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电影《扫黑行动》,讲述三年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的一个具体事件。
记得前几年,估计你也听过类似新闻,就是大学贷,学生贷等等系列,面向学生的贷款,借钱的人明知道,学生一般是没有偿还能力的,还刺激他们提前消费,超前消费。
前几年,自己当时也在读大学,那时候听到这种新闻,不免得有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里,毕竟没发生自己身上,想想自己没上当,也是有原因的,那时候,几乎每个大学生或多或少,都看到过,或者收到过短信,什么借贷啥的。
但是你要知道,你借来的钱,可不是你的,只要你劳动所得来的钱,才是你的。那个时候,也有想要买的东西,也有欲望,但是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不上当,所以要恪守本心,才是重要的。
那现在还有没有类似的贷款了呢,回答是什么学生贷确实少了,但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出了新花样。可以说,只要人性的弱点还在,这类事件,就几乎不会杜绝,你游览网页时,某些奇特的广告,手机上,好像谁都有你的手机号,谁都可以给你发短信。
(1)电影故事
在电影中,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学生,因为自己母亲病了,借了2万块钱,结果两个月利滚利,涨到96万,以前想到了高利贷,利息非常高,但没想到这么高,可以用直接抢钱来形容了。
女学生还不起钱,就被逼着工作,还有暴力催债,因为还不起钱,最后还被从楼上扔下来,以此为导火索,重案组顺藤摸瓜,拉出来整个幕后网络。
(2)专业演员
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演员王劲松饰演的杜局,公安局局长,并且随着电影故事推进,电影里有人已经发现,内部存在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的作用。
有点像猜内鬼,找内鬼的游戏,自己当时就猜测一定是他,不是因为他演技不行,露出了破绽,而恰恰相反,他演的太好,就是因为专业的演技,找不出任何破绽,所有猜测是他,有点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和反其道而行之的感觉。
自己其实看的电影与电视剧不多,听说电影《人生大事》获奖了,自己也觉得是实至名归,首先这部电影和《入殓师》进行对比的话,《人生大事》确实很像日本的《入殓师》,只不过这个是中国的,在电影中,送别老人,下楼喊号子,也震撼到了自己,这就是一种仪式,以这样的仪式感,表达对死者的缅怀与牵挂。
(3)金鹰奖
其实金鹰将这个颁奖晚会自己也没看,但是有人剪辑了马少骅的演讲,自己看到了,其中有段感动了自己,他讲他大概有一个月没有拍戏任务,于是他跟导演讲,能不能出去找到活干,赚点外快,导演说,少华啊,这年我们只做一件事好不好啊。
听到这里,自己觉得受到某种点拨,我们平时有很多想法,却很少沉下心来一件一件做事,浮躁的外部环境,会影响我们,让我们忘记,什么才是你值得坚守,一直应该保持下去的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