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DI,MVC,AOP思想

本文详细阐述了IoC(控制反转)的概念及其在Spring框架中的应用,对比了依赖查找和依赖注入两种实现方式,并解释了IoC与DI的关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MVC设计模式,探讨了其在大型项目中的适用性和优点。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IoC是什么?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IoC是一种新的Java编程模式,目前很多轻量级容器都在广泛使用的模式。


 2.IoC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IoC出现以前,组件之间的协调关系是由程序内部代码来控制的,或者说,以前我们使用New关键字来实现两组间之间的依赖关系的。
   这种方式就造成了组件之间的互相耦合。IoC(控制反转)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将实现组件间的关系从程序内部提到外部容器来管理。
   也就是说,由容器在运行期将组件间的某种依赖关系动态的注入组件中。


 3.IoC的实现方式 及 与DI的关系?
   (1).依赖查找(Dependency Lookup):容器中的受控对象通过容器的API来查找自己所依赖的资源和协作对象。
 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对象间的依赖,但是同时也使用到了容器的API,造成了我们无法在容器外使用和测试对象。
   依赖查找是一种更加传统的IoC实现方式。


   (2).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这就是DI,字面上理解,依赖注入就是将服务注入到使用它的地方。对象只提供普通的方法让容器去决定依赖关系,
 容器全权负责组件的装配,它会把符合依赖关系的对象通过属性(JavaBean中的setter)或者是构造子传递给需要的对象。
      相对于IoC而言,依赖注入(DI)更加准确地描述了IoC的设计理念。所谓依赖注入,即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应用系统运行期来决定,
 也就是由容器动态地将某种依赖关系的目标对象实例注入到应用系统中的各个关联的组件之中。



 4.Spring中的IoC与DI:
   IoC是Spring的核心,贯穿始终。对于Spring框架来说,就是由Spring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

 

   Spring中DI有三种实现方式---Setter方式(传值方式)和构造器方式(引用方式)。 

  在Java中依然注入有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1. 构造器注入
  2. Setter方法注入
  3. 接口注入

构造方法和设置注入有什么区别?

请注意以下明显的区别:

  1. 在设值注入方法支持大部分的依赖注入,如果我们仅需要注入int、string和long型的变量,我们不要用设值的方法注入。对于基本类型,如果我们没有注入的话,可以为基本类型设置默认值。在构造方法注入不支持大部分的依赖注入,因为在调用构造方法中必须传入正确的构造参数,否则的话为报错。
  2. 设值注入不会重写构造方法的值。如果我们对同一个变量同时使用了构造方法注入又使用了设置方法注入的话,那么构造方法将不能覆盖由设值方法注入的值。很明显,因为构造方法尽在对象被创建时调用。
  3. 在使用设值注入时有可能还不能保证某种依赖是否已经被注入,也就是说这时对象的依赖关系有可能是不完整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构造器注入则不允许生成依赖关系不完整的对象。
  4. 在设值注入时如果对象A和对象B互相依赖,在创建对象A时Spring会抛出ObjectCurrentlyInCreationException异常,因为在B对象被创建之前A对象是不能被创建的,反之亦然。所以Spring用设值注入的方法解决了循环依赖的问题,因对象的设值方法是在对象被创建之前被调用的。

 

IoC与DI
  首先想说说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倒转)。这是spring的核心,贯穿始终。所谓IoC,对于spring框架来说,就是由spring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是如何找女朋友的?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到处去看哪里有长得漂亮身材又好的mm,然后打听她们的兴趣爱好、qq号、电话号、ip号、iq号………,想办法认识她们,投其所好送其所要,然后嘿嘿……这个过程是复杂深奥的,我们必须自己设计和面对每个环节。传统的程序开发也是如此,在一个对象中,如果要使用另外的对象,就必须得到它(自己new一个,或者从JNDI中查询一个),使用完之后还要将对象销毁(比如Connection等),对象始终会和其他的接口或类藕合起来。 


  那么IoC是如何做的呢?有点像通过婚介找女朋友,在我和女朋友之间引入了一个第三者:婚姻介绍所。婚介管理了很多男男女女的资料,我可以向婚介提出一个列表,告诉它我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比如长得像李嘉欣,身材像林熙雷,唱歌像周杰伦,速度像卡洛斯,技术像齐达内之类的,然后婚介就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一个mm,我们只需要去和她谈恋爱、结婚就行了。简单明了,如果婚介给我们的人选不符合要求,我们就会抛出异常。整个过程不再由我自己控制,而是有婚介这样一个类似容器的机构来控制。Spring所倡导的开发方式就是如此,所有的类都会在spring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需要什么东西,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西。所有的类的创建、销毁都由 spring来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象生存周期的不再是引用它的对象,而是spring。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言,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spring控制,所以这叫控制反转。 


