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理论(2)
区块链
本文记录为《区块链技术指南》的读书笔记,针对一些区块链技术的概要和实现做的一些笔记与分析
文章最后的几部分为一些源码与环境的解释,在此没做笔记
引言
本文是对《区块链技术指南》一文的通读与辨识。
文章是技术性偏重的指南与参考,将从区块链产生、发展的脉络中梳理一些常用的技术理论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挑战及展望,典型应用场景,分布式核心问题,密码与安全技术。另外,还分别从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等区块链技术支持或相关的项目来进行论述。介绍了Fabric工具的部署以及一些应用开发示例。
关于区块链
1. 从数字货币引入
数字货币相比现实货币而言,具有一些如便于防伪、防验、便携等优点,在实验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比特币的火爆)。就货币性质本身而言,数字货币或许能够在很多方面优于现实货币,但是鉴于当下的现实经济环境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因素,数字货币并不能大批量的在实际生活中使用。
目前银行金融中使用的俗称电子货币或数字货币1.0,这其实依托于第三方的公正或者交易记账监管机制,利用信用等因素进行交易。这种具有中心化的操作模式,其实是需要复杂的信赖关系和第三方担保因素的。数字货币想要建议对等的记账模式,单纯的去中心化,就需要一些技术或算法的支持。否则在货币防伪、双重支付等问题就会出现漏洞。
数字货币在近30年一直在去中心化努力,直到比特币的出现,将PoW 与共识机制结合在一起,首次从实践意义上实现了一套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它无需任何外部管理机构,通过一些数学、密码等原理保证成功交易及安全性。
2. 比特币
2008.10.31中本聪,比特币设计白皮书;2009年初开源。比特币网络由数千个核心节点参与构成,没有任何中心的运维参与,支持了稳定上升的交易量。
比特币的金融货币希望:被掌控在发行机构手中;自身的价值无法保证;无法匿名化交易。
从比特币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到分布式记账本技术。区块链,正是实现去中心化记账本系统的一种极具潜力的可行技术。
3. 区块链
现实:这是一个新兴产物,暂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区块链从记账本概念而来,是首个自带对账功能的数字记账技术实现。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录技术,这些数据和节点彼此无需信任,数据由全局节点共同维护。每个参与者都有完整的记录备份。其具备的一些特点可能是:
- 维护一条不断增长的链,只可能添加记录,而发生过的记录都不可篡改;
- 去中心化,或者说多中心化,无需集中的控制而能达成共识,实现上尽量分布式;
- 通过密码学的机制来确保交易无法抵赖和破坏,并尽量保护用户信息和记录的隐私性。
如果再与智能合约相结合,将具有一些更加灵活的复杂的操作。
-
基本原理:交易、区块、链。
交易是指一次导致账本发生更改的操作,如添加一个记录;区块存储一端时间内的交易及转态结果;链则是所有区块按自然顺序串联而成的数据结构。
这个大的记账本可以是分布式存储的,只允许添加,不允许进行删除和修订操作。一个新的区块需要通过一些机制来判断是否合法才被加入到链的末尾。这些机制叫共识机制,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
分类:公开链、联盟链、私有链(据参与者角度)
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景:货币链、产权链、众筹链等
-
一些错识——它不是数据库,也不能颠覆现有技术
4.账本和记账
发展:从原始到复式、数字化到分布式。问题:容易出错、易被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