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面试之ZooKeeper知识点整理

1、zookeeper是如何保证事务的顺序一致性的

zookeeper采用了递增的事务Id来标识,所有的proposal都在被提出的时候加上了zxid,zxid实际上是一个64位的数字,高32位是epoch用来标识leader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有新的leader产生出来,epoch会自增,低32位用来递增计数。当新产生proposal的时候,会依据数据库的两阶段过程,首先会向其他的server发出事务执行请求,如果超过半数的机器都能执行并且能够成功,那么就会开始执行

 

2、zookeeper是如何选取主leader的?

当leader崩溃或者leader失去大多数的follower,这时zk进入恢复模式,

A:第一次启动,没有历史数据情况下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整个选举的过程.

假设有五台服务器组成的zookeeper集群,它们的id从1-5,同时它们都是最新启动的,也就是没有历史数据,在存放数据量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假设这些服务器依序启动,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1) 服务器1启动,此时只有它一台服务器启动了,它发出去的报没有任何响应,所以它的选举状态一直是LOOKING状态

2) 服务器2启动,它与最开始启动的服务器1进行通信,互相交换自己的选举结果,由于两者都没有历史数据,所以id值较大的服务器2胜出,但是由于没有达到超过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都同意选举它(这个例子中的半数以上是3),所以服务器1,2还是继续保持LOOKING状态.

3) 服务器3启动,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服务器3成为服务器1,2,3中的老大,而与上面不同的是,此时有三台服务器选举了它,所以它成为了这次选举的leader.

4) 服务器4启动,根据前面的分析,理论上服务器4应该是服务器1,2,3,4中最大的,但是由于前面已经有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选举了服务器3,所以它只能接收当小弟的命了.

5) 服务器5启动,同4一样,当小弟.

以上就是fastleader算法的简要分析,还有一些异常情况的处理,比如某台服务器宕机之后的处理,当leader宕机之后的处理等等.

 

B:宕机后启动

事物ID越大越能获得票,如果一致就按id投票

 

 

3、zk中znode类型有四种

持久化目录节点、

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有顺序 能够在注册机器等许多场景用到)、

临时目录节点、

临时顺序编号节点 

 

持久:创建之后一直存在,除非有删除操作,创建节点的客户端会话失效也不影响此节点。

持久顺序:跟持久一样,就是父节点在创建下一级子节点的时候,记录每个子节点创建的先后顺序,会给每个子节点名加上一个数字后缀。

临时:创建客户端会话失效(注意是会话失效,不是连接断了),节点也就没了。不能建子节点。

临时顺序:不用解释了吧。

 

 

4、zk的通知机制

client端会对某个znode建立一个watcher事件,当该znode发生变化时,这些client会收到zk的通知,然后client可以根据znode变化来做出业务上的改变等。

 

 

5、zk的配置管理

程序分布式的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将程序的配置信息放在zk的znode下,当有配置发生改变时,也就是znode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zk中某个目录节点的内容,利用water通知给各个客户端 从而更改配置。

 

6、zk的命名服务

命名服务是指通过指定的名字来获取资源或者服务的地址,利用zk创建一个全局的路径,这个路径就可以作为一个名字,指向集群中的集群,提供的服务的地址,或者一个远程的对象等等。

 

7、分布式通知和协调

对于系统调度来说:操作人员发送通知实际是通过控制台改变某个节点的状态,然后zk将这些变化发送给注册了这个节点的watcher的所有客户端。

对于执行情况汇报:每个工作进程都在某个目录下创建一个临时节点。并携带工作的进度数据,这样汇总的进程可以监控目录子节点的变化获得工作进度的实时的全局情况。

 

8、机器中为什么会有master

在分布式环境中,有些业务逻辑只需要集群中的某一台机器进行执行,其他的机器可以共享这个结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重复计算,提高性能,于是就需要进行master选举。

 

9、Zookeeper是什么框架

分布式的、开源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原本是Hadoop、HBase的一个重要组件。它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10、应用场景

Zookeeper的功能很强大,应用场景很多,结合我实际工作中使用Dubbo框架的情况,Zookeeper主要是做注册中心用。基于Dubbo框架开发的提供者、消费者都向Zookeeper注册自己的URL,消费者还能拿到并订阅提供者的注册URL,以便在后续程序的执行中去调用提供者。而提供者发生了变动,也会通过Zookeeper向订阅的消费者发送通知。

 

