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程序员写程序时不用去关心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回收的问题,这一切工作都由JVM来处理

Java垃圾回收的原理

Java如果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回收

根搜索算法(可达性分析法)

         由于引用计数算法的缺陷,所以JVM一般会采用一种新的算法,叫做根搜索算法。它的处理方式就是,

设立若干种根对象“GC Roots”作为起点进行搜索,当任何一个根对象到某一个对象均不可达时,则认为这个对象是可以被回收的。

 

 

         就拿上图来说,ObjectD和ObjectE是互相关联的,但是由于GC roots到这两个对象不可达,

所以最终D和E还是会被当做GC的对象,上图若是采用引用计数法,则A-E五个对象都不会被回收。

         说到GC roots(GC根),在JAVA语言中,可以当做GC roots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1、虚拟机栈中的引用的对象。

         2、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JNI的引用的对象。

         第一和第四种都是指的方法的本地变量表,第二种表达的意思比较清晰,第三种主要指的是声明为final的常量值

java虚拟机采取了什么算法来执行垃圾回收?

由于Java虚拟机规范并没有对如何实现垃圾收集器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各个厂商的虚拟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垃圾收集器,所以在此只讨论几种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的核心思想。

典型的垃圾收集suanfa

1.Mark-sweep(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阶段的任务是标记出所有需要被回收的对象,清除阶段就是回收被标记的对象所占用的空间

2.Copying(复制算法)

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3.Mark-Compact(标记-整理算法)

将存活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4.Generaction- Collection(分代收集算法)

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

1.Mark-Sweep(标记-清除)算法

  这是最基础的垃圾回收算法,之所以说它是最基础的是因为它最容易实现,思想也是最简单的。标记-清除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标记阶段的任务是标记出所有需要被回收的对象,清除阶段就是回收被标记的对象所占用的空间。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很容易看出标记-清除算法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容易产生内存碎片,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后续过程中需要为大对象分配空间时无法找到足够的空间而提前触发新的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2.Copying(复制)算法

  为了解决Mark-Sweep算法的缺陷,Copying算法就被提了出来。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出现内存碎片的问题。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种算法虽然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且不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但是却对内存空间的使用做出了高昂的代价,因为能够使用的内存缩减到原来的一半。

  很显然,Copying算法的效率跟存活对象的数目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存活对象很多,那么Copying算法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3.Mark-Compact(标记-整理)算法

  为了解决Copying算法的缺陷,充分利用内存空间,提出了Mark-Compact算法。该算法标记阶段和Mark-Sweep一样,但是在完成标记之后,它不是直接清理可回收对象,而是将存活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4.Generational Collection(分代收集)算法

分代收集算法是目前大部分JVM的垃圾收集器采用的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对象存活的生命周期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将堆区划分为老年代(Tenured Generation)和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老年代的特点是每次垃圾收集时只有少量对象需要被回收,而新生代的特点是每次垃圾回收时都有大量的对象需要被回收,那么就可以根据不同代的特点采取最适合的收集算法。

  目前大部分垃圾收集器对于新生代都采取Copying算法,因为新生代中每次垃圾回收都要回收大部分对象,也就是说需要复制的操作次数较少,但是实际中并不是按照1:1的比例来划分新生代的空间的,一般来说是将新生代划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使用Eden空间和其中的一块Survivor空间,当进行回收时,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Survivor空间中,然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使用过的Survivor空间。

  而由于老年代的特点是每次回收都只回收少量对象,一般使用的是Mark-Compact算法。

 注意,在堆区之外还有一个代就是永久代(Permanet Generation),它用来存储class类、常量、方法描述等。对永久代的回收主要回收两部分内容:废弃常量和无用的类。

堆内存划分为 Eden、Survivor 和 Tenured/Old 空间,推荐去看《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GC一共分三种:MinorGC,

Major GC v和Full GC

Minor GC

从年轻代空间(包括 Eden 和 Survivor 区域)回收内存被称为 Minor GC。这一定义既清晰又易于理解。但是,当发生Minor GC事件的时候,有一些有趣的地方需要注意到:

当 JVM 无法为一个新的对象分配空间时会触发 Minor GC,比如当 Eden 区满了。所以分配率越高,越频繁执行 Minor GC。

内存池被填满的时候,其中的内容全部会被复制,指针会从0开始跟踪空闲内存。Eden 和 Survivor 区进行了标记和复制操作,取代了经典的标记、扫描、压缩、清理操作。所以 Eden 和 Survivor 区不存在内存碎片。写指针总是停留在所使用内存池的顶部。

执行 Minor GC 操作时,不会影响到永久代。从永久代到年轻代的引用被当成 GC roots,从年轻代到永久代的引用在标记阶段被直接忽略掉。

质疑常规的认知,所有的 Minor GC 都会触发“全世界的暂停(stop-the-world)”,停止应用程序的线程。对于大部分应用程序,停顿导致的延迟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其中的真相就 是,大部分 Eden 区中的对象都能被认为是垃圾,永远也不会被复制到 Survivor 区或者老年代空间。如果正好相反,Eden 区大部分新生对象不符合 GC 条件,Minor GC 执行时暂停的时间将会长很多。

所以 Minor GC 的情况就相当清楚了——每次 Minor GC 会清理年轻代的内存。

Major GC vs Full GC

大家应该注意到,目前,这些术语无论是在 JVM 规范还是在垃圾收集研究论文中都没有正式的定义。但是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些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基础之上做出的定义是正确的,Minor GC 清理年轻带内存应该被设计得简单:

Major GC 是清理永久代。

Full GC 是清理整个堆空间—包括年轻代和永久代。

很不幸,实际上它还有点复杂且令人困惑。首先,许多 Major GC 是由 Minor GC 触发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将这两种 GC 分离是不太可能的。另一方面,许多现代垃圾收集机制会清理部分永久代空间,所以使用“cleaning”一词只是部分正确。

有时候系统会频繁的FullGC,这时候需要去服务器查一下原因,当然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楼主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