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笔记——Android 数据持久化

三大数据持久化方法:文件存储,SharedPreferences,SQLi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文件存储

Context有openFileOutput()和openFileInput()方法,用于向文件中写or读数据。
之后使用Java I/O 操作即可。常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

 

二.SharedPreferences

定义:一种数据存储方式
本质: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xml中
特点:轻量级
应用场景:轻量级存储(如 应用中的配置、参数属性)
默认存储路径:/data/data/<PackageName>/shared_prefs

Carson:这是一份全面 & 详细的SharePreferences学习指南

1.保存数据
  • 本质: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xml文件中
  • 文件存放在/data/data//shared_prefs目录下
  • 使用步骤如下:
// 步骤1
SharedPreferences sharedPreferences =getSharedPreferences("mltest", Context.MODE_PRIVATE);
    // 参数1:指定该文件的名称,名称不用带后缀,后缀会由Android自动加上
    // 参数2:指定文件的操作模式,共有4种操作模式,分别是:
    // Context.MODE_PRIVATE = 0:为默认操作模式,代表该文件是私有数据,只能被应用本身访问,在该模式下,写入的内容会覆盖原文件的内容
    // Context.MODE_APPEND = 32768:模式会检查文件是否存在,存在就往文件追加内容,否则就创建新文件。
    // 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 = 1:表示当前文件可以被其他应用读取
    // 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 = 2:表示当前文件可以被其他应用写入

// 步骤2:通过Editor获取编辑器对象
Editor editor = sharedPreferences.edit();

// 步骤3:以键值对的方式写入数据
editor.putString("name", "四种模式");
editor.putInt("age", 4);

// 步骤4:提交修改
editor.commit();

 

2.读取数据
// 步骤1
SharedPreferences sharedPreferences = getSharedPreferences("ljq", Context.MODE_PRIVATE);
    // 参数1:指定该文件的名称,名称不用带后缀,后缀会由Android自动加上
    // 参数2:指定文件的操作模式,共有4种操作模式,分别是:
    // Context.MODE_PRIVATE = 0:为默认操作模式,代表该文件是私有数据,只能被应用本身访问,在该模式下,写入的内容会覆盖原文件的内容
    // Context.MODE_APPEND = 32768:模式会检查文件是否存在,存在就往文件追加内容,否则就创建新文件。
    // 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 = 1:表示当前文件可以被其他应用读取
    // 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 = 2:表示当前文件可以被其他应用写入

// 步骤2
String name = sharedPreferences.getString("name", "");
int age = sharedPreferences.getInt("age", 1);
// getxxx():xxx为获取数据的数据类型
// 参数1:要获取的key
// 参数2:缺省值,即preference中不存在该key时返回默认值
3.commit() & apply()

 
Q:SharedPreferences两种提交方式commit&apply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建议使用apply?
A:commit是同步的提交磁盘,返回boolean表明修改是否提交成功;apply先将数据的修改提交到内存,系统负责异步地提交到磁盘,apply无返回值。

commit的缺点是必须立即提交修改到磁盘,如有多个并发同时commit,会线程阻塞,降低效率。这也是推荐使用apply的原因。
apply的缺点是不保证修改立即执行。如果要确保提交成功后才能后续操作,还是需要commit。

 

三.SQLi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rson:SQLlite数据库 使用手册

1.SQLiteOpenHelp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SQLiteOpenHelper类常用方法
/** 
  *  创建数据库
  */ 
 // 1. 创建 or 打开 可读/写的数据库(通过 返回的SQLiteDatabase对象 进行操作)
 getWritableDatabase()

 // 2. 创建 or 打开 可读的数据库(通过 返回的SQLiteDatabase对象 进行操作)
 getReadableDatabase()

 // 3. 数据库第1次创建时 则会调用,即 第1次调用 getWritableDatabase() / getReadableDatabase()时调用
 // 在继承SQLiteOpenHelper类的子类中复写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4. 数据库升级时自动调用
 // 在继承SQLiteOpenHelper类的子类中复写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

 // 5. 关闭数据库
 close()

 /** 
  *  数据库操作(增、删、减、查)
  */ 
 // 1. 查询数据
 (Cursor) query(String table, String[] columns,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String groupBy, String having, String orderBy, String limit)  
 // 查询指定的数据表返回一个带游标的数据集。
 // 各参数说明: 
 // table:表名称 
 // colums:列名称数组 
 // selection:条件子句,相当于where 
 // selectionArgs:条件语句的参数数组 
 // groupBy:分组 
 // having:分组条件 
 // orderBy:排序类 
 // limit:分页查询的限制 
 // Cursor:返回值,相当于结果集ResultSet 

 (Cursor) rawQuery(String sql, String[] selectionArgs) 
 //运行一个预置的SQL语句,返回带游标的数据集(与上面的语句最大的区别 = 防止SQL注入)

