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十四)— 树结构之遍历二叉树

二叉树的遍历原理

其实之前我们介绍那么多的树的定义与存储,二叉树的定义与存储等等,都是为了接下来这章做铺垫的,这个就是二叉树的遍历,因为二叉树的遍历算法是一个很基础的,但是应用又是比较广泛的算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 travesing binarg tree ) 是指从根结点出发,按照某种次序依次访问二叉树中所有结点,使得每个结点被访问一次且仅被访问一次。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访问和次序
访问其实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具体做什么,比如对每个结点进行相关计算, 输出打印等,它算作是一个抽象操作。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假定就是输出结点的数据信息。
二叉树的遍历次序不同于线性结构,最多也就是从头至尾、循环、双向等简单的遍历方式。树的结点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前驱和后继关系,在访问一个结点后,下一个被访问的结点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就像你人生的道路上,高考填志愿要面临哪个城市、哪所大学、具体专业等选择,由于选择方式的不同,遍历的次序就完全不同了。

二叉树遍历方法

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可以很多,如果我们限制了从左到右的习惯方式,那么主要就分为四种 :

前序遍历

规则是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先访问根结点,然后前序遍历左子树, 再前序遍历右子树(简记:根左右)。示例如下图所示,遍历的顺序为: ABDGHCEI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叉树的定义是用递归的方式,所以,实现遍历算法也可以采用递归,而且极其简洁明了;当然也可以不使用递归,但是要麻烦一些。先来看看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算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reeTraverse {

  // 前序遍历递归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preOrderTraverse(TreeNode biTree) {
    System.out.println("遍历值为:" + biTree.value);

    TreeNode leftTree = biTree.left;// 先判断左子树是否存在,存在就继续调用自身找左子树,直到不存在左子树
    if (leftTree != null) {
      preOrderTraverse(leftTree);
    }

    TreeNode rightTree = biTree.right;// 再判断右子树是否存在,存在就继续调用自身找右子树,直到不存在右子树
    if (rightTree != null) {
      preOrderTraverse(rightTree);
    }
  }

  // 前序遍历非递归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preOrder(TreeNode biTree) {
    Stack<TreeNode> stack = new Stack<TreeNode>();// 建立一个树结点的栈
    while (biTree != null || !stack.isEmpty()) {
      while (biTree != null) {// 通过while判断左子树是否为空,不为空继续循环
        System.out.println(biTree.value);
        stack.push(biTree);
        biTree = biTree.left;
      }
      if (!stack.isEmpty()) {// 左子树出栈,将右子树赋值,继续查找
        biTree = stack.pop();
        biTree = biTree.right;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10];// 以数组形式生成一棵完全二叉树
    for (int i = 0; i < 10; i++) {
      node[i] = new TreeNode(i);
    }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i * 2 + 1 < 10)
        node[i].left = node[i * 2 + 1];
      if (i * 2 + 2 < 10)
        node[i].right = node[i * 2 + 2];
    }
    preOrderTraverse(node[0]);
  }
}

/**
 * 结点类
 */
class TreeNode
{
  int value;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

中序遍历

规则是若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根结点开始(注意并不是先访问根结点) ,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然后是访问根结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简记:左根右)。 如下图所示, 遍历的顺序为 : GDHBAEIC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算法是如何呢?哈哈,别以为很复杂,它和前序遍历算法仅仅只是代码的顺序上的差异。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InOrderTravers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TreeNode[] node = new NewTreeNode[10];// 建立一个10个数字的二叉树
    for (int i = 0; i < 10; i++) {
      node[i] = new NewTreeNode(i);
    }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i * 2 + 1 < 10)
        node[i].left = node[i * 2 + 1];
      if (i * 2 + 2 < 10)
        node[i].right = node[i * 2 + 2];
    }

    inOrderTreeTraverse(node[0]);// 进行中序递归遍历
  }

  // 中序遍历递归算法
  public static void inOrderTreeTraverse(NewTreeNode biTree) {
    if (biTree == null) {
      return;
    } else {
      inOrderTreeTraverse(biTree.left);
      System.out.println("遍历值为:" + biTree.value);
      inOrderTreeTraverse(biTree.right);
    }
  }