11、Paxos算法& Zookeeper使用协议

Paxos算法是分布式选举算法,Zookeeper使用的 ZAB协议(Zookeeper原子广播),二者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有一个Leader,用来协调N个Follower的运行;Leader要等待超半数的Follower做出正确反馈之后才进行提案;二者都有一个值来代表Leader的周期。

不同的地方在于:

ZAB用来构建高可用的分布式数据主备系统(Zookeeper),Paxos是用来构建分布式一致性状态机系统。

Paxos算法、ZAB协议要想讲清楚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自1990年莱斯利·兰伯特提出Paxos算法以来,因为晦涩难懂并没有受到重视。后续几年,兰伯特通过好几篇论文对其进行更进一步地解释,也直到06年谷歌发表了三篇论文,选择Paxos作为chubby cell的一致性算法,Paxos才真正流行起来。

对于普通开发者来说,尤其是学习使用Zookeeper的开发者明确一点就好:分布式Zookeeper选举Leader服务器的算法与Paxos有很深的关系。

 

12、Zookeeper对节点的watch监听通知是永久的吗?

不是。官方声明:一个Watch事件是一个一次性的触发器,当被设置了Watch的数据发生了改变的时候,则服务器将这个改变发送给设置了Watch的客户端,以便通知它们。

为什么不是永久的,举个例子,如果服务端变动频繁,而监听的客户端很多情况下,每次变动都要通知到所有的客户端,这太消耗性能了。

一般是客户端执行getData(“/节点A”,true),如果节点A发生了变更或删除,客户端会得到它的watch事件,但是在之后节点A又发生了变更,而客户端又没有设置watch事件,就不再给客户端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客户端不需要知道服务端的每一次变动,我只要最新的数据即可。

 

13、部署方式?集群中的机器角色都有哪些?集群最少要几台机器

单机,集群。Leader、Follower。集群最低3(2N+1)台,保证奇数,主要是为了选举算法。

 

14、集群如果有3台机器,挂掉一台集群还能工作吗?挂掉两台呢?

记住一个原则:过半存活即可用。

 

15、集群支持动态添加机器吗?

其实就是水平扩容了,Zookeeper在这方面不太好。两种方式:

全部重启:关闭所有Zookeeper服务,修改配置之后启动。不影响之前客户端的会话。

逐个重启:顾名思义。这是比较常用的方式。

 

 

16、单节点的leader机制,用来保证消息处理的顺序性(在leader里通过一个队列来实现) 

有时候,直接关机,没有停掉zookeeper,下次通过zkServer.sh 开启时,会显示开启成功,但是查看状态时却发现没有运行,这时候,可以直接删除掉我们安装Zookeeper时配置的data dir那个目录,再重启Zookeeper就会好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删掉data dir 的那台机器,启动后只能做follwer,不能去竞选leader,因为它的数据不完整,需要从其他机器上同步。 

 

17、搭建Zookeeper时,为什么要求奇数台机器? 

因为,Zookeeper的一个原则:“半数通过”,那么,对于三台机器的集群来说,至少需要两台机器正常(允许一台机器挂掉),对于四台机器的集群来说,至少需要三台机器正常(允许一台机器挂掉),所以两者的容灾能力是一样的。既然这样,那四台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奇数”不是硬要求,只是建议奇数台,因为偶数台没必要 

 

18、为什么需要集群的另一个角色observer? 

为了响应更多的客户端的请求,增大集群的吞吐率,我们需要增加server的数量,但是server增加,投票阶段的延迟增大,影响性能,所以,权衡集群的伸缩性和吞吐率,我们需要增加observer这样一个不参与投票的角色。

 

19、什么是 paxos 算法。

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aTeX 中的”La”,此人现在在微软研究院)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

http://baike.baidu.com/item/Paxos%20%E7%AE%97%E6%B3%95

 

20、什么是 zab 协议。

ZAB 是 Zookeeper 原子广播协议的简称

整个ZAB协议主要包括消息广播和崩溃恢复两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发现 Discovery 

同步 Synchronization 

广播 Broadcast 

组成ZAB协议的每一个分布式进程,都会循环执行这三个阶段,将这样一个循环称为一个主进程周期。 

https://zzzvvvxxxd.github.io/2016/08/09/ZAB/

 

21、ZooKeeper是什么?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它是集群的管理者,监视着集群中各个节点的状态根据节点提交的反馈进行下一步合理操作。最终,将简单易用的接口和性能高效、功能稳定的系统提供给用户。

