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JAVA“而终 16:java sql学习资料大全

本文深入探讨了SQL中的GROUP BY分组、DISTINCT去重以及聚合函数的使用,包括HAVING与WHERE的区别、COMPUTE与COMPUTE BY的应用。同时讲解了ORDER BY、SELECT指定字段限制、GROUP BY ALL、聚合函数如AVG、COUNT、MIN、MAX、SUM等的实际操作。此外,还介绍了DISTINCT的用法和在数据去重中的作用,以及LIKE通配符在模糊查询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提到了SQL中的其他函数,如LEN、LEFT、RIGHT、SUBSTRING等字符串操作函数以及转换函数,帮助读者全面掌握SQL数据操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说得简单点就是操作数据库数据的语言!

如下列出数据库表格的增、删、改、查操作:

往数据库中新增表格:

新建t_user(用户)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_user(
id int(8)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username varchar(32),
password varchar(32),

age int(8)

);

新建t_per(权限)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_per(
id int(8)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pername varchar(32)
);

新建t_user_per(用户权限中间)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_user_per(
id int(8)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uid int(8),
pid int(8),
foreign key fk1(uid) references t_user(id),
foreign key fk2(pid) references t_per(id)
);

表格中新增数据:

给权限表新增三条数据:

insert into t_per(pername) values("管理员"),("员工"),("经理");

给用户表新增三条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username,password) values("张小二","123456",23),("王二小","234567",22),("王小二","345678",33),("王老三","456789",18);

给用户分配权限:(张小二,员工)(王二小,管理员)(王小二,经理)(王老三,员工)
insert into t_user_per(uid,pid)values(1,2),(2,3),(3,1),(4,2);

表格中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username='张小二';
select username,password from t_user where age< 20;
select username from t_user where age in(23,22,21);
select username,password,age from t_user where username like '_小%';

以及count sum min max average的使用;

查询姓王的人员中年龄最大的(min求最小、sum求总和、average求平均数):

select *t_user max(age) from t_user where username like"王%";

查询共有多少条数据:

select count(*) from t_user;

按升序/降序排列:

select *from t_user where username like"王%" order by age DESC(降序)/ASC(升序);

分组查询:

SQL中Group By的使用

1、概述

“Group By”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根据“By”指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组,所谓的分组就是将一个“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然后针对若干个“小区域”进行数据处理。

2、原始表

3、简单Group By

示例1
select 类别, sum(数量) as 数量之和
from A
group by 类别

返回结果如下表,实际上就是分类汇总。

4、Group By 和 Order By

示例2
select 类别, sum(数量) AS 数量之和
from A
group by 类别
order by sum(数量) desc

返回结果如下表

在Access中不可以使用“order by 数量之和 desc”,但在SQL Server中则可以。

5、Group By中Select指定的字段限制

示例3
select 类别, sum(数量) as 数量之和, 摘要
from A
group by 类别
order by 类别 desc

示例3执行后会提示下错误,如下图。这就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在select指定的字段要么就要包含在Group By语句的后面,作为分组的依据;要么就要被包含在聚合函数中

6、Group By All

示例4
select 类别, 摘要, sum(数量) as 数量之和
from A
group by all 类别, 摘要

示例4中则可以指定“摘要”字段,其原因在于“多列分组”中包含了“摘要字段”,其执行结果如下表

“多列分组”实际上就是就是按照多列(类别+摘要)合并后的值进行分组,示例4中可以看到“a, a2001, 13”为“a, a2001, 11”和“a, a2001, 2”两条记录的合并。

SQL Server中虽然支持“group by all”,但Microsoft SQL Server 的未来版本中将删除 GROUP BY ALL,避免在新的开发工作中使用 GROUP BY ALL。Access中是不支持“Group By All”的,但Access中同样支持多列分组,上述SQL Server中的SQL在Access可以写成

select 类别, 摘要, sum(数量) AS 数量之和
from A
group by 类别, 摘要

7、Group By与聚合函数

在示例3中提到group by语句中select指定的字段必须是“分组依据字段”,其他字段若想出现在select中则必须包含在聚合函数中,常见的聚合函数如下表:

