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文章目录

一、内存管理

1.1 内存的基础知识

1.1.1 什么是内存,有何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2 进程运行的原理-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见,代码要翻译成CPU能识别的指令。这些指令会告诉CPU去内存的哪个地址存/取数据,这个数据应怎样处理。例中,指令中直接给出了变量x的实际存放地址(物理地址)。但实际在生成机器指令时并不知道该进程的数据会被放到什么位置。所以编译生成的指令中一般用逻辑地址(相对地址)

1.1.3 逻辑地址VS物理地址

Eg:编译时只需确定变量x存放的相对地址是100 ( 即相对于进程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而言的地址)。CPU要找到x在内存中的实际存放位置,只需用进程的起始地址+100即可。
相对地址又称逻辑地址,绝对地址又称物理地址。

1.1.4 进程运行的基本原理(从写程序到程序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由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千个目标模块(编译是把高级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

链接: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及所需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装入(装载) :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5 装入内存的三种方式
  1. 绝对装入:在编译时,如知道程序将放到内存中的哪个位置,编译程序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装入程序按装入模块中的地址,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
    绝对装入由于逻辑与实际内存地址相同,故无需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修改。绝对装入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绝对地址可由程序员在编译或汇编时赋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可重定位装入: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多个目标模块的起始地址通常是从0开始,程序中的其他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的,此时采用可重定位装入方式,根据内存情况,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适当位置。装入时对目标程序中指令和数据的修改称为重定位,地址变换通常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又称静态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的特点是在一个作业装入内存时,必须分配其要求的全部内存空间,如果无足够的内存,就不能装入该作业,此外,作业一旦进入内存后,在整个运行期间不能在内存中移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动态运行时装入:也称为动态重定位,程序在内存中如果发生移动,就需采用动态的装入方式。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装入程序在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相对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因此,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均为相对地址。这种方式需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的支持
    动态重定位的特点是可将程序分配到不连续的存储区中,在程序运行前可只装入它的部分代码即可运行,然后在程序运行期间,根据需动态申请分配的内存,便于程序段的共享,可向用户提供个比存储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5 链接的三种方式
  1.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装入模块),之后不再拆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装入时动态链接: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将各目标模块装入内存时,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运行时动态链接: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其优点是便于修改和更新,便于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6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内存管理的概念

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当然也需对内存进行管理,要管些什么呢?

  1. 操作系统负责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2.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某种技术从逻辑.上对内存空间进行扩充。
  3.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地址转换功能,负责程序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
  4.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内存保护功能。保证各进程在各自存储空间内运行,互不干扰
1.2.1 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由操作系统完成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管理,使程序员摆脱存储分配麻烦,提高编程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2 内存空间的扩展

内存空间的扩充:利用虚拟存储技术或自动覆盖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

游戏GTA的大小超过60GB,按理来说这个游戏程序运行之前需要把60GB数据全部放入内存。然而,实际我的电脑内存才4GB, 但为什么这个游戏可以顺利运行呢?
–虚拟技术(操作系统的虚拟性)

1.2.3 地址转换

地址转换: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中的逻辑地址与内存中的物理地址不可能一致,因此存储管理器必须提供地址变换功能,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相应的物理地址。

为了编程更方便,程序员写程序时应只关注指令、数据的逻辑地址。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该过程称地址重定位(三种装入方式))应由操作系统负责,这样就保证了程序员写程序时不需关注物理内存的实际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4 内存保护

存储保护:保证各道作业在各自的存储空间内运行,互不干扰。

两种方式:

1.CPU中设置一对上,下限寄存器,存放用户作业在主存中的下限和上限,每当CPU要访问一个地址时,分别和两个寄存器的值相比,判断有无越界。

2.通过采用重定位寄存器(或基址寄存器)和界地址寄存器(又称限长寄存器)来实现这种保护,重定位寄存器含最小的物理地址值,界地址寄存器含逻辑地址的最大值,每个逻辑地址值必须小于界地址寄存器,内存管理机构动态的将逻辑地址与界地址寄存器进行比较,如果未发生地址越界。则加上重定位寄存器的值后映射成物理地址,再送交内存单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5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内存的覆盖与交换

1.3.1 覆盖技术

由于程序运行时并非任何时候都要访问程序及数据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大程序),因此可把用户空间分成为一个固定区和若干个覆盖区。将经常活跃的部分放在固定区,其余部分按调用关系分段,首先将那些即将要访问的段放入覆盖区,其他段放在外存中,在需要调用前,系统将其调如覆盖区,替换覆盖区中原有的段。

覆盖技术的特点:打破了必须将一个进程的全部信息装入内存后才能运行的限制,但当同时运行程序的代码量大于主存时仍不能运行,再而,大内存中能更新的地方只有覆盖区的段,不在覆盖区的段会常驻内存。