客户端的读请求可以被集群中的任意一台机器处理,如果读请求在节点上注册了监听器,这个监听器也是由所连接的zookeeper机器来处理。对于写请求,这些请求会同时发给其他zookeeper机器并且达成一致后,请求才会返回成功。因此,随着zookeeper的集群机器增多,读请求的吞吐会提高但是写请求的吞吐会下降。

有序性是zookeeper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所有的更新都是全局有序的,每个更新都有一个唯一的时间戳,这个时间戳称为zxid(Zookeeper Transaction Id)。而读请求只会相对于更新有序,也就是读请求的返回结果中会带有这个zookeeper最新的zxid。

 

22、ZooKeeper提供了什么?

1、文件系统

2、通知机制

 

23、Zookeeper文件系统

Zookeeper提供一个多层级的节点命名空间(节点称为znode)。与文件系统不同的是,这些节点都可以设置关联的数据,而文件系统中只有文件节点可以存放数据而目录节点不行。 Zookeeper为了保证高吞吐和低延迟,在内存中维护了这个树状的目录结构,这种特性使得Zookeeper不能用于存放大量的数据,每个节点的存放数据上限为1M。

 

 

24、四种类型的znode

1、PERSISTENT-持久化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 

2、PERSISTENT_SEQUENTIAL-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EPHEMERAL-临时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4、EPHEMERAL_SEQUENTIAL-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25、Zookeeper通知机制

client端会对某个znode建立一个watcher事件,当该znode发生变化时,这些client会收到zk的通知,然后client可以根据znode变化来做出业务上的改变等。

 

 

26、Zookeeper做了什么?

1、命名服务

2、配置管理

3、集群管理

4、分布式锁

5、队列管理

 

 

27、zk的命名服务(文件系统)

命名服务是指通过指定的名字来获取资源或者服务的地址,利用zk创建一个全局的路径,即是唯一的路径,这个路径就可以作为一个名字,指向集群中的集群,提供的服务的地址,或者一个远程的对象等等。

 

28、zk的配置管理(文件系统、通知机制)

程序分布式的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将程序的配置信息放在zk的znode下,当有配置发生改变时,也就是znode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zk中某个目录节点的内容,利用watcher通知给各个客户端,从而更改配置。

 

29、Zookeeper集群管理(文件系统、通知机制)

所谓集群管理无在乎两点:是否有机器退出和加入、选举master。 

对于第一点,所有机器约定在父目录下创建临时目录节点,然后监听父目录节点的子节点变化消息。一旦有机器挂掉,该机器与 zookeeper的连接断开,其所创建的临时目录节点被删除,所有其他机器都收到通知:某个兄弟目录被删除,于是,所有人都知道:它上船了。

新机器加入也是类似,所有机器收到通知:新兄弟目录加入,highcount又有了,对于第二点,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所有机器创建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每次选取编号最小的机器作为master就好。

 

30、Zookeeper分布式锁(文件系统、通知机制)

有了zookeeper的一致性文件系统,锁的问题变得容易。锁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保持独占,另一个是控制时序。 

对于第一类,我们将zookeeper上的一个znode看作是一把锁,通过createznode的方式来实现。所有客户端都去创建 /distribute_lock 节点,最终成功创建的那个客户端也即拥有了这把锁。用完删除掉自己创建的distribute_lock 节点就释放出锁。 

对于第二类, /distribute_lock 已经预先存在,所有客户端在它下面创建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和选master一样,编号最小的获得锁,用完删除,依次方便。

 

 

31、获取分布式锁的流程

 

在获取分布式锁的时候在locker节点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释放锁的时候删除该临时节点。客户端调用createNode方法在locker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

然后调用getChildren(“locker”)来获取locker下面的所有子节点,注意此时不用设置任何Watcher。客户端获取到所有的子节点path之后,如果发现自己创建的节点在所有创建的子节点序号最小,那么就认为该客户端获取到了锁。如果发现自己创建的节点并非locker所有子节点中最小的,说明自己还没有获取到锁,此时客户端需要找到比自己小的那个节点,然后对其调用exist()方法,同时对其注册事件监听器。之后,让这个被关注的节点删除,则客户端的Watcher会收到相应通知,此时再次判断自己创建的节点是否是locker子节点中序号最小的,如果是则获取到了锁,如果不是则重复以上步骤继续获取到比自己小的一个节点并注册监听。当前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许多的逻辑判断。

