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Docker各版本的详细介绍,结合其关键特性、发布时间及适用场景,按时间顺序梳理:
1. Docker 1.0(2014年6月)
- 里程碑:首个生产就绪版本,奠定Docker核心概念(镜像、容器、仓库)。
- 特性:
- 基础命令支持(
docker run、docker build)。 - 引入Docker Hub作为公共镜像仓库。
- 基础命令支持(
- 应用示例:快速部署Nginx等基础服务。
2. Docker 1.10(2016年2月)
- 安全增强:支持API约束,优化镜像分层存储。
- 改进点:提升隔离性(命名空间)和资源控制(cgroups)。
3. Docker 17.x系列(2017年)
- 版本拆分:分为社区版(CE)和企业版(EE),CE免费开源,EE提供企业级支持。
- 新增功能:
- Docker Compose集成多容器管理。
- Docker Swarm原生集群编排。
4. Docker 19.03(2019年7月)
- Rootless模式:非root用户运行容器,提升安全性。
- BuildKit默认启用:优化镜像构建效率,支持复杂构建场景。
5. Docker 20.10(2020年12月)
- Compose V2:基于Go语言重写,性能提升并支持Kubernetes。
- 多架构镜像:支持x86、ARM等跨平台构建。
6. Docker 23.0(2023年1月)
- 生产级Rootless:GA阶段,安全沙箱能力成熟。
- 移除Compose V1:强制迁移至V2,简化工具链。
7. Docker 25.0+(2024年后)
- 边缘计算优化:微型运行时(<10MB)适配IoT设备。
- 安全增强:集成Trivy漏洞扫描,镜像签名验真(Notary 2.0)。
8. Docker 28.1.0(2025年4月)
- 多平台支持:强化跨平台镜像管理(
--platform参数)。 - 网络优化:修复桥接网络漏洞,提升Swarm兼容性。
版本对比与适用场景
| 版本 | 核心特性 | 适用场景 |
|---|---|---|
| 1.0 | 基础容器化功能 | 早期应用容器化试点 |
| 17.x | Swarm编排、CE/EE拆分 | 中小企业集群管理 |
| 20.10 | Compose V2、多架构镜像 | 云原生开发与跨平台部署 |
| 25.0+ | Rootless生产化、边缘计算支持 | 安全敏感型生产环境 |
总结
Docker版本演进聚焦于安全性(如Rootless)、编排能力(Compose/Swarm/Kubernetes集成)及跨平台支持。企业用户建议选择EE版或25.0+版本以获取生产级特性,开发者可优先使用CE版最新稳定版本。
3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