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共享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分论坛在上海举办,分论坛设置了“农业服务贸易与气候智慧型农业”环节,邀请中美政界、产业界和学界嘉宾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气候智慧型农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0年首次提出,目的是通过政策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转变、管理技术优化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率、应变能力和减排潜力,实现粮食安全、气候适应和减少排放等多重目标。中美两国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业也是中美两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之一。
中国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出台系列措施推动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重点增强在生产种植、畜禽养殖、耕地保护、渔业减排增汇、农机减排和粮食节约等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还积极与相关国际机构合作,实施多个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贾森·哈夫梅斯特表示,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以及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农业和农民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平衡好食品供求。同时,需要处理好农场收入、食物供给和绿色生产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阜表示,气候智慧型农业已逐渐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模式。中国是较早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示范的国家,实践中非常重视提高投入品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数字技术装备应用等。未来中国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对国际合作和服务贸易的需求还将不断加大。
2022年,大豆是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排名第一的农产品。美国大豆基金会董事兼市场需求行动委员会主席艾美诗在分论坛上分享了个人家庭农场在大豆和玉米可持续耕作方面的具体实践,“可持续的农业有助于更好保护土地、减少环境破坏、可持续利用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和提供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农场是可持续农业的载体和起点,通过采取水土保持、精准农业等做法,可使农场实现投入品减量、土壤更具活性、产出效率提升和经营成本下降。”她说。
跨国企业是推进农业服务贸易和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主力。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刘红生说:“大力推广再生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球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转型的关键举措。”他还分享了先正达集团联合行业伙伴共同在再生农业领域开展的创新和实践,介绍了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应对全球土壤退化、提升农户绿色种植水平、降低工厂生产能耗和推进优质农产品绿色转型方面的5个“先正达方案”,同时讲述了先正达集团如何让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从工厂车间走向中国的田间地头、走上百姓餐桌的农业生产实践故事。
百事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集团事务官、百事基金会主席斯蒂芬·基霍认为,农业服务提供商在粮食产品供应、气候变化应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球极端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对粮食安全的危害更大,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建立更可持续的粮食系统,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减轻企业风险、维持农民生计和保护自然资源。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作为全球食品与农业领域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两国应当携手合作,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保护地球资源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射洪生态农业元宇宙:射洪生态农业元宇宙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