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生命周期与启动模式 详解

一、生命周期

关于生命周期的文章太多了,记住理解下面这张图就足够了,也可以自己写个简单程序看log加深理解。这里写图片描述
关于Activity 启动的源码有点复杂,涉及Instrumentation、ActivityThread、ActivityManagerService等等。
下面是总结的几点经验:
其实主要理解在异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1、在新的Activity启动之前,栈顶的Activity需要先执行onPause后,新的Activity才能启动。

2、资源相关的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导致Activity被杀死并重新创建,常见的如旋转屏幕。
当系统配置发生改变,Activity会被销毁,其中onPause、onStop、onDestroy 均会被调用,同时由于是异常终止,系统会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只有异常终止才会调用,正常情况不会调用)来保存当前Activity的状态,这个方法在再onStop之前,它与onPause没有既定的时序关系,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当新的Activity创建,系统调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并把销毁之前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保存的Bundle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onRestoreInstanceState和onCreate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onRestoreInstanceState和onCreate来判断Activity是否被重建了,如果重建了,那么我们可以取出之前保存的数据并恢复。从时序来讲,onRestoreInstanceState的调用时间在onStart之后。

(1)、安卓设备旋转屏幕时,Activity默认会重新加载,如果是要读取大量数据的场景,那等待的时间比较长,这一点不可接受,所以要想办法禁止Activity自动重新加载。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修改设置:
对于指定的Activity,增加一项设置: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screenSize"

(2)、禁止屏幕随手机旋转变化
有时候我们希望让一个程序的界面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不随手机方向旋转而变化:
在AndroidManifest.xml的每一个需要禁止转向的Activity配置中加入android:screenOrientation=”landscape” 属性。
landscape = 横向
portrait = 纵向

3、资源内存不足导致低优先级的Activity被杀死,如果一个进程中没用四大组件在执行,那么这个进程很快被系统杀死,因此,比较好的方法是,将后台工作放入Service中从而保证进程有一定的优先级。

二、四种启动模式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 ,有一个默认的activity 在它里面可以设置activity启动模式, android:launchMode=”“ ,该属性用于配置Activity的加载模式,该属性支持4中属性 每不同的模式出现不同的效果,下面详解启动模式。

standard:标准模式,默认加载模式
每次通过这种模式启动Activity时,Android总会为启动的Activity创建一个新的实例,并将该Activity添加到当前Task栈中,这种模式不会创建新的Task,只是将新Activity添加到原有的Task 中

singleTop:栈顶复用模式
如果在任务的栈顶正好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 就重用该实例,否者就会创建新的实例并放入栈顶(即使栈中已经存在该Activity实例,只要不在栈顶,都会创建实例)。

singleTask:栈内复用模式
被启动的Activity在同一个Task内只有一个Activity实例,具体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如果启动的目标Activity不存在Task栈中,系统将会创建一个目标Activity实例,并将它加入到Task栈顶
<2>.如果启动的目标Activity已存在Task栈顶,此时模式和singleTop模式相同
<3>.若果启动的目标Activity已存在但没有位于Task栈顶,系统将会把该目标Activity上面的所有Activity移除Task栈,使该Activity置于Task栈顶

singleInstance:单实例例模式
这种加载模式下,无论从哪个Task中启动目标Activity,只会创建一个目标Activity实例,并会使用一个全新的Task栈来装载该Activity实例。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创建的目标Activity不存在,系统先会创建一个全新的Task,接着创建一个Activity实例,然后将该目标Activity加入到新的Task栈顶
<2>.如果创建的目标Activity已经存在,无论在哪个Task栈中,系统将会把Activity所在的栈置于前台。
注意:采用singleInstance加载模式的Activity总是位于Task栈顶,并且Activity所在的Task栈只包含该Activity。

三、Activity的Flags

大家肯定遇到过,当我们用ApplicationContext去启动standard模式的Activity会报以下错误。
android.util.AndroidRuntimeException: Calling startActivity from outside of an Activity context requires the FLAG_ACTIVITY_NEW_TASK flag. Is this really what you want?

这是由于非Activity类型的Context并没有所谓的任务栈,所以这就有问题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为带启动的Activity制定FLAG_ACTIVITY_NEW_TASK标记位,这样启动就创建了一个新的任务栈,实际上Activity是以singleTask模式启动了。下面介绍几个比较常见的:

1.FLAG_ACTIVITY_NEW_TASK:当Intent对象包含这个标记时,系统会寻找或创建一个新的task来放置目标Activity,寻找时依据目标Activity的taskAffinity属性进行匹配,如果找到一个task的taskAffinity与之相同,就将目标Activity压入此task中,如果查找无果,则创建一个新的task,并将该task的taskAffinity设置为目标Activity的taskActivity,将目标Activity放置于此task。注意,如果同一个应用中Activity的taskAffinity都使用默认值或都设置相同值时,应用内的Activity之间的跳转使用这个标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应用task就是目标Activity最好的宿主。

