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之路
不知不觉,已经当面试官好多年,在与候选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像是一面镜子不断地照着自己,也不断地在进行自我修正。
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 《一位不合格的面试官在这两周让三位同学破防了》https://juejin.cn/post/7328219420576677928,如今翻阅却别有一番滋味,今天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遂写出此文
保持平等交流
我始终坚持与候选人是平等的身份这一原则。就像我当年作为候选人一样,那些温文尔雅的面试官留给我太多好的印象,甚至是我选择那家公司比较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因此整个过程我会坚持一些原则:
- 不会用否定、打击、讽刺等语气与候选人沟通。比如:“我觉得你这个做得不行”,“我认为你这个没什么难度”,"你做这个功能与刚毕业的学生没什么不同"。(这种否定、打击的方式可能会是一种不错的面试技巧,压力面试也常常用这种形式)。这个我曾经也使用过一两次,后来摒弃了这种做法。
- 与其否定,不如用引导方式、让候选人去思考;面试不应该像卷面考试那样固定死板,过程应该更加灵活,如果候选人尝试用分析方式能够得到答案,也不错。面试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发现候选人的优点。
- 保持平稳的语气,早些年由于候选人情绪激动,会影响自己的语气、情绪,导致整个面试过程会很激进,这也不是很好的方式,面试过程就像一次和朋友的交流,平静而又有深度。
无论面试结果如何,最后会再问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优点我刚才没有交流到的?你可以再补充一下。(让候选人得到尊重,面试是不断发现候选人的优点)
职级不同要求不同
曾经有位朋友问我,你面试那些七八年候选人都怎么面试呀?我说不同工作年限,面试的问题应该是不同、方式也是不同的。于是我举了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面试官:请你设计秒杀系统
候选人:balabala.....
面试官:你觉得你设计的秒杀系统设计得好吗?
候选人:嗯嗯...不是很好
面试官:行,我们今天的面试就先到这里
候选人:.......(一脸错愕)
虽然这个问题很极端,这个例子中的候选人正是当年的我;职级越高,面试越开放,越综合。(包括技术深度、技术广度)
因此我会根据候选人的工作年限做相应策略的调整。
工作年限少一些,一般以基础扎实度、项目完成度、积极的态度,思考和自省等为主。
工作年限多一些,一般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技术深度和技术广度等以及必要的软性实力为主。
问题背后的目的
如果问出的问题,没有目的,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废问题。自己必须清楚所有问题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因此,先有目的,再有问题。
- 想了解候选人的技术深度,就会不断地追问细节
- 想了解候选人是否技术广度,就会朝着选型的优劣、实现的弊端、如何应对这些不足等扩散
- 想了解候选人的优势,就直接问题你的亮点/特长、难点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方式达到了什么效果;或者最难、最成功的事情是什么等等
- 想了解候选人的综合能力(如果潜力、思考力、创造性等),可能会出一些场景设计题目
- 想了解候选人是否是对技术热爱,可能会朝着AI领域,或者最新学习的技术是什么,学习目的、以及应用场景和实际效果怎么样
- 想了解候选人软性实力,可能会朝着亮点项目的生命周期,遇到难题的解决方式,如果候选人没有遇到过,会假设遇到会怎么处理等,例如应对冲突、应对难题、应对风险、应对矛盾等等
- 想了解候选人自己是否能够很好的剖析自己以及逻辑自洽能力,可能会让他介绍一下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以及未来规划,最近一次绩效,以及你的绩效与团队绩效是怎么样等等
- 想了解候选人是否和团队融洽,会沟通离职原因;在团队中一般担任什么角色,为团队做过哪些事情,如果体现主动性、担当能力、和责任心,有没有对应的具体案例
- 想了解候选人是否关注业务,会沟通对具体业务的理解,它的价值; 以及你怎么看这个行业
- 想了解是否有攻克问题的习惯, 对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是否有更多思考和思路,不是轻易方式等
- .......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候选人:
- 是否有结构化思维
- 是否有闭环思维
- 是否有主动性、担当,责任心
- 是否保持工作的热爱
- 是否逻辑性、条理性强
- 是否有自己的思考、独特的见解等
- 表达能力是否清晰、是否抓得住重难点等
- .......
一些常见原则等
- STAR法则: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 先问全局,再细节,最后更多案例。(是否有更多迁移能力和可能性)
- 自驱力:自我管理,最近看什么书、学习什么知识点、如何应用
- 自自省: 如果针对自己的缺点,有改进计划等
- 抗压力:不对对逻辑性提出疑问等(否定法,少用)
- 不空谈:有结论,有案例,有反馈,有总结和思考
- .......
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目的,看起来是问题之间的交流,背后却是能力的摸底。
要在大约1h小时内,找到合适的队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面试官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
失之交臂
与公司失之交臂,有时候并不是候选人并不优秀,有可能知识与面试官磁场不合,简单点说就是味不对; 或者岗位匹配度不够;或者企业薪资给不起等等。
自我修正
在一场场面试沟通中,也是不断沉淀的过程,面试的目的永远不是考到候选人,而是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保持面试官应有的最佳的状态,做好公司介绍、做好答疑工作,做好交流目的,在一次次面试后复盘修正。
最后
见人、见己;修正、进阶。
已发布微信公众号:面汤放盐https://mp.weixin.qq.com/s/G9F2DPcLBV2RaYMDM97o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