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发PCB电路相关33 随时更新~~ whaosoft aiot http://143ai.com
一、优雅地弄好PCB丝印
很多画PCB的人,会认为丝印不影响电路的性能,所以,对丝印并不重视。但是,对于一个专业的硬件工程师来说,必须重视这些细节。
下面介绍如何优雅地弄好PCB丝印。
1 摆放的位置
一般来说,电阻、电容、管子等器件的丝印,摆放的时候,不要使用四个方向,这样会导致调试、维修、焊接的时候,看丝印看得很累(板子要转几个方向)。
所以,建议摆放成两个方向,如下图所示。这样,将会非常方面查看丝印。
如下图所示,元件附近太密集,放不下丝印的话,可以在附近空白的地方,写上丝印,标好箭头,最好再画个框,这样好辨认一些。
2 过孔尽量不要打在丝印上
如下图所示,过孔了打在8字那里,打板回来之后,你会分不清,它是R48还是R49。
3 丝印不要压在高速信号线上
这条建议是针对在顶层或底层的高速信号线,因为这类信号线,可以看作是微带线。
而微带线上的信号跑的速度(相速度)跟介质有关,如果丝印压到线了,如下图所示,介质将会变得不均匀,导致相速度发生变化,最终表现为阻抗不连续,影响信号质量。
当然,在内电层的信号线将不存在这种问题。
4 丝印的阅读方向要跟使用方向要一致
如下图所示,丝印的阅读方向和芯片的使用方向一致,主要是焊接的时候,减少焊反的概率。
其它的,如:电解电容等,也可以不遵循该建议,因为你可以标明正负极性。
5 丝印上要标清楚引脚号
如下图所示,P3接插件上,标了4个引脚号,方便调试/安装。此外,在引脚密集的地方最好也标一下,如:芯片、FPC插座等。
同时,也符合上一条建议,P3的阅读方向,跟接插件的使用方向一致。
6 特殊封装的丝印
针对BGA、QFN这类特殊封装,丝印的尺寸要跟芯片的尺寸完全一致(如下图所示),否则,会很难对齐,从而影响焊接。
7 安装孔的丝印
这里,在安装孔附近增加了螺丝的丝印,同时标明了长度和螺丝总数,方便安装。
8 丝印的二义性
最常用的RS232,很多人会标注RX和TX,但是PC端也有RX和TX啊,什么时候用交叉线,什么时候用不交叉的?
这就导致了丝印产生了歧义,让人傻傻地分不清。
这里,增加了两个箭头,以指标信号的流向(如下图所示),这样,一看就知道该怎样接线了。
不光是RS232可以这样做,其它的,如:SPI等,带收发信号线的,都可以这样做。
9 标明功能
一些用户使用的元件,如:按键、灯、旋钮等,需要写上功能、用途。如下图所示,按键为设置键,灯是状态指示灯。
10 增加LOGO
有空间的话,可以在板子上增加公司的LOGO、防静电标志、一维码、二维码。
有做认证的话,要加上认证的LOGO。
有发热元件,可以加高温标志。
有强电元件,可以加高压标志。
二、三极管电路几种分析方法
三极管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未加信号时三极管的直流工作状态称为静态,此时各极电流称为静态电流,给三极管加入交流信号之后的工作电流称为动态工作电流,这时三极管是交流工作状态,即动态。
一个完整的三极管电路分析有四步: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元器件和修理识图。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直流工作电压加到三极管各个电极上主要通过两条直流电路:一是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直流电路,二是基极直流电路。
通过这一步分析可以搞清楚直流工作电压是如何加到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上的。如图所示,是放大器直流电路分析示意图。对于一个单级放大器而言,其直流电路分析主要是图中所示的三个部分。
分析三极管直流电路时,由于电路中的电容具有隔直流特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成开路,这样上图所示电路就可以画成如下图所示的直流等效电路,再用这一等效电路进行直流电路分析就相当简洁了。
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交流电路分析主要是交流信号的传输路线分析,即信号从哪里输入到放大器中,信号在这级放大器中具体经过了哪些元器件,信号最终从哪里输出。如图所示,是交流信号传输路线分析示意图。
另外还要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处理,如信号在哪个环节放大,在哪个环节受到衰减,哪个环节不放大也不衰减,信号是否受到了补偿等。
上图电路中的信号经过了C1、VT1、C2、VT2和C3,其中C1、C2和C3是耦合电容,对信号没有放大和衰减作用,只是起着将信号传输到下级电路中的耦合作用,VT1和VT2对信号起了放大作用。
元器件作用分析方法
1 元器件特性是电路分析关键
分析电路中元器件的作用时,应依据该元器件的主要特性来进行。例如,耦合电容让交流信号无损耗的通过,而同时隔断直流通路,这一分析的理论根据是电容隔直通交特性。
2 元器件在电路中具体作用
电路中的每个元器件都有它的特定作用,通常一个元器件起一种特定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个元器件在电路中起两个作用的。在电路分析中要求搞懂每一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
3 元器件简化分析方法
对元器件作用的分析可以进行简化,掌握了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后,不必每次对各个元器件都进行详细分析。例如,掌握耦合电容的作用之后,不必对每一个耦合电容都进行分析。如图所示,是耦合电容分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