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日记-《银河帝国》第一本‘基地’读后感-20201109

个人日记-《银河帝国》第一本‘基地’读后感-20201109

之前,分享过《银河帝国》系列第8本书的读后感,这几天读完了第一本,因为本系列共分为三个部分,所以跳着看其实也没有多大问题,在阿西莫夫所在时代,是一个科技全面发展的时代,人们总能发明新的东西,比如电话,电脑和核能。一切看起来是那么欣欣向荣,在那样时代背景下 ,当代的小说家即受益于当时的时代,可能也被当时的时代所限制。那么作为阿西莫夫开山之作的第一本,它又带给我们什么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故事梗概
在未来,人类遍布银河的各个角落,地球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了,但是整个银河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管辖,人们称它“帝国”,因为管辖整个银河,又是帝国,所以这可能是书名的由来。
帝国已经运行了很多很多年,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危机,这个时候,一个自称“谢顿”的人,开发了一个学科叫“心理史学家”,专门研究人民群众的心理,来预测未来的事,这不预测还好,一预测就发现大事不好了-帝国即将迎来毁灭,毁灭之后人民群众会陷入战乱时代,就有点像中国战国时代一样。
帝国的人知道后,就问谢顿应对危机的办法。谢顿说:这阻止是阻止不了,不过可以缩短战乱时代的时间,恰好这有几个视频,等时候到了,自然会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有点像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给别人的锦囊,到时候打开就知道咋做了,谢顿为了防万一,还建立了一个组织称之为“基地”,专门应对危机。
就这样过去了好多年,在谢顿死后,人们渐渐就忘了这件事,结果危机来了,第一本书共两次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是贵族想要造反,然后被基地的人打败,每打败一次,谢顿都会跳出来一次,说你看预测的对吧,危机真来了,这就有点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每次拿出一个娃娃,你会发现下面还有一层。
(2)心理史学家
在这本书里,应该是第一次听说心理史学家这个词,或者说第一次听说将历史和心理连接起来,用研究人们心理的方式来预测未来。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但是也很难实现,首先认为每个个人,可能会有固定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但是作为群体,有时候这个群体却不容易预测,或者说很那预测。
以前有个很有趣的实验,就是给一群人看一个物品,然后让他们出价,结果有些人出价高了,有些人出价低了,可以说出价是五花八门,但后来实验人员发现,如果每次将他们所有人的估计取平均值,就非常接近那个物品的价值,后来称这个为“群体智慧”。而反例也是比比皆是,最近米国大选也在进行中,整个大选不做过多评论,咱们这群吃瓜群众,看个热闹而已。每次大选前,都会有一些机构做民调,就是"民意调查",你可以想象,就是给你一张表格,问你支持哪位总统啊,有啥看法啊,以下问题同意画对号,诸如此类,填完后统计下,预测看看这次谁会赢,结果上基本次次打脸,人们根本不愿意在调查问卷中说实话。
以前科学家做过这样的想象,说假如,从大爆炸之初,就知道了所有原子的行动,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能够模拟所有原子接下来的行动,由此推算,是不是可以完全预测,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包括人的接下来的行动。至少现在的科技,还无法做出这样的计算机,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好像被证伪了,因为存在真随机,信息量呈现几何增长。总感觉心理史学家好像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估计也就小说中存在这样的事情。
总结,《银行帝国》系列共15本书,也正是朋友的推荐才有幸读到,不过也没关系,来日方长,慢慢来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好奇龙猫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