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知乎上偶然读到了一位大哥的感慨,突然觉这难道不就是每一个人的写照吗?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这位大哥今年已经37了,是留学归来,从小就是品学兼优,不出意外长大后去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最后出国深造,回到国内,现在定居在上海。有家庭也有孩子。最近回到了东北老家,在那里遇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发小,借着过年的气氛,大家约好一起去那学校门口,那家从小吃到大的店撸串。大家喝酒的期间他就问发小:“你说你们呆在这小县城里,每个月拿着3-4千块的工资,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为啥不去大城市看看哪,那里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的机会,也能多赚些钱,看看眼界涨涨见识”。当时在烧烤摊上,发小是这样回答他的:“不去,去看了、见识了,就知道外面有精酿的啤酒,豪华的车,更贵的衣服,更好的资源、到时候再看现在的生活就觉得不幸福了。现在周末带着媳妇去看场电影两个人就会很开心,放假陪孩子去吃肯德基,孩子特高兴,这大冬天和在家的哥们一起喝东北大绿棒子,吃顿烧烤也挺开心的。去了再做就没这么开心了”。
看完这段对话的时候。我突然惊讶了,这位发小居然能在没出去的情况下把事情想的如此明白,或者说他已经出去过还能守住本心,确实挺让人佩服的。我读大学是在十堰,那里是一个山城,不大不小,最重要的产业支柱就是大家熟知的东风商用汽车和武当山。现在回头看看,当时读完大学留在那座小城的同学,现在已经也已经结婚生子,每次和他们聊天他们言语中还是年少时那份快乐和童真,聊起生活说到压力,也在可控范围内,也并不会去过度追求,其实就和这个故事里的发小一样,简简单单的生活每天的烦恼可能会比较少吧,反过来看看自己,反而觉得自己是庸人自扰了,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我常常劝身边的朋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开心就好“。现在看看连自己都没做到。果然是:劝人者不自知身在其中。
到了更大的城市去看世界确实会看到更多的不同的新鲜事物,拥有了90平米的小房子,温馨的小家,就会更加想要一个300平的大房子,看着别人开着更好的车受到羡慕的眼光,就想着自己也要努力去成为车里的那个人。欲望被这个有着无限机遇的地方无限放大,从不可能变为可能。被那份羡慕,内心的渴求蒙蔽了双眼,忘了当时年少真正追寻的梦,那份田园牧歌的美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向往。但是还是有少数人能够找回那份内心的平静,最终回归到生活。时间会让一切变得平淡。最后只留下残阳下窗口透过的一束光,轻柔的洒在那张我们大学时全班同学一起合照的毕业照上。多年以后,后辈在某一天找到那张泛黄照片,拿着他跑过来问你,爷爷、爷爷这里面那个是你呀!那是你可曾后悔现在的选择呢!这就是人生的第二重吧!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选择也不是选择,是偶然也是必然。
转眼自己也已经29了,明年也是而立之年了,希望新的一年家人能健康平安,年龄上来了,每次去拜神求福也不再去求发大财,行大运,只是希望家人能够好好生活,在这世道中彼此取暖,安稳度日,也希望我自己能静下来,在这乱流之中想明白我最终的归宿。祝福大家也能在新的一年里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丢失已久的美好。2022再见了。再见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