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加密算法一般在PyCrypto库中,这个库包含了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DES、AES、IDEA、等)、公钥加密算法(RSA、DSA、等)、散列算法(MD5、SHA1、RIPEMD、等)。
DSA数字签名原理
1991年8月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公布了数字签名标准(Digital Signature Standard, DSS)。
此标准采用的算法称为数字签名算法(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DSA),它作为ElGamal和Schnorr签名算法的变种,其安全性基于离散对数难题;并且采用了Schnorr系统中,g为非本原元的做法,以降低其签名文件的长度。
方案包括初始过程、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
1. 初始过程
(1) 系统参数:全局公钥KUG:p,q,g。p,q,g 作为系统参数,供所有用户使用,在系统内公开。
q: 选择素数q,位长为160,即 2159<q<2160
p: 随机生成L位的素数 p=kq+1 ,这里L在512到1024之间,且为64的倍数
g: 随机选择整数h,计算 g=h(p−1)/qmod p ,其中 1<h<(p−1) , g>1 , gq≡1(mod p)
(2) 用户私钥:用户选取一个私钥x,x 随机或伪随机整数, 其中 1≤x≤q−1
(3) 用户公钥:用户的公钥y, y=gxmod(p) ,公开。
与用户每条消息相关的秘密值k
k: 随机或伪随机整数, 其中0
2. 签名过程
对待签消息M
输入:((g,p,q,x),M) , M为要签名的消息
(1) 生成一随机整数 k, 0<k<q ;
(2) 计算 r=(gk mod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