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核心知识点

本文来说下Dubbo核心知识点,也是面试中的重难点。


Dubbo是什么

Dubb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SOA服务治理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PC又是什么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RPC协议假定某些传输协议的存在,如TCP或UDP,为通信程序之间携带信息数据。在OSI网络通信模型中,RPC跨越了传输层和应用层。RPC使得开发包括网络分布式多程序在内的应用程序更加容易。RPC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请求程序就是一个客户机,而服务提供程序就是一个服务器。首先,客户机调用进程发送一个有进程参数的调用信息到服务进程,然后等待应答信息。在服务器端,进程保持睡眠状态直到调用信息到达为止。当一个调用信息到达,服务器获得进程参数,计算结果,发送答复信息,然后等待下一个调用信息,最后,客户端调用进程接收答复信息,获得进程结果,然后调用执行继续进行。有多种 RPC模式和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它,远程调用就是本地机器调用远程机器的一个方法,远程机器返回结果的过程。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主要原因是由于单台服务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了,在这个流量剧增的时代,只有多台服务器才能支撑起来现有的用户体系,

而在这种体系下,服务越来越多,逐渐演化出了现在这种微服务化的RPC框架


说说Dubbo的分层

从大的范围来说,dubbo分为三层,business业务逻辑层由我们自己来提供接口和实现还有一些配置信息,RPC层就是真正的RPC调用的核心层,封装整个RPC的调用过程、负载均衡、集群容错、代理,remoting则是对网络传输协议和数据转换的封装

划分到更细的层面,就是图中的10层模式,整个分层依赖由上至下,除开business业务逻辑之外,其他的几层都是SPI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能说下Dubbo的工作原理吗

1.服务启动的时候,provider和consumer根据配置信息,连接到注册中心register,分别向注册中心注册和订阅服务

2.register根据服务订阅关系,返回provider信息到consumer,同时consumer会把provider信息缓存到本地。如果信息有变更,consumer会收到来自register的推送

3.consumer生成代理对象,同时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一台provider,同时定时向monitor记录接口的调用次数和时间信息

4.拿到代理对象之后,consumer通过代理对象发起接口调用

5.provider收到请求后对数据进行反序列化,然后通过代理调用具体的接口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通过代理对象通信

主要是为了实现接口的透明代理,封装调用细节,让用户可以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代理实现一些其他的策略,比如

1.调用的负载均衡策略

2.调用失败、超时、降级和容错机制

3.做一些过滤操作,比如加入缓存、mock数据

4.接口调用数据统计


说说服务暴露的流程

1.在容器启动的时候,通过ServiceConfig解析标签,创建dubbo标签解析器来解析dubbo的标签,容器创建完成之后,触发ContextRefreshEvent事件回调开始暴露服务

2.通过ProxyFactory获取到invoker,invoker包含了需要执行的方法的对象信息和具体的URL地址

3.再通过DubboProtocol的实现把包装后的invoker转换成exporter,然后启动服务器server,监听端口

4.最后RegistryProtocol保存URL地址和invoker的映射关系,同时注册到服务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说服务引用的流程

服务暴露之后,客户端就要引用服务,然后才是调用的过程。

1.首先客户端根据配置文件信息从注册中心订阅服务

2.之后DubboProtocol根据订阅的得到provider地址和接口信息连接到服务端server,开启客户端client,然后创建invoker

3.invoker创建完成之后,通过invoker为服务接口生成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用于远程调用provider,服务的引用就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哪些负载均衡策略

1.加权随机:假设我们有一组服务器 servers = [A, B, C],他们对应的权重为 weights = [5, 3, 2],权重总和为10。现在把这些权重值平铺在一维坐标值上,[0, 5) 区间属于服务器 A,[5, 8) 区间属于服务器 B,[8, 10) 区间属于服务器 C。接下来通过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一个范围在 [0, 10) 之间的随机数,然后计算这个随机数会落到哪个区间上就可以了。

