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华为数通HCIP-DataCom H12-821单选题:41-60

文章讲述了IS-IS协议支持的网络类型、OSPF邻居关系、RouterID的选择、OSPF区域和LSA的作用、SNMP版本选择、BFD会话协商、VRRP和NAT的工作原理,以及IPV6的NextHeader和路由策略的配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41、以下关于IS-IS协议说法错误的是:D

A、IS-IS协议支持CLNP网络

B、IS-IS 协议支持IP 网络

C、IS-IS 协议的报文直接由数据链路层封装

D、IS-IS协议是运行在AS之间的链路状态协议

解析

        IS-IS协议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GP),它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包来传输路由信息,并支持IP网络和CLNP网络

42、下面关于 display ospf peer 输出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D

<Huawei>display ospf peer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10.1.1.2 Neighbors
Area 0.0.0.0 interface 10.1.1.2(Gigabitethernet1/0/0)'s neighbors
Router ID: 10.1.1.1
Addres:10.1.1.1
State: Full Mode:Nbr is Slave Priority: 1
DR:10.1.1.1 BDR: None MTU: 0
Dead timer due in 38 sec
Retrans timer interval: 5Neighbor is up for 00: 00:04
Authentication Sequence:

A、DD 交换过程中经过协商,本端成为Slave

B、Address:10.1.1.1 表示本端接地址是 10.1,1.1

C、Router ID 表示本端路由器 ID 为10.1.1.1

D、指定路由器(DR)为地址是 10.1.1.1

解析

        display ospf peer:展示OSPF中各区域邻居的信息

        所以,本端是10.1.1.2,对等体是10.1.1.1

        DR(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
        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备份指定路由器。
        DR Other路由器:除了DR和BDR之外的路由器都称为 DR Other 路由器。

      网络中有n台路由器,如果任意两台路由器之间都要建立邻接关系,则需要建立nx(n-1)/2个邻接关系,所以当路由器很多时,则需要建立和维护的邻接关系就很多,两两之间需要发送的报文也就很多,这会造成很多内容重复的报文在网络中传递,浪费了设备的带宽资源。如果选举了DR和BDR,DR与其他所有的路由器形成邻接关系并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其他路由器之间不直接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建立2x(n-2)+1个邻接关系即可,大大减少了邻接关系。

43、以下关于OSPF Router ID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D

A、允许多台设备使用同一个Router ID,也便于识别该设备所在的区域位置

B、当使用物理接口的IP地址作为OSPF的RouterID时,该接口必须划进相应的OSPF域内

C、在没有手工配置OSPF Router ID的时候,设备最先使用Loopback 0接口的IP地址作为Router ID

D、若使用物理接口IP地址作为OSPF的RouterID时,IP地址最大的被选为该设备OSPF Router ID

解析

        OSPF的router id所显示的形式是 x.x.x.x ,格式与IP地址相同,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IP地址,而是一个名字,只不过长相和IP地址一样罢了。

        Router-ID相当于每个人的身份证号,每一台运行OSPF进程的路由器,在OSPF区域内唯一的一个标识符。

        如果没有配置OSPF的Router-ID,系统会根据接口选举设备的Router-ID。
        选举规则如下:

        1、如果手工配置了routerid,手工配置的routerid最优。

        2、如果路由器配置了loopback接口,以loopback接口地址的ip地址为routerid,越大越优。

        3、如果没有配置loopback接口,以物理接口的ip地址为routerid,越大越优。

注:router id不可以是0.0.0.0 或 255.255.255.255。

44、下列哪个OSPF区域,只能通过默认路由到达其他区域:B

A.骨干区域

B. totally stub 区域

C、NSSA

D、非骨干区域

解析

        在OSPF中,totally stub区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其中只有默认路由可以到达其他区域,而无法学习到其他区域的详细路由信息。这意味着totally stub区域内的路由器只知道如何到达默认路由,而不了解其他区域的具体路由。

45、以下关于OSPF的ASBR-Summary-LSA报文中各个字段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D

A、Metric表示该ABR到达 ASBR 的 OSPF 开销

B、Advertising Router 表示该 ABR 的 Router ID

C、Link State ID 表示ASBR的 Router ID

D、所有区域的 ASBRSummary-LSA 中的Advertising Router 字段都相同
解析

        LSA:链路通告状态

        1、LSA 1(Router LSA):每台路由器会为自己所处的每一个区域产生一份Router LSA,该Router LSA包含属于该区域的所有链路的链路状态信息                  