函数 作用 支持性
sum(列名) 求和  
max(列名) 最大值  
min(列名) 最小值  
avg(列名) 平均值  
first(列名) 第一条记录 仅Access支持
last(列名) 最后一条记录 仅Access支持
count(列名) 统计记录数 注意和count(*)的区别
示例5:求各组平均值
select 类别, avg(数量) AS 平均值 from A group by 类别;
示例6:求各组记录数目
select 类别, count(*) AS 记录数 from A group by 类别;
示例7:求各组记录数目

8、Having与Where的区别

  • where 子句的作用是在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前,将不符合where条件的行去掉,即在分组之前过滤数据,where条件中不能包含聚组函数,使用where条件过滤出特定的行。
  • having 子句的作用是筛选满足条件的组,即在分组之后过滤数据,条件中经常包含聚组函数,使用having 条件过滤出特定的组,也可以使用多个分组标准进行分组。
示例8
select 类别, sum(数量) as 数量之和 from A
group by 类别
having sum(数量) > 18
示例9:Having和Where的联合使用方法
select 类别, SUM(数量)from A
where 数量 gt;8
group by 类别
having SUM(数量) gt; 10

9、Compute 和 Compute By

select * from A where 数量 > 8

执行结果:

示例10:Compute
select *
from A
where 数量>8
compute max(数量),min(数量),avg(数量)

执行结果如下:

compute子句能够观察“查询结果”的数据细节或统计各列数据(如例10中max、min和avg),返回结果由select列表和compute统计结果组成。

示例11:Compute By
select *
from A
where 数量>8
order by 类别
compute max(数量),min(数量),avg(数量) by 类别

执行结果如下:

示例11与示例10相比多了“order by 类别”和“... by 类别”,示例10的执行结果实际是按照分组(a、b、c)进行了显示,每组都是由改组数据列表和改组数统计结果组成,另外:

  • compute子句必须与order by子句用一起使用
  • compute...by与group by相比,group by 只能得到各组数据的统计结果,而不能看到各组数据

在实际开发中compute与compute by的作用并不是很大,SQL Server支持compute和compute by,而Access并不支持

SQL中distinct的用法

    在表中,可能会包含重复值。这并不成问题,不过,有时您也许希望仅仅列出不同(distinct)的值。关键词 distinct用于返回唯一不同的值。

    表A:

    示例1
    select distinct name from A

    执行后结果如下:

    示例2
    select distinct name, id from A

    执行后结果如下:

    实际上是根据“name+id”来去重,distinct同时作用在了name和id上,这种方式Access和SQL Server同时支持。

    示例3:统计
    select count(distinct name) from A;	  --表中name去重后的数目, SQL Server支持,而Access不支持
    select count(distinct name, id) from A;	  --SQL Server和Access都不支持
    示例4
    select id, distinct name from A;   --会提示错误,因为distinct必须放在开头
    其他

    distinct语句中select显示的字段只能是distinct指定的字段,其他字段是不可能出现的。例如,假如表A有“备注”列,如果想获取distinc name,以及对应的“备注”字段,想直接通过distinct是不可能实现的。

    模糊查询:

    LIKE语句的语法格式是: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 like 对应值(子串),它主要是针对字符型字段的,它的作用是在一个字符型字段列中检索包含对应子串的。