2.最小活跃数:每个服务提供者对应一个活跃数 active,初始情况下,所有服务提供者活跃数均为0。每收到一个请求,活跃数加1,完成请求后则将活跃数减1。在服务运行一段时间后,性能好的服务提供者处理请求的速度更快,因此活跃数下降的也越快,此时这样的服务提供者能够优先获取到新的服务请求。

3.一致性hash:通过hash算法,把provider的invoke和随机节点生成hash,并将这个 hash 投射到 [0, 2^32 - 1] 的圆环上,查询的时候根据key进行md5然后进行hash,得到第一个节点的值大于等于当前hash的invok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加权轮询:比如服务器 A、B、C 权重比为 5:2:1,那么在8次请求中,服务器 A 将收到其中的5次请求,服务器 B 会收到其中的2次请求,服务器 C 则收到其中的1次请求。


集群容错方式有哪些

1.Failover Cluster失败自动切换:dubbo的默认容错方案,当调用失败时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的节点,具体的重试次数和间隔时间可用通过引用服务的时候配置,默认重试次数为1也就是只调用一次。

2.Failback Cluster失败自动恢复:在调用失败,记录日志和调用信息,然后返回空结果给consumer,并且通过定时任务每隔5秒对失败的调用进行重试

3.Failfast Cluster快速失败:只会调用一次,失败后立刻抛出异常

4.Failsafe Cluster失败安全:调用出现异常,记录日志不抛出,返回空结果

5.Forking Cluster并行调用多个服务提供者:通过线程池创建多个线程,并发调用多个provider,结果保存到阻塞队列,只要有一个provider成功返回了结果,就会立刻返回结果

6.Broadcast Cluster广播模式:逐个调用每个provider,如果其中一台报错,在循环调用结束后,抛出异常。


了解 Dubbo SPI 机制吗

SPI 全称为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一种服务发现机制,本质是将接口实现类的全限定名配置在文件中,并由服务加载器读取配置文件,加载实现类,这样可以在运行时,动态为接口替换实现类。

Dubbo也正是通过SPI机制实现了众多的扩展功能,而且dubbo没有使用java原生的SPI机制,而是对齐进行了增强和改进。

SPI在dubbo应用很多,包括协议扩展、集群扩展、路由扩展、序列化扩展等等。

使用方式可以在META-INF/dubbo目录下配置:

key=com.xxx.value

然后通过dubbo的ExtensionLoader按照指定的key加载对应的实现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按需加载,性能上得到优化。


说说Dubbo支持哪些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dubbo 单一长连接和 NIO 异步通讯,适合大并发小数据量的服务调用,以及消费者远大于提供者。传输协议 TCP,异步,Hessian 序列化

2.rmi 采用 JDK 标准的 rmi 协议实现,传输参数和返回参数对象需要实现Serializable 接口,使用 java 标准序列化机制,使用阻塞式短连接,传输数据包大小混合,消费者和提供者个数差不多,可传文件,传输协议 TCP。多个短连接,TCP 协议传输,同步传输,适用常规的远程服务调用和 rmi 互 操作。在依赖低版本的 Common-Collections 包,java 序列化存在安全漏洞

3.webservice 基于 WebService 的远程调用协议,集成 CXF 实现,提供和原生 WebService 的互操作。多个短连接,基于 HTTP 传输,同步传输,适用系统集成和跨语言调用;

4.http 基于 Http 表单提交的远程调用协议,使用 Spring 的 HttpInvoke 实 现。多个短连接,传输协议 HTTP,传入参数大小混合,提供者个数多于消 费者,需要给应用程序和浏览器 JS 调用

5.hessian 集成 Hessian 服务,基于 HTTP 通讯,采用 Servlet 暴露服务,Dubbo 内嵌 Jetty 作为服务器时默认实现,提供与 Hession 服务互操作。多个短连接,同步 HTTP 传输,Hessian 序列化,传入参数较大,提供者大于消费者,提供者压力较大,可传文件;

