知理论中那样的高度变化。特质的描述部分没有动态变化的空间。

然而,状态密度分布模型可以使特质的描述部分动态变化,可以记录人们人格状态的变化。对一个人在两周内变化有如下描述:

1变化范围几乎和可以变化的范围一样大,也就是说即使知道个体是谁,也不知道该个体的变化范围;

2几乎所有的社会-认知单元都会导致个体的变化,很难将其作为一个特质;

3个体内部的变化比个体之间的变化还要大。

状态密度分布的范围,是特质描述部分的动态变化范围。图1中的每个分布的变化范围都很大,人格特质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变化的非常快,这个变化是情境与社会-认知单元交互的结果。状态的变化组成了分布,而分布组成了特质描述部分,所以状态变化是特质解释部分的潜在输出。

例如,几乎所有人都会在几天之内经历从外向到内向的转变,这时就可以对外向性的动态过程进行解释,可以用社会-认知机制(如编码方式,期望和自我规划等)。因为外向性的状态分布是人格特质,所以,人格特质有动态解释的空间。

高度的变化也会导致新的问题,如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特质不具有稳定性。比如,奥尔波特就无法接受特质的本性是矛盾的,“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特别捣乱,但在外面特别听话,那么他的本性就有两个相反的倾向。”状态密度分布方法避免了特质矛盾的本性,在状态密度分布中特质的一致性表现在分布参数上(特质的变化范围很大,但分布参数的变化很小。)虽然个体的人格状态密度分布变化范围大,但是分布具有高度稳定性。所以人格状态密度分布既满足社会-认知理论要求的动态变化,也满足特质理论要求的稳定性。

4.2.1 问题的关键

符合社会-认知机制解释特质描述部分的标准。首先,特质描述部分可以作为状态密度分布。状态记录了每一个时刻的特质水平,而且分布参数相当稳定。第二,状态分布参数上的个体差异和特质问卷的个体差异相关,而且人格状态的结构和大五人格模型的结构很像。因此,可以用 作为对个体的描述。

5

全特质理论并不是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特质,而是应用了一个已存在的——社会-认知理论。这是全特质理论的一个优势,将原本对立的特质论和社会-认知论合并到一起,且以特质论为特质的描述部分,以社会-认知理论为特质的解释部分。全特质理论的特质解释部分,建立在奥尔波特和米歇尔(CAPS)的工作之上,有节点间的连接组成。特质解释部分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节点间的连接。全特质的第二个检验是:大五人格状态是否是社会-认知单元导致的。

5.1 对特质的解释就是对状态密度分布的解释

特质的解释部分是解释特质的描述部分。对特质解释的目的是:

1解释为什么人们最终会产生不同的人格特质。解释的是原因,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特质进行解释就是对状态分布进行解释,所以这一步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人们的状态分布中的参数不同。

2解释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表现出自己的特质。解释的是机制,特质如何导致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行为。这一步是要预测特定时间个体的人格状态。

5.2 是由社会-认知过程组成的

全特质理论认为社会-认知过程可以解释状态的密度分布。社会-认知机制可以解释个体分布的变化,也可以解释个体之间分布的变化。

作者认为CAPS中的社会-认知单元(与本文并不完全一样)决定人格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解释过程,表示的是心智的认知方面,如信息处理的方式、如何产生行为趋向等;

2动机过程:指个体的期待或恐惧,能够产生定向动力;

3稳定诱导过程:解释个体产生常有的行为,如基因或习惯;

4时间过程:用来解释过去的事情对当前的影响;

5随机错误(意外)过程:用来解释意料之外的特质。

作者认为以上几个过程,组成了特质的解释部分。

举个例子:之所以会出现外向性状态,是解释当前情境的函数输出倾向于外向(解释过程),并产生外向性行为的目的(动机过程),外向行为的平衡趋向(稳定诱导过程),持续外向性行为的趋向(时间过程),或者仅仅是随机过程(随机错误过程)。

