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规范】

MySQL索引规范

建表约束

建表规范

1:表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或数字,禁止出现数字开头,禁止两个下划线中间只出现数字,不允许出现复数名词,禁止出现mysql保留字(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7/en/keywords.html)
2:创建表必须包含3个字段 id, gmt_create, gmt_modified。
3:表的命名最好是遵循“业务名称_表的作用”。
4:单表行数超过 500 万行或者单表容量超过 2GB,才推荐进行分库分表
5:创建表时候需要对字段和表添加comment注释,字段表示的状态追加时,需要及时更新注释。
6:字段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查询性能,但必须考虑数据一致。
冗余字段应遵循:
1) 不是频繁修改的字段。
2) 不是唯一索引的字段。
3) 不是 varchar 超长字段,更不能是 text 字段。
7:创建表的时候必须指定主键,而且推荐最好是自增的,
优点是:
1)整数类型比字符串类型的占用数据量比较小
2)数据顺序递增,不会导致节点的频繁分裂
3)数据类型比字符类型效率更高
8:创建表的sql语句中不要使用drop tables if exists tables,可能会把线上正在使用的表进行删除,推荐使用create tables if not exists tables

数据类型定义

整数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评估用哪种整数类型的时候,你需要考虑存储空间和可靠性的平衡问题:一方面,用占用字节数少的整数类型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另一方面,要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使用的整数类型取值范围太小,一旦遇到超出取值范围的情况,就可能引起系统错误,影响可靠性。

浮点数类型和定点数类型

浮点数据类型(FLOAT、DOUBLE、REAL)

FLOAT 占据4个字节。范围要小一点
DOUBLE 占据8个字节。范围要大一点
REAL 默认是DOUBLE类型的,但是可以通过设置修改为FOLAT类型的
因为无论是FOLAT或者DOUBLE类型都是以二进制进行存储的,二进制存储就会存在有些位数无法用二进制准确表示出来,所有会导致浮点数有缺陷不精准

定点数据类型(DECIMAL)

它是把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拆开,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进行存储。这样,所有的数值,就都可以精准表达了,不会存在因为无法表达而损失精度的问题。

如果选择是浮点数据还是定点数据
浮点类型取值范围大,但是不精准,适用于需要取值范围大,又可以容忍微小误差的科学计算场景(比如计算化学、分子建模、流体动力学等);定点数类型取值范围相对小,但是精准,没有误差,适合于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比如涉及金额计算的场景)。

日期时间类型

主要包括几种类型(year、time、date、dateTime、timeStam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议: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优先考虑使用 DATETIME 类型。因为虽然 DATETIME 类型占用的存储空间最多,但是它表达的时间最为完整,取值范围也最大。

文本类型

CHAR(M):固定长度字符串。CHAR(M) 类型必须预先定义字符串长度。如果太短,数据可能会超出范围;如果太长,又浪费存储空间。
VARCHAR(M): 可变长度字符串。VARCHAR(M) 也需要预先知道字符串的最大长度,不过只要不超过这个最大长度,具体存储的时候,是按照实际字符串长度存储的。
TEXT:字符串。系统自动按照实际长度存储,不需要预先定义长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TEXT 也有一个问题:由于实际存储的长度不确定,MySQL 不允许 TEXT 类型的字段做主键。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能采用 CHAR(M),或者 VARCHAR(M)。

索引规范

如何添加索引:
添加表索引时候一般是写完业务逻辑以后,参考相关的sql语句

索引原则:

  1. 【强制】业务上具有唯一特性的字段,即使是组合字段,也必须建成唯一索引。
  2. 【强制】超过三个表禁止 join。需要 join 的字段,数据类型保持绝对一致;多表关联查询时,保证被关联的字段需要有索引。
  3. 【强制】在 varchar 字段上建立索引时,必须指定索引长度,没必要对全字段建立索引,根据实际文本区分度决定索引长度。
  4. 【推荐】如果有 order by 的场景,请注意利用索引的有序性。order by 最后的字段是组合索引的一部分,并且放在索引组合顺序的最后,避免出现 file_sort 的情况,影响查询性能。
  5. 【推荐】 限制每张表上的索引数量,建议单张表索引不超过 5 个
  6. 【推荐】比较频繁的查询利用覆盖索引来进行查询操作,避免回表。
  7. 【推荐】SQL 性能优化的目标:至少要达到 range 级别,要求是 ref 级别,如果可以是 consts
  8. 【推荐】建组合索引的时候,区分度最高的在最左边。

SQL原则:

  1. 【强制】不要使用 count(列名)或 count(常量)来替代 count(),count()会统计值为 NULL 的行,而 count(列名)不会统计此列为 NULL 值的行。
  2. 【强制】使用 ISNULL()来判断是否为 NULL 值。
  3. 【强制】代码中写分页查询逻辑时,若 count 为 0 应直接返回,避免执行后面的分页语句。
  4. 【强制】数据订正(特别是删除或修改记录操作)时,要先 select,避免出现误删除,确认无误才能执行更新语句。
  5. 【强制】当某一列的值全是 NULL 时,count(col)的返回结果为 0,但 sum(col)的返回结果为NULL,因此使用 sum()时需注意空指针问题
  6. 【强制】对于数据库中表记录的查询和变更,只要涉及多个表,都需要在列名前加表的别名(或表名)进行限定。
  7. 【推荐】SQL 语句中表的别名前加 as,并且以 t1、t2、t3、…的顺序依次命名。
  8. 【推荐】in 操作能避免则避免,若实在避免不了,需要仔细评估 in 后边的集合元素数量,控制在 1000 个之内。
  9. 【参考】TRUNCATE TABLE 比 DELETE 速度快,且使用的系统和事务日志资源少,但 TRUNCATE无事务且不触发 trigger,有可能造成事故,故不建议在开发代码中使用此语句。

ORM映射原则

  1. 【强制】在表查询中,一律不要使用 * 作为查询的字段列表,需要哪些字段必须明确写明。
  2. 【强制】POJO 类的布尔属性不能加 is,而数据库字段必须加 is_,要求在 resultMap 中进行字段与属性之间的映射。
  3. 【强制】不要用 resultClass 当返回参数,即使所有类属性名与数据库字段一一对应,也需要定义;反过来,每一个表也必然有一个与之对应。
  4. 【强制】sql.xml 配置参数使用:#{},#param# 不要使用${} 此种方式容易出现 SQL 注入。
  5. 【强制】不允许直接拿 HashMap 与 Hashtable 作为查询结果集的输出。
  6. 【强制】更新数据表记录时,必须同时更新记录对应的 gmt_modified 字段值为当前时间。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