6.memcache 基于 memcached 实现的 RPC 协议

7.redis 基于 redis 实现的 RPC 协议


Dubbo中都用到哪些设计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在Dubbo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就像是Dubbo框架的骨架。Dubbo的调用链组织是用责任链模式串连起来的。责任链中的每个节点实现Filter接口,然后由ProtocolFilterWrapper,将所有Filter串连起来。Dubbo的许多功能都是通过Filter扩展实现的,比如监控、日志、缓存、安全、telnet以及RPC本身都是。

观察者模式

Dubbo中使用观察者模式最典型的例子是RegistryService。消费者在初始化的时候回调用subscribe方法,注册一个观察者,如果观察者引用的服务地址列表发生改变,就会通过NotifyListener通知消费者。此外,Dubbo的InvokerListener、ExporterListener 也实现了观察者模式,只要实现该接口,并注册,就可以接收到consumer端调用refer和provider端调用export的通知。

修饰器模式

Dubbo中还大量用到了修饰器模式。比如ProtocolFilterWrapper类是对Protocol类的修饰。在export和refer方法中,配合责任链模式,把Filter组装成责任链,实现对Protocol功能的修饰。其他还有ProtocolListenerWrapper、 ListenerInvokerWrapper、InvokerWrapper等。

工厂方法模式

CacheFactory的实现采用的是工厂方法模式。CacheFactory接口定义getCache方法,然后定义一个AbstractCacheFactory抽象类实现CacheFactory,并将实际创建cache的createCache方法分离出来,并设置为抽象方法。这样具体cache的创建工作就留给具体的子类去完成。

抽象工厂模式

ProxyFactory及其子类是Dubbo中使用抽象工厂模式的典型例子。ProxyFactory提供两个方法,分别用来生产Proxy和Invoker(这两个方法签名看起来有些矛盾,因为getProxy方法需要传入一个Invoker对象,而getInvoker方法需要传入一个Proxy对象,看起来会形成循环依赖,但其实两个方式使用的场景不一样)。AbstractProxyFactory实现了ProxyFactory接口,作为具体实现类的抽象父类。然后定义了JdkProxyFactory和JavassistProxyFactory两个具体类,分别用来生产基于jdk代理机制和基于javassist代理机制的Proxy和Invoker。

适配器模式

为了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日志组件,Dubbo自定义了自己的Logger接口,并为常见的日志组件(包括jcl, jdk, log4j, slf4j)提供相应的适配器。并且利用简单工厂模式提供一个LoggerFactory,客户可以创建抽象的Dubbo自定义Logger,而无需关心实际使用的日志组件类型。在LoggerFactory初始化时,客户通过设置系统变量的方式选择自己所用的日志组件,这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代理模式

Dubbo consumer使用Proxy类创建远程服务的本地代理,本地代理实现和远程服务一样的接口,并且屏蔽了网络通信的细节,使得用户在使用本地代理的时候,感觉和使用本地服务一样。