    A:  包含零个或多个字符的任意字符串                                                                                            1、LIKE'Mc%' 将搜索以字母 Mc 开头的所有字符串(如 McBadden)。
     2、LIKE'%inger' 将搜索以字母 inger 结尾的所有字符串(如 Ringer、Stringer)。
     3、LIKE'%en%' 将搜索在任何位置包含字母 en 的所有字符串(如 Bennet、Green、McBadden)。 
    B:_(下划线)  任何单个字符:LIKE'_heryl' 将搜索以字母 heryl 结尾的所有六个字母的名称(如 Cheryl、Sheryl)。
    C:指定范围 ([a-f]) 或集合 ([abcdef]) 中的任何单个字符:                                                                    1、LIKE'[CK]ars[eo]n' 将搜索下列字符串:Carsen、Karsen、Carson 和 Karson(如 Carson)。
     2、LIKE'[M-Z]inger' 将搜索以字符串 inger 结尾、以从 M 到 Z 的任何单个字母开头的所有名称(如 Ringer)。
    D:[^] 不属于指定范围 ([a-f]) 或集合 ([abcdef]) 的任何单个字符:LIKE'M[^c]%' 将搜索以字母 M 开头,并且第二个字母不是 c 的所有名称(如MacFeather)。
    E:* 它同于DOS命令中的通配符,代表多个字符:c*c代表cc,cBc,cbc,cabdfec等多个字符。
    F:?同于DOS命令中的?通配符,代表单个字符 :b?b代表brb,bFb等
    G:# 大致同上,不同的是代只能代表单个数字。k#k代表k1k,k8k,k0k 。
    F:[!] 排除 它只代表单个字符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
      例1,查询name字段中包含有“明”字的。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明%'
      例2,查询name字段中以“李”字开头。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李*'
      例3,查询name字段中含有数字的。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0-9]%'
      例4,查询name字段中含有小写字母的。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a-z]%'
      例5,查询name字段中不含有数字的。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0-9]%'
      以上例子能列出什么值来显而易见。但在这里,我们着重要说明的是通配符“*”与“%”的区别。
      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我在以上查询时有个别的表示所有字符的时候用"%"而不用“*”?先看看下面的例子能分别出现什么结果: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明*'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明%'
      大家会看到,前一条语句列出来的是所有的记录,而后一条记录列出来的是name字段中含有“明”的记录,所以说,当我们作字符型字段包含一个子串的查询时最好采用“%”而不用“*”,用“*”的时候只在开头或者只在结尾时,而不能两端全由“*”代替任意字符的情况下。



    stuff的使用:

    需要写一个储存过程来处理几个表中的数据,最后问题出在我想将一个表的一个列的多行内容拼接成一行,比如表中有两列数据 :

    类别 名称
    AAA 企业1
    AAA 企业2
    AAA 企业3
    BBB 企业4
    BBB 企业5

    我想把这个表变成如下格式:

    类别 名称
    AAA 企业1,企业2,企业3
    BBB 企业4,企业5

    一开始挺头疼的(会了的肯定没有这种感觉,不会那必须是头疼啊(*^__^*) ),从网上找了点资料,算是找到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吧,现在大体总结一下,供大家共同学习。

    原先的表名为Table_A,实现代码如下:

    select 
    	类别, 
    	名称 = (
    		stuff(
    			(select ',' + 名称 from Table_A where 类别 = A.类别 for xml path('')),
    			1,
    			1,
    			''
    		)
    	) 
    from Table_A as A group by 类别

    这里使用了SQL Server 2005版本以后加入的stuff以及for xml path,先说下在上面这句sql中的作用,然后再详细的说明一下这两个的用法。

    for xml path('') 

    这句是把得到的内容以XML的形式显示。

    stuff((select ',' + ep_name from ep_detail where ep_classes = a.ep_classes for xml path('')), 1, 1, '')

    这句是把拼接的内容的第一个“,”去掉

    stuff:

    1、作用

    stuff(param1, startIndex, length, param2)
    将param1中自startIndex(SQL中都是从1开始,而非0)起,删除length个字符,然后用param2替换删掉的字符。