IoC的一个重点是在系统运行中,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这一点是通过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来实现的。比如对象A需要操作数据库,以前我们总是要在A中自己编写代码来获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有了 spring我们就只需要告诉spring,A中需要一个Connection,至于这个Connection怎么构造,何时构造,A不需要知道。在系统运行时,spring会在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个Connection,然后像打针一样,注射到A当中,这样就完成了对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控制。A需要依赖 Connection才能正常运行,而这个Connection是由spring注入到A中的,依赖注入的名字就这么来的。那么DI是如何实现的呢? Java 1.3之后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射(reflection),它允许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的生成对象、执行对象的方法、改变对象的属性,spring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注入的。关于反射的相关资料请查阅java doc。 

 

 

AOP是OOP的延续,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思是面向切面编程。要理解AOP首先得弄明白代理的概念。对于代理看下点击打开链接这篇文章。

  AOP(Aspect Orient Programming),作为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补充,广泛应用于处理一些具有横切性质的系统级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检查、缓存、对象池管理等。 AOP 实现的关键就在于 AOP 框架自动创建的 AOP 代理,AOP 代理则可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大类,其中静态代理是指使用 AOP 框架提供的命令进行编译,从而在编译阶段就可生成 AOP 代理类,因此也称为编译时增强;而动态代理则在运行时借助于 JDK 动态代理、CGLIB 等在内存中"临时"生成 AOP 动态代理类,因此也被称为运行时增强。

 

1. 为什么需要MVC ? 

软件中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 

答:是的,是数据。我们写的所有代码,都是围绕数据的。

     围绕着数据的产生、修改等变化,出现了业务逻辑

     围绕着数据的显示,出现了不同的界面技术。没有很好设计的代码,常常就会出现数据层(持久层)和业务逻辑层还有界面代码耦合的情况。ORM等框架,解耦合了业务逻辑和数据之间的耦合,业务逻辑不再关心底层数据如何存储和读取。所有数据呈现给业务逻辑层的就是一个个的对象。而MVC,  MVP, MMVM用来解决业务逻辑和视图之间的耦合

2. MVC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其中M层处理数据,业务逻辑等;V层处理界面的显示结果;C层起到桥梁的作用,来控制V层和M层通信以此来达到分离视图显示View业务逻辑层Model。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可以分别用柱状图、饼图来表示。C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M和V的同步,一旦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

Model层:适合做一些业务逻辑处理,比如数据库存取操作,网络操作,复杂的算法,耗时的任务等都在model层处理。 

       Model层是一个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代表了该系统实际要实现的所有功能处理。比如:在视频播放器中,模型代表一个视频数据库及播放视频的程序函数代码;在拍照应用中,模型代表一个照片数据库,及看图片时的程序函数代码。在一个电话应用中,Model代表一个电话号码簿,以及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的程序函数代码。

  Model在values目录下通过xml文件格式生成,也可以通过硬编码的方式直接Java代码生成。View和Model是通过桥梁Adapter来连接起来。

 • View层:应用层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XML布局可以视为V层,显示Model层的数据结果。 View是软件应用传送给用户的一个反馈结果。它代表软件应用中的图形展示、声音播放、触觉反馈等职责。视图的根节点是应用程序的自身窗口。比如,视频播放器中可能包含当前播放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一个视图。另一个视图组件可能是该视频的文字标题。再一个就是一些播放按键,比如:Stop、Start、Pause等按钮。

• Controller层:在Android中,Activity处理用户交互问题,因此可以认为Activity是控制器,Activity读取V视图层的数据(eg.读取当前EditText控件的数据),控制用户输入(eg.EditText控件数据的输入),并向Model发送数据请求(eg.发起网络请求等)。Controller在软件应用负责对外部事件的响应,包括:键盘敲击、屏幕触摸、电话呼入等。Controller实现了一个事件队列,每一个外部事件均在事件队列中被唯一标识。框架依次将事件从队列中移出并派发出去。

 

 

总而言之,MVC框架如下

  • View 是应用程序中负责生成用户界面的部分。也是在整个mvc架构中用户唯一可以看到的一层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处理结果
  • Controller 是根据用户的输入,控制用户界面数据显示及更新model对象状态的部分,控制器更重要的一种导航功能,想用用户出发的相关事件,交给Model处理。
  • Model 应用程序的主体部分,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应该写在该层

什么时候适合使用MVC设计模式?当然一个小的项目且无需频繁修改需求就不用MVC框架来设计了,那样反而觉得代码过度设计,代码臃肿。一般在大的项目中,且业务逻辑处理复杂,页面显示比较多,需要模块化设计的项目使用MVC就有足够的优势了。

  在MVC模式中我们发现,其实控制器Activity主要是起到解耦作用,将View视图和Model模型分离,虽然Activity起到交互作用,但是找Activity中有很多关于视图UI的显示代码,因此View视图和Activity控制器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也就是说一部分View视图和Contronller控制器Activity是绑定在一个类中的。

 

MVC的优点

  • 耦合性低。所谓耦合性就是模块代码之间的关联程度。利用MVC框架使得View(视图)层和Model(模型)层可以很好的分离,这样就达到了解耦的目的,所以耦合性低,减少模块代码之间的相互影响。
  • 可扩展性好。由于耦合性低,添加需求,扩展代码就可以减少修改之前的代码,降低bug的出现率。
  • 模块职责划分明确。主要划分层M,V,C三个模块,利于代码的维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