如果让你实现一个RPC框架怎么设计

1.首先需要一个服务注册中心,这样consumer和provider才能去注册和订阅服务

2.需要负载均衡的机制来决定consumer如何调用客户端,这其中还当然要包含容错和重试的机制

3.需要通信协议和工具框架,比如通过http或者rmi的协议通信,然后再根据协议选择使用什么框架和工具来进行通信,当然,数据的传输序列化要考虑

4.除了基本的要素之外,像一些监控、配置管理页面、日志是额外的优化考虑因素。

那么,本质上,只要熟悉一两个RPC框架,就很容易想明白我们自己要怎么实现一个RPC框架。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核心考察点就是你对于RPC框架的理解,一个成熟的RPC框架可以完成哪些功能,其实当我们看过一两个RPC框架后,就可以对这个问题回答个七七八八了,我们来举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学习尚硅谷视频整理的文档 Spring Boot 1 1 Spring Boot入门 4 1.1 简介 4 1.2 微服务(martin fowler发表了一篇文章) 5 1.3 环境约束 7 1.4 第一个Spring Boot项目(jar):HelloWorld 8 1.5 入门案例详解 11 1.5.1 POM文件 11 1.5.2 主程序类,主入口类 12 1.6 使用Spring Initializer向导快速创建Spring Boot 16 2 Spring Boot配置 18 2.1 配置文件 18 2.2 YML语法 19 2.3 YML配置文件值获取 21 2.4 properties配置文件乱码问题 24 2.5 @ConfigurationProperties与@Value的区别 25 2.6 配置@PropertySource、@ImportResource、@Bean 27 2.7 配置文件占位符 30 2.8 Profile多环境支持 31 2.9 配置文件的加载位置 33 2.10 外部配置加载顺序 36 2.11 自动配置原理 37 2.12 @Conditional派生注解 41 3 Spring Boot与日志 42 3.1 日志框架分类和选择 42 3.2 SLF4j使用 43 3.3 其他日志框架统一转换成slf4j+logback 44 3.4 Spring Boot日志使用 45 3.5 Spring Boot默认配置 47 3.6 指定日志文件和日志Profile功能 52 3.7 切换日志框架(不使用SLF4j+LogBack) 54 4 Spring Boot与Web开发 55 4.1 Web开发简介 55 4.2 静态资源映射规则 56 4.3 引入Thymeleaf 60 4.4 Thymeleaf语法 61 4.5 SpringMVC自动配置原理 67 4.6 SpringBoot扩展与全面接管 70 4.7 如何修改SpringBoot的默认配置 72 4.8 【实验】CRUD操作 73 4.8.1 默认访问首页 73 4.8.2 登录页面国际化 74 4.8.3 登录 80 4.8.4 拦截器进行登录检查 81 4.8.5 实验要求(没按要求做,不想改了!) 82 4.8.6 CRUD-员工列表 83 4.8.7 CRUD-员工修改 86 4.8.8 CRUD-员工添加 87 4.8.9 CRUD-员工删除 88 4.9 错误处理原理&错误页面定制 90 4.10 配置嵌入式Servlet容器(springboot 1.50版本) 97 4.10.1 如何定制和修改Servelt容器的相关配置 97 4.10.2 注册servlet三大组件【servlet,filter,listener】 98 4.10.3 替换为其他嵌入式容器 102 4.10.4 嵌入式servlet容器自动配置原理 103 4.10.5 嵌入式servlet容器启动原理 103 4.11 使用外置的Servlet容器 104 4.11.1 步骤 104 4.11.2 原理 107 5 Spring Boot与Docker(虚拟化容器技术) 110 5.1 简介 110 5.2 核心概念 111 5.3 安装Docker 112 5.4 Docker常用命令&操作 113 5.5 安装MySQL示例 114 6 Spring Boot与数据访问 115 6.1 JDBC 115 6.1.1 实现 115 6.1.2 自动配置原理 116 6.2 整合Durid数据源 117 6.3 整合Mybatis 122 6.3.1 注解版 123 6.3.2 配置文件版 124 6.4 整合SpringData JPA 125 6.4.1 SpringData简介 125 6.4.2 整合 126 7 Spring Boot启动配置原理 128 7.1 启动流程(Springboot 1.50版本) 128 7.1.1 创建SpringApplication对象 129 7.1.2 运行run方法 130 7.1.3 编写事件监听机制 132 8 Spring Boot自定义starters 136 8.1 概述 136 8.2 步骤 137 9 更多Springboot整合示例 144 10 Spring Boot与缓存 145 10.1 JSR107缓存规范 145 10.2 Spring的缓存抽象 146 10.2.1 基本概念 146 10.2.2 整合项目 146 10.2.3 CacheEnable注解 148 10.2.4 Cache注解 150 10.3 整合redis 154 10.3.1 在Docker上安装redis 154 10.3.2 Redis的Template 154 10.3.3 整合(百度) 155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