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商用构件的标准规范

1. 说明
  • 1.当前,主流的商用构件标准规范包括对象管理组织(ObiectManagementGroup,OMG)的CORBA、Sun的J2EE 和Microsoft 的DNA。
  • 2.p44。
2. CORBA
  • 1.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主要分为3 个层次:对象请求代理、公共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
  • 2.最底层的对象请求代理(ObiectRequestBroker,ORB)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信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在 ORB之上定义了很多公共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并发服务、名字服务、事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最上层的公共设施则定义了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为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定规则。
  • 3.CORBA CCM(CORBA Component Model)构件模型是 OMG 组织制定的一个用于开发和配置分布式应用的服务器端构件模型规范,它主要包括如下3项内容。
  • 4.抽象构件模型:用以描述服务器端构件结构及构件间互操作的结构。
  • 5.构件容器结构:用以提供通用的构件运行和管理环境,并支持对安全、事务、持久状态等系统服务的集成。
  • 6.构件的配置和打包规范:CCM 使用打包技术来管理构件的二进制、多语言版本的可执行代码和配置信息,并制定了构件包的具体内容和文档内容标准。
3. J2EE
  • 1.在J2EE 中,SUN给出了完整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面向企业分布的应用规范。
  • 2.其中,在分布式互操作协议上,J2EE同时支持远程方法调用(RemoteMethodInvocation,RMI)和互联网内部对象请求代理协议(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IIOP),而在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的构造形式,则包括了 Java Servlet、JSP、EJB等多种形式,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
  • 3.而且 Java应用程序具有跨平台的特性,使得J2EE技术在发布计算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 4.其中,EJB给出了系统的服务器端分布构件规范,这包括了构件、构件容器的接口规范以及构件打包、构件配置等的标准规范内容。
  • 5.EJB 技术的推出,使得用Java基于构件方法开发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成为可能。
  • 6.从企业应用多层结构的角度,EJB是业务逻辑层的中间件技术。
  • 7.与JavaBeans不同,它提供了事务处理的能力,自从三层结构提出以后,中间层(也就是业务逻辑层)是处理事务的核心,从数据存储层分离,取代了存储层的大部分地位。
  • 8.从Intermet技术应用的角度,EJB、Servlet和JSP 一起成为新一代应用服务器的技术标准。
  • 9.EJB中的 Bean 可以分为会话 Bean和实体 Bean,前者维护会话,后者处理事务,通常由Servlet负责与客户端通信,访问EJB,并把结果通过JSP 产生页面传回客户端。
4. DNA 2000
  • 1.Microsof DNA 2000是 Microsoft 在推出 Windows 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 BackOfce 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发布的新的分布计算架构和规范。
  • 2.在服务器端,DNA 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 等的应用支持。
  • 3.DNA 2000 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和集群等内容DNA 可以开发基于 Microsoft 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其中,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信服务和安全服务等,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 4.Microsof的DCOM/COM/COM+技术在DNA2000分布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
  • 5.首先,DCOM/COMICOM+的构件仍然采用普通的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
  • 6.COM最初作为Microsof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为本地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应用服务,但是随着 Microsoft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NT和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DCOM)的发布,COM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得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分布应用领域。
  • 7.DCOMCOM/COM+更将其扩充为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通过COM+的相关服务设施,如负载均衡、内存数据库、对象池、构件管理与配置等,DCOM/COM/COM+将 COM、DCOM、MTS(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微软事物处理服务器)的功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构件应用架构。
  • 8.通过购买商用构件(平台)并遵循其开发标准来进行应用开发,是提高应用软件开发效率的常见选择。
5. 例题
5.1 例题1
  • 1.题目
1.CORBA服务端构件模型中,(A)是CORBA对象的真正实现,负责完成客户端请求。
A.伺服对象(Servant)
B.对象适配器(Object Adapter)
C.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D.适配器激活器(AdapterActivator)
  • 2.分析
1.伺服对象(Servant):CORBA对象的真正实现,负责完成客户端请求。
2.对象适配器(Object Adapter):用于屏蔽ORB内核的实现细节,为服务器对象的实现者提供抽象接口,以便他们使用ORB内部的某些功能。
3.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解释调用并负责查找实现该请求的对象,将参数传给找到的对象,并调用方法返回结果。客户方不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位置、通信方式、实现、激活或存储机制。
5.2 例题2
  • 1.题目
CORBA构件模型中,(D)的作用是在底层传输平台与接收调用并返回结果的对象实现之间进行协调,(C)是最终完成客户请求的服务对象实现。
问题1
A.伺服对象激活器
B.适配器激活器
C.伺服对象定位器
D.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

问题2
A.CORBA对象
B.分布式对象标识
C.伺服对象Servant
D.活动对象映射表
  • 2.解析
1.POA是对象实现与ORB其他组件之间的中介,它将客户请求传送到伺服对象,按需创建子POA,提供管理伺服对象的策略。
2.CORBA对象可看作是一个具有对象标识、对象接口及对象实现的抽象实体。
3.之所以称为抽象的,是因为并没有硬性规定CORBA对象的实现机制。由于独立于程序设计语言和特定ORB产品,一个CORBA对象的引用又称可互操作的对象引用(Interoperable Object Reference)。从客户程序的角度看,IOR中包含了对象的标识、接口类型及其他信息以查找对象实现。
4.伺服对象(Servant)是指具体程序设计语言的对象或实体,通常存在于一个服务程序进程之中。
5.客户程序通过对象引用发出的请求经过ORB担当中介角色,转换为对特定的伺服对象的调用。在一个CORBA对象的生命期中,它可能与多个伺服对象相关联,因而对该对象的请求可能被发送到不同的伺服对象。
6.对象标识(Object ID)是一个用于在POA中标识一个CORBA对象的字符串。
7.它既可由程序员指派,也可由对象适配器自动分配,这两种方式都要求对象标识在创建它的对象适配器中必须具有唯一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王佑辉

老板,赏点吧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