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基础

JVM整体结构

JVM(虚拟机):指以软件的方式模拟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是物理机的软件实现。常用的虚拟机有VMWare,Virtual Box,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虚拟机阵营:Sun HotSpot VM、BEA JRockit VM、IBM J9 VM、Azul VM、Apache Harmony、Google Dalvik VM、Microsoft JVM...

JVM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
类加载器子系统
运行时数据区(内存结构)
执行引擎

 

 

jvm 内存结构

Java运行时编译源码(.java)成字节码,由jre运行。jre由java虚拟机(jvm)实现。Jvm分析字节码,后解释并执行

 

类加载过程

类加载:类加载器将class文件加载到虚拟机的内存
    加载:在硬盘上查找并通过IO读入字节码文件
    连接:执行校验、准备、解析(可选)步骤
    校验:校验字节码文件的正确性
    准备: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赋予默认值
    解析:类装载器装入类所引用的其他所有类
    初始化:对类的静态变量初始化为指定的值,执行静态代码块

 

类加载器种类

启动类加载器:负责加载JRE的核心类库,如jre目标下的rt.jar,charsets.jar等
扩展类加载器:负责加载JRE扩展目录ext中JAR类包
系统类加载器:负责加载ClassPath路径下的类包
用户自定义加载器:负责加载用户自定义路径下的类包

类加载机制

1全盘负责委托机制:当一个ClassLoader加载一个类时,除非显示的使用另一个ClassLoader,该类所依赖和引用的类也由这个ClassLoader载入

2双亲委派机制:指先委托父类加载器寻找目标类,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在自己的路径中查找并载入目标类

双亲委派模式优势:
沙箱安全机制:自己写的String.class类不会被加载,这样便可以防止核心API库被随意篡改
避免类的重复加载:当父亲已经加载了该类时,就没有必要子ClassLoader再   加载一次

 

JVM内存结构

本地方法栈(线程私有):登记native方法,在Execution Engine执行时加载本地方法库


程序计数器(线程私有):就是一个指针,指向方法区中的方法字节码(用来存储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也即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由执行引擎读取下一条指令,是一个非常小的内存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方法区(线程共享):类的所有字段和方法字节码,以及一些特殊方法如构造函数,接口代码也在此定义。简单说,所有定义的方法的信息都保存在该区域,静态变量+常量+类信息(构造方法/接口定义)+运行时常量池都存在方法区中,虽然Java虚拟机规范把方法区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但是它却有一个别名叫做 Non-Heap(非堆),目的应该是与 Java 堆区分开来。

Java栈(线程私有): Java线程执行方法的内存模型,一个线程对应一个栈,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不存在垃圾回收问题,只要线程一结束该栈就释放,生命周期和线程一致

 JVM对该区域规范了两种异常:
1) 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栈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
2) 若虚拟机栈可动态扩展,当无法申请到足够内存空间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通过jvm参数–Xss指定栈空间,空间大小决定函数调用的深度

堆(线程共享):虚拟机启动时创建,用于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包含常量池)都在堆上分配内存,当对象无法再该空间申请到内存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同时也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可通过 -Xmx –Xms 参数来分别指定最大堆和最小堆

 

 

新生区:
类诞生、成长、消亡的区域,一个类在这里产生,应用,最后被垃圾回收器收集,结束生命。
新生区分为两部分: 伊甸区(Eden space)和幸存者区(Survivor pace) ,所有的类都是在伊甸区被new出来的。幸存区有两个: 0区(Survivor 0 space)和1区(Survivor 1 space)。当伊甸园的空间用完时,程序又需要创建对象,JVM的垃圾回收器将对伊甸园区进行垃圾回收(Minor GC),将伊甸园区中的不再被其他对象所引用的对象进行销毁。然后将伊甸园中的剩余对象移动到幸存 0区。若幸存 0区也满了,再对该区进行垃圾回收,然后移动到1区。那如果1区也满了呢?

老年区:
新生区经过多次GC仍然存活的对象移动到老年区。若老年区也满了,那么这个时候将产生MajorGC(FullGC),进行老年区的内存清理。若老年区执行了Full GC之后发现依然无法进行对象的保存,就会产生OOM异常“OutOfMemoryError”

元数据区:元数据区取代了永久代(jdk1.8以前),本质和永久代类似,都是对JVM规范中方法区的实现,区别在于元数据区并不在虚拟机中,而是使用本地物理内存,永久代在虚拟机中,永久代逻辑结构上属于堆,但是物理上不属于堆,堆大小=新生代+老年代。元数据区也有可能发生OutOfMemory异常。


Jdk1.6及之前: 有永久代, 常量池在方法区
Jdk1.7:       有永久代,但已经逐步“去永久代”,常量池在堆
Jdk1.8及之后: 无永久代,常量池在元空间
元数据区的动态扩展,默认–XX:MetaspaceSize值为21MB的高水位线。一旦触及则Full GC将被触发并卸载没有用的类(类对应的类加载器不再存活),然后高水位线将会重置。新的高水位线的值取决于GC后释放的元空间。如果释放的空间少,这个高水位线则上升。如果释放空间过多,则高水位线下降。


为什么jdk1.8用元数据区取代了永久代?
官方解释:移除永久代是为融合HotSpot JVM与 JRockit VM而做出的努力,因为JRockit没有永久代,不需要配置永久代

执行引擎:读取运行时数据区的Java字节码并逐个执行

 

JVM调优工具:

 

Jinfo

查看正在运行的Java应用程序的扩展参数

查看jvm的参数

查看java系统参数

 

Jstat

jstat命令可以查看堆内存各部分的使用量,以及加载类的数量。命令的格式如下:

jstat [-命令选项] [vmid] [间隔时间/毫秒] [查询次数]

注意:使用的jdk版本是jdk8.