早期的计算机内存很小,如IBM的第一台PC机最大支持1MB内存。因此常出现内存大小不够。后来引入了覆盖技术,用来解决“程序大小超过物理内存总和”问题
覆盖技术的思想:将程序分为多个段(多个模块)。常用的段常驻内存,不常用的段在需要时调入内存。
内存中分为一个“固定区”和若干个“覆盖区”
需常驻内存的段放在“固定区”中,调入后就不再调出(除非运行结束)
不常用的段放在“覆盖区”,需用到时调入内存,用不到时调出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必须由程序员声明覆盖结构,操作系统完成自动覆盖。缺点:对用户不透明,增加用户编程负担。覆盖技术只用于早期操作系统,现已成历史。

1.3.2 交换技术

交换(对换)技术的设计思想:内存空间紧张时,系统将内存中某些进程暂时换出外存,把外存中某些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内存(进程在内存与磁盘间动态调度)

换入:把准备好竞争CPU运行的程序从辅存移到内存。
换出:把处于等待状态(或CPU调度原则下被剥夺运行权力)的程序从内存移到辅存,把内存空间腾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暂时换出外存等待的进程状态为挂起状态(挂起态,suspend),挂起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就绪挂起阻塞挂起两种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应该在外存(磁盘)的什么位置保存被换出的进程?
    答:具有对换功能的操作系统中,通常把磁盘空间分为文件区对换区两部分。文件区主要用于存放文件,主要追求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对文件区空间的管理采用离散分配方式;对换区空间只占磁盘空间的小部分,被换出的进程数据就存放在对换区。由于对换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速度,因此对换区空间的管理主要追求换入换出速度,因此通常对换区采用连续分配方式(学过文件管理章节后即可理解)。总之,对换区的I/O速度比文件区的更快

  2. 什么时候应交换?
    答:交换通常在许多进程运行且内存吃紧时进行,而系统负荷降低就暂停。如:发现许多进程运行时常发生缺页,就说明内存紧张,此时可换出一些进程;如缺页率明显下降,就可暂停换出。

  3. 应换出哪些进程?
    答:可优先换出阻塞进程;可换出优先级低的进程;为防止优先级低的进程在被调入内存后很快又被换出,有的系统还考虑进程在内存的驻留时间…
    (注意: PCB 会常驻内存,不会被换出外存)

注意:

  1. 交换需备份存储,通常是快速磁盘,它必须足够大,且提供对这些内存映像的直接访问。
  2. 为有效使用CPU,需每个进程的执行时间比交换时间长,而影响交换时间的主要是转移时间,转移时间与所交换的空间内存成正比。
  3. 如果换出进程,如确保该进程的内存空间成正比。
  4. 交换空间通常作为磁盘的一整块,且独立于文件系统,因此使用就可能很快。
  5. 交换通常在有许多进程运行且内存空间吃紧时开始启动,而系统负荷降低就暂停。
  6. 普通交换使用不多,但交换策略的某些变种在许多系统中(如UNIX系统)仍发挥作用。

交换技术主要是在不同进程(或作业)之间进行,而覆盖则用于同一程序或进程中。

1.3.3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1.4.1 单一连续分配

内存在此方式下分系统区用户区
系统区仅提供给操作系统使用,通常在低地址部分;
用户区是为用户提供的,除系统区外的内存空间,平常运行的软件都在用户区里分配空间。

优点:无外部碎片,可以采用覆盖技术,不需要额外技术支持。
缺点: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中,有内部碎片,存储器利用率极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2 固定分区分配

固定分区分配是最简单的一种多道程序存储管理方式,它将用户内存空间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区域,每个分区只装入一道作业。当有空闲分区时,便可再从外存的后背作业队列中,选择适当大小的作业装入该分区,如此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分区大小相等:用于利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个相同对象的场合,缺乏灵活性
  2. 分区大小不等:划分为含有多个较小的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及少量的大分区。
    优点:1.没有外部碎片
    缺点:1.程序可能太大而放不进任何一个分区中,这时用户不得不使用覆盖技术来使用内存空间。
  3. 主存利用率低,当程序小于固定分区大小时,也占用一个完整的内存分区空间,这样分区内部有空间浪费,这种现象称为内部碎片。
  4. 不能多个进程共享一个主存区
1.4.3 动态分区分配

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是种动态划分内存的分区方法。这种分配方式不会预先划分内存分区,而是在进程装入内存时, 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合进程的需要。因此系统分区的大小和数目是可变的。(eg: 假设某计算机内存大小为64MB, 系统区8MB,用户区共56 M…)
!

  • 143
    点赞
  • 54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8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