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L概念基础
面向异构平台的应用都必须完成以下步骤:
1)发现构成异构系统的组件。
2)探查这些组件的特征,使软件能够适应不同硬件单元的特定特性。
3)创建将在平台上运行的指令块(内核)。
4)建立并管理计算中涉及的内存对象。
5)在系统中正确的组件上按正确的顺序执行内核。
6)收集最终结果。
这些步骤通过OpenCL中的一系列API再加上一个面向内核的编程环境来完成。我们将采用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解释以上步骤的所有工作。我们把问题分解为以下模型:
1)平台模型 (platform model):异构系统的高层描述。
2)执行模型 (execution model):指令流在异构平台上执行的抽象表示。
3)内存模型 (memory model):OpenCL中的内存区域集合以及一个OpenCL计算期间这些内存区域如何交互。
4)编程模型( programming model):程序员设计算法来实现一个应用时使用的高层抽象。
平台模型
OpenCL平台模型定义了使用OpenCL的异构平台的一个高层表示。这个模型如图1-6所示。

OpenCL平台总是包括一个宿主机
本文介绍了OpenCL的基本概念,包括平台模型、执行模型、内核执行、上下文和命令队列。OpenCL为异构计算提供了一种框架,允许在不同设备上执行计算任务。执行模型强调了内核在设备上的工作方式,如工作项、工作组和内存模型。此外,上下文定义了设备、内核、程序对象和内存对象,而命令队列则管理设备上的命令执行顺序。内存模型涵盖了全局内存、局部内存、常量内存和私有内存等不同区域,以及它们与宿主机的交互。OpenCL的编程模型包括数据并行和任务并行,为并行算法提供了支持,但也存在一些并行算法的限制和挑战。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