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java中FileInputStream、BufferInputStream的理解

在计算机中文件是byte 、byte、byte地存储

FileInputStream在读取文件的时候,就是一个一个byte地读取,

DataInputStream则是在FileInputStream的一个轻量级的包装类,

BufferInputStream则是自带缓冲区,默认缓冲区大小为8X1024 


通俗地讲就是:

FileInputStream在读取文件的时候,一滴一滴地把水从一个缸复制到另外一个缸

DataInputStream则是一瓢一瓢地把水从一个缸复制到另外一个缸

BufferInputStream则是一桶一桶地把水从一个缸复制到另外一个缸。


这个是FileInputStream

/**
     * @author Administrator
     *BufferInputStream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HexByBuffer(String fileName)throws IOException{
        BufferedInputStream in=new Buffered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8*1024);
        BufferedOutputStream out=new Buffered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f2),8*1024);
        int c=0;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获取当前时间
        while((c=in.read())!=-1){
            out.write(c);
            out.flush();//刷新缓冲区
        }
        long end=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start);//2MB  数据7000毫秒
        out.close();
        in.close();;
    }


另外还有对文件的批量处理,利用一个字节数组byte【】存储,改方法最快是BufferInputStream

/**
     * @author Administrator
     *FileInputStream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HexByByteArray(String fileName)throws IOException{
        FileInputStream in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
        FileOutputStream 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f2);
        byte[] buf = new byte[8 * 1024];
      int bytes = 0;
      int j = 1;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while((bytes = in.read(buf,0,buf.length))!=-1){
          out.write(buf);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start+"毫秒");//2MB  数据7毫秒
      in.close();
      out.close();
    }


附录百度过来的对缓冲区的解释

如果是边读边写,就会很慢,也伤硬盘。缓冲区就是内存里的一块区域,把数据先存内存里,然后一次性写入,类似数据库的批量操作,这样效率比较高。

 调用I\O操作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一个一个的读或者写,关键就在,CPU只有一个,不论是几个核心。CPU在系统调用时,会不会还要参与主要操作?参与多次就会花更多的时间。 
 
  系统调用时,若不用缓冲,CPU会酌情考虑使用 中断。此时CPU是主动地,每个周期中都要花去一部分去询问I\O设备是否读完数据,这段时间CPU不能做任何其他的事情(至少负责执行这段模块的核不能)。所以,调用一次读了一个字,通报一次,CPU腾出时间处理一次。 
 
  而设置缓冲,CPU通常会使用 DMA 方式去执行 I\O 操作。CPU 将这个工作交给DMA控制器来做,自己腾出时间做其他的事,当DMA完成工作时,DMA会主动告诉CPU“操作完成”。这时,CPU接管后续工作。在此,CPU 是被动的。DMA是专门 做 I\O 与 内存 数据交换的,不仅自身效率高,也节约了CPU时间,CPU在DMA开始和结束时做了一些设置罢了。 
所以,调用一次,不必通报CPU,等缓冲区满了,DMA 会对C PU 说 “嘿,伙计!快过来看看,把他们都搬走吧”。 
 
 综上,设置缓冲,就建立了数据块,使得DMA执行更方便,CPU也有空闲,而不是呆呆地候着I\O数据读来。从微观角度来说,设置缓冲效率要高很多。尽管,不能从这个程序上看出来。 几万字的读写\就能看到差距



  • 5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