    2、参数
    • param1:一个字符数据表达式。param1可以是常量、变量,也可以是字符列或二进制数据列。
    • startIndex:一个整数值,指定删除和插入的开始位置。如果 startIndex或 length 为负,则返回空字符串。如果startIndex比param1长,则返回空字符串。startIndex可以是 bigint 类型。
    • length:一个整数,指定要删除的字符数。如果 length 比param1长,则最多删除到param1 中的最后一个字符。length 可以是 bigint 类型。
    • param2,返回类型。如果param1是受支持的字符数据类型,则返回字符数据。如果param1是一个受支持的 binary 数据类型,则返回二进制数据。
    示例
    select STUFF('abcdefg',1,0,'1234')       --结果为'1234abcdefg'  
    select STUFF('abcdefg',1,1,'1234')       --结果为'1234bcdefg'  
    select STUFF('abcdefg',2,1,'1234')       --结果为'a1234cdefg'  
    select STUFF('abcdefg',2,2,'1234')       --结果为'a1234defg'

    for xml path

    for xml path有的人可能知道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就是将查询结果集以XML形式展现,有了它我们可以简化我们的查询语句实现一些以前可能需要借助函数活存储过程来完成的工作。那么以一个实例为主.

    假设有个表存放着学生的选课情况(stu_courses):

    接下来我们来看应用FOR XML PATH的查询结果语句如下:

    select stu_name,stu_course from stu_courses for xml path;

    结果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 FOR XML PATH 可以将查询结果根据行输出成XML各式!



    连表查询:简化表格名--(t_user as tu),注意简化后要查询某表格的数据要采用tu.username的形式;

    一、交叉连接(CROSS JOIN)

    交叉连接(CROSS JOIN):有两种,显式的和隐式的,不带ON子句,返回的是两表的乘积,也叫笛卡尔积。

    例如:下面的语句1和语句2的结果是相同的。
    语句1:隐式的交叉连接,没有CROSS JOIN。
    SELECT O.ID, O.ORDER_NUMBER, C.ID, C.NAME
    FROM ORDERS O , CUSTOMERS C
    WHERE O.ID=1;

    语句2:显式的交叉连接,使用CROSS JOIN。
    SELECT O.ID,O.ORDER_NUMBER,C.ID,
    C.NAME
    FROM ORDERS O CROSS JOIN CUSTOMERS C
    WHERE O.ID=1;
    语句1和语句2的结果是相同的,查询结果如下:



    二、内连接(INNER JOIN)

    内连接(INNER JOIN):有两种,显式的和隐式的,返回连接表中符合连接条件和查询条件的数据行。(所谓的链接表就是数据库在做查询形成的中间表)。

    例如:下面的语句3和语句4的结果是相同的。
    语句3:隐式的内连接,没有INNER JOIN,形成的中间表为两个表的笛卡尔积。
    SELECT O.ID,O.ORDER_NUMBER,C.ID,C.NAME
    FROM CUSTOMERS C,ORDERS O
    WHERE C.ID=O.CUSTOMER_ID;

    语句4:显示的内连接,一般称为内连接,有INNER JOIN,形成的中间表为两个表经过ON条件过滤后的笛卡尔积。
    SELECT O.ID,O.ORDER_NUMBER,C.ID,C.NAME
    FROM CUSTOMERS C INNER JOIN ORDERS O ON C.ID=O.CUSTOMER_ID;
    语句3和语句4的查询结果:


    三、外连接(OUTER JOIN):外连不但返回符合连接和查询条件的数据行,还返回不符合条件的一些行。外连接分三类:左外连接(LEFT OUTER JOIN)、右外连接(RIGHT OUTER JOIN)和全外连接(FULL OUTER JOIN)。
    三者的共同点是都返回符合连接条件和查询条件(即:内连接)的数据行。不同点如下:
    左外连接还返回左表中不符合连接条件单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
    右外连接还返回右表中不符合连接条件单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
    全外连接还返回左表中不符合连接条件单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并且还返回右表中不符合连接条件单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全外连接实际是上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的数学合集(去掉重复),即“全外=左外 UNION 右外”。
    说明:左表就是在“(LEFT OUTER JOIN)”关键字左边的表。右表当然就是右边的了。在三种类型的外连接中,OUTER 关键字是可省略的。
    下面举例说明:

