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码开发中,不同场景(如变量、函数、类、文件等)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命名格式,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一致性。以下是最常用的命名格式及适用场景:
1. 驼峰式命名法(Camel Case)
- 特点:首个单词首字母小写,后续单词首字母大写,单词之间无分隔符。
- 示例:
userName、getUserInfo、calculateTotalPrice - 适用场景:
- 变量、函数、方法(JavaScript、Java、Python 等主流语言常用)。
- 例:
let studentAge = 20;(JavaScript 变量)、def fetchUserData():(Python 函数)。
2. 帕斯卡式命名法(Pascal Case,大驼峰式)
- 特点:每个单词首字母均大写,单词之间无分隔符。
- 示例:
UserName、UserInfo、OrderService - 适用场景:
- 类名、构造函数、组件名(Java、C#、TypeScript、Vue/React 组件等)。
- 例:
class UserAccount {}(Java 类)、function UserProfile() {}(React 组件)。
3. 蛇形命名法(Snake Case)
- 特点:所有字母小写,单词之间用下划线(
_)连接。 - 示例:
user_name、get_user_info、total_order_price - 适用场景:
- 变量、函数(Python、PHP 等语言常用,数据库表名、字段名也常用)。
- 例:
student_age = 20(Python 变量)、order_status(数据库字段)。
4. 烤肉串命名法(Kebab Case)
- 特点:所有字母小写,单词之间用连字符(
-)连接。 - 示例:
user-name、login-form、sidebar-container - 适用场景:
- HTML/CSS 中的类名、ID(如
class="header-nav")。 - URL 路径(如
/user-profile)。 - 文件名(如 Vue 组件
user-card.vue、CSS 文件base-style.css)。
- HTML/CSS 中的类名、ID(如
5. 常量命名法(UPPER_SNAKE_CASE,全大写蛇形)
- 特点:所有字母大写,单词之间用下划线(
_)连接。 - 示例:
MAX_SIZE、API_KEY、DEFAULT_TIMEOUT - 适用场景:
- 常量(几乎所有语言通用)。
- 例:
const MAX_RETRY = 3;(JavaScript 常量)、PI = 3.14159(Python 常量)。
6. 匈牙利命名法(Hungarian Notation)
- 特点:变量名前加前缀表示类型或用途(如
strName表示字符串类型的 “名称”)。 - 示例:
strUserName(字符串类型的用户名)、intCount(整数类型的计数) - 适用场景:
- 早期 C/C++ 开发,或对类型严格要求的场景(现在多数语言已不推荐,因可读性较差)。
不同语言的常见偏好
- JavaScript/TypeScript:变量 / 函数用
camelCase,类 / 组件用PascalCase,常量用UPPER_SNAKE_CASE,文件名用kebab-case或PascalCase。 - Java:变量 / 方法用
camelCase,类用PascalCase,常量用UPPER_SNAKE_CASE。 - Python:变量 / 函数用
snake_case,类用PascalCase,常量用UPPER_SNAKE_CASE。 - HTML/CSS:类名 / ID 用
kebab-case。 - 数据库:表名、字段名常用
snake_case(如user_profile、order_id)。
核心原则
命名的核心是清晰易懂,尽量让名称准确表达含义(如 getUser 比 func1 更好),同时遵循团队或语言的规范,保持一致性。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