代码的实现主要是基于互斥锁,获取分布式锁的重点逻辑在于BaseDistributedLock,实现了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细节。

 

 

32、Zookeeper队列管理(文件系统、通知机制)

两种类型的队列:

1、同步队列,当一个队列的成员都聚齐时,这个队列才可用,否则一直等待所有成员到达。 

2、队列按照 FIFO 方式进行入队和出队操作。 

第一类,在约定目录下创建临时目录节点,监听节点数目是否是我们要求的数目。 

第二类,和分布式锁服务中的控制时序场景基本原理一致,入列有编号,出列按编号。在特定的目录下创建PERSISTENT_SEQUENTIAL节点,创建成功时Watcher通知等待的队列,队列删除序列号最小的节点用以消费。此场景下Zookeeper的znode用于消息存储,znode存储的数据就是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内容,SEQUENTIAL序列号就是消息的编号,按序取出即可。由于创建的节点是持久化的,所以不必担心队列消息的丢失问题。

 

33、Zookeeper数据复制

Zookeeper作为一个集群提供一致的数据服务,自然,它要在所有机器间做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的好处: 

1、容错:一个节点出错,不致于让整个系统停止工作,别的节点可以接管它的工作; 

2、提高系统的扩展能力 :把负载分布到多个节点上,或者增加节点来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 

3、提高性能:让客户端本地访问就近的节点,提高用户访问速度。

从客户端读写访问的透明度来看,数据复制集群系统分下面两种: 

1、写主(WriteMaster) :对数据的修改提交给指定的节点。读无此限制,可以读取任何一个节点。这种情况下客户端需要对读与写进行区别,俗称读写分离; 

2、写任意(Write Any):对数据的修改可提交给任意的节点,跟读一样。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对集群节点的角色与变化透明。

对zookeeper来说,它采用的方式是写任意。通过增加机器,它的读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扩展性非常好,而写,随着机器的增多吞吐能力肯定下降(这也是它建立observer的原因),而响应能力则取决于具体实现方式,是延迟复制保持最终一致性,还是立即复制快速响应。

 

34、Zookeeper工作原理

Zookeeper 的核心是原子广播,这个机制保证了各个Server之间的同步。实现这个机制的协议叫做Zab协议。Zab协议有两种模式,它们分别是恢复模式(选主)和广播模式(同步)。当服务启动或者在领导者崩溃后,Zab就进入了恢复模式,当领导者被选举出来,且大多数Server完成了和 leader的状态同步以后,恢复模式就结束了。状态同步保证了leader和Server具有相同的系统状态。

 

 

35、zookeeper是如何保证事务的顺序一致性的?

zookeeper采用了递增的事务Id来标识,所有的proposal(提议)都在被提出的时候加上了zxid,zxid实际上是一个64位的数字,高32位是epoch(时期; 纪元; 世; 新时代)用来标识leader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有新的leader产生出来,epoch会自增,低32位用来递增计数。当新产生proposal的时候,会依据数据库的两阶段过程,首先会向其他的server发出事务执行请求,如果超过半数的机器都能执行并且能够成功,那么就会开始执行。

 

 

36、Zookeeper 下 Server工作状态

每个Server在工作过程中有三种状态: 

LOOKING:当前Server不知道leader是谁,正在搜寻

LEADING:当前Server即为选举出来的leader

FOLLOWING:leader已经选举出来,当前Server与之同步

 

 

37、zookeeper是如何选取主leader的?

当leader崩溃或者leader失去大多数的follower,这时zk进入恢复模式,恢复模式需要重新选举出一个新的leader,让所有的Server都恢复到一个正确的状态。Zk的选举算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basic paxos实现的,另外一种是基于fast paxos算法实现的。系统默认的选举算法为fast paxos。

1、Zookeeper选主流程(basic paxos)

(1)选举线程由当前Server发起选举的线程担任,其主要功能是对投票结果进行统计,并选出推荐的Server; 

(2)选举线程首先向所有Server发起一次询问(包括自己); 

(3)选举线程收到回复后,验证是否是自己发起的询问(验证zxid是否一致),然后获取对方的id(myid),并存储到当前询问对象列表中,最后获取对方提议的leader相关信息(id,zxid),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到当次选举的投票记录表中; 