2.FLAG_ACTIVITY_CLEAR_TOP:当Intent对象包含这个标记时,如果在栈中发现存在Activity实例,则清空这个实例之上的Activity,使其处于栈顶。

3.FLAG_ACTIVITY_SINGLE_TOP:当task中存在目标Activity实例并且位于栈的顶端时,不再创建一个新的,直接利用这个实例。

4.FLAG_ACTIVITY_CLEAR_WHEN_TASK_RESET:如果一个Intent中包含此属性,则它转向的那个Activity以及在那个Activity其上的所有Activity都会在task重置时被清除出task。当我们将一个后台的task重新回到前台时,系统会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个动作附带一个FLAG_ACTIVITY_RESET_TASK_IF_NEEDED标记,意味着必要时重置task,这时FLAG_ACTIVITY_CLEAR_WHEN_TASK_RESET就会生效。经过测试发现,对于一个处于后台的应用,如果在主选单点击应用,这个动作中含有FLAG_ACTIVITY_RESET_TASK_IF_NEEDED标记,长按Home键,然后点击最近记录,这个动作不含FLAG_ACTIVITY_RESET_TASK_IF_NEEDED标记,所以前者会清除,后者不会。
这个标记对于应用存在分割点的情况会非常有用。比如我们在应用主界面要选择一个图片,然后我们启动了图片浏览界面,但是把这个应用从后台恢复到前台时,为了避免让用户感到困惑,我们希望用户仍然看到主界面,而不是图片浏览界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在转到图片浏览界面时的Intent中加入此标记。

5.FLAG_ACTIVITY_RESET_TASK_IF_NEEDED:这个标记在以下情况下会生效:1.启动Activity时创建新的task来放置Activity实例;2.已存在的task被放置于前台。系统会根据affinity对指定的task进行重置操作,task会压入某些Activity实例或移除某些Activity实例。我们结合上面的CLEAR_WHEN_TASK_RESET可以加深理解。
四、Intent 与 IntentFilter

出处> http://blog.csdn.net/cnnumen/article/details/8464786

Intent

Android中提供了Intent机制来协助应用间的交互与通讯,Intent负责对应用中一次操作的动作、动作涉及数据、附加数据进行描述,Android则根据此Intent的描述,负责找到对应的组件,将 Intent传递给调用的组件,并完成组件的调用。Intent不仅可用于应用程序之间,也可用于应用程序内部的Activity/Service之间的交互。因此,Intent在这里起着一个媒体中介的作用,专门提供组件互相调用的相关信息,实现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在SDK中给出了Intent作用的表现形式为:

· 通过Context.startActivity() or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 启动一个Activity;
· 通过 Context.startService() 启动一个服务,或者通过Context.bindService() 和后台服务交互;
· 通过广播方法(比如 Context.sendBroadcast(),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 Context.sendStickyBroadcast()) 发给broadcast receivers。
Intent属性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点:(以下为XML中定义,当然也可以通过Intent类的方法来获取和设置)

(1)Action,使用android:name特性来指定对响应的动作名。动作名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字符串,所以,一个好的习惯是使用基于Java包的命名方式的命名系统。SDk中定义了一些标准的动作,包括
这里写图片描述

当然,也可以自定义动作(自定义的动作在使用时,需要加上包名作为前缀,如”com.example.project.SHOW_COLOR”),并可定义相应的Activity来处理我们的自定义动作。

(2)Data,也就是执行动作要操作的数据
Android中采用指向数据的一个URI来表示,如在联系人应用中,一个指向某联系人的URI可能为:content://contacts/1。对于不同的动作,其URI数据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设置type属性指定特定类型数据),如ACTION_EDIT指定Data为文件URI,打电话为tel:URI,访问网络为http:URI,而由content provider提供的数据则为content: URIs。

(3)type(数据类型),显式指定Intent的数据类型(MIME)。一般Intent的数据类型能够根据数据本身进行判定,但是通过设置这个属性,可以强制采用显式指定的类型而不再进行推导。

(4)category(类别),被执行动作的附加信息。例如 LAUNCHER_CATEGORY 表示Intent 的接受者应该在Launcher中作为顶级应用出现;而ALTERNATIVE_CATEGORY表示当前的Intent是一系列的可选动作中的一个,这些动作可以在同一块数据上执行。还有其他的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5)component(组件),指定Intent的的目标组件的类名称。通常 Android会根据Intent 中包含的其它属性的信息,比如action、data/type、category进行查找,最终找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目标组件。但是,如果 component这个属性有指定的话,将直接使用它指定的组件,而不再执行上述查找过程。指定了这个属性以后,Intent的其它所有属性都是可选的。

(6)extras(附加信息),是其它所有附加信息的集合。使用extras可以为组件提供扩展信息,比如,如果要执行“发送电子邮件”这个动作,可以将电子邮件的标题、正文等保存在extras里,传给电子邮件发送组件。

Intent的两种用法:

(1). 显式的Intent,即在构造Intent对象时就指定接收者,它一般用在知道目标组件名称的前提下,一般是在相同的应用程序内部实现的,如下:
Intent it = new Intent(Activity.Main.this, Activity2.class);
startActivity(it);
上面那个intent中, 直接指明了接收者:Activity2