                LS Type: type=2。

                Link State ID:DR的接口IP地址。

                Advertising Router:产生LSA2的通告路由器

        2、LSA 2(Network LSA):DR路由器产生,使用DR接口IP地址作为LSA 2 Link State ID。描述MA网络的链路状态

        3、LSA 3(Summary LSA):ABR产生,在区域内泛洪,携带的信息是到其他区域的网络信息,不携带任何拓扑信息

        4、LSA 4(ASBR Summary LSA):LSA 4都是由ABR产生的、并在Area内泛洪的一类LSA

                Link State ID字域是ASBR路由器的RouterID

        5、LSA 5(AS External LSA)

        6、LSA 7(NSSA LSA):NSSA区域连接骨干区域,其区域边界路由器是ABR,同时也是ASBR

46、某中型规模园区网络通过 SNMP 协议管理网络,该园区对于网络安 SNMP 哪个版本进行管理:D

A、所有版本均可以实现

B、SNMPv1

C、SNMPv2C

D、SNMPv3

解析

        SNMPv3的实现原理和SNMPv1/SNMPv2c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是SNMPv3增加了身份验证和加密处理,更安全。

46、当两端BFD检测时间间隔分别为30ms 和40ms 时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B

A、bfd 会话无法建立

B、bfd 会话可以建立协商后取 40ms

C、bfd 会话可以建立,各自按照自己的时间可间隔发送

D、bfd 话可以建立协商后取 30ms

解析

         BFD会话的检测时间由BFD会话的本端检测倍数、本端BFD报文的最短接收间隔、最短发送间隔决定,检测时间 = 本端检测倍数 × max(本端最短接收间隔,本端最短发送间隔)。本端检测倍数默认为3,本端最短接收间隔和本端最短发送间隔默认时间为1000ms, BFD检测时间内收到了对端设备发送的BFD报文就可以维持BFD会话,取大值

47、USG 系列防火墙的 Servermap 表的三要素,不包括:D

A、目的端口号

B、协议号

C、目的IP

D、源IP

解析

        USG防火墙的servermap表的三要素:目的IP、目的端口号、协议号

48、一个套接字是由五元组组成的,那么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五元组范围:B

A、源IP

B、源MAC

C、目的IP

D、目的端口

解析

        五元组是指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传输层协议

49、转发表中FLAG字段中 B 的含义是:C

A、可用路由

B、静态路由

C、黑洞路由

D、网关路由

解析

        G - Gateway Route,H- Host Route, U - Up Route
        S-Static Route,D- Dynamic Route, B-Black Hole Route        

50、下列哪个款型设备适用于华为IP广域承载网络解决方案:A

A、NetEngine 8000

B.、NetEngine AR6000

C、CE12804

D、AirEngine 5760-22w

解析

        全业务智能路由器NetEngine 8000设备由于广域承载网

51、关于VRRP的描述错误的是:C

A、VRRP 组中的路由器根据优先级选举出Master

B、如果Master路由器出现故障,虚拟路由器中的 Backup 路由器将根据优先级重新选举新的Master

C、因为优先级的范围为 1-255,所以当Backup设备收到的 VRRP 通告报文中的优先级值为0时,Backup 将丢弃该报文,不做任何处理

D、Master 路由器通过发送免费ARP报文将自己的虚拟MAC 地址通知给与它连接的设备或者主机

解析

        缺省情况下,优先级的取值是100。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优先级0被系统保留作为特殊用途;优先级值255保留给IP地址拥有者。通过命令可以配置的优先级取值范围是1~ 254。当Backup设备收到的master设备通告报文中的优先级值为0,告诉其他设备自己退位,其他Backup设备会立即上升为Master设备。

52、VRP 版本支持的 BFD 版本号是:C

A、version 3

B、Version 2

C、Version 1

D、 Version 4

解析

        VRP华为网络操作系统,用在路由器、交换机操作系统,和华三comware类似,支持BFD version 1

53、如果两台设备相连,且其中一台设备支持BFD检测功能,而另外一台设备不支持,那么支持 BED 检测功能的设备可以利用EFPD的哪个能特性来实现链路的联通性检测:C

A、双向检测

B、接状态联动

C、单臂回声

D、快速握手

解析

        单臂回声功能是指通过BFD报文的环回操作检测转发链路的连通性。在两台直接相连的设备中,其中一台设备支持BFD功能,另一台设备不支持BFD功能,只支持基本的网络层转发。为了能够快速的检测这两台设备之间的故障,可以在支持BFD功能的设备上创建单臂回声功能的BFD会话。支持BFD功能的设备主动发起回声请求功能,不支持BFD功能的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后直接将其环回,从而实现转发链路的连通性检测功能。

54、包过滤防火墙对哪一层的数据报文进行检查:B

A、链路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解析

        包过滤防火墙通常对网络层的数据报文进行检查。它基于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网络层信息对数据报文进行过滤和判断,决定是否允许数据报文通过防火墙。

