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为什么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似乎与人们本能的认知相违背,人们总是认为多数人认可的总是对的和更好的:我们总是通过选举的方法来选出领袖和作出决定、热衷于当下流行的音乐和节目并和身边的人谈论它们、使用网络流行语以让自己显得“入流”。

        尽管人们都知道许多最杰出的人物都是特立独行的,从来不会为了“合群”而刻意调节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人们成为随波逐流的一员。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多数人”是正确的,还是“少数人”是正确的呢?

        我的答案毫无疑问的是:“少数人”。

        我将在下文中列出支持这个观点的原因:

        其实如果了解到群众的行为模式的话很容易能够理解其中的荒谬之处,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中就有很尖刻的描写。人们为了融入群体和获得归属感而选择抛弃理智,融入群体的方法也大抵如此。群体的力量虽然是强大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群体是明智的,恰恰相反,群体的“智慧”远远不及独立的个人。相对于复杂的个人思维,群体似乎只能接受简单的逻辑和形象化的信息。这就意味着,如果缺乏明智的领导,群体将集体驶向错误的方向却并不自知,而另一方面群体又是排斥理智的,拥有理智的人如果不具备驱使群体的能力,那么他们难以通过说理的方式影响群体,更别说成为群体的领袖了。这就为群体能够找到正确方向又增添了一道难关。

        在这里,我把真理定义为:尽可能的通晓时间轴的前后和世界的宽度之后,对于顺利实现目标而言,真正正确的选择。这本身是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真理这个词似乎很遥远,自称追求真理的人显得像个乡巴佬)。

        追求真理确实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推广真理更为甚之。处在群体当中时,你身边的人不希望你追求真理,并会给不肯接受群体情绪的人带来阻力。你的上级同样不希望你想太多,小到学校里老师喜欢并奖励“听话”的学生,大到国家政治上的禁止谈政,一些皇帝会找借口杀掉功高震主的臣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等等事例都说明了这个事实。而著名的禁书《君主论》,也是支持愚民和独裁政策的。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有过太多血的教训。

        想想苏格拉底之死----在一个以自由言论与民主为荣的国度--古希腊,以除了言论之外没有任何罪过的情况下苏格拉底被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处死。“苏格拉底代表着一种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追求真理的卓越思想,而真正的思想乃是一种威胁,不仅权力者本身可能把思想当作威胁,而且怯懦的民众,也把思想家当作破坏其安宁生活的罪魁祸首”。

        又例如伽利略之死----因为宣传日心说而遭到教廷的审判,“讽刺的地方在于他只是在宣传哥白尼的观点,而后者却安然无恙。事实上,哥白尼不进步反对教廷,还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把自己的著作献给教皇”。

        再想想商鞅之死----为了造福百姓而成功实施商鞅变法却因得罪太多权贵而成为秦王逃避责任的替罪羊。

        撇开理想主义情怀不谈,这似乎显得正确的答案并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意义,融入群体,成为无敌的战车中的一个零件就好了,虽然你可能并不知道战车到底在往哪儿开,群体就是力量,群体就是正确,群体就是法律,何必成为孤独的野兔呢?

        如果真是如此,这个世界也就太过于荒谬了,不过幸好这个世界尽管本质上是混沌的,通过寻找与发现规则仍然是实现目标最好的方法之一。变得不盲从,拥有独立意识,仍然是值得追求的,为什么呢?

        第一,追求正确的答案的行为本身就是正确的。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利用逻辑的思考来进行判断,而不是根据情绪系统或者群体的行为来进行判断就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情绪系统为我们打造了一套适应环境的体系,在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情绪会帮助控制和调节我们自身的一些行为,然而它并不总是正确的,尤其是在环境和过去任何时代都不太一样的现代。情绪系统根植在基因中,在短短的一生内我们无法通过优胜劣汰的进化方法改善我们的情绪系统,所以必须要依靠理智。需要指出的两点是,情绪系统仍然是值得重视的,有时候你感觉到不对劲,那就可能是什么地方不对劲,至少你在影响别人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情绪系统的力量。另外,独立的理智思维在自己的认知水平或者周边环境的文明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很可能会对适应环境产生反作用的。

        第二,越少人知道的稀缺信息才越能够创造价值。你很难通过利用所有人都知道的规律创造价值。也许与在学校奋斗单一的衡量指标而言,真实的世界存在着更多的不规则,更多的付出与收益不均等现象。在学校里,参与竞争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商业世界里,竞争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及更少的收益,逃不脱竞争的企业意味着将就此停步不前或者就此消失。在商界里,虽然常常逃不脱竞争,但是只有傻瓜才会喜欢和主动寻找竞争。少有人走的路同时意味着更多艰辛,但这正好为我们创造垄断地位筑立了一道天然的壁垒。Paul Graham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假定软件有两个候选的新功能,它们创造的商业价值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总是选择较困难的那个功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如果你开发出来的技术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那就够了,你不需要依靠其他防御手段了。

        第三,即使也许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希望你追求真理,也不意味着你这么做是错的。希特勒也曾“焚书坑儒”,一般人会觉得他肯定是个没有文化的野蛮人。但是希特勒56岁死时留下约1.6万本私人藏书却鲜有人知。也就是说即使统治者希望其他人变得愚昧也不意味着统治者自身追求愚昧。实际上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在追求原始与愚昧,只是人们在这么做的时候并不自知。有时候我们变得不擅长寻找正确答案,是因为成长在一个错误的环境里,很遗憾我们大部分人是这样的,即学校。Paul Graham有篇文章《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把学校比作监狱:大人们为了自己能好好做自己的事情,把小孩们集中关在同一个地方,缺乏有效的引导,根本没有真正的事情可做。就像在封闭的泡沫之中,所作所为只对泡沫内部有影响,对外部没有影响。那么很自然的,这些场合就会产生野蛮的做法。因为它们不具备实际功能,你做的事情产生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效果,所以也就无所谓采用的形式。于是原始和野蛮在这里滋生,学校虽然是知识的殿堂,其中的关系结构却和原始社会非常相似。任何这种类型的组织都是可怕的生存环境。当你所做的事情能产生真实的效果,发现正确的答案才开始变得重要。如果你对世界全部的认识就是身边看到的一切,以为经历过的那些扭曲的事件就是世界的样子,你就该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看法了。

        也许大多数人甚至每一个人即使终其一生在寻找,也无法寻找到最终正确的答案,因为你甚至永远都无法确认自己对于问题的定义是否是正确。但是只要你一直在提出问题,一直在寻找答案,就没有关系。

        为什么人们害怕探索?------因为将一生奉献于别人不相信的事情,在正确的路途上孑孓独行已是艰难,而在错误的路途上独自前行更是不可忍受。

        但是,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洛克菲勒的话来结束:“过创造性的生活需要有足够勇气,创造性是无人涉足的领域,但你将有一个伟大的发现,那就是你自己。“

        也正如乔布斯所说:“每一个人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2015

                                                                  September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