如图1的上半部分所示,这些过程包括结构化元素、动态元素。结构化元素是指输入、中介单元、输出还有连接。动态元素是指从输入到输出是连贯起来的,不同的输入会产生不同的输出。输入是环境或个体内部感受。中介单元包括输入影响的其他环境或内感受。输出是大五人格模型中某一特质或多个特质的增加或减少。比如,解释过程的输出是增加个体的开放性,以及减少个体的外向性。最后,连接是输入、中介单元以及输出之间的连接。

当结构化元素激活后,连接就会把激活传递到另一个结构化元素中,以此类推,形成连贯过程。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状态,是因为输出不同、中介单元不同、连接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输入,由于每个个体内部的连接是不同的,所以输出也是不同的。状态不仅包括输出,还包括中介单元。状态包括情感、行为和认知,状态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例如,在解释过程中,情境的心理激活元素触发认知-情感单元,最终导致行为。全特质理论将特质显现作为情境的合理响应。状态的变化由情境导致,人们解释情境并产生行为。比如,一个人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情境中,可能会增加其尽责性。所有的输出都是环境或内感受经过处理过程后产生的,并且会对环境和内感受造成影响,因此解释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有研究表明大五人格状态可以用情境的特征来预测,大五人格状态也可以用来预测个体在特定时间点的目标。McCabe和Fleeson发现50-75%的人格状态可以从人们当前的目标预测出来。从经验上来看,可以用社会-认知过程预测大五人格状态。

个体的连接不同,输出就会不同,最终的状态分布也就不同。但是特质密度分布的平均值和shape是稳定的,因为每个个体的社会-认知过程是稳定的。McCabe和Fleeson发现个体在外向性上的大部分变化,可以用目标的变化来解释。也就是说,状态分布是由 产生的。

总之,全特质理论符合第二个检验:大五人格状态依赖于五个过程,也有许多研究中支持这一点。因此大五人格特质的描述是 ,特质的解释是社会-认知机制。

5.3 特质解释部分的替代

全特质理论支持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特质。目前对特质的解释还处于开始的状态,而实证结果也许会改变特质的解释部分。就目前而言,作者认为社会-认知是最好的。

事实上,还有两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Read(2010)等人的虚拟人格。虚拟人格模型的输入是情境特征,输出是行为,中间有隐含层,隐含层主要包括目标、期望和其他的社会-认知单元。虚拟人格模型非常具体,实验的结果也很可信。

另一个是DeYoung等人的CB5T,CB5T与全特质理论有所不同,但是也用了认知-动机来解释特质。在CB5T中,特质是由控制论机制中稳定参数导致的,控制论中的单元是目标、反馈、比较和调整。

6 (狭小的特质)积累成大五特质

全特质理论与现存的社会-认知理论(如CAPS)不同之处在于:全特质理论的背景是大五,用CAPS来解释大五人格特质,并引入CAPS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长久以来,社会-认知和特质论之间成对立关系,但依然有插入点,插入点就是用社会-认知机制来解释特质。

米歇尔等人尝试使用CAPS来解释特质,但是可以解释的范围太狭窄了,狭窄到只能用意向这一词,而不能用特质来形容。特质的范围比较广,广的意思是说特质大五人格中的每个特质都影响着众多行为(而不是仅仅某一个),许多情境都可能引发特质。比如,如果一个人是友善的,那么他也是有礼貌的、温暖的、慷慨的,而且会在很多环境下做出友善的行为。相比之下,狭小的意向就只有友善、而不包括礼貌、温暖、慷慨,也不会在多个情境下发生,也就是如果说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是友善的,并不代表他私下里也是友善的。

全特质理论认为社会-认知机制可以解释大五特质的显现,通过将具体的解释机制累积成大五。也就是,特质的解释部分由无数狭小的特质(特定情境特定行为相对应的特质)组成。然而,这些狭小的特质随时间累积成广泛的特质。积累是指狭小的特质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影响。