55、某公司的内网用户采用NAT的NO-PAT方式访问互联网,如果所有的公网 IP 地址均被使用,那么后续上网的内网用户将发生什么情况:D

A、挤掉前一个用户,强制进行 NAT 转换上网

B、将报文同步到其他 NAT 转换设备进行 NAT 转换

C、自动把 NAT 切换成 PAT 后上网

D、后续的内网用户将不能上网

解析:

        NAT实现公司内部私有地址和外部公共地址进行转换,常见的为防火墙的NAT分类:

        No-PAT:只转换源IP地址,不转换端口,属于多对多转换,不能节约公网IP地址。
        NAPT(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即转换报文的源地址,又转换源端口,属于多对多或多对一转换,可以节约公网IP地址,使用场景较多;

        出接口地址(Easy-IP):和NAPT一样,即转换源IP地址,又转换源端口。区别是出接口地址方式转换后的地址只能是NAT设备外网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属于多对一转换,可以节约IP地址;
        NAT Server:静态一对一发布,主要用于内部服务器需要对Internet提供服务时使用。

56、当载荷为ICMPV6 报文时若不考虑存在拓展头部,则IPV6 头部中的 Next Header 字段的数值为多少:B

A、68

B、58

C、55

D、78

57、下面是一台路由器的部分配置,关于该部分配置描述正确的是:B

[HUAWEI] ip ip-prefix pl  permit 10.0.192.0/8 greater-equal 17 less-equal 18

A、10.0.192.0/8 网段内,掩码长度为 20 的路由会匹配到该前缀列表,匹配规则为允许

B、10.0.192.0/8 网段内,掩码长度为 18 的路由会匹配到该前缀列表,匹配规则为允许

C、10.0.192.0/8 网段内,掩码长度为 19 的路由会配到该前缀列表,匹配规则为允许

D、10.0.192.0/8 网段内,掩码长度为 21 的路由会匹配到该前缀列表匹配规则为允许

解析

        该命令的含义是允许源IP地址为10.0.192.0/8的数据流通过路由器,并且只允许目的IP地址的前缀长度在17到18之间的数据包通过。

具体解释如下:

        ip ip-prefix pl: 创建一个名为pl的IP前缀列表。
        permit 10.0.192.0/8: 允许源IP地址为10.0.192.0/8的数据流通过。
        greater-equal 17: 设置目的IP地址的前缀长度(掩码长度)的下限为17,表示允许目的IP地址的前缀长度不小于17。
        less-equal 18: 设置目的IP地址的前缀长度的上限为18,表示允许目的IP地址的前缀长度不大于18

58、下面是路由器 Huawei 的部分配置信息关于该配置信息描述错误的是:D

[HUAWE] ip as-path-filter 2 permit 200 300 
[HUAWE]route-policy test permit node 10 
[HUAWE-route-policy]if-match as-path-filter 2

A、定义一个名为 test 的 Route-Policy,该节点序列号为 10

B、设置序号为 2的 AS 路径过滤器,允许路由信息中包含 AS200 和 AS300

C、该 Route-Policy 的 10 号节点引用AS 路径过滤器 2并定义了一个 if-match 子句

D、该 Route-Policy 只能在OSPF进程中进行调用

解析

        Route-Policy的协议包括直连路由、静态路由、RIP/RIPng、OSPF/OSPFv3等

59、Route-Policy的apply命令不能修改以下哪一项参数:B

A、OSPF引入区域类型

B、OSPF进程ID

C、OSPF开销

D、OSPF外部路由类型

解析

        在Route-Policy的apply命令中,不能修改OSPF进程ID。其他选项都可以通过apply命令进行修改。

60、以下哪个场景不适合部署接口策略路由:B

A、企业网络多ISP 出口的场景下,内网不同的网段通过不同的ISP出口访问互联网

B、修改本地始发的流量下一跳

C、在核心交换机上将内网和外网相互访问的流量牵引到旁挂的 AC 设备上

D、在核心交换机上将内网和外网相互访问的流量牵引到旁挂的安全检测设备上

解析

        接口策略路由通常用于控制流量的路径选择,将特定流量导向特定的接口或下一跳。在部署接口策略路由时,我们通常希望对流量进行精细的控制和定制,以满足特定的网络需求。然而,在修改本地始发的流量下一跳时,可能会引入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地始发的流量是指由本地设备发起的流量,通常这些流量是从源设备开始的,经过一系列的网络处理后到达目标设备。在一般情况下,本地始发的流量会根据系统的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并且下一跳会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协议动态确定。

        如果我们在本地设备上直接修改流量的下一跳,可能会破坏原有的路由选择机制,导致流量被错误地导向其他路径或无法正确到达目标。这样可能会引发网络故障、数据包丢失或连接不稳定等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网运少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