    语句5:左外连接(LEFT OUTER JOIN)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LEF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语句6:右外连接(RIGHT OUTER JOIN)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RIGH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注意:WHERE条件放在ON后面查询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例如:


    语句7:WHERE条件独立。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LEF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WHERE O.ORDER_NUMBER<>'MIKE_ORDER001';


    语句8:将语句7中的WHERE条件放到ON后面。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LEF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AND O.ORDER_NUMBER<>'MIKE_ORDER001';


    从语句7和语句8查询的结果来看,显然是不相同的,语句8显示的结果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推荐在写连接查询的时候,ON后面只跟连接条件,而对中间表限制的条件都写到WHERE子句中。

    语句9:全外连接(FULL OUTER JOIN)。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FULL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注意:MySQL是不支持全外的连接的,这里给出的写法适合Oracle和DB2。但是可以通过左外和右外求合集来获取全外连接的查询结果。下图是上面SQL在Oracle下执行的结果:

    语句10:左外和右外的合集,实际上查询结果和语句9是相同的。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LEF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UNION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RIGH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语句9和语句10的查询结果是相同的,如下:


    四、联合连接(UNION JOIN):这是一种很少见的连接方式。Oracle、MySQL均不支持,其作用是:找出全外连接和内连接之间差异的所有行。这在数据分析中排错中比较常用。也可以利用数据库的集合操作来实现此功能。
    语句11:联合查询(UNION JOIN)例句,还没有找到能执行的SQL环境。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UNION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语句12:语句11在DB2下的等价实现。还不知道DB2是否支持语句11呢!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FULL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EXCEPT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INN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语句13:语句11在Oracle下的等价实现。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FULL OUT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MINUS
    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INN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查询结果如下:


    五、自然连接(NATURAL INNER JOIN):说真的,这种连接查询没有存在的价值,既然是SQL2标准中定义的,就给出个例子看看吧。自然连接无需指定连接列,SQL会检查两个表中是否相同名称的列,且假设他们在连接条件中使用,并且在连接条件中仅包含一个连接列。不允许使用ON语句,不允许指定显示列,显示列只能用*表示(ORACLE环境下测试的)。对于每种连接类型(除了交叉连接外),均可指定NATURAL。下面给出几个例子。
    语句14: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INNER JOIN CUSTOMERS C;


    语句15: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LEF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语句16: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RIGH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语句17: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FULL OUTER JOIN CUSTOMERS C;


    六、SQL查询的基本原理:两种情况介绍。
    第一、   单表查询:根据WHERE条件过滤表中的记录,形成中间表(这个中间表对用户是不可见的);然后根据SELECT的选择列选择相应的列进行返回最终结果。
    第二、   两表连接查询:对两表求积(笛卡尔积)并用ON条件和连接连接类型进行过滤形成中间表;然后根据WHERE条件过滤中间表的记录,并根据SELECT指定的列返回查询结果。
    第三、   多表连接查询:先对第一个和第二个表按照两表连接做查询,然后用查询结果和第三个表做连接查询,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表都连接上为止,最终形成一个中间的结果表,然后根据WHERE条件过滤中间表的记录,并根据SELECT指定的列返回查询结果。
    理解SQL查询的过程是进行SQL优化的理论依据。

    七、ON后面的条件(ON条件)和WHERE条件的区别:

    ON条件:是过滤两个链接表笛卡尔积形成中间表的约束条件。
    WHERE条件:在有ON条件的SELECT语句中是过滤中间表的约束条件。在没有ON的单表查询中,是限制物理表或者中间查询结果返回记录的约束。在两表或多表连接中是限制连接形成最终中间表的返回结果的约束。
    从这里可以看出,将WHERE条件移入ON后面是不恰当的。推荐的做法是:
    ON只进行连接操作,WHERE只过滤中间表的记录。

