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OSI参考模型

这三层是自己写的代码实现,下面每个包首部都有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地址

应用层:文件传输FTP,万维网HTTP这些需要联网的

表示层:1数据格式的转换(二进制转化为图片)2数据加密解密(聊天隐私会进行加密防止抓包)3数据压缩与恢复(比如说视频聊天在传输过程中会压缩)(如XXXXX)

会话层:向用户进程实体提供链接进行有序的数据传输,也就是建立同步。1建立同步会话2从校验点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cookie功能,将表示层的数据封装成秘钥加一些令牌向下传输,令牌aaaaaa)

下面四层是socket实现

传输层:实现进程中的通信,与端与端间的通信,上三层与下三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或数据段。,,功能一:可靠传输(需从另一端确认)不可靠传输只管发送。功能二:差错控制,流量控制(TCP或者UDP)(TCPxxxxxaaaaa)

网络层: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不同的主机提供服务,网络传输单位是数据报,1路由选择(找最佳路径)2流量控制(寻址寻址OP)(IPTCPxxxxxaaaaa)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转化成帧,数据链路层的单位为帧。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mac)(macIPTCPxxxxxaaaaa)

物理层:在物理层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不管什么比特组合,都能在数据链路上传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1定义接口特性,定义传输模式(单工,双工,半双工)定义传输速率(多少兆网速)4比特同步与编码(0011100)

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OSI层模型排错:物理层故障 查看链接状态 发送和接受的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的故障 mac冲突 ADSL欠费 网速没办法一致 

                             网络层问题 子网掩码错误 错误的IP 路由器上没有配目标网络的路由

发送时延:数据包比特/数据带宽(比特/s)

物理层:确定接口的一些特性,通常是标准

信道:指的是向一个方向传递信息的媒体(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不能同时接受与发送),全双工通信)

奈氏准则: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上限值

5层参考模型结合osi与TCP与IP的优点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支持各种网络应用

进程与进程之间的传输TCP与UDP

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分组

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比特传输

传输方式:面向有连接型(打电话)与面向无连接型(发快递)

HTTP属于osi应用层的协议,HTML是表示层的协议

IP由xxx.xxx.xx.xx组成,本质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255之间,叫ipv4、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又叫ipv6

子网掩码:255.255.255.0前三位固定,后面有254选择0与255除外

其中网关的地址决定了IP的前几位。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