(4)收到所有Server回复以后,就计算出zxid最大的那个Server,并将这个Server相关信息设置成下一次要投票的Server; 

(5)线程将当前zxid最大的Server设置为当前Server要推荐的Leader,如果此时获胜的Server获得n/2 + 1的Server票数,设置当前推荐的leader为获胜的Server,将根据获胜的Server相关信息设置自己的状态,否则,继续这个过程,直到leader被选举出来。 通过流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要使Leader获得多数Server的支持,则Server总数必须是奇数2n+1,且存活的Server的数目不得少于n+1. 每个Server启动后都会重复以上流程。在恢复模式下,如果是刚从崩溃状态恢复的或者刚启动的server还会从磁盘快照中恢复数据和会话信息,zk会记录事务日志并定期进行快照,方便在恢复时进行状态恢复。

2、Zookeeper选主流程(basic paxos)

fast paxos流程是在选举过程中,某Server首先向所有Server提议自己要成为leader,当其它Server收到提议以后,解决epoch和 zxid的冲突,并接受对方的提议,然后向对方发送接受提议完成的消息,重复这个流程,最后一定能选举出Leader。

 

 

38、Zookeeper同步流程

选完Leader以后,zk就进入状态同步过程。 

1、Leader等待server连接; 

2、Follower连接leader,将最大的zxid发送给leader; 

3、Leader根据follower的zxid确定同步点; 

4、完成同步后通知follower 已经成为uptodate状态; 

5、Follower收到uptodate消息后,又可以重新接受client的请求进行服务了。

 

 

39、分布式通知和协调

对于系统调度来说:操作人员发送通知实际是通过控制台改变某个节点的状态,然后zk将这些变化发送给注册了这个节点的watcher的所有客户端。

对于执行情况汇报:每个工作进程都在某个目录下创建一个临时节点。并携带工作的进度数据,这样汇总的进程可以监控目录子节点的变化获得工作进度的实时的全局情况。

 

 

40、机器中为什么会有leader?

在分布式环境中,有些业务逻辑只需要集群中的某一台机器进行执行,其他的机器可以共享这个结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重复计算,提高性能,于是就需要进行leader选举。

 

 

41、zk节点宕机如何处理?

Zookeeper本身也是集群,推荐配置不少于3个服务器。Zookeeper自身也要保证当一个节点宕机时,其他节点会继续提供服务。

如果是一个Follower宕机,还有2台服务器提供访问,因为Zookeeper上的数据是有多个副本的,数据并不会丢失;

如果是一个Leader宕机,Zookeeper会选举出新的Leader。

ZK集群的机制是只要超过半数的节点正常,集群就能正常提供服务。只有在ZK节点挂得太多,只剩一半或不到一半节点能工作,集群才失效。

所以

3个节点的cluster可以挂掉1个节点(leader可以得到2票>1.5)

2个节点的cluster就不能挂掉任何1个节点了(leader可以得到1票<=1)

 

 

42、zookeeper负载均衡和nginx负载均衡区别

zk的负载均衡是可以调控,nginx只是能调权重,其他需要可控的都需要自己写插件;但是nginx的吞吐量比zk大很多,应该说按业务选择用哪种方式。

 

 

43、zookeeper watch机制

Watch机制官方声明:一个Watch事件是一个一次性的触发器,当被设置了Watch的数据发生了改变的时候,则服务器将这个改变发送给设置了Watch的客户端,以便通知它们。

Zookeeper机制的特点:

1、一次性触发数据发生改变时,一个watcher event会被发送到client,但是client只会收到一次这样的信息。

2、watcher event异步发送watcher的通知事件从server发送到client是异步的,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不同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socket进行通信,由于网络延迟或其他因素导致客户端在不通的时刻监听到事件,由于Zookeeper本身提供了ordering guarantee,即客户端监听事件后,才会感知它所监视znode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使用Zookeeper不能期望能够监控到节点每次的变化。Zookeeper只能保证最终的一致性,而无法保证强一致性。

3、数据监视Zookeeper有数据监视和子数据监视getdata() and exists()设置数据监视,getchildren()设置了子节点监视。

4、注册watcher getData、exists、getChildren

5、触发watcher create、delete、setData

6、setData()会触发znode上设置的data watch(如果set成功的话)。一个成功的create() 操作会触发被创建的znode上的数据watch,以及其父节点上的child watch。而一个成功的delete()操作将会同时触发一个znode的data watch和child watch(因为这样就没有子节点了),同时也会触发其父节点的child watch。