有研究者指出泛化、学习抽象原理、改变连接权重三者之间会相互影响。泛化是指个体学习识别类似情境、类似行为、(行为导致的)类似结果。比如,一个人发现跟朋友开玩笑的效果,与跟熟人开玩笑的效果类似,那么这个人会在这两个情境中采取类似的行为。

学习情境和行为的抽象原理,会导致广泛应用这些原理。比如,一个人发现大胆地说出自己想法,或者独断专权可能会使别人听自己的话,那么这个人可能会使用这两种原理。而这两个原理的情境、行为和连接之间也会相互影响。所以,特质是一直发展着的。

为什么积累可以解释大五?DeYoung发现积累原理需要满足生物、文化、逻辑和物理实现的约束。如果一个人并不喜欢在人群中待着,那么他也很难会喜欢派对。这些约束导致形成跨个体跨文化的通用结构, 机制的遗传可能性导致广泛特质的遗传可能性,因为积累使这些机制组成广泛特质。

实际上,积累相较于其他解释有一个优势可以同时解释大五结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是指逻辑、生物和物理约束导致类似的积累原理,特殊性导致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行为相互影响。

正是积累的这一点使全特质和CAPS分离开来,积累使社会认知机制能够解释大五。

7 理论考虑

7.1 循环

如果特质的解释部分和描述部分是同一事物,那么就有可能陷入死循环。全特质理论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全特质理论分别用两组不同的元素表示特质的解释部分和描述部分,特质的描述部分并不仅仅是标签,而是人格特质的状态密度分布;特质的解释部分则是与动机、期望等相关的社会认知单元。

7.2 与现代特质理论相比较

全特质理论是基于特质理论的,并认为特质是人格模型的核心。全特质理论与近期提出的特质理论不同:

首先,全特质理论将社会-认知单元作为特质的解释。关于人格和情境的争论一直都存在,特质和社会-认知理论也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全特质理论用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特质。如Baumert和Schmitt(2017)等人所说:“认知-情感-动机系统的参数形成了特定情境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形成了特定特质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第二,全特质理论将动机和认知领域结合到了人格特质领域,大多数现代的特质理论认为动机、认知等虽然都与特质理论相关,但都是独立的。如Costa和McCrae等人(206)认为动机和认知是特质的结果,而McAdams和Olson等人(2010)以及Roberts和Wood(2006)等人认为动机和特质是两个独立的领域,Winter,John,Stewart,Klohnen和Duncan(1998)认为动机为行为提供了方向(如,是否要与朋友交流),特质为行为提供了风格(如,如何与朋友交流)。全特质理论则认为:动机和认知是特质的解释部分。

第三,全特质理论解释了特质如何导致行为,而现代的大多数特质理论都没有为特质提供解释。大多数理论认为:目标、价值观和计划等属于个性适应[1](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因子,与特质独立。但是全特质理论则将这些个性适应因子作为特质的解释部分。

第四,全特质理论认为特质由解释部分和描述部分组成,且解释部分是描述部分的原因,描述部分为解释部分的结果。描述部分不仅仅是特质标签,而是人格状态的分布,解释部分则是导致人格状态分布的原因。

7.3 特质几乎包括所有事物,但其本身并不是单一事物

在全特质理论中,特质的解释部分包括了很多心理学变量,如目标、期望、能力和计划,以及叙事身份、脚本[2](scripts)、自我抗逆力水平等,之所以会包括这么多,是因为这些变量都可能会影响到人格状态。比如,脚本“未知-恐惧”当个体遇到未知事物时会感到恐惧,从而减少外向性行为。这些变量都是重要的,任何复杂的人格理论都需要包含这些变量。

作者认为也正是由于大五人格模型包括了几乎所有的人格变量,所以才能取得成功。特质的解释部分包括社会-认知机制,社会认知机制生成了人格状态分布。任何符合其他解释变量的变量及导致人格状态分布的变量,都应该包含在特质的解释部分中。也就是说大五特质是社会-认知过程的产物。

