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发PCB电路相关67 随时更新~~ whaosoft aiot http://143ai.com
一、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案和心得
减少后级电源对前级的影响,防止电源正负接反烧坏后级电路,防止电源关电时电流倒灌,但经过二极管有0.4V左右压降,需要考虑经过0.4V降压后会不会低于后级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
1、按键电路
R1上拉电阻:
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个人建议加上)
C1电容:
减小按键抖动及高频信号干扰。(个人建议加上)
R2限流电阻:
保护IO口,防止过流过高电压烧坏IO口,对静电或者一些高压脉冲有吸收作用。(个人建议加上)
R2的取值100欧~10k不等,如果有设置内部上拉,该值不能太大,否则电流不足以拉低IO口。
D1 ESD二极管:
静电保护二极管,防止静电干扰或者损坏IO口。(这个根据PCB的成本及防护级别要求来决定添加与否)
2、外接信号输入
R3上拉电阻:
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如果外接的连接线比较长,芯片内部上拉能力比较弱,则建议加上。平时通信距离不长,有内部上拉则可以省略)
C2电容:
防止高频信号干扰。(注意,如果输入频率信号比较大,C2容值要对应减少,或者直接省略C2)
R4限流电阻:
保护IO口,防止过流过高电压烧坏IO口,对静电或者一些高压脉冲有吸收作用。(个人建议加上)
D2 ESD二极管:
静电保护二极管,防止静电干扰或者损坏IO口。(这个根据PCB的成本及防护级别要求来决定添加与否)
3、输出电路继电器
U1光耦:
分离高低压,防止高压干扰,实现电气隔离。
D5 1N4148:
续流二极管,保护元件不被感应电压击du穿或烧坏,以并联的方式接到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元件两端,并与其形成回路,使其产生的高电动势在回路以续电流方式消耗,从而起到保护电路中的元件不被损坏的作用。
4、达林顿晶体管
达林顿晶体管,小伙伴们一般常用于步进电机驱动,其实可以用于电机调速,大功率开关电路,驱动继电器,驱动功率比较大的LED光源,利用PWM来调节亮度哦。
R6、R7、R8电阻:
用于限流,防止ULN2001损坏,导致高压直接输入到MCU的IO。(由于ULN2001D本身自带2.7K电阻,这里的R6、R7、R8可以省略;如果某些驱动芯片没带电阻最好自己加上,具体情况可以查看选用芯片的数据手册作决定)
COM端接电源:
当输出端接感性负载的时候,负载不需要加续流二极管,芯片内部设计有二极管,只需 COM口接负载电源即可,当接其他负载时,COM口可以不接。
在使用阻容降压电路为 ULN2001D 供电时,由于阻容降压电压无法阻止电网上的瞬态高 压波动,必须在 ULN2001D 的 COM 端与地端就近接一个 104 电容,其余应用场合下, 该电容可以不添加。
5、运算放大器
利用运放巧妙采集负载的当前电流,可以准确知道当前负载运行情况,有没有正常工作,非常好用。
GND2是负载的地端,通过R16电阻(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R16要选功率大一点的)接公共地,会有微小的电压差。
该电路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所以采样端的电压=输入端电压*(1+R9/R11)=69倍的输入电压。大家可以根据测量范围修改R9调节放大倍数。
6、MOS管
控制电源输出通断:
7、输入电源
如果电路成本比较紧张,可根据需要适当删减元件。
F1自恢复保险丝:
过流保护,可根据实际负载电流调整阀值大小。
D10 肖基特二极管:
减少后级电源对前级的影响,防止电源正负接反烧坏后级电路,防止电源关电时电流倒灌,但经过二极管有0.4V左右压降,需要考虑经过0.4V降压后会不会低于后级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
TVS管:
输入电压过高保护,一般取正常输入电压的1.4倍。
二、PCB设计的基本流程
PCB板设计需要提供的信息
(1)原理图:一种完整的电子文档格式,可以生成正确的网表(网表);
(2)机械尺寸:提供定位装置的具体位置和方向识别,以及特定高度限位位置区域的识别;
(3) BOM清单:主要是在原理图上确定并检查设备的指定包信息;
(4)接线指南:特定信号特定要求的说明,以及阻抗,层压等设计要求。
PCB设计的基本流程
-
预备
-
PCB结构设计
-
PCB布局
-
布线
-
布线优化和丝网
-
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
-
PCB板
下文具体讲述PCB设计的基本流程。
1 初步准备
1)这包括准备组件库和原理图。“如果你想做一些好事,你必须首先磨练你的工具。”为了建立一个好的董事会,除了设计原则,你必须画好。在继续PCB设计之前,必须首先准备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这是第一步 - 非常重要)。组件库可以使用Protel附带的库,但通常很难找到合适的库。最好根据所选设备的标准尺寸数据自行完成组件库。
原则上,首先执行PCB的组件库,然后执行SCH的组件库。PCB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电路板安装; SCH组件库要求相对宽松,只要您注意定义引脚属性以及与PCB组件的对应关系。
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引脚。然后是原理图的设计,当它准备就绪时,就可以开始PCB设计了。
2)在制作原理图的库时,要注意引脚是否连接到输出/输出PCB板并检查库。
2 PCB结构设计
此步骤根据确定的板面尺寸和各种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中绘制PCB表面,并放置所需的连接器,按钮/开关,数码管,指示器,输入,并根据定位要求输出。,螺丝孔,安装孔等,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的范围是非布线区域)。
应特别注意支付组件的实际尺寸(占用面积和高度),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 空间的大小,以及设备放置的表面,以确保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在生产和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的同时,在确保能够体现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应对设备进行适当修改以使其整洁。如果相同的装置放置整齐并在同一方向上,它不能被放置。这是拼凑而成的。“
3 PCB布局
1)确保布局前原理图正确 - 这非常重要!---- - 非常重要!示意图已完成,检查项目为:电网,地网等。
2)布局应注意放置的表面设备(特别是插件等)和设备的放置方式(直插式水平或垂直放置),以确保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3)布局为白色将设备放在电路板上。此时,如果上述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您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 CreateNetlist),然后导入网络表(Design-> LoadNets)在PCB上。我看到了完整的设备堆栈,并且引脚之间有飞线提示连接,然后可以进行设备布局。
总体布局基于以下原则:
在布局中,您应该确定放置设备的表面:一般来说,补丁应放在同一侧,插件应该查看具体情况。
1 )根据电气性能的合理划分,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域(即干扰,干扰),模拟电路区域(怕干扰),电源驱动区域(干扰源);
2)完成相同功能的电路,应尽可能靠近放置,并调整元件以确保最简单的连接;同时,调整功能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之间的连接最简洁;
3)对于高质量的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加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
4)时钟发生器(如:晶体或时钟)应尽可能靠近使用时钟的设备;
5)布局要求应平衡,稀疏有序,不要头重脚轻或沉没。
4 接线
接线是整个PCB设计中最重要的过程。这将直接影响PCB的性能。
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布线一般有三个级别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