7、当一个客户端连接到一个新的服务器上时,watch将会被以任意会话事件触发。当与一个服务器失去连接的时候,是无法接收到watch的。而当client重新连接时,如果需要的话,所有先前注册过的watch,都会被重新注册。通常这是完全透明的。只有在一个特殊情况下,watch可能会丢失:对于一个未创建的znode的exist watch,如果在客户端断开连接期间被创建了,并且随后在客户端连接上之前又删除了,这种情况下,这个watch事件可能会被丢失。

8、Watch是轻量级的,其实就是本地JVM的Callback,服务器端只是存了是否有设置了Watcher的布尔类型

 

44、Zookeeper集群中服务器之间是如何通信的

Follower与leader之间的通信主要是因为Follower接收到像(create, delete, setData, setACL, createSession, closeSession, sync)这样一些需要让leader来协调最终结果的命令,将会导致Follower与leader之间产生通信。由于leader与Follower之间的关系式一对多的关系,非常适合client/server模式,因此他们之间是采用c/s模式,由leader创建一个socket server,监听各Follower的协调请求。

 

45、Zookeeper集群如何工作

https://blog.csdn.net/WYpersist/article/details/80189732

 

46、Zookeeper选举机制

https://blog.csdn.net/WYpersist/article/details/80189709

 Leader服务器是整个zookeeper集群工作的核心,负责进行选举投票的发起和决议,更新系统状态。

Follower服务器是zookeeper集群状态的跟随者,用于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向客户端返回结果,在选举过程中参与投票。

1.每个Sever服务器启动以后都会询问其他的Sever服务器要投票给谁

2.对于其他服务器的询问,服务器每次都会根据自己的状态恢复自己推荐的Leader的id和上一次处理事务的zxid,但是系统启动的时候每个服务器都会推荐自己的

3.自己服务器收到其他所有的服务器回复以后,就计算出zxid最大的那个服务器,并将这个服务器相关信息设置成下一次要投票的Sever

4.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的票数最多,且票数要过半数的服务器就选为Leader,否则要一直继续这个选举的过程,知道Leader被选举出来

5.选出的Leader开始等待其他服务器Follower的连接

6.Follower连接Leader将最大的zxid发送给Leader

7.Leader根据Follwer的zxid来确定同步点,,完成同步后通知Follower已经成为update(现时)状态

8.Follower收到update消息后,就可以接受Client的请求服务了。

 

47、选举算法和流程

FastLeaderElection是zookeeper默认提供的选举算法

选举流程

目前有5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均没有数据,它们的编号分别是1,2,3,4,5,按编号依次启动,它们的选择举过程如下:

1. 服务器1启动,给自己投票,然后发投票信息,由于其它机器还没有启动所以它收不到反馈信息,服务器1的状态一直属于Looking。

2. 服务器2启动,给自己投票,同时与之前启动的服务器1交换结果,由于服务器2的编号大所以服务器2胜出,但此时投票数没有大于半数,所以两个服务器的状态依然是LOOKING。

3. 服务器3启动,给自己投票,同时与之前启动的服务器1,2交换信息,由于服务器3的编号最大所以服务器3胜出,此时投票数正好大于半数,所以服务器3成为leader,服务器1,2成为follower。

4. 服务器4启动,给自己投票,同时与之前启动的服务器1,2,3交换信息,尽管服务器4的编号大,但之前服务器3已经胜出,所以服务器4只能成为follower。

5. 服务器5启动,后面的逻辑同服务器4成为follower。

 

48、zookeeper-端口说明、作用

Zookeeper不同节点之间同步和通信的端口:选举端口(选举leader)

一、zookeeper有三个端口(可以修改)

1、2181

2、3888

3、2888

二、3个端口的作用

1、2181:对cline端提供服务

2、3888:选举leader使用

3、2888:集群内机器通讯使用(Leader监听此端口)

三、部署时注意

1、单机单实例,只要端口不被占用即可

2、单机伪集群(单机,部署多个实例),三个端口必须修改为组组不一样

如:myid1 : 2181,3888,2888

myid2 : 2182,3788,2788

myid3 : 2183,3688,2688

3、集群(一台机器部署一个实例)

四、集群为大于等于3个基数,如 3、5、7....,不宜太多,集群机器多了选举和数据同步耗时时长长,不稳定。目前觉得,三台选举+N台observe很不错。

 

 

 

49、节点变多时,PtBalancer速度变慢

类似问题:根据Netflix的Curator作者所说,ZooKeeper真心不适合做Queue,或者说ZK没有实现一个好的Queue,详细内容可以看https://cwiki.apache.org/confluence/display/CURATOR/TN4, 

原因有五:

ZK有1MB 的传输限制。 实践中ZNode必须相对较小,而队列包含成千上万的消息,非常的大。 

如果有很多节点,ZK启动时相当的慢。 而使用queue会导致好多ZNode. 你需要显著增大 initLimit 和 syncLimit. 

