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队列(MQ)

29 篇文章 1 订阅

对于 MQ 来说,不管是 RocketMQ、Kafka 还是其他消息队列,它们的本质都是:一发一存一消费下面我们以这个本质作为根,一起由浅入深地聊聊 MQ。

 01 从 MQ 的本质说起 

将 MQ 掰开了揉碎了来看,都是「一发一存一消费」,再直白点就是一个「转发器」。

生产者先将消息投递一个叫做「队列」的容器中,然后再从这个容器中取出消息,最后再转发给消费者,仅此而已。

上面这个图便是消息队列最原始的模型,它包含了两个关键词:消息和队列。

1、消息:就是要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最简单的文本字符串,也可以是自定义的复杂格式(只要能按预定格式解析出来即可)。

2、队列: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是一种先进先出数据结构。它是存放消息的容器,消息从队尾入队,从队头出队,入队即发消息的过程,出队即收消息的过程。

 

2.1 队列模型

最初的消息队列就是上一节讲的原始模型,它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队列(Queue)。消息按照什么顺序写进去,就按照什么顺序读出来。不过,队列没有 “读” 这个操作,读就是出队,从队头中 “删除” 这个消息。

这便是队列模型:它允许多个生产者往同一个队列发送消息。但是,如果有多个消费者,实际上是竞争的关系,也就是一条消息只能被其中一个消费者接收到,读完即被删除。

2.2 发布-订阅模型

如果需要将一份消息数据分发给多个消费者,并且每个消费者都要求收到全量的消息。很显然,队列模型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一个可行的方案是:为每个消费者创建一个单独的队列,让生产者发送多份。这种做法比较笨,而且同一份数据会被复制多份,也很浪费空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演化出了另外一种消息模型:发布-订阅模型。

在发布-订阅模型中,存放消息的容器变成了 “主题”,订阅者在接收消息之前需要先 “订阅主题”。最终,每个订阅者都可以收到同一个主题的全量消息。

仔细对比下它和 “队列模式” 的异同:生产者就是发布者,队列就是主题,消费者就是订阅者,无本质区别。唯一的不同点在于:一份消息数据是否可以被多次消费。

 

2.3 小结

最后做个小结,上面两种模型说白了就是:单播广播的区别。而且,当发布-订阅模型中只有 1 个订阅者时,它和队列模型就一样了,因此在功能上是完全兼容队列模型的。

举一个实际例子,比如说电商业务中最常见的「订单支付」场景:在订单支付成功后,需要更新订单状态、更新用户积分、通知商家有新订单、更新推荐系统中的用户画像等等。

引入 MQ 后,订单支付现在只需要关注它最重要的流程:更新订单状态即可。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全部交给 MQ 来通知。这便是 MQ 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系统解耦

改造前订单系统依赖 3 个外部系统,改造后仅仅依赖 MQ,而且后续业务再扩展(比如:营销系统打算针对支付用户奖励优惠券),也不涉及订单系统的修改,从而保证了核心流程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这个改造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因为 MQ 的引入,更新用户积分、通知商家、更新用户画像这些步骤全部变成了异步执行,能减少订单支付的整体耗时,提升订单系统的吞吐量。这便是 MQ 的另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异步通信

除此以外,由于队列能转储消息,对于超出系统承载能力的场景,可以用 MQ 作为 “漏斗” 进行限流保护,即所谓的流量削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