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2019 年 12 月 1 日
1、 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 国内研究动态
    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因从自身六十余年所积累的翻译经验出发提出诗词的翻译应做到“三美”和“三似”,尤其是在上世纪末提出了文学翻译是“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许渊冲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时间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6 年第6 期《炎黄春秋》和1996年第 5 期《中国翻译》分别以龙梅的《从历次政治运动走过来的翻译家》和刘军平的《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记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翻译生涯》为标题全面介绍这时已译著等身、步入古稀之年的许渊冲。接下来的数年,许渊冲成了媒体追逐采访的对象,这位在中国学界沉寂了二十多年但始终在卧薪尝胆的长者也随着他备受争议的译论的不断推出和译著的不断出版一时成了媒体的红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海凌(2000:112)在其专著《文学翻译学》评许渊冲的“优势竞赛论”:“突破了以信为本的传统观念,标举译者的创新意识,超越了神似与化境的局限,是一次大飞跃。有超前意识,对文学翻译的发展有导向意义。”这是国内学者散论中对许渊冲翻译理论较为全面的积极评价。刘季春在《山东外语教学》上发表了《扬起创造的风帆—许渊冲学术思想研究》,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许渊冲的翻译主张,并对反对许氏译论的各派意见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最后呼吁中国译界应以正确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像许渊冲这样有译论创见的翻译家。2003年张智中在《外语论坛》第2 期发表了《许渊冲先生访谈录》,并于次年在《外语教学》(2004,(06))发表了《“优势竞赛论”本质透析》一文正面评价许渊冲及其译论。上世纪九十代末以来便出现了研究许渊冲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的热潮。其中众多的研究都集中在对许氏翻译经历和个性上,作了纵向的历时研究,如不少高校的翻译硕、博士论文都以较为笼统的标题“许渊冲翻译研究”对译者做个体研究,如福州大学陈优扬的《翻译家许渊冲研究》(2006),得出的结论多半是许氏的经历造就他今天的翻译思想,基本停留在描写个人历史的层面;有的学者对许氏的翻译思想与别的翻译家翻译思想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如,华中师大杨洋的硕士论文《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思想与成就比较研究》和山东大学周艳的《宽容——从解释学角度解决“竞赛论”与“忠实论”之争》(2006);有的则对许氏翻译作品作文本个案研究;还有的学者从西方翻译理论如目的论的角度对许氏翻译作探讨或从文化、语言风格角度研究许氏译作,例如发表在国内林林总总学术刊物上的论文。

  2. 国外研究动态

19世纪末开始,英美汉学家不断推出英译中国古诗词集,这些译诗词一经出版就立刻引起评论者的注意,因而国内外针对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批评研究几乎与古诗词英译实践同步进行(刘华文,2005)。这时的学者们强调译本的文学效果和读者的审美体验。例如,英国作家和评论家斯特拉奇(Lytton Strachey)曾经撰文称赞翟理斯的格律体译诗词“是我辈今所知的极品……娴熟的语调和深刻的情感使我们这本诗词选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吕淑湘、许渊冲,1988:7)。艾略特认为庞德的《神州集》“丰富了现代英语诗坛”(朱徽,2009:100)。有些研究则注意到译者创作动机和文化背景与译本形式的密切渊源。如庞德的古诗词翻译意象优美、诗词意浓厚,却不拘于原作的形式,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英国汉学家葛瑞汉认为,美国的古诗词英译活动是由庞德、韦利、洛威尔等人兴起的“意象派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海岸,2007:479)。西方学者很少关注许渊冲,然而仍然有零星的资料透露一些英美读者对其译作的想法。对许渊冲译作的褒扬性评论有: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评价《西厢记》英译本“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媲美”;美国墨尔本大学学者科瓦利斯称赞《楚辞》英译“当算英美文学里的一座高峰”(许渊冲,2003a:349-398);美国宾州大学顾毓秀教授认为《不朽之歌(唐诗三百首)》“押韵自然,功力过人”(马红军,2006:57);美国康州大学教授斯特夫妇赞扬《唐诗一百五十首》“译诗优美,证明译者也和诗歌原作者一样优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恩格曼教授将《李白诗选》看成自己读过的最美的中诗翻译(张智中, 2006:37-38)。然而任何事物呈现正反两面,批评贬抑许译古诗的声音也有传来。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的威廉斯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许渊冲虽然提出古诗词英译的三美标准,但译者仅以押韵为重,而某些译诗词的音韵效果近乎“滑稽(comical)”,无法给人美感(Williams,2001:50);而来南开大学讲学的克尔克劳博士比较了许渊冲和韦利的《诗经关雎》译文,也认为许译的音韵、重音不悦耳,句法、选词不自然,而韦利的译文更有诗意(马红军,2006:146)。总之,针对许渊冲的古诗词英译作品,国外学者一般围绕其文学价值或诗学特征开展批评,但这些批评还相当零散、不成体系,且由于评论者的专业背景、个人审美和文学倾向各不相同,其评价观点也褒贬各异、主观随性,基本上不联系译者的翻译目的或翻译语境进行系统研究。另一方面,针对许渊冲的诗词翻译理论的批评,至今国外学者仍少人问津。这些研究现状体现了中国译者微弱的国际影响力和中西跨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其原因既涉及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又与学术传统、译者个人因素、读者审美等具体因素相关。
3.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宋词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辉煌的结晶,而英译宋词则是把我国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中华文化美再现在世界读者的面前,许渊冲所外译的作品时间跨度大,翻译的文学体裁涵盖了诗词曲赋、古典散文、近代戏曲等,并且可以做到以诗译诗,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诗译英法第一人”,许渊冲在宋词方面结合具体译例的翻译理论述评,将中国古典的艺术美学发展传承,统一中英两种文化美学,致力于把中国文学变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将中国文化全球化发展,建构一种符合时代需求和发展的新的世界文化。且许译的成功对后人的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对激励更多的中国人从事中译外翻译具有特别的文化传播示范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旨在探析许渊冲英译宋词中意境美学的具体体现,以美学及翻译美学为切入点,理清许氏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并基于宋词的翻译视角阐述和论证许氏的译论中翻译美学与翻译思维有机结合的许氏翻译美学观。通过翻译中“三美”和“三似”原则,还原并再创造传统文化宋词中的内在美,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人重情而西方人重性的文学事实,从更高层次上重新认识、理解探究英译宋词中许氏美学在与全球化文化整合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文学魅力。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 研究步骤:
    (1)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的资料,收集所写论题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总统竞选演说翻译的研究动态,得出论文题目;
    (2)整理、总结和综合已有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修改开题报告,进一步完善论文的结构与内容;
    (4)综合已有的资料和分析结果,写出论文提纲;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善论文提纲,深入分析总统竞选演说翻译的特点、翻译难点等,得出研究结果,完成初稿,并交由指导老师审阅;
    (5)交第二稿、审稿、定稿、答辩。
  2. 方法及措施: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以及指导老师所提供的资料,查找关于总统竞选演说翻译的最新动态、收集资料和研究材料;指导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3. 进度安排:
    (1)选题、定题:2019年9月;
    (2)资料查询:2019年9月-2019年10月底;
    (3)写出开题报告及提纲:2019年11月中旬;
    (4)初稿:2019年11月中旬至2020年2月底;
    (5)第二稿:2020年3月初至2020年3月底;
    (6)中期检查:2020年四月上旬;
    (7)定稿:2020年5月上旬;
    (8)答辩资格审查:2020年5月7日-16日;
    (9)答辩:2020年5月23日;
    (10)毕业综合训练终审:2020年5月-6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