    八、总结
    连接查询是SQL查询的核心,连接查询的连接类型选择依据实际需求。如果选择不当,非但不能提高查询效率,反而会带来一些逻辑错误或者性能低下。下面总结一下两表连接查询选择方式的依据:


    1、 查两表关联列相等的数据用内连接。
    2、 Col_L是Col_R的子集时用右外连接。
    3、 Col_R是Col_L的子集时用左外连接。
    4、 Col_R和Col_L彼此有交集但彼此互不为子集时候用全外。
    5、 求差操作的时候用联合查询。
    多个表查询的时候,这些不同的连接类型可以写到一块。例如:
    SELECT T1.C1,T2.CX,T3.CY
    FROM TAB1 T1
           INNER JOIN TAB2 T2 ON (T1.C1=T2.C2)
           INNER JOIN TAB3 T3 ON (T1.C1=T2.C3)
           LEFT OUTER JOIN TAB4 ON(T2.C2=T3.C3);
    WHERE T1.X >T3.Y;
    上面这个SQL查询是多表连接的一个示范。



    SQL 的更新语句:

    --更新表数据的方法
    --1、只涉及的一个表
    update table set column1='' where column2=''

    --2、涉及到两个表关联
    --a、把table2中的数据更新到table1中
    update table1 set column1=b.column1 from table1 as a,table2 as b
    where a.column2=b.column2 and b.column3=''

    --b、通过table2的条件更新table1的数据
    update table1 set column1='' where column2 in (select column2 from table2 where column3='')

    SQL 的删除语句:

    老大------drop

    出没场合:drop table  tb --tb表示数据表的名字,下同

    绝招:删除内容和定义,释放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表去掉.以后要新增数据是不可能的,除非新增一个表,

           例如:一个班就是一个表,学生就是表中的数据,学生的职务就是定义

           drop table class,就是把整个班移除.学生和职务都消失

    比如下面TestSchool数据库中有两张表[Classes]表和[Teacher]表

    当执行下面代码之后

    Classes表就被清楚,一干二净! 删除得非常暴力,作为老大实至名归

    老二-----truncate

    出没场合:truncate table tb

    绝招:删除内容、释放空间但不删除定义。与drop不同的是,他只是清空表数据而已,他比较温柔.

           同样也是一个班,他只去除所有的学生.班还在,职务还在,如果有新增的学生可以进去,也可以分配上职务

    删除内容很容易理解,不删除定义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保留表的数据结构

    上图就表现了:删除内容

    执行语句之后,发现数据表的结构还在,也就是不删除定义

    至于释放空间,看下下面两幅图.你们就会明白的

    右图:Id列标识列,因之前delete过行数据,所以会出现标识列不连续(体现了delete删除是不释放空间的)

    经过truncate table Teacher 之后 再新增三条数据

    右图:同样Id是标识列,发现插入数据的时候,标识列连续了(体现了truncate删除是释放空间)

    注意:truncate 不能删除行数据,要删就要把表清空

    老三-----delete

    出没场合:delete table tb   --虽然也是删除整个表的数据,但是过程是痛苦的(系统一行一行地删,效率较truncate低)

                或

                delete table tb where 条件

    绝招:删除内容不删除定义,不释放空间。三兄弟之中最容易欺负的一个

    然后关于delete的就不详细说明了,大家都懂的

    关于truncate的小小总结:

    truncate table 在功能上与不带 WHERE 子句的 delete语句相同:二者均删除表中的全部行。

    但 truncate 比 delete速度快,且使用的系统和事务日志资源少。

    delete 语句每次删除一行,并在事务日志中为所删除的每行记录一项。所以可以对delete操作进行roll back

    1、truncate 在各种表上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非常快。如果有ROLLBACK命令Delete将被撤销,而 truncate 则不会被撤销。 
    2、truncate 是一个DDL语言,向其他所有的DDL语言一样,他将被隐式提交,不能对 truncate 使用ROLLBACK命令。 
    3、truncate 将重新设置高水平线和所有的索引。在对整个表和索引进行完全浏览时,经过 truncate 操作后的表比Delete操作后的表要快得多。 
    4、truncate 不能触发任何Delete触发器。 
    5、当表被清空后表和表的索引讲重新设置成初始大小,而delete则不能。 
    6、不能清空父表