一些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特质具有生物学基础,并不直接受环境影响。也就是说特质是先天已有的,即使通过学习也很难改变。而全特质理论则不这么认为,全特质理论认为特质并不是单一的变量,人的本质也不是特质。特质的解释部分是若干个或者说是一整套社会-认知系统。解释部分中的社会-认知单元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所以,大五中的特质并不是相互分离的。

7.4 个体特质水平的参照物

在全特质理论中,特质具有解释部分和描述部分,那么描述一个个体的特质水平时就需要同时给出两个特质水平,一个是解释部分的特质水平,另一个是描述部分的特质水平。描述部分的特质水平是指个体的人格状态分布,人格状态分布并不能仅用一个数字描述。如果对个体的人格状态分布不感兴趣,而只对个体平均行为水平感兴趣,那么可以分析人格状态密度分布的位置,比如,如果说一个人的外向性属于中等水平,那么其状态密度分布的中心位置属于中等范围。解释部分的特质水平是指解释变量集,即使在相同的情境中每个人的每个解释变量值都不相同。特质解释部分的个体水平是指典型情境中解释变量产生的个体状态分布。比如,一个人是中等外向,那么这个人在典型情境中的解释变量会产生中等外向性行为。

特质同时具有以上两部分水平。一个和尚在修行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很内向,但是其潜在的社会-认知机制却是外向。全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有两部分组成——解释部分和描述部分,这就要求每个特质词,也要有两部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处于标准(典型)的情境中,这时特质的解释水平和描述水平相同,在不寻常的情境中,两部分的水平不匹配。

8 结论

全特质理论向现有的特质理论中加入了解释部分(社会-认知机制)。

本文开始的两句名言,分别是两个对立观点中最有说服力的两句名言,但从这两句话中可以得出结论:特质描述人们的行为方式,并且由社会-认知机制组成。全特质理论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观点的理论,全特质理论受这两句名言的启发,并且认为特质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看似对立,实则可整合为一个理论。

全特质理论的核心有五点:1特质的描述部分最好用状态密度分布;2需要为大五人格理论添加解释部分,解释为什么人和人是不同的,解释不同状态分布下的个体变化;3为大五人格理论添加解释部分后,大五人格特质同时具有两部分:解释部分和描述部分,解释部分是描述部分的原因;4全特质理论认为解释部分由社会-认知机制组成,因为:社会-认知机制解释人对情境的反应,而状态密度分布表明人格是对情境的反应。

文中还做了两个检验来评估全特质理论。首先,特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可以用社会-认知理论解释,而特质的描述则是用人格状态密度分布。第二,社会-认知机制是特质的解释部分。某一时刻的人格特质是对情境的响应,下一步需要探究的是生成大五人格状态的社会-认知机制。

总的来说,全特质理论模型不仅包括对行为的描述,还包括为什么会由这些描述,结合了特质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同时考虑了人和情境,为未来特质理论的研究搭建了框架,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这一领域最基本单元。



[1] 个性适应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McAdam在1995年提出:叙事身份、气质特征、个性适应共同构成了人格的三个层面。叙事身份是人们在解读自己的过去时,形成“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身份感,是在人们主观讲述过去的过程中形成的。气质特征(Dispositionaltraits),指的是那些在整个生命历程里相对稳定的那些人格特点。例如“大五人格”所描述的,责任心高低、宜人性高低、外向性高低、情绪稳定性高低、开放性高低。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是最难被改变的。个性适应(Characteristicadaptation)则指的是人们应对某些情境时,经常出现的总体反应模式,例如,某类情境总是带来特定的感觉、人们处理问题的总体策略、价值观、倾向性等等(McAdams, 1995)。

[2] 脚本 scripts:潜意识中为自己制定的“剧本”。


考虑:是否可以用来做基于微博的人格计算?

先用一部分数据建立人格识别模型,然后利用剩下的数据计算每条微博的人格,作为人格状态。

然后分析一周与一周之间(或一个月与一个月之间)人格状态的相关性。如果相关性也能达到0.8左右,考虑是否用人格状态作为对人格的描述。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