 // 2. 删除数据行  
 (int) delete(String table,String whereClause,String[] whereArgs) 
 
 // 3. 添加数据行 
 (long) insert(String table,String nullColumnHack,ContentValues values) 
 
 // 4. 更新数据行 
(int) update(String table, ContentValues values, String whereClause, String[] whereArgs) 
 
 // 5. 执行一个SQL语句,可以是一个select or 其他sql语句 
 // 即 直接使用String类型传入sql语句 & 执行
 (void) execSQL(String sql) 
3.使用的demo

两个步骤:

  1. 自定义DbHelper类继承自SQLiteOpenHelper类,重写onCreate()、onUpgrade()方法
  2. 创建DbHelper对象;dbHelper.getxxxDatabase()创建/打开数据库;对数据库增删改查
3.1 步骤一
/** 
  * 创建数据库子类DbHelper,继承自SQLiteOpenHelper类
  * 需 复写 onCreat()、onUpgrade()
  */ 
public class DbHelper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

    // 数据库版本号
    private static Integer Version = 1;

    /** 
     * 构造函数
     * 在SQLiteOpenHelper的子类中,必须有该构造函数
     */ 
    public DatabaseHelper(Context context, String name, SQLiteDatabase.CursorFactory factory,
                          int version) {
        // 参数说明
        // context:上下文对象
        // name:数据库名称
        // param:一个可选的游标工厂(通常是 Null) 
        // version:当前数据库的版本,值必须是整数并且是递增的状态

        // 必须通过super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super(context, name, factory, version);
    }
    
    /** 
     * 复写onCreate()
     * 调用时刻:当数据库第1次创建时调用
     * 作用:创建数据库 表 & 初始化数据
     * SQLite数据库创建支持的数据类型: 整型数据、字符串类型、日期类型、二进制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 创建数据库1张表
              // 通过execSQL()执行SQL语句(此处创建了1个名为person的表)
              String sql = "create table person(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name varchar(64),address varchar(64))"; 
              db.execSQL(sql); 

              // 注:数据库实际上是没被创建 / 打开的(因该方法还没调用)
              // 直到getWritableDatabase() / getReadableDatabase() 第一次被调用时才会进行创建 / 打开 
    }

    /** 
     * 复写onUpgrade()
     * 调用时刻:当数据库升级时则自动调用(即 数据库版本 发生变化时)
     * 作用:更新数据库表结构
     * 注:创建SQLiteOpenHelper子类对象时,必须传入一个version参数,该参数 = 当前数据库版本, 若该版本高于之前版本, 就调用onUpgrad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 {
        // 参数说明: 
        // db : 数据库 
        // oldVersion : 旧版本数据库 
        // newVersion : 新版本数据库 

        // 使用 SQL的ALTER语句
        String sql = "alter table person add sex varchar(8)";  
        db.execSQL(sql);  
    }

}
3.2 步骤二

1.创建DbHelper

SQLiteOpenHelper dbHelper = new DatabaseHelper(SQLiteActivity.this,"db_name"1);

2.创建 or 打开数据库

// 创建 or 打开 可读写的数据库
SQLiteDatabase sqliteDatabase = dbHelper.getWritableDatabase();
// 创建 or 打开 可读的数据库
SQLiteDatabase sqliteDatabase = dbHelper.getReadableDatabase(); 

3.操作数据库(增、删、改、查)

      SQLiteOpenHelper dbHelper = new DatabaseHelper(SQLiteActivity.this,"db_name"2);
      SQLiteDatabase db = dbHelper.getWritableDatabase();

  /** 
    *  操作1:插入数据 = insert()
    */ 
        // a. 创建ContentValues对象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 b. 向该对象中插入键值对
        values.put("id", 1);
        values.put("name", "carson");
            //其中,key = 列名,value = 插入的值
            //注:ContentValues内部实现 = HashMap,区别在于:ContenValues Key只能是String类型,Value可存储基本类型数据 & String类型

        // c. 插入数据到数据库当中:insert()
       db.insert("user", null, values);
                // 参数1:要操作的表名称
                // 参数2:SQl不允许一个空列,若ContentValues是空,那么这一列被明确的指明为NULL值
                // 参数3:ContentValues对象
        // 注:也可采用SQL语句插入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user (id,name) values (1,'carson')";
        db.execSQL(sql)/** 
    *  操作2:修改数据 = update()
    */ 
        // a. 创建一个ContentValues对象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name", "zhangsan");

        // b. 调用update方法修改数据库:将id=1 修改成 name = zhangsan
        db.update("user", values, "id=?", new String[] { "1" });
            // 参数1:表名(String)
            // 参数2:需修改的ContentValues对象
            // 参数3:WHERE表达式(String),需数据更新的行; 若该参数为 null, 就会修改所有行;?号是占位符
            // 参数4:WHERE选择语句的参数(String[]), 逐个替换 WHERE表达式中 的“?”占位符;