    SQL 的函数说明大全:

    一旦成功地从表中检索出数据,就需要进一步操纵这些数据,以获得有用或有意义的结果。这些要求包括:执行计算与数学运算、转换数据、解析数值、组合值和聚合一个范围内的值等。

    下表给出了T-SQL函数的类别和描述。

    函数类别

    作用

    聚合函数

    执行的操作是将多个值合并为一个值。例如 COUNTSUMMIN  MAX

    配置函数

    是一种标量函数,可返回有关配置设置的信息。

    转换函数

    将值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

    加密函数

    支持加密、解密、数字签名和数字签名验证。

    游标函数

    返回有关游标状态的信息。

    日期和时间函数

    可以更改日期和时间的值。

    数学函数

    执行三角、几何和其他数字运算。

    元数据函数

    返回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的属性信息。

    排名函数

    是一种非确定性函数,可以返回分区中每一行的排名值。

    行集函数

    返回可在 Transact-SQL 语句中表引用所在位置使用的行集。

    安全函数

    返回有关用户和角色的信息。

    字符串函数

    可更改 charvarcharncharnvarcharbinary  varbinary 的值。

    系统函数

    对系统级的各种选项和对象进行操作或报告。

    系统统计函数

    返回有关 SQL Server 性能的信息。

    文本和图像函数

    可更改 text  image 的值。

    函数的组成

    函数的目标是返回一个值。大多数函数都返回一个标量值(scalar value),标量值代表一个数据单元或一个简单值。实际上,函数可以返回任何数据类型,包括表、游标等可返回完整的多行结果集的类型。本章不准备讨论到这个深度,第12章将讲解如何创建和使用用户自定义函数,以返回更复杂的数据。

    函数己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它的历史比SQL还要长。在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中,函数调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Result=Function()

    T-SQL中,一般用SELECT语句来返回值。如果需要从查询中返回一个值,就可以把SELECT当成输出运算符,而不用使用等号:

    SELECT Function()

    一个论点

    对于SQL函数而言,参数表示输入变量或者值的占位符。函数可以有任意个参数,有些参数是必须的,而有些参数是可选的。可选参数通常被置于以逗号隔开的参数表的末尾,以便于在函数调用中去除不需要的参数。

    SQL Server在线图书或者在线帮助系统中,函数的可选参数用方括号表示。在下列的CONVERT()函数例子中,数据类型的lengthstyle参数是可选的:

    CONVERT (data-type [(length)], expression[,style])

    可将它简化为如下形式,因为现在不讨论如何使用数据类型:

    CONVERT(date_type, expression[,style])

    根据上面的定义,CONVERT()函数可接受2个或3个参数。因此,下列两个例子都是正确的:

    SELECT CONVERT(Varchar(20), GETDATE())

    SELECT CONVERT(Varchar(20), GETDATE(), 101)

     

    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数据类型Varchar(20),第2个参数是另一个函数GETDATE()GETDATE()函数用datetime数据类型将返回当前的系统日期和时间。第2条语句中的第3个参数决定了日期的样式。这个例子中的101指以mm/dd/yyyy格式返回日期。本章后面将详细介绍GETDATE()函数。即使函数不带参数或者不需要参数,调用这个函数时也需要写上一对括号,例如GETDATE()函数。注意在书中使用函数名引用函数时,一定要包含括号,因为这是一种标准形式。

