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主存的结构

1)高位交叉编址
2)低位交叉编址与流水线方式并行存取
a.存取周期:cpu对内存两次读或写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总线周期:总线传输一次数据花费的时间

3)访存排队器
主存是与cpu,还是io,还是辅存交互,其顺序是受访存排队器控制的
a.由于易丢失代码,io的优先级最高
b.严重影响cpu工作的请求源,优先级次高,比如写可能优先于读

缓存的工作原理

1.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命中率,访存效率,平均访问时间)

2.cache的读取和写入操作(读流程,写直达法,回写法,多缓存一致性问题)
3.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内存块大小与缓存块大小是一样的)



 

4.缓存块的替换策略
FIFO先进先出策略(命中率低)
LRU最久未使用策略(命中率高)
5.磁盘
定位到某一个数据块的时间=找到磁盘面+寻道+等待磁盘转动到指定位置

 

主存-磁盘体系

1.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2.内存空间的扩充
3.地址转换
4.内存保护-内存是重定位寄存器和界地址寄存器保证进程不相互影响的
1)cpu使用逻辑地址
2)判断逻辑地址是否小于界地址寄存器
3)若没有越界,则加上重定位寄存器(基地址寄存器),得到物理地址
4)cpu在切换到执行某一进程时,会初始化重定位寄存器和界址寄存器

1.分页存储管理

1)把内存和磁盘块都划分为等大小块,每一个小块就是“页”,磁盘块块叫"页面",内存块称为“页框”。在内存中要为每一个进程维护一张“页号-磁盘物理地址”映射关系表,称之为“页表”
2)a.虚拟地址为A,页大小为L,则页号为A/L,页内偏移为A mod L
      b.页号P的页表项地址 = 页表项首地址+P x 页表项长度
      c.物理地址 = 磁盘号 x 块大小 + 磁盘内偏移量

 

3)多级页表与B树的关系
4)分页存储管理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是内存与磁盘之间的协作
2.分段存储管理
1)段表:解决的是应用程序逻辑地址与内存中逻辑地址的映射关系
2)取出逻辑地址中的段号,从段表中获取始地址,与偏移量相加,即获得主存中的逻辑地址
3)段式存储能清晰的反映程序的逻辑结构

 

3.段页式存储管理
为了既能反应程序的逻辑结构,又能提高内存利用率,故而采用段页式存储
1)将程序分为若干段,故逻辑地址需要有“段号”
2)每一段分为若干页,所以段式存储中地址格式的“段长” 变为 “页长”,表示该段有几页
3)页始址 替代 段始址

 

文件系统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