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从王者荣耀的技能施放理解调度算法

今天是 Kevin 的算法之路的第 74 天。和大家分享《王者荣耀》技能施放的最佳方案,看完之后你将可以完成 LeetCode 的第 621 题《任务调度器》

想必被标题 吸引进来的你对《王者荣耀》应该很熟悉,那么我们先以这个游戏来引出这篇文章。

上图中的这个角色知道是谁吧,没错,就是小乔的姐姐——大乔。不认识也没关系,这不是重点。

假设你正愉快的玩着这个英雄,现在要求你施放 3 次 A 技能,2 次 B 技能,1 次 C 技能,并且每种技能的冷却时间都是一样的 2 秒,每种技能都可以在 1 秒内完成,请问施放这些技能所需要的 最短时间

先动动你聪明的小脑袋,想想怎么用最短的时间施放完这些技能呢?

做题可能不行,玩游戏我们必须行啊!

来,我们一步一步来思考怎么最快的放完技能 [“A”,“A”,“A”,“B”,“B”,“C”] :

因为每种技能的冷却时间一样,那我们肯定是先放要求次数最多的技能对吧,

我们先放一次 A ,需要 1s,然后有 2s 冷却,

这 2s 冷却中,我们肯定不能浪费的呀,赶紧放一次 B 和 C,

正好放完 B 和 C,A 的 2s 冷却结束,我们继续放一次 A,

诶~这不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2s 冷却,我们当然也不能浪费,赶紧放一次 B 和 C,

又放完 B 和 C,A 的 2s 冷却结束,我们继续再放一次 A。

哦了,是不是很简单。

当然,这是技能和次数少,我们可以这样粗暴的穷举,所以下面用图解来总结出一般情形。

我们还是先以 [“A”,“A”,“A”,“B”,“B”,“C”] 为例:

可以看出,我将总时间分为了两部分计算:

频率最高的技能次数 - 1 次之前叫做「轮回时间」(如此例中的第一次施放 A 到最后一次施放 A 之间的时间)

频率最高的不同技能数叫做「单独时间」(如此例中最后还要单独施放 1 次 A )

当然,我们还会碰到其他情况,比如 [“A”,“A”,“A”,“B”,“B”,“B”,“C”] 这时频率最高的不同技能数是 2,改变的就是单独时间。

但是我们所得出的公式是不变的:

总时间 = (频率最高技能次数 - 1) * (n + 1) + 频率最高的不同技能数

另外,公式算出的值可能会比技能数量小,比如 [“A”,“A”,“B”,“B”] 并且冷却时间为 0,此时公示算出的结果为 3 ,但显然放完 4 个技能最少是需要 4s 的。

所以,最后应该取公式算出的总时间和技能数量的最大值。

游戏玩完了,我们该进入正事了吧?

上题!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用字符数组 tasks 表示的 CPU 需要执行的任务列表。其中每个字母表示一种不同种类的任务。任务可以以任意顺序执行,并且每个任务都可以在 1 个单位时间内执行完。在任何一个单位时间,CPU 可以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处于待命状态。

然而,两个 相同种类 的任务之间必须有长度为整数 n 的冷却时间,因此至少有连续 n 个单位时间内 CPU 在执行不同的任务,或者在待命状态。

你需要计算完成所有任务所需要的 最短时间 。

示例 1:

输入:tasks = [“A”,“A”,“A”,“B”,“B”,“B”], n = 2
输出:8
解释:A -> B -> (待命) -> A -> B -> (待命) -> A -> B
在本示例中,两个相同类型任务之间必须间隔长度为 n = 2 的冷却时间,而执行一个任务只需要一个单位时间,所以中间出现了(待命)状态。
示例 2:

输入:tasks = [“A”,“A”,“A”,“B”,“B”,“B”], n = 0
输出:6
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大小为 6 的排列都可以满足要求,因为 n = 0
[“A”,“A”,“A”,“B”,“B”,“B”]
[“A”,“B”,“A”,“B”,“A”,“B”]
[“B”,“B”,“B”,“A”,“A”,“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