            // 注:调用完upgrate()后,则会回调 数据库子类的onUpgrade()

        // 注:也可采用SQL语句修改
        String sql = "update [user] set name = 'zhangsan' where id="1";
        db.execSQL(sql);

  /** 
    *  操作3:删除数据 = delete()
    */
        // 删除 id = 1的数据
        db.delete("user", "id=?", new String[]{"1"});
            // 参数1:表名(String)
            // 参数2:WHERE表达式(String),需删除数据的行; 若该参数为 null, 就会删除所有行;?号是占位符
            // 参数3:WHERE选择语句的参数(String[]), 逐个替换 WHERE表达式中 的“?”占位符;

        // 注:也可采用SQL语句修改
        String sql = "delete from user where id="1";
        db.execSQL(sql);

  /** 
    *  操作4:查询数据1 = rawQuery() 
    *  直接调用 SELECT 语句
    */
        Cursor c = db.rawQuery("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new Stirng[]{"1"}); 
        // 返回值一个 cursor 对象

        // 通过游标的方法可迭代查询结果
        if(cursor.moveToFirst()) { 
           String password = c.getString(c.getColumnIndex("password")); 
         }
        
        //Cursor对象常用方法如下:
        c.move(int offset); //以当前位置为参考,移动到指定行  
        c.moveToFirst();    //移动到第一行  
        c.moveToLast();     //移动到最后一行  
        c.moveToPosition(int position); //移动到指定行  
        c.moveToPrevious(); //移动到前一行  
        c.moveToNext();     //移动到下一行  
        c.isFirst();        //是否指向第一条  
        c.isLast();     //是否指向最后一条  
        c.isBeforeFirst();  //是否指向第一条之前  
        c.isAfterLast();    //是否指向最后一条之后  
        c.isNull(int columnIndex);  //指定列是否为空(列基数为0)  
        c.isClosed();       //游标是否已关闭  
        c.getCount();       //总数据项数  
        c.getPosition();    //返回当前游标所指向的行数  
        c.getColumnIndex(String columnName);//返回某列名对应的列索引值  
        c.getString(int columnIndex);   //返回当前行指定列的值 
        
        // 通过游标遍历1个名为user的表
        Cursor result=db.rawQuery("SELECT _id, username, password FROM user");  
         result.moveToFirst();  
         while (!result.isAfterLast()) {  
            int id=result.getInt(0);  
            String name=result.getString(1);  
            String password =result.getString(2);  
            // do something useful with these  
            result.moveToNext();  
          }  
         result.close();
     // 若查询是动态的,使用该方法会复杂。此时使用 query() 会方便很多
  /** 
    *  操作4:查询数据2 = query() 
    */
        // 方法说明
        db.query(String table, String[] columns,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String groupBy, String having, String orderBy);  
        db.query(String table, String[] columns,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String groupBy, String having, String orderBy, String limit);  
        db.query(String distinct, String table, String[] columns,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String groupBy, String having, String orderBy, String limit); 

        // 参数说明
        // table:要操作的表
        // columns:查询的列所有名称集
        // selection:WHERE之后的条件语句,可以使用占位符
        // groupBy:指定分组的列名
        // having指定分组条件,配合groupBy使用
        // orderBy指定排序的列名
        // limit指定分页参数
        // distinct可以指定“true”或“false”表示要不要过滤重复值

        // 所有方法将返回一个Cursor对象,代表数据集的游标 

        // 具体使用
         Cursor cursor = db.query("user", new String[] { "id","name" }, "id=?", new String[] { "1" }, null, null, null);
            // 参数1:(String)表名
            // 参数2:(String[])要查询的列名
            // 参数3:(String)查询条件
            // 参数4:(String[])查询条件的参数
            // 参数5:(String)对查询的结果进行分组
            // 参数6:(String)对分组的结果进行限制
            // 参数7:(String)对查询的结果进行排序
  /** 
    *  操作5:关闭数据库 = close()
    *  注:完成数据库操作后,记得调用close()关闭数据库,从而释放数据库的连接
    */
        db.close();  

  /** 
    *  操作6:删除数据库 = deleteDatabase()
    */
        // 删除 名为person的数据库  
        deleteDatabase("test.db");

Tip:
增(insert)、删(delete)、改(update)可以直接调用excuteSQL(),使用SQL语句:

db.executeSQL(String sql)
db.executeSQL(String sql,Object[] bindArgs)//sql语句中使用占位符,参数2 = 实际参数集 

查(select)不能用excuteSQL,要用rawQuery()

(Cursor)db.rawQuery(String sql, Object[] bindArgs)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