ZNode很大的时候很难清理。Netflix不得不创建了一个专门的程序做这事。 

当很大量的包含成千上万的子节点的ZNode时, ZK的性能变得不好 

ZK的数据库完全放在内存中。 大量的Queue意味着会占用很多的内存空间。 

尽管如此, Curator还是创建了各种Queue的实现。 如果Queue的数据量不太多,数据量不太大的情况下,酌情考虑,还是可以使用的。

 

50、ZooKeeper集群中服务器之间是怎样通信的?

Leader服务器会和每一个Follower/Observer服务器都建立TCP连接,同时为每个F/O都创建一个叫做LearnerHandler的实体。LearnerHandler主要负责Leader和F/O之间的网络通讯,包括数据同步,请求转发和Proposal提议的投票等。Leader服务器保存了所有F/O的LearnerHandler。

 

51、zookeeper是否会自动进行日志清理?如何进行日志清理?

zk自己不会进行日志清理,需要运维人员进行日志清理

 

52、ZK选举过程

当leader崩溃或者leader失去大多数的follower,这时候zk进入恢复模式,恢复模式需要重新选举出一个新的leader,让所有的Server都恢复到一个正确的状态。Zk的选举算法使用ZAB协议:

① 选举线程由当前Server发起选举的线程担任,其主要功能是对投票结果进行统计,并选出推荐的Server;

② 选举线程首先向所有Server发起一次询问(包括自己);

③ 选举线程收到回复后,验证是否是自己发起的询问(验证zxid是否一致),然后获取对方的id(myid),并存储到当前询问对象列表中,最后获取对方提议的leader相关信息(id,zxid),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到当次选举的投票记录表中;

④ 收到所有Server回复以后,就计算出zxid最大的那个Server,并将这个Server相关信息设置成下一次要投票的Server;

⑤ 线程将当前zxid最大的Server设置为当前Server要推荐的Leader,如果此时获胜的Server获得n/2 + 1的Server票数, 设置当前推荐的leader为获胜的Server,将根据获胜的Server相关信息设置自己的状态,否则,继续这个过程,直到leader被选举出来。

通过流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要使Leader获得多数Server的支持,则Server总数最好是奇数2n+1,且存活的Server的数目不得少于n+1

 

53、master/slave之间通信

Storm:定期扫描

PtBalancer:节点监听

54、节点变多时,PtBalancer速度变慢

类似问题:根据Netflix的Curator作者所说,ZooKeeper真心不适合做Queue,或者说ZK没有实现一个好的Queue,详细内容可以看https://cwiki.apache.org/confluence/display/CURATOR/TN4,

原因有五:

① ZK有1MB 的传输限制。 实践中ZNode必须相对较小,而队列包含成千上万的消息,非常的大。

② 如果有很多节点,ZK启动时相当的慢。 而使用queue会导致好多ZNode. 你需要显著增大 initLimit 和 syncLimit.

③ ZNode很大的时候很难清理。Netflix不得不创建了一个专门的程序做这事。

④ 当很大量的包含成千上万的子节点的ZNode时, ZK的性能变得不好

⑤ ZK的数据库完全放在内存中。 大量的Queue意味着会占用很多的内存空间。

尽管如此, Curator还是创建了各种Queue的实现。 如果Queue的数据量不太多,数据量不太大的情况下,酌情考虑,还是可以使用的。

55、客户端对ServerList的轮询机制是什么

随机,客户端在初始化( new ZooKeeper(String connectString, int sessionTimeout, Watcher watcher) )的过程中,将所有Server保存在一个List中,然后随机打散,形成一个环。之后从0号位开始一个一个使用。

两个注意点:

① Server地址能够重复配置,这样能够弥补客户端无法设置Server权重的缺陷,但是也会加大风险。(比如: 192.168.1.1:2181,192.168.1.1:2181,192.168.1.2:2181).