类加载统计:

  • Loaded:加载class的数量
  • Bytes:所占用空间大小
  • Unloaded:未加载数量
  • Time:时间

垃圾回收统计


S0C:第一个幸存区的大小
S1C:第二个幸存区的大小
S0U:第一个幸存区的使用大小
S1U:第二个幸存区的使用大小
EC:伊甸园区的大小
EU:伊甸园区的使用大小
OC:老年代大小
OU:老年代使用大小
MC:方法区大小(元空间)
MU:方法区使用大小
CCSC:压缩类空间大小
CCSU:压缩类空间使用大小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YGCT:年轻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FGC:老年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T:老年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GCT:垃圾回收消耗总时间

堆内存统计

NGCMN:新生代最小容量
NGCMX:新生代最大容量
NGC:当前新生代容量
S0C:第一个幸存区大小
S1C:第二个幸存区的大小
EC:伊甸园区的大小
OGCMN:老年代最小容量
OGCMX:老年代最大容量
OGC:当前老年代大小
OC:当前老年代大小
MCMN:最小元数据容量
MCMX:最大元数据容量
MC:当前元数据空间大小
CCSMN:最小压缩类空间大小
CCSMX:最大压缩类空间大小
CCSC:当前压缩类空间大小
YGC:年轻代gc次数
FGC:老年代GC次数

 

新生代垃圾回收统计

S0C:第一个幸存区的大小
S1C:第二个幸存区的大小
S0U:第一个幸存区的使用大小
S1U:第二个幸存区的使用大小
TT:对象在新生代存活的次数
MTT:对象在新生代存活的最大次数
DSS:期望的幸存区大小
EC:伊甸园区的大小
EU:伊甸园区的使用大小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YGCT:年轻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新生代内存统计

NGCMN:新生代最小容量
NGCMX:新生代最大容量
NGC:当前新生代容量
S0CMX:最大幸存1区大小
S0C:当前幸存1区大小
S1CMX:最大幸存2区大小
S1C:当前幸存2区大小
ECMX:最大伊甸园区大小
EC:当前伊甸园区大小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老年代回收次数

老年代垃圾回收统计

MC:方法区大小
MU:方法区使用大小
CCSC:压缩类空间大小
CCSU:压缩类空间使用大小
OC:老年代大小
OU:老年代使用大小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老年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T:老年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GCT:垃圾回收消耗总时间

老年代内存统计

OGCMN:老年代最小容量
OGCMX:老年代最大容量
OGC:当前老年代大小
OC:老年代大小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老年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T:老年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GCT:垃圾回收消耗总时间

 

 

元数据空间统计

MCMN:最小元数据容量
MCMX:最大元数据容量
MC:当前元数据空间大小
CCSMN:最小压缩类空间大小
CCSMX:最大压缩类空间大小
CCSC:当前压缩类空间大小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老年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T:老年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GCT:垃圾回收消耗总时间

 


S0:幸存1区当前使用比例
S1:幸存2区当前使用比例
E:伊甸园区使用比例
O:老年代使用比例
M:元数据区使用比例
CCS:压缩使用比例
YGC:年轻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老年代垃圾回收次数
FGCT:老年代垃圾回收消耗时间
GCT:垃圾回收消耗总时间

Jmap

此命令可以用来查看内存信息。

实例个数以及占用内存大小

打开log.txt,文件内容如下:

num:序号
instances:实例数量
bytes:占用空间大小
class name:类名称

堆信息

堆内存dump

也可以设置内存溢出自动导出dump文件(内存很大的时候,可能会导不出来)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X:HeapDumpPath=./   (路径)

可以用jvisualvm命令工具导入该dump文件分析

Jstack

用jstack查找死锁,见如下示例,也可以用jvisualvm查看死锁

 

 

 

远程连接jvisualvm

启动普通的jar程序JMX端口配置:

java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12345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false -jar foo.jar

 

tomcat的JMX配置

JAVA_OPTS=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8999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false

jvisualvm远程连接服务需要在远程服务器上配置host(连接ip 主机名),并且要关闭防火墙

 

jstack找出占用cpu最高的堆栈信息

1,使用命令top -p <pid> ,显示你的java进程的内存情况,pid是你的java进程号,比如4977

2,按H,获取每个线程的内存情况

3,找到内存和cpu占用最高的线程tid,比如4977

4,转为十六进制得到 0x1371 ,此为线程id的十六进制表示

5,执行 jstack 4977|grep -A 10 1371,得到线程堆栈信息中1371这个线程所在行的后面10行

6,查看对应的堆栈信息找出可能存在问题的代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鲲鹏12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