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典型场景与具体的执行
在计划阶段我们通常会设计不同的测试场景,比如:
1、低压力的基准测试验证测试环境和脚本的可用性,
2、一个随时间逐步加压的负载测试,确定系统当前满足性能需求可支持的最大压力数
3、再进行一些高压力测试
4、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
5、高可用测试等等。
6、给被测集群增加一套节点,得到增加节点的系统处理能力的提升趋势。
具体执行可以参考性能测试计划阶段的场景展开。
一个典型的性能测试执行一般分为几个步骤:
1、测试脚本,测试数据检查、准备和完善:这一阶段的工作可能在环境搭建阶段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我们这里要做的主要是检查和补充
2、测试环境的初始化:每次轮性能测试可能会产生一些垃圾数据,各单元的软件和操作系统也可能有些资源释放不掉。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测试结果,在一个规范的性能测试中,每轮性能测试开始前进行系统、软件重启和数据库初始化。也方便性能调优后,下轮性能测试的数据比对。
3、开启数据收集器,比如:
a、监控各系统(包括压力机和被测系统)的CPU,Mem,磁盘使用情况,
b、被测系统的JVM和线程查看工具Jconsole,
c、java方法占用CPU时间的统计工具等。
b和c一般在后期的定位性能瓶颈和调优用的比较多。
3、性能测试具体执行,这没什么说的,按照场景跑完就是
4、性能数据收集和分析:
收集各性能指标,并结合业务需求给出初步的评估和问题定位,写入报告
5、性能测试报告:
整理前面的数据,给出本轮性能测试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