② 如果客户端在进行Server切换过程中耗时过长,那么将会收到SESSION_EXPIRED. 这也是上面第1点中的加大风险之处。

 

56、客户端如何正确处理CONNECTIONLOSS(连接断开) 和 SESSIONEXPIRED(Session 过期)两类连接异常

在ZooKeeper中,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维持的是一个长连接,在 SESSION_TIMEOUT 时间内,服务器会确定客户端是否正常连接(客户端会定时向服务器发送heart_beat),服务器重置下次SESSION_TIMEOUT时间。因此,在正常情况下,Session一直有效,并且zk集群所有机器上都保存这个Session信息。在出现问题情况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连接断了(客户端所连接的那台zk机器挂了,或是其它原因的网络闪断),这个时候客户端会主动在地址列表(初始化的时候传入构造方法的那个参数connectString)中选择新的地址进行连接。

好了,上面基本就是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维持长连接的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能会看到两类异常CONNECTIONLOSS(连接断开) 和SESSIONEXPIRED(Session 过期)。

CONNECTIONLOSS发生在上面红色文字部分,应用在进行操作A时,发生了CONNECTIONLOSS,此时用户不需要关心我的会话是否可用,应用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客户端帮我们自动连接上新的zk机器,一旦成功连接上新的zk机器后,确认刚刚的操作A是否执行成功了。

 

57、一个客户端修改了某个节点的数据,其它客户端能够马上获取到这个最新数据吗

ZooKeeper不能确保任何客户端能够获取(即Read Request)到一样的数据,除非客户端自己要求:方法是客户端在获取数据之前调用org.apache.zookeeper.AsyncCallback.VoidCallback, java.lang.Object) sync.

通常情况下(这里所说的通常情况满足:1. 对获取的数据是否是最新版本不敏感,2. 一个客户端修改了数据,其它客户端是否需要立即能够获取最新),可以不关心这点。

在其它情况下,最清晰的场景是这样:ZK客户端A对 /my_test 的内容从 v1->v2, 但是ZK客户端B对 /my_test 的内容获取,依然得到的是 v1. 请注意,这个是实际存在的现象,当然延时很短。解决的方法是客户端B先调用 sync(), 再调用 getData().

 

58、ZK为什么不提供一个永久性的Watcher注册机制

不支持用持久Watcher的原因很简单,ZK无法保证性能。

使用watch需要注意的几点

① Watches通知是一次性的,必须重复注册.

② 发生CONNECTIONLOSS之后,只要在session_timeout之内再次连接上(即不发生SESSIONEXPIRED),那么这个连接注册的watches依然在。

③ 节点数据的版本变化会触发NodeDataChanged,注意,这里特意说明了是版本变化。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要成功执行了setData()方法,无论内容是否和之前一致,都会触发NodeDataChanged。

④ 对某个节点注册了watch,但是节点被删除了,那么注册在这个节点上的watches都会被移除。

⑤ 同一个zk客户端对某一个节点注册相同的watch,只会收到一次通知。

⑥ Watcher对象只会保存在客户端,不会传递到服务端。

 

59、我能否收到每次节点变化的通知

如果节点数据的更新频率很高的话,不能。

原因在于:当一次数据修改,通知客户端,客户端再次注册watch,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数据已经发生了许多次数据修改,因此,千万不要做这样的测试:”数据被修改了n次,一定会收到n次通知”来测试server是否正常工作。(我曾经就做过这样的傻事,发现Server一直工作不正常?其实不是)。即使你使用了GitHub上这个客户端也一样。

 

60、能为临时节点创建子节点吗

不能。

 

61、是否可以拒绝单个IP对ZK的访问,操作

ZK本身不提供这样的功能,它仅仅提供了对单个IP的连接数的限制。你可以通过修改iptables来实现对单个ip的限制,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https://issues.apache.org/jira/browse/ZOOKEEPER-1320

 

62、在getChildren(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是注册了对节点子节点的变化,那么子节点的子节点变化能通知吗

不能

 

63、创建的临时节点什么时候会被删除,是连接一断就删除吗?延时是多少?

连接断了之后,ZK不会马上移除临时数据,只有当SESSIONEXPIRED之后,才会把这个会话建立的临时数据移除。因此,用户需要谨慎设置Session_TimeOut

 

 

 

 

 

 

 

 

 

 

 

 

 

 

 

 

  • 1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