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钱钟书与〈围城〉》有感

本文揭示了《围城》创作背后的故事,讲述了钱钟书先生的生平趣事及创作灵感来源。钱钟书在看到妻子杨绛编写的话剧后,萌生了创作长篇小说的想法,《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文章还描述了钱钟书的‘痴气’,从顽皮少年到发奋读书,再到成为文学巨匠的成长历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是杨绛先生为了解读者对《围城》的一些疑惑所作,供偏爱着参考。写了钱钟书写《围城》的背景以及钱钟书的一些生平趣事。

第一部分讲的《围城》里的人物是作者生平遇见的一些的人物的融合,大都都有现实中人物的影子,作者是看到他妻子编写的话剧的表演时,萌生了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

第二部分讲的是钱钟书有“痴气”(疯、傻、憨、稚气、騃气、淘气),小时候特别的淘气(看小说、“刺宝宝处“、用鞋装青蛙等),跟伯父玩的特别好,常与叔父家的钟韩玩,伯父教他功课。虽然年少顽皮,到了青年却发奋读书,20岁考取了清华,后面到牛津留学,但是也还是痴,如在杨绛脸上画花脸、在他女儿肚子上画大脸、帮自己的猫儿打架等。虽然已经成人却也是”痴气满满“。

我想一个人若想在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要”痴“于那个方面,另外如若一个人始终伴有赤子之心,那一定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段话:
要想写作没有条件,那只是悔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
遗恨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就是所学西班牙语里所谓的’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繁星蓝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请喝咖啡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