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工作以来用的最多的就是模板方法模式,也是在大学学习以来接触最多的,所以今天特地总结了一下这个很重要的模式。
先来说个故事,你如果要去办理一个银行业务,首先是不是先在机器上去一个服务号码,然后是排队,最后是办理业务。其中办理业务是不同的,因为有可能取钱存钱,办理其他业务等。前面两个步骤大家是相同的。
而模板方法模式的core是什么呢?
在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中,一个抽象类公开定义了执行它的方法的方式/模板。它的子类可以按需要重写方法实现,但调用将以抽象类中定义的方式进行。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也就是不同业务,抽取到子类进行实现,也就是模板定义了一个整体的业务,实现细节不同,交给子类实现。
首先,定义一个模板。模板中把办理业务用作核心部分,让子类来实现。比如向不同的运营商发消息 。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发送消息。
public abstract MsgTemplate{
public void sendMsg(){
//1.记录日志
addHeadLog();
//2.调用不同的运营商发送消息
httpRequest();
//3.结束日志
endLog();
}
public abstract void httpRequest();
private void addHeadLog(){
//开始
}
private void endLog(){
//结束
}
}
public calss YD extends MsgTemplate{
public void httpRequest(){
//给移动发消息
}
}
其中上面的这个类继承MsgTemplate重写的httpRequest()方法就是不同的业务实现。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sgTemplate msgTemplate=new YD();
msgTemplate.senMsg();
}
}
优点: 1、封装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 2、提取公共代码,便于维护。 3、行为由父类控制,子类实现。
缺点:每一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子类来实现,导致类的个数增加,使得系统更加庞大。
其中servlet中就用的是模板方法模式。HttpServlet是一个抽象类,它是为了实现http协议的servlet,所有继承此抽象类的servlet必须实现以下方法中的一种:
doGet;
doPost;
doPut;
doDelete;
init 和 destroy;
没有必要去重写service方法,service处理标准的http请求,根据不同的HTTP请求类型分发给以上的doXXX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