(2).隐式的Intent,即Intent的发送者在构造Intent对象时,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接收者是谁,有利于降低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它一般用在没有明确指出目标组件名称的前提下,一般是用于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如下:
Intent it = new Intent();
it.setAction(“com.google.test”);
startActivity(it);

上面那个intent, 没有指明接收者, 只是给了一个action作为接收者的过滤条件。
对于显式Intent,Android不需要去做解析,因为目标组件已经很明确,Android需要解析的是那些隐式Intent,通过解析,将Intent映射给可以处理此Intent的Activity、IntentReceiver或Service。
Intent解析机制主要是通过查找已注册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的所有IntentFilter及其中定义的Intent,最终找到匹配的Intent。在这个解析过程中,Android是通过Intent的action、type、category这三个属性来进行判断的,判断方法如下:

· 如果Intent指明定了action,则目标组件的IntentFilter的action列表中就必须包含有这个action,否则不能匹配;
· 如果Intent没有提供type,系统将从data中得到数据类型。和action一样,目标组件的数据类型列表中必须包含Intent的数据类型,否则不能匹配。
· 如果Intent中的数据不是content: 类型的URI,而且Intent也没有明确指定它的type,将根据Intent中数据的scheme (比如 http: 或者mailto:) 进行匹配。同上,Intent 的scheme必须出现在目标组件的scheme列表中。
· 如果Intent指定了一个或多个category,这些类别必须全部出现在组建的类别列表中。比如Intent中包含了两个类别:LAUNCHER_CATEGORY 和 ALTERNATIVE_CATEGORY,解析得到的目标组件必须至少包含这两个类别。

Intent用法实例
1.无参数Activity跳转
Intent it = new Intent(Activity.Main.this, Activity2.class);
startActivity(it);

2.向下一个Activity传递数据(使用Bundle和Intent.putExtras)
Intent it = new Intent(Activity.Main.this, Activity2.class);
Bundle bundle=new Bundle();
bundle.putString(“name”, “This is from MainActivity!”);
it.putExtras(bundle); // it.putExtra(“test”, “shuju”);
startActivity(it); // startActivityForResult(it,REQUEST_CODE);

对于数据的获取可以采用:
Bundle bundle=getIntent().getExtras();
String name=bundle.getString(“name”);

3.向上一个Activity返回结果(使用setResult,针对
startActivityForResult(it,REQUEST_CODE)启动的Activity)
Intent intent=getIntent();
Bundle bundle2=new Bundle();
bundle2.putString(“name”, “This is from ShowMsg!”);
intent.putExtras(bundle2);
setResult(RESULT_OK, intent);

4.回调上一个Activity的结果处理函数(onActivityResult)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data);
if (requestCode==REQUEST_CODE){
if(resultCode==RESULT_CANCELED)
setTitle(“cancle”);
else if (resultCode==RESULT_OK) {
String temp=null;
Bundle bundle=data.getExtras();
if(bundle!=null) temp=bundle.getString(“name”);
setTitle(temp);
}
}
}

Intent-Filter的定义
IntentFilter就是用于描述intent的各种属性, 比如action, category等

<act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project.SHOW_CURRENT"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data android:mimeType="video/mpeg" android:scheme="http" . . . />
<data android:mimeType="image/*" />
<data android:scheme="http" android:type="video/*" />

关于IntentFilter的几点注意事项:

(1).android.intent.action.MAIN 与 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android.intent.action.MAIN决定一个应用程序最先启动那个组件
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决定应用程序是否显示在程序列表里(说白了就是是否在桌面上显示一个图标)
这两个属性组合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MAIN,无LAUNCHER,程序列表中无图标
原因: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决定应用程序是否显示在程序列表里
第二种情况:无MAIN,有LAUNCHER,程序列表中无图标
原因:android.intent.action.MAIN决定应用程序最先启动的Activity,如果没有Main,则不知启动哪个Activity,故也不会有图标出现
所以这两个属性一般成对出现。
如果一个应用中有两个组件intent-filter都添加了android.intent.action.MAIN和
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这两个属性, 则这个应用将会显示两个图标, 写在前面的组件先运行。

(2).关于隐式intent
每一个通过 startActivity() 方法发出的隐式 Intent 都至少有一个 category,就是 “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所以只要是想接收一个隐式 Intent 的 Activity 都应该包括 “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category,不然将导致 Intent 匹配失败.
比如说一个activity组件要想被其他组件通过隐式intent调用, 则其在manifest.xml中的声明如下:

<activity android:name="com.gesture.QGestureListActivity">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google.test"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3).关于intent-filter匹配优先级
首先查看Intent的过滤器(intent-filter),按照以下优先关系查找:action->data->category

(4).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与android.intent.category.HOME的区别
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决定应用程序是否显示在程序列表里,就是android开机后的主程序列表。
android.intent.category.HOME:按住“HOME”键,该程序显示在HOME列表里。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