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 ——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知识点总结(自考本)

第一节 数据库基本概念

什么是数据?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可以鉴别的信息。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且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系统易于扩展,并可以被多个用户所共享。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

  • 永久存储
  • 有组织
  • 可共享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它负责有效的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帮助数据库的使用者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所需的数据,以及提供必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控制机制,实现对数据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数据定义功能;
  • 数据操纵功能;
  •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 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 DB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数据库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相关的实用工具
  • 应用程序
  • 数据库管理员
  • 用户

数据库管理员(DBA):不同于普通数据库用户,他们是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的人员。

**用户:**数据库服务的对象,包括程序员和数据库终端用户。

数据库系统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节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数据管理

  1. 一是针对组织业务的管理,负责制定并执行整个组织中关于数据的定义、组织、保护与有效使用的策略、过程和计划;
  2. 二是依靠技术,负责实现数据作为一种资源的集中控制管理。

什么是数据组织?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构造 ,称为数据组织。

数据组织的形式

数据组织分为逻辑组织物理组织。逻辑组织是用户或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形式, 物理组织是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结构形式,这两者之间可以相互独立。

数据管理的任务

进行数据收集、组织、控制、存储、选取、维护,实现在适当的时刻、以适当的形式、给适当的人、提供适当的数据,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而数据处理则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
  2. 文件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 数据不保存;
  •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 数据面向应用。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 长期保存;
  • 专门管理;
  • 物理数据具有独立性;
  • 实现数据普通共享。

数据库系统特点

  • 数据集成: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
  • 数据共享性高:普通共享和并发共享;
  • 数据冗余小;
  • 数据一致性;
  • 数据独立性高;】
  • 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包括1)数据的安全性;2)数据的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故障恢复。
  • 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第三节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数据的三级模式

  • 模式
  • 内模式
  • 外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式

模式又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

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形式。

外模式

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描述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逻辑表示。

外模式/模式

所谓映像,就是一种对应规则,它指出映像双方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模式/内模式映像

定义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与物理存储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常见的运行与应用结构

  • 客户/服务器结构(C/S)
  •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客户/服务器结构

  • 命令行客户端、图形化界面管理工具、应用程序等称为“客户端”、“前台”或“表示层”,主要完成与数据库使用者的交互任务;
  • 数据库管理系统则称为“服务器”、“后台”或“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管理。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交互的客户端进一步细分为“表示层”和“处理层”。表示层是数据库使用者的操作和展示界面,处理层也称为中间层。

第四节 数据模型

什么是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的是数据的共性内容。

数据的特征

数据具有动态静态两种特征。

  • 动态特征:指对数据可以进行符合一定规则的操作。
  • 静态特征: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以及对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即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
  • 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对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以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 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包括相互制约与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

两类数据模型

  • 第一类概念层数据模型;
  • 第二类是逻辑层数据模型和物理层数据模型。

什么是概念层数据模型

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它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且独立于任何 DBMS,但容易向 DBMS 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型转换。

概念层数据模型名词解释

  •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
  • 码或键:可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或键。
  •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 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实体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指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E-R 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 实体用矩形表示;
  •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
  • 联系用菱形表示。

逻辑层数据模型有哪些?

  • 层次模型:最早使用的数据模型。特点:有且仅有一个 父节点,称为根节点;其它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 网状模型:以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并以二维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优点:1)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对数据的检索和更新结果同样也是用关系来表示;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 面向对象模型:与数据库相结合所构成的数据模型称为面向对象模型。

什么是物理层数据模型?

物理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其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即每一种逻辑模型在实现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物理模型。

“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不会被辜负”

  • 4
    点赞
  • 3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秋禊

兴趣才是前进路上最亮的灯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