  // 中序遍历非递归算法
  public static void inOrderTraverse(NewTreeNode biTree) {
    Stack<NewTreeNode> stack = new Stack<NewTreeNode>();// 用栈来存储所要输出的结点值
    while (biTree != null || !stack.isEmpty()) {
      while (biTree != null) {
        stack.push(biTree);
        biTree = biTree.left;
      }
      if (!stack.isEmpty()) {
        biTree = stack.pop();
        System.out.println(biTree.value);
        biTree = biTree.right;
      }
    }
  }

}


/**
 * 结点类
 */
class NewTreeNode {
  int value;
  NewTreeNode left;
  NewTreeNode right;

  NewTreeNode(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

后序遍历(难点)

规则是若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左到右先叶子后结点的方式遍历访问左右子树,最后是访问根结点(简记:左右根)。 如下图所示,遍历的顺序为: GHDBIEFC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核心思想:
首先要搞清楚先序、中序、后序的非递归算法共同之处:用栈来保存先前走过的路径,以便可以在访问完子树后,可以利用栈中的信息,回退到当前节点的双亲节点,进行下一步操作。

后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是三种顺序中最复杂的,原因在于,后序遍历是先访问左、右子树,再访问根节点,而在非递归算法中,利用栈回退到时,并不知道是从左子树回退到根节点,还是从右子树回退到根节点,如果从左子树回退到根节点,此时就应该去访问右子树,而如果从右子树回退到根节点,此时就应该访问根节点。所以相比前序和后序,必须得在压栈时添加信息,以便在退栈时可以知道是从左子树返回,还是从右子树返回进而决定下一步的操作。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ostOrderTravers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TreeNode2[] node = new NewTreeNode2[10];// 构建一个10个节点的二叉树
    for (int i = 0; i < 10; i++) {
      node[i] = new NewTreeNode2(i);
    }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i * 2 + 1 < 10) {
        node[i].left = node[i * 2 + 1];
      }

      if (i * 2 + 2 < 10) {
        node[i].right = node[i * 2 + 2];
      }
    }

    postOrderTreeTra(node[0]);
  }

  /**
   * 构建后序遍历的递归方法
   * 
   * @param treeNode
   */
  public static void postOrderTreeTra(NewTreeNode2 treeNode) {
    if (treeNode == null) {
      return;
    } else {
      postOrderTreeTra(treeNode.left);
      postOrderTreeTra(treeNode.right);
      System.out.println(treeNode.value);
    }

  }

  /**
   * 构建后序遍历的非递归方法
   * 
   * @param treeNode
   */
  public static void postOrderTra(NewTreeNode2 treeNode) {
    int left = 1;// 在辅助栈里表示左节点
    int right = 2;// 在辅助栈里表示右节点
    Stack<NewTreeNode2> stack = new Stack<NewTreeNode2>();
    Stack<Integer> stack2 = new Stack<Integer>();// 辅助栈,用来判断子节点返回父节点时处于左节点还是右节点。

    while (treeNode != null || !stack.empty()) {
      while (treeNode != null) {// 将节点压入栈1,并在栈2将节点标记为左节点
        stack.push(treeNode);
        stack2.push(left);
        treeNode = treeNode.left;
      }

      while (!stack.empty() && stack2.peek() == right) {// 如果是从右子节点返回父节点,则任务完成,将两个栈的栈顶弹出
        stack2.pop();
        System.out.println(stack.pop().value);
      }

      if (!stack.empty() && stack2.peek() == left) {// 如果是从左子节点返回父节点,则将标记改为右子节点
        stack2.pop();
        stack2.push(right);
        treeNode = stack.peek().right;
      }
    }
  }
}

/**
 * 构建树节点类
 */
class NewTreeNode2 {
  int value;
  NewTreeNode2 left;
  NewTreeNode2 right;

  public NewTreeNode2(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

层序遍历

规则是若树为空, 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树的第一层,也就是根结点开始访问, 从上而下逐层遍历,在同一层中,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结点逐个访问。如下图所示,遍历的顺序为:ABCDEFGH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树的前中后序遍历的DFS思想不同,层次遍历用到的是BFS思想。一般DFS用递归去实现(也可以用栈实现),BFS需要用队列去实现。
层次遍历的步骤是:
1.对于不为空的结点,先把该结点加入到队列中
2.从队中拿出结点,如果该结点的左右结点不为空,就分别把左右结点加入到队列中
3.重复以上操作直到队列为空

