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基础(一) kotlin基础语法
这次的内容主要是kotlin的基本要素:变量、函数、类。同时学习kotlin的控制语句,if、when、while等,并清楚与java的区别
基本要素:函数和变量
函数
-
从main函数引入
首先像java一样新建一个kotlin的文件
书写main函数,程序入口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ln("hello word") }
main函数可以分析出kotlin的一些特性
- kotlin使用关键字fun生命一个函数
- 函数名称跟在fun之后
- 函数的参数类型定义,参数名称在前,参数类型在后,中间用冒号分割
- kotlin对数组的支持,数组就是类
Array<String>
,在java中的写法是String[]
- 打印语句,kotlin中只需要使用
println()
函数 - 每一行代码结束不需要分号
;
-
函数
函数的声明以关键字fun开始;函数名称紧跟其后;接下来是括号,以及括号内的参数,参数的写法是先写参数名称,再写参数类型,以冒号分割,多个参数类型之间以逗号分割;如果有返回值则在括号之后追加冒号,再加参数类型,然后写大括号书写函数体。- 标准的函数
fun test() { println("wp") }
- 带返回值的函数
fun testOne(a: Int, b: Int): Int { val result = if (a > b) { a } else { b } return result }
- 标准的函数
-
表达式函数体
区分表达式和语句的区别,表达式有值,并且能作为另一个表达式的一部分使用;而语句总是包围着它的代码块中的元素,并没有自己的值。
if在kotlin是中属于表达式,因此它是有返回值的.
对上面带返回值的函数改造:fun testOne(a: Int, b: Int): Int { return if (a > b) a else b }
因为这个函数是由单个表达式构成的,可以用表达式作为完整的函数体,并去掉花括号和return语句并加上一个等号,因此对它进行改造:
fun testOne(a: Int, b: Int): Int = if (a > b) a else b
对于表达式函数体来说,编译器会分析作为函数体的表达式,并把它的类型作为函数,即使没有显示的写出来,对上述函数继续改造:
fun testOne(a: Int, b: Int) = if (a > b) a else b
如果if分支中只有一个表达式,花括号是可以省略的,如果if分支是代码块,代码块中的最后一个表达式会被最为返回结果。
猜测 :fun之前没有加修饰符,所以猜测kotlin函数默认的修饰符类比与java的public
变量
在kotlin中,许多变量声明的类型都可以省略,并且和表达式函数体一样,编译器会分析表达式的值,并把它的类型作为变量的类型:
val name = "wp"
val age = 26
可变变量和不可变变量
- val(来自value) — 不可变引用。使用val声明的变量不能在初始化之后再次赋值。它对应java的final变量
- var(来自variable) — 可变引用。这种变量的值可以被改变。这种声明对应的是普通(非final)的java变量
更简单的字符串格式化:字符串模版
kotlin的新特性,让你可以在字符串中引用局部变量,只需要在变量名称之前加上$符号
fun testTwo() {
val name = "wp"
println("name = $name")
}
类和属性
kotlin中的类
class P(val name: String)
属性
在kotlin中,属性是头等的语言特性,完全替代了字段和访问器方法。在类中声明一个属性和声明一个变量一个样,都是使用val
和var
关键字。
class Person {
val name: String = "wp"
}
自定义访问器
当你在声明属性的时候,你就声明了对应的访问器(只读属性只有一个getter访问器,而可写属性既有getter也有setter)。
大多数情况下,属性有一个对应属性字段来保存属性值,但是有时候不需要单独的字段来存储这个信息,因为它是通过一系列调节判断来得出的。
class Rect(val height: Int, val width: Int) {
val isSquare: Boolean
get() {
return height == width
}
}
比如判断Rect是否是正方形,只需要判断宽和高是否一致就行,不需要设置isSquare属性。
表示和处理选择:枚举和"when"
枚举
声明一个枚举:
enum class Color {
RED, GREEN;
fun desc() = "色值"
}
kotlin声明枚举用了enum和class两个关键字,而java只用了一个关键字。kotlin中enmu是一个所谓的软关键字,只有当它出现在class前面是才有特殊的意义,在其他地方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名称使用。
枚举类也展示了kotlin语法唯一必须使用分号的地方:如果需要在枚举类中定义任何方法,就要使用分号吧枚举常量和方法定义分开。
when
和if一样,when是一个有返回值的表达式,因此可以写一个直接返回when表达式的表达式体函数。
fun testWhen(data: Int) =
when (data) {
1 -> "婴儿"
2 -> "幼儿"
else -> "大孩子"
}
fun main(args: Array) {
println(testWhen(1))
}
婴儿
与java不一样,你不需要为每一个分支豆鞋一个break语句(java中漏写break可能会导致逻辑错误)。如果
匹配成功,只有对应的分支会执行。也可以把多个值合并到同一分支,只需要逗号隔开这些值。
- 在“when”结构中使用任意对象
fun testWhenObj(name: String, pass: String) =
when (setOf(name, pass)) {
setOf("w", "p") -> "wp"
setOf("bai", "du") -> "baidu"
else -> "other"
}
- 使用不带参数的"when"
fun testWhenNothing(person: Person) =
when {
(person.name == "wp") -> "wp"
else -> "other"
}
如果没有给when表达式提供参数,分支条件就是任意的布尔表达式。这种写法的优点是不会创建额外的对象,但是代价就是更加难以理解。
__if和when都可以使用代码块来作为分支体。这种情况下,最后一个表达式就是结果。__
迭代事物:“while”循环和"for"循环
-
while
while(condition){ // todo }
-
do…while()
do{ // todo }while(condition)
-
for
在java的常规循环中,先初始化变量,在循环的每一步中更新它的值,并在值满足某个限制条件时推出循环。为了替代这种常规的循环用法,kotlin使用了区间的用法。区间本质上就是两个值之间的间隔,这两个值通常是数字:一个是起始值,一个是结束值。使用
..
来表示区间:val oneToTen = 1..10
kotlin的区间是包含的或者闭合的(可以理解为闭区间),意味着第二个值始终是区间的一部分。
- 常规迭代
for (i in 1..100) { println("value = $i") }
- map迭代
val map = Map
- 常规迭代
try、catch、finally
与java一样,kotlin同样使用try,catch这样的语句来处理异常
fun testTry(reader: BufferedReader): Int? {
try {
val line = reader.readLine()
return Integer.parseInt(line)
} catch (e: NumberFormatException) {
return null
} finally {
reader.close()
}
}
- try做为表达式
fun testTry(reader: BufferedReader) = try { val line = reader.readLine() Integer.parseInt(line) } catch (e: NumberFormatException) { null } finally { reader.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