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学习——10.tcp重传技术

本文深入探讨TCP重传的原理,包括重传计时器、往返时间(RTT)和重传超时(RTO)的计算。通过Wireshark分析实例,展示了TCP的快速重传机制,解释了如何通过重复ACK和SACK选项来高效处理多个数据包丢失的情况。此外,还讨论了不同重传策略的优缺点。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步骤2:TCP重传的原理
在TCP重传的理论中,重传计时器是用于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数据包重传的一个主要机制。重传计时器维护着一个叫做重传超时(Retransmission timeout,RTO)的值。在使用TCP进行数据包的传送时,重传计时器就会被启动。当收到数据包的ACK,也就是确认数据包时,计时器就会停止。从发送数据包到接收到确认数据包的时间,被称作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我们将若干个往返时间求和并计算平均值,就可以得出最终的RTO值。

但是在最终计算出RTO值之前,数据的传输操作将会一直依赖于默认的RTT值。这个设置用于主机之间的初始通信,并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的RTT进行调整,从而形成真正的RTO值。

一旦RTO值被确定下来,重传计时器就被应用于每个传输的数据包,从而确定数据包是否丢失,如下图所示:

Alt text

当数据包发送出去,但是接收方没有发送TCP ACK数据包时,发送方就假设原来发送的数据包并没有发送到目标主机,认为它丢失了,于是就进行重传。重传之后,RTO的值翻倍;如果在到达极限值之前依旧没有收到ACK数据包,那么就会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还是没有收到ACK,那么RTO的值就会再次翻倍。那么每次的重传,都会导致RTO的值翻倍,直至收到ACK数据包,或者发送方达到配置的最大重传次数为止。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每次进行翻倍,是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实际上在计算RTO的时候,是需要几个公式的,这里不做深入研究。一般来说,Windows操作系统会重传5次,而Linux则为15次。这个次数是可以进行修改的。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L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WY_记录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