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levelOrder(TreeNode biTree)
	{//层次遍历
		if(biTree == null)
			return;
		LinkedList<TreeNode> list = new LinkedList<TreeNode>();
		list.add(biTree);
		TreeNode currentNode;
		while(!list.isEmpty())
		{
			currentNode = list.poll();
			System.out.println(currentNode.value);
			if(currentNode.left != null)
				list.add(currentNode.left);
			if(currentNode.right != null)
				list.add(currentNode.right);
		}
	}

有朋友会说,研究这么多遍历的方法干什么呢?
我们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现树的结构,应该说是非常直观和容易理解,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它只有循环、判断等方式来处理,也就是说,它只会处理线性序列,而我们刚才提到的四种遍历方法,其实都是在把树中的结点变成某种意义的线性序列,这就给程序的实现带来了好处。
另外不同的遍历提供了对结点依次处理的不同方式,可以在遍历过程中对结点进行各种处理。

遍历推导(重点)

有一种题目为了考查你对二叉树遍历的掌握程度,是这样出题的。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ABCDEF,中序遍历序列为 CBAEDF,请问这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结果是多少?

对于这样的题目,如果真的完全理解了前中后序的原理,是不难的。

三种遍历都是从根结点开始,前序遍历是先打印再递归左和右。所以前序遍历序列为 ABCDEF, 第一个字母是 A 被打印出来,就说明 A 是根结点的数据。再由中序遍历序列是 CBAEDF,可以知道 C 和 B 是 A 的左子树的结点, E、D、F 是A的右子树的结点,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我们看前序中的 C 和 B, 它的顺序是ABCDEF,是先打印 B 后打印 C,所以 B 应该是 A 的左孩子,而 C 就只能是 B 的孩子,此时是左还是右孩子还不确定。再看中序序列是CBAEDF, C 是在 B 的前面打印,也就说明 C 是 B 的左孩子,否则就是右孩子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再看前序中的 E、D、F,它的顺序是 ABCDEF,那就意味着 D 是 A 结点的右孩 子, E 和 F 是 D 的子孙,注意,它们中有一个不一定是孩子,还有可能是孙子的。 再来看中序序列是 CBAEDF,由于 E 在 D 的左侧,而 F 在右侧,所以可以确定 E 是 D 的左孩子 , F 是 D 的右孩子。因此最终得到的二叉树是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避免推导中的失误,你最好在心中递归遍历,检查一下这棵树的前序和中序遍历序列是否与题目中的相同。
已经复原了二叉树,要获得它的后序遍历结果就是易如反掌,结果是 CBEFDA.

但其实,如果同学们足够熟练,不用画这棵二叉树,也可以得到后序的结果,因为刚才判断了 A 结点是根结点,那么它在后序序列中 , 一定是最后一个。刚才推导出 C 是 B 的左孩子,而 B 是 A 的左孩子,那就意味着后序序列的前两位一定是CB。 同样的办法也可以得到 EFD 这样的后序顺序,最终就自然的得到 CBEFDA 这样的序列,不用在草稿上面树状图了。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题目是这样: 二叉树的中序序列是 ABCDEFG,后序序列是 BDCAFGE ,求前序序列。
这次简单点,由后序的 BDCAPGE,得到 E 是根结点,因此前序首字母是 E。

于是根据中序序列分为两棵树 ABCD 和 FG,由后序序列的 BDCAFGE, 知道 A 是 E 的左孩子,前序序列目前分析为 EA。
再由中序序列的 ABCDEFG ,知道 BCD 是 A 结点的右子孙,再由后序序列的 BDCAFGE 知道 C 结点是A 结点的右孩子,前序序列目前分析得到 EAC。
中序序列 ABCDEFG ,得到 B 是 C 的左孩子, D 是 C 的右孩子,所以前序序列目前分析结果为 EACBD.

由后序序列 BDCAFGE, 得到 G 是 E 的右孩子,于是 F 就是 G 的孩子。如果你是在考试时做这道题目,时间就是分数、名次、学历,那么你根本不需关心 F 是 G 的左还是右孩子,前序遍历序列的最终结果就是 EACBDGF。
不过细细分析,根据中序序列 ABCDEFG,是可以得出 F 是 G 的左孩子。

从这里我们也得到两个二叉树遍历的性质。
己知前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已知后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但要注意了,已知前序和后序遍历,是不能确定一棵二叉树的, 原因也很简单, 比如前序序列是 ABC,后序序列是 CBA。 我们可以确定 A 一定是根结点,但接下来, 我们无法知道,哪个结点是左子树,哪个是右子树。这棵树可能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可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