    确定性函数

    由于数据库引擎的内部工作机制,SQL Server必须根据所谓的确定性,将函数分成两个不同的组。这不是一种新时代的信仰,只和能否根据其输入参数或执行对函数输出结果进行预测有关。如果函数的输出只与输入参数的值相关,而与其他外部因素无关,这个函数就是确定性函数。如果函数的输出基于环境条件,或者产生随机或者依赖结果的算法,这个函数就是非确定性的。例如,GETDATE()函数是非确定性函数,因为它不会两次返回相同的值。为什么要把看起来简单的事弄得如此复杂呢?主要原因是非确定性函数与全局变量不能在一些数据库编程对象中使用(如用户自定义函数)。部分原因是SQL Server缓存与预编译可执行对象的方式。例如,即席查询可以使用任何函数,不过如果打算构建先进的、可重用的编程对象,理解这种区别很重要。

    以下这些函数是确定性的:

    AVG()(所有的聚合函数都是确定性的)

    CAST()

    CONVERT()

    DATEADD()

    DATEDIFF()

    ASCII()

    CHAR()

    SUBSTRING()

    以下这些函数与变量是非确定性的:

    GETDATE()

    @@ERROR

    @@SERVICENAME

    CURSORSTATUS()

    RAND()

    在函数中使用用户变量

    变量既可用于输入,也可用于输出。在T-SQL中,用户变量以@符号开头,用于声明为特定的数据类型。可以使用SET或者SELECT语句给变量赋值。以下的例子用于将一个int类型的变量@MyNumber传递给SQRT()函数:

    DECLARE @MyNumber int

    SET @MyNumber=144 

    SELECT SQRT(@MyNumber)

    结果是12,即144的平方根。

    SET给变量赋值

    以下例子使用另一个int型的变量@MyResult,来捕获该函数的返回值。这个技术类似于过程式编程语言中的函数调用样式,即把SET语句和一个表达式结合起来,给参数赋值:

    DECLARE @MyNumber int, @MyResult int

    SET @MyNumber = 144 

    -- Assign the function result to the variable: 

    SET @MyResult = SQRT(@MyNumber) 

    -- Return the variable value 

    SELECT @MyResult

     SELECT给变量赋值

    使用SELECT的另一种形式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对变量要在赋值前要先声明。使用SELECT语句来替代SET命令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一个操作内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执行下面的SELECT语句,通过SELECT语句赋值的变量就可以用于任何操作了。

    DECLARE @MyNumber1 int, @MyNumber2 int,

    @MyResult1 int, @MyResult2 int

    SELECT @MyNumber1 = 144, @MyNumber2 = 121  

    -- Assign the function result to the variable: 

    SELECT @MyResult1 = SQRT(@MyNumber1),

    @MyResult2 = SQRT(@MyNumber2)  

    -- Return the variable value 

    SELECT @MyResult1, @MyResult2

     上面的例子首先声明了4个变量,然后用两个SELECT语句给这些变量赋值,而不是用4SELECT语句给变量赋值。虽然这些技术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但是在服务器的资源耗费上,用一个SELECT语句给多个变量赋值一般比用多个SET命令的效率要高。将一个甚至多个值选进参数的限制是,对变量的赋值不能和数据检索操作同时进行。这就是上面的例子使用SELECT语句来填充变量,而用另外一个SELECT语句来检索变量中数据的原因。例如,下面的脚本就不能工作:

    DECLARE @RestockName varchar(50) 

    SELECT ProductId 

          ,@RestockName = Name + ':' + ProductNumber 

    FROM Production.Product

     这个脚本会产生如下错误:

    消息141,级别15,状态1,第

    向变量赋值的SELECT 语句不能与数据检索操作结合使用。

    在查询中使用函数

    函数经常和查询表达式结合使用来修改列值。这只需将列名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即可,随后函数将引用插入到SELECT查询的列的列表中,如下所示:

    SELECT Title, NationalIDNumber, YEAR(BirthDate) AS BirthYear 

    FROM HumanResources.Employee

    在这个例子中